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采用P?ers-Harr?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83名视障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结果表明: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总体水平及各个维度均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全盲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显著高于低视力儿童;视障女童的自我意识水平高于视障男童;8~10岁组视障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最好,14~16岁组次之,11~13岁组的自我意识水平最低;城镇视障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高于农村视障儿童。最后提出建议,应促进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积极发展。
关键词:视障儿童 自我意识 影响因素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视障儿童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立项编号:AC10019)成果。
1 引言
我國有学龄期视障儿童13万,视障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针对他们的特点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是特殊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自我意识是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它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1]。
许多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行为及社会适应方面都存在关系。儿童的自我意识如果出现不良倾向,会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良好的自我意识是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一个保护因素,它能够阻止心理问题的出现并促进幸福感的产生[2]。视障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健全儿童及其他残疾儿童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本文以视障儿童为对象,从实证研究出发,对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全面了解,以期为视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促进视障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根据调查的可行性选择了云南省不同地区的三所特殊教育学校的视障学生共83名为研究对象,年龄8~16岁,其中全盲43人、低视力40人;男生44名、女生39名。所有被试视障学生均无智力障碍。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被试进行了测试,该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Piers E和Harrie D编制,用于评价儿童的自我意识状况。我国苏林雁、罗学荣等(2002)建立了中国常模。该量表适用于8~16岁儿童,共80个问题,六个维度:行为、智力与学校状况、躯体外貌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量表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都较好,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应用比较广泛。
量表修改说明:
由于量表中的个别问题不适合视障儿童,根据需要作了适当修改:第23题“我很会画画”(总量表项目),考虑到画画对于视障儿童来说极为困难,修改为“我很会演奏乐器”,因为视障儿童能学习各种乐器的演奏;第29题“我有一双漂亮的眼睛”(躯体外貌属性分量表项目),修改为“我有一副好嗓音”,考虑到嗓音同样属于人的生理特征,且视障儿童擅长辨别声音,因而做此修改。对修改后的量表作分析,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总量表0.817,躯体外貌属性0.704,具有良好的可信度。修改后的第23题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267(P<0.05),第29题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423(P<0.01),躯体与外貌属性维度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610(P<0.01)。这表明修改后的量表适合本研究使用。
2.3 施测和数据处理
由于汉语盲文是拼音文字,同音字较多,如果使用盲文问卷,容易造成视障儿童阅读问卷时产生歧义,因此量表施测采用主试读题的方式进行,以确保视障学生理解题目要求。1~3年级视障学生由主试一对一测试,即主试读题目并记录答案;4~7年级视障学生采用团体测试,主试读题,学生在盲文纸上作答。
问卷测试数据采用SPSS_Statistics_22_win32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视障儿童的自我意识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将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而且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3.2 不同类别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比较
3.2.1 不同视障程度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比较
通过分析不同视障程度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可以看出:全盲儿童自我意识所有得分均高于低视力儿童,在自我意识总分、智力与学校情况得分上有显著差异,在焦虑得分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在行为、躯体与外貌属性、合群、幸福与满足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异。
3.2.2 不同视障原因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比较
通过比较不同视障原因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可以看出:先天失明儿童在躯体与外貌、合群、幸福与满足上得分较高,后天失明儿童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及总分上得分较高,所有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3.2.3 不同年龄组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比较
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组视障儿童自我意识得分在总分及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幸福与满足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行为、躯体与外貌属性、焦虑三个因子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行为得分8~10岁组高于11~13岁组,躯体与外貌属性得分8~10岁组高于14~16组,焦虑得分8~10岁组高于11~13组、14~16组。进一步分析发现,8~10岁的视障儿童除合群因子外,其他得分都高于11~13岁、14~16岁的视障儿童。
3.2.4 不同性别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比较
