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曾经有媒体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有一篇一年级的小学生作品仅仅108个字,就是这样一篇作品居然获得了“冰心作文奖”。然而这篇作文的亮点在于文章结束的最后一句话“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这是一个刚入小学的孩子最真切的情感表达。作文只有充满了真情实感才能更好的打动读者,这篇小文章用最真切的语言打动了评委和读者才荣获了如此大奖。于是这篇文章的出现让我们重新得以思考什么算是好文章,怎样才能帮助儿童实现语言表达的自由,通过最真切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关键词:小学生;儿童作文;微习作;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3-0148-01
1.通过“微习作”训练提升孩子发现生活的创作源
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孩子们有多宽的生活面便有多少作文的素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授课中教会孩子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求孩子们每天从生活的小事观察入手教会孩子们学会写作。例如,可以在所教班级里开展“写作百宝箱天天练活动”,积极鼓励孩子们从“微习作”入手展开写作训练。
(1) 记录我的微见闻
写作素材包罗万象,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可以给每一个孩子发一个袖珍小本本,孩子们肯定又好奇又喜爱,教师让孩子们每天将小本本放在衣服儿口袋里,当一天结束之后要求孩子们将所感所见全都用笔写在小本本上,坚持做到事无俱细全都记录。刚开始好多孩子肯定会不适应,因此可以通过“2分钟演讲”的活动要求做不了记录的孩子上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讲给其他的孩子们听,这样循序渐进帮助孩子们不断的提升自身积累素材以及观察生活的能力。
(2)我的作文微立意
传统作文教学中的立意很大,往往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相脱离,最后在作文的习作中能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少之又少,学生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则写出的作文假话连篇,此时教师就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在“每日百宝箱”的话题中选择适合作文的话题来写,通过微小的习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一次课上教室里飞进来一只可爱的小燕子,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写出一篇微习作,有的学生写出了这样的话语:“正在上语文课时一直小燕子飞进了教室里,顿时教室里一片沸腾,好多同学想抓起小燕子玩儿,还有的同学说小燕子受伤了应该帮助它,还有的同学说小朋友应该和小动物友好相处我们应该放了它。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只看着乱飞的小燕子完全忘记了语文老师正在上课,教室里一片混乱而语文老师却不怪我们,任由我们吵闹着……”,这是一件非常微小的事情,然而小作者用白描的写法将这样一件小事描写的非常有生活的味道。
(3)我的微描写
好文章一定是见微知著的,只有学生学会了找素材才能够得心应手的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教师要在开展微习作后展开微描写训练,微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场面描写、人物描写以及景物描写。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个宴会就餐场景的视频,学生可以根據宴会就餐的场景做一个场景的微描写,每一个人在宴会上的行为、吃饭的动作、话语等都可以成为微描写的素材。儿童通过写作训练才能将平日里的经历描写的更加生动、具体。
2.凭借思维导图启发学生围绕后主题展开描写
学生只有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学会从不同的体裁内去挖掘出相同形式的体裁内容。然而写作不仅仅需要选择体裁,更需要思维和真情实感,只有思维的写作才充满了灵气,所以教师采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同一个作文主题衍生出的不同作文话题,在这一过程中有助于改变传统枯燥的命题作文教学,更能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例如,教师在命题作文《雨》的课堂上,思维导图展示,雨的故事属于第一层级的发散话题,然而雨的形态、不同情绪和季节的雨属于其三个分支,每一个雨的分支下又可以分散出不同的特点及景象的雨。比如,不同形态的雨又可以产生三级话题发散,暴雨、细雨以及大雨,其中细雨又可以从细雨中的景物、人以及下雨的地点展开发散思维训练,这样学生从命题作文的发散点进入学生更容易找到自身感兴趣的话题,很容易奠定个性作文的坚实基础,真正达到作文训练“我手写我心”的效果。
3.利用软着陆评价学生作文
第一,突破主题式作文评价标准,如果文章立意新颖、具有真情实感的表达,即使主题稍有偏差也可以算是好文章;第二,抓住一切修改作文的机会全方位评价学生的作文,例如,教师在练笔、周记以及日记后作批改和讲评,在平时的习作中还可以采取互评、互改的方式,充分获得别人的写作途径和方式,这样三位一体的互评、互改才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总之,儿童作文要想从真情实感的表达出发,就需要教师从日常的点滴入手,从“微习作”出发,不断的积累作文素材、学会观察和描写,展开作文主题发散思维训练,并且坚持互评互改这样才能全方位的提高儿童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柳向阳,张雅婷.小学高年级“微习作”教学探索与思考[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5(04)