可以看出,视障儿童在自我意识总分上不存在性别间的显著差异。從各分量表来看,男生在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与外貌属性、合群、幸福与满足上得分低于女生,在行为、焦虑上得分高于女生,其中躯体与外貌属性有显著差异,幸福与满足则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3.2.5 不同家庭所在地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比较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在城镇的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生活在农村的视障儿童,其中在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与外貌属性、合群上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在行为、焦虑、幸福与满足及总分上的差异则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3.2.6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比较
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两组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比较可以看出,独生子女在总分、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幸福与满足上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在躯体与外貌属性、焦虑上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但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 讨论
4.1 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总体情况
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视障儿童的自我意识总体水平较低,所有调查的视障儿童自我意识平均总分为47.19±11.42,低于全国常模(详见表1),各分量表的得分也都低于常模,且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行为因子得分低,可以看出视障儿童在自我审视中对自身行为表现缺乏自信,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推测以及结合访谈了解到:(1)视障儿童大多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因此在进入学校后对学校教育会有一段较长的适应过程,导致智力与学校情况得分较低;(2)视力缺陷本身有可能导致视障儿童对自己的外貌不自信,加上生活环境的改变、学习的压力等都会造成视障儿童的过度焦虑;(3)视障儿童在人际交往中往往缺乏主动性,交往时容易受挫,影响了合群的得分;(4)视障儿童对自己各方面的表现都不满意,幸福与满足得分自然也比较低,没有足够的幸福感。
4.2 视障程度对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全盲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显著高于低视力儿童,这与以往对视障儿童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3]。可能有以下原因:全盲儿童视觉经验有限,对于自己与明眼儿童之间的差别了解得不清楚,对自身视觉障碍的接纳较好,全盲儿童对自己及事物的认知通常来源于父母、老师,父母积极的态度和学校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全盲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低视力儿童虽然有残余视力,较全盲儿童更有优势,但他们的视觉能力并不能准确获取视觉信息,造成认知水平相对滞后,对自我的认知容易出现偏差,且低视力儿童在观察事物时需要抵近观察,甚至贴到物体表面,这样的举止显得异于常人,加之低视力儿童能够直观感受到自己与明眼儿童的不同,从而使自我价值感更低。
全盲儿童在智力与学校情况上优于低视力儿童,这与不同视障程度儿童在学校的学业成绩结果一致,这可能与盲校教学环境有关:全盲儿童缺乏视觉系统无意注意的干扰,其注意的稳定性相对较高,使得他们能够更专注,表现在学习上同样如此。大多数低视力儿童的残余视力不足以使用汉字教材学习,只能使用盲文教材,在阅读盲文时低视力儿童常常眼、手并用,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一部分低视力儿童曾经在普通学校上过学,在普校期间,由于视觉障碍,老师对其没有学习要求,造成他们学习基础薄弱,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到盲校之后,需要重新适应新环境、新的学习方式,这也可能造成低视力儿童与全盲儿童在智力与学校情况上的显著差异。
全盲儿童比低视力儿童情绪更好、不易焦虑,正如宋鸿雁的研究结果表明,低视力生高神经质人数比例最高,他们情绪多变,易紧张,情绪反应激烈[4]。可能是因为低视力儿童能够感受到自身的视觉障碍与明眼儿童的差异,他们努力地用残余视力观察世界,却总是不断遇到困难,优势反而成了负面干扰因子,从而使他们的情绪倾向于焦虑。
4.3 视障原因对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先天失明儿童与后天失明儿童在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上差异不显著。不论是先天失明还是后天失明都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造成影响。有学者将视障儿童失明的心理适应过程归纳为以下阶段:精神创伤期、震惊及否认期、悲伤及退缩期、屈服及沮丧期、重新认识期、适应期、自我接纳和自尊期[5]。先天失明儿童与后天失明儿童在心理调节适应过程中的每个阶段不一定相同,但他们的适应过程模式基本是一致的。当一个视障儿童开始喜欢自己时,他就进入了心理适应的后期阶段,自我意识就能够积极发展。
4.4 性别对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视障儿童自我意识在性别方面总体差异不显著,但女童的总分高于男童,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与外貌属性、合群、幸福与满足的得分同样是女童较高,而且躯体与外貌属性有显著差异,幸福与满足则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视障女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优于视障男童,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石淑华等的研究表明,男女生在儿童自我意识上存在明显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6]。 社会文化对男女性别的角色定位不一样,人们通常认为女孩干净整洁、学习努力,性别的自我认同使得女童在自我意识发展上有更多的要求,视障女童应该也不例外。因此,视障女童智力与学校情况表现更好,人际交往良好,对自己的外表形象更加在意,就算视力有缺陷,也挡不住她们追求美丽的愿望,幸福与满足的自我感受更满意。
4.5 年龄对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从年龄段来看,8~10岁组视障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状况最好,14~16岁组次之,11~13岁组自我意识水平最低。这与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结论“自我意识的发展曲线是起伏变化的”是一致的[7]。本研究中的视障儿童年龄在8~16岁之间,这一时期是儿童的自我意识正处于所谓的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8],这一阶段的少年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不稳定,视障儿童兼有对自己失明事实的接受,内心的自我认同应该更加起伏不定。
年龄较小的视障儿童多为低年级学生,课程学习比较轻松,进入学校后有更多的伙伴,失明对自己未来可能会受到的负面影响应该尚未有意识觉察,自我意识状况较好。随着年龄增长,视障儿童可能开始关注他人、社会,思考失明对人生的影响,对自我的评价降低,之后再重新认识自我,逐渐自我接纳。
4.6 城乡差异对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生活在城镇的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高于生活在农村的视障儿童。这可能是因为城镇视障儿童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父母文化程度较高,对孩子的教育从物质到精神上都投入较多,同时城镇视障儿童获得的社会支持也更多。
4.7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对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两组视障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视障儿童独生子女的情况比较少见,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家庭如果第一个孩子出现视觉障碍,都会选择生育第二个孩子,一部分视障儿童之所以成为独生子女,是因为父母中的一方不能接受孩子有残疾而导致离婚,单亲妈妈或单亲爸爸没有再婚。视障儿童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基本相同,当然也不排除这种结果是由此次问卷调查中独生子女组样本数量较少所致。
5 建议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首先,视觉障碍的客观存在,造成视障儿童在信息获取渠道、独立活动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衍生障碍,进而导致其认知发展迟滞,并作用于自我意识各维度的发展,其结果就是对自我的评价降低。其次,客观生活环境也会影响自我的评价,包括家庭背景、父母知识水平等因素同样对视障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有研究指出,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水平越高,心理健康问题越少[9],因此,加强对视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有足够的重视,尤其是特殊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考虑视障儿童的心理特点,引导视障儿童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促进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
5.1 学校要加强视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教育在视障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龄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数视障儿童都是住校学习,从儿童到青少年时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心理健康辅导教师,重视教师心理学专业知识的职后培训工作,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环境,推动视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系统地开展。
5.2 引导视障儿童正确认识残障
对儿童来说,认识世界、认识人类,关系到他们怎样认识自己,积极的障碍价值观教育,让儿童认识到人的存在多种多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需要帮助的地方[10]。通过引导,帮助视障儿童树立自信心,正确看待视觉障碍带来的影响。对于低视力儿童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机会表现自己,并加强学业辅导,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学校教育,建立积极的障碍价值观,有利于视障儿童发现个人优势,发挥自身潜能,提高自我意识水平,积极面对学习生活。
5.3 对视障儿童给予积极评价
教师的态度与评价是学龄期儿童自我认识与评价的重要途径,影响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11]。通常情况下,在学龄期儿童心目中,教师的话代表着权威,具有父母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评价视障儿童时,要以多元发展的态度来看待欣赏,既要关注障儿童学习认知能力的水平,又要重视视障儿童自尊自信、品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在对视障儿童的教育中,教师如果始终能以尊重、肯定、欣赏的姿态出现,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手段,对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积极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5.4 指导视障儿童家长开展教育
大部分视障儿童来自农村,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视障儿童缺乏恰当的认知和有效的教育方式,学校及教师有责任对视障儿童的家庭教育给予必要的指导。视障儿童入学后,学校可以利用开学或放假的时机,召开家长会,开设专题讲座,帮助视障儿童家长正确认识视觉障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特殊教育的相关专业知识。教师应该与家长多进行沟通交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引导家长重视对孩子的科学教育训练方式,指导家长对视障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教会视障儿童生活自理技能,鼓励视障儿童多接触社会,培养视障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要正视自己孩子的视觉障碍,既不过分溺爱,又要合理要求,对孩子做出合乎实际的心理预期,注重言传身教的影响,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作为研究对象的视障儿童,他们仍处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正是促进其自我意识健康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好时机,需要家长、学校、教师、社会等多方面的积极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帮助视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苏林燕,万国斌,杨志伟等.P?ers—Harr?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在湖南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杂志,1994(1):14-18.
[2]董奇,林崇德.中国6~15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关键指标与测评[M].科学出版社,2011(4):125.
[3]陈玉赟.视障儿童自我意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C].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11):185-199.
[4]宋鸿雁.视障儿童与正常儿童自我概念和个性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1(4):50-55.
[5]李季平.视障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M].中国盲文出版社,2005(8):49-52.
[6]石淑华,张静,胡美荣等.学龄儿童自我意识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2(12):1474-1476.
[7]官旭华.儿童自我意识[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1(3):13-17.
[8]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287-288.
[9]周凯,何敏媚.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3(6):204-205.