[2]李梅.“微习作”之“识微见远”—以苏教版五下《早》一文中“微习作”开发实践为例[J].语文知识,2016(09)
[3]万艳.小学中年级“微习作”训练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11)
[4]陈先松.微习作教学:单元习作序列的“补丁包”—以写景习作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8(05)
关键词:小学生;儿童作文;微习作;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3-0148-01
1.通过“微习作”训练提升孩子发现生活的创作源
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孩子们有多宽的生活面便有多少作文的素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授课中教会孩子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求孩子们每天从生活的小事观察入手教会孩子们学会写作。例如,可以在所教班级里开展“写作百宝箱天天练活动”,积极鼓励孩子们从“微习作”入手展开写作训练。
(1) 记录我的微见闻
写作素材包罗万象,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可以给每一个孩子发一个袖珍小本本,孩子们肯定又好奇又喜爱,教师让孩子们每天将小本本放在衣服儿口袋里,当一天结束之后要求孩子们将所感所见全都用笔写在小本本上,坚持做到事无俱细全都记录。刚开始好多孩子肯定会不适应,因此可以通过“2分钟演讲”的活动要求做不了记录的孩子上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讲给其他的孩子们听,这样循序渐进帮助孩子们不断的提升自身积累素材以及观察生活的能力。
(2)我的作文微立意
传统作文教学中的立意很大,往往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相脱离,最后在作文的习作中能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少之又少,学生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则写出的作文假话连篇,此时教师就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在“每日百宝箱”的话题中选择适合作文的话题来写,通过微小的习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一次课上教室里飞进来一只可爱的小燕子,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写出一篇微习作,有的学生写出了这样的话语:“正在上语文课时一直小燕子飞进了教室里,顿时教室里一片沸腾,好多同学想抓起小燕子玩儿,还有的同学说小燕子受伤了应该帮助它,还有的同学说小朋友应该和小动物友好相处我们应该放了它。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只看着乱飞的小燕子完全忘记了语文老师正在上课,教室里一片混乱而语文老师却不怪我们,任由我们吵闹着……”,这是一件非常微小的事情,然而小作者用白描的写法将这样一件小事描写的非常有生活的味道。
(3)我的微描写
好文章一定是见微知著的,只有学生学会了找素材才能够得心应手的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教师要在开展微习作后展开微描写训练,微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场面描写、人物描写以及景物描写。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个宴会就餐场景的视频,学生可以根據宴会就餐的场景做一个场景的微描写,每一个人在宴会上的行为、吃饭的动作、话语等都可以成为微描写的素材。儿童通过写作训练才能将平日里的经历描写的更加生动、具体。
2.凭借思维导图启发学生围绕后主题展开描写
学生只有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学会从不同的体裁内去挖掘出相同形式的体裁内容。然而写作不仅仅需要选择体裁,更需要思维和真情实感,只有思维的写作才充满了灵气,所以教师采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同一个作文主题衍生出的不同作文话题,在这一过程中有助于改变传统枯燥的命题作文教学,更能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例如,教师在命题作文《雨》的课堂上,思维导图展示,雨的故事属于第一层级的发散话题,然而雨的形态、不同情绪和季节的雨属于其三个分支,每一个雨的分支下又可以分散出不同的特点及景象的雨。比如,不同形态的雨又可以产生三级话题发散,暴雨、细雨以及大雨,其中细雨又可以从细雨中的景物、人以及下雨的地点展开发散思维训练,这样学生从命题作文的发散点进入学生更容易找到自身感兴趣的话题,很容易奠定个性作文的坚实基础,真正达到作文训练“我手写我心”的效果。
3.利用软着陆评价学生作文
第一,突破主题式作文评价标准,如果文章立意新颖、具有真情实感的表达,即使主题稍有偏差也可以算是好文章;第二,抓住一切修改作文的机会全方位评价学生的作文,例如,教师在练笔、周记以及日记后作批改和讲评,在平时的习作中还可以采取互评、互改的方式,充分获得别人的写作途径和方式,这样三位一体的互评、互改才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总之,儿童作文要想从真情实感的表达出发,就需要教师从日常的点滴入手,从“微习作”出发,不断的积累作文素材、学会观察和描写,展开作文主题发散思维训练,并且坚持互评互改这样才能全方位的提高儿童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柳向阳,张雅婷.小学高年级“微习作”教学探索与思考[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5(04)
[2]李梅.“微习作”之“识微见远”—以苏教版五下《早》一文中“微习作”开发实践为例[J].语文知识,2016(09)
[3]万艳.小学中年级“微习作”训练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11)
[4]陈先松.微习作教学:单元习作序列的“补丁包”—以写景习作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