[10]苏中彦.怎样跟孩子谈障碍(残疾)[EB/OL]. https://zhua?la?.zh?hu.com/p/26845091,2017(5).
[11]賈文华.农村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8):921-925.
关键词:视障儿童 自我意识 影响因素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视障儿童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立项编号:AC10019)成果。
1 引言
我國有学龄期视障儿童13万,视障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针对他们的特点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是特殊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自我意识是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它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1]。
许多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行为及社会适应方面都存在关系。儿童的自我意识如果出现不良倾向,会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良好的自我意识是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一个保护因素,它能够阻止心理问题的出现并促进幸福感的产生[2]。视障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健全儿童及其他残疾儿童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本文以视障儿童为对象,从实证研究出发,对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全面了解,以期为视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促进视障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根据调查的可行性选择了云南省不同地区的三所特殊教育学校的视障学生共83名为研究对象,年龄8~16岁,其中全盲43人、低视力40人;男生44名、女生39名。所有被试视障学生均无智力障碍。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被试进行了测试,该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Piers E和Harrie D编制,用于评价儿童的自我意识状况。我国苏林雁、罗学荣等(2002)建立了中国常模。该量表适用于8~16岁儿童,共80个问题,六个维度:行为、智力与学校状况、躯体外貌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量表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都较好,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应用比较广泛。
量表修改说明:
由于量表中的个别问题不适合视障儿童,根据需要作了适当修改:第23题“我很会画画”(总量表项目),考虑到画画对于视障儿童来说极为困难,修改为“我很会演奏乐器”,因为视障儿童能学习各种乐器的演奏;第29题“我有一双漂亮的眼睛”(躯体外貌属性分量表项目),修改为“我有一副好嗓音”,考虑到嗓音同样属于人的生理特征,且视障儿童擅长辨别声音,因而做此修改。对修改后的量表作分析,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总量表0.817,躯体外貌属性0.704,具有良好的可信度。修改后的第23题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267(P<0.05),第29题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423(P<0.01),躯体与外貌属性维度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610(P<0.01)。这表明修改后的量表适合本研究使用。
2.3 施测和数据处理
由于汉语盲文是拼音文字,同音字较多,如果使用盲文问卷,容易造成视障儿童阅读问卷时产生歧义,因此量表施测采用主试读题的方式进行,以确保视障学生理解题目要求。1~3年级视障学生由主试一对一测试,即主试读题目并记录答案;4~7年级视障学生采用团体测试,主试读题,学生在盲文纸上作答。
问卷测试数据采用SPSS_Statistics_22_win32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视障儿童的自我意识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将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而且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3.2 不同类别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比较
3.2.1 不同视障程度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比较
通过分析不同视障程度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可以看出:全盲儿童自我意识所有得分均高于低视力儿童,在自我意识总分、智力与学校情况得分上有显著差异,在焦虑得分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在行为、躯体与外貌属性、合群、幸福与满足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异。
3.2.2 不同视障原因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比较
通过比较不同视障原因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可以看出:先天失明儿童在躯体与外貌、合群、幸福与满足上得分较高,后天失明儿童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及总分上得分较高,所有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3.2.3 不同年龄组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比较
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组视障儿童自我意识得分在总分及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幸福与满足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行为、躯体与外貌属性、焦虑三个因子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行为得分8~10岁组高于11~13岁组,躯体与外貌属性得分8~10岁组高于14~16组,焦虑得分8~10岁组高于11~13组、14~16组。进一步分析发现,8~10岁的视障儿童除合群因子外,其他得分都高于11~13岁、14~16岁的视障儿童。
3.2.4 不同性别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比较
可以看出,视障儿童在自我意识总分上不存在性别间的显著差异。從各分量表来看,男生在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与外貌属性、合群、幸福与满足上得分低于女生,在行为、焦虑上得分高于女生,其中躯体与外貌属性有显著差异,幸福与满足则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3.2.5 不同家庭所在地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比较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在城镇的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生活在农村的视障儿童,其中在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与外貌属性、合群上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在行为、焦虑、幸福与满足及总分上的差异则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3.2.6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比较
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两组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比较可以看出,独生子女在总分、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幸福与满足上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在躯体与外貌属性、焦虑上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但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 讨论
4.1 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总体情况
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视障儿童的自我意识总体水平较低,所有调查的视障儿童自我意识平均总分为47.19±11.42,低于全国常模(详见表1),各分量表的得分也都低于常模,且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行为因子得分低,可以看出视障儿童在自我审视中对自身行为表现缺乏自信,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推测以及结合访谈了解到:(1)视障儿童大多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因此在进入学校后对学校教育会有一段较长的适应过程,导致智力与学校情况得分较低;(2)视力缺陷本身有可能导致视障儿童对自己的外貌不自信,加上生活环境的改变、学习的压力等都会造成视障儿童的过度焦虑;(3)视障儿童在人际交往中往往缺乏主动性,交往时容易受挫,影响了合群的得分;(4)视障儿童对自己各方面的表现都不满意,幸福与满足得分自然也比较低,没有足够的幸福感。
4.2 视障程度对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全盲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显著高于低视力儿童,这与以往对视障儿童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3]。可能有以下原因:全盲儿童视觉经验有限,对于自己与明眼儿童之间的差别了解得不清楚,对自身视觉障碍的接纳较好,全盲儿童对自己及事物的认知通常来源于父母、老师,父母积极的态度和学校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全盲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低视力儿童虽然有残余视力,较全盲儿童更有优势,但他们的视觉能力并不能准确获取视觉信息,造成认知水平相对滞后,对自我的认知容易出现偏差,且低视力儿童在观察事物时需要抵近观察,甚至贴到物体表面,这样的举止显得异于常人,加之低视力儿童能够直观感受到自己与明眼儿童的不同,从而使自我价值感更低。
全盲儿童在智力与学校情况上优于低视力儿童,这与不同视障程度儿童在学校的学业成绩结果一致,这可能与盲校教学环境有关:全盲儿童缺乏视觉系统无意注意的干扰,其注意的稳定性相对较高,使得他们能够更专注,表现在学习上同样如此。大多数低视力儿童的残余视力不足以使用汉字教材学习,只能使用盲文教材,在阅读盲文时低视力儿童常常眼、手并用,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一部分低视力儿童曾经在普通学校上过学,在普校期间,由于视觉障碍,老师对其没有学习要求,造成他们学习基础薄弱,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到盲校之后,需要重新适应新环境、新的学习方式,这也可能造成低视力儿童与全盲儿童在智力与学校情况上的显著差异。
全盲儿童比低视力儿童情绪更好、不易焦虑,正如宋鸿雁的研究结果表明,低视力生高神经质人数比例最高,他们情绪多变,易紧张,情绪反应激烈[4]。可能是因为低视力儿童能够感受到自身的视觉障碍与明眼儿童的差异,他们努力地用残余视力观察世界,却总是不断遇到困难,优势反而成了负面干扰因子,从而使他们的情绪倾向于焦虑。
4.3 视障原因对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先天失明儿童与后天失明儿童在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上差异不显著。不论是先天失明还是后天失明都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造成影响。有学者将视障儿童失明的心理适应过程归纳为以下阶段:精神创伤期、震惊及否认期、悲伤及退缩期、屈服及沮丧期、重新认识期、适应期、自我接纳和自尊期[5]。先天失明儿童与后天失明儿童在心理调节适应过程中的每个阶段不一定相同,但他们的适应过程模式基本是一致的。当一个视障儿童开始喜欢自己时,他就进入了心理适应的后期阶段,自我意识就能够积极发展。
4.4 性别对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视障儿童自我意识在性别方面总体差异不显著,但女童的总分高于男童,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与外貌属性、合群、幸福与满足的得分同样是女童较高,而且躯体与外貌属性有显著差异,幸福与满足则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视障女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优于视障男童,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石淑华等的研究表明,男女生在儿童自我意识上存在明显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6]。 社会文化对男女性别的角色定位不一样,人们通常认为女孩干净整洁、学习努力,性别的自我认同使得女童在自我意识发展上有更多的要求,视障女童应该也不例外。因此,视障女童智力与学校情况表现更好,人际交往良好,对自己的外表形象更加在意,就算视力有缺陷,也挡不住她们追求美丽的愿望,幸福与满足的自我感受更满意。
4.5 年龄对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从年龄段来看,8~10岁组视障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状况最好,14~16岁组次之,11~13岁组自我意识水平最低。这与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结论“自我意识的发展曲线是起伏变化的”是一致的[7]。本研究中的视障儿童年龄在8~16岁之间,这一时期是儿童的自我意识正处于所谓的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8],这一阶段的少年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不稳定,视障儿童兼有对自己失明事实的接受,内心的自我认同应该更加起伏不定。
年龄较小的视障儿童多为低年级学生,课程学习比较轻松,进入学校后有更多的伙伴,失明对自己未来可能会受到的负面影响应该尚未有意识觉察,自我意识状况较好。随着年龄增长,视障儿童可能开始关注他人、社会,思考失明对人生的影响,对自我的评价降低,之后再重新认识自我,逐渐自我接纳。
4.6 城乡差异对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生活在城镇的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高于生活在农村的视障儿童。这可能是因为城镇视障儿童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父母文化程度较高,对孩子的教育从物质到精神上都投入较多,同时城镇视障儿童获得的社会支持也更多。
4.7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对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两组视障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视障儿童独生子女的情况比较少见,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家庭如果第一个孩子出现视觉障碍,都会选择生育第二个孩子,一部分视障儿童之所以成为独生子女,是因为父母中的一方不能接受孩子有残疾而导致离婚,单亲妈妈或单亲爸爸没有再婚。视障儿童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基本相同,当然也不排除这种结果是由此次问卷调查中独生子女组样本数量较少所致。
5 建议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首先,视觉障碍的客观存在,造成视障儿童在信息获取渠道、独立活动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衍生障碍,进而导致其认知发展迟滞,并作用于自我意识各维度的发展,其结果就是对自我的评价降低。其次,客观生活环境也会影响自我的评价,包括家庭背景、父母知识水平等因素同样对视障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有研究指出,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水平越高,心理健康问题越少[9],因此,加强对视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有足够的重视,尤其是特殊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考虑视障儿童的心理特点,引导视障儿童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促进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
5.1 学校要加强视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教育在视障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龄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数视障儿童都是住校学习,从儿童到青少年时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心理健康辅导教师,重视教师心理学专业知识的职后培训工作,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环境,推动视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系统地开展。
5.2 引导视障儿童正确认识残障
对儿童来说,认识世界、认识人类,关系到他们怎样认识自己,积极的障碍价值观教育,让儿童认识到人的存在多种多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需要帮助的地方[10]。通过引导,帮助视障儿童树立自信心,正确看待视觉障碍带来的影响。对于低视力儿童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机会表现自己,并加强学业辅导,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学校教育,建立积极的障碍价值观,有利于视障儿童发现个人优势,发挥自身潜能,提高自我意识水平,积极面对学习生活。
5.3 对视障儿童给予积极评价
教师的态度与评价是学龄期儿童自我认识与评价的重要途径,影响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11]。通常情况下,在学龄期儿童心目中,教师的话代表着权威,具有父母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评价视障儿童时,要以多元发展的态度来看待欣赏,既要关注障儿童学习认知能力的水平,又要重视视障儿童自尊自信、品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在对视障儿童的教育中,教师如果始终能以尊重、肯定、欣赏的姿态出现,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手段,对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积极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5.4 指导视障儿童家长开展教育
大部分视障儿童来自农村,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视障儿童缺乏恰当的认知和有效的教育方式,学校及教师有责任对视障儿童的家庭教育给予必要的指导。视障儿童入学后,学校可以利用开学或放假的时机,召开家长会,开设专题讲座,帮助视障儿童家长正确认识视觉障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特殊教育的相关专业知识。教师应该与家长多进行沟通交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引导家长重视对孩子的科学教育训练方式,指导家长对视障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教会视障儿童生活自理技能,鼓励视障儿童多接触社会,培养视障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要正视自己孩子的视觉障碍,既不过分溺爱,又要合理要求,对孩子做出合乎实际的心理预期,注重言传身教的影响,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作为研究对象的视障儿童,他们仍处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正是促进其自我意识健康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好时机,需要家长、学校、教师、社会等多方面的积极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帮助视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苏林燕,万国斌,杨志伟等.P?ers—Harr?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在湖南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杂志,1994(1):14-18.
[2]董奇,林崇德.中国6~15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关键指标与测评[M].科学出版社,2011(4):125.
[3]陈玉赟.视障儿童自我意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C].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11):185-199.
[4]宋鸿雁.视障儿童与正常儿童自我概念和个性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1(4):50-55.
[5]李季平.视障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M].中国盲文出版社,2005(8):49-52.
[6]石淑华,张静,胡美荣等.学龄儿童自我意识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2(12):1474-1476.
[7]官旭华.儿童自我意识[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1(3):13-17.
[8]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287-288.
[9]周凯,何敏媚.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3(6):204-205.
[10]苏中彦.怎样跟孩子谈障碍(残疾)[EB/OL]. https://zhua?la?.zh?hu.com/p/26845091,2017(5).
[11]賈文华.农村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8):92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