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海鹰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并没有给渴望和平的人们带来多少安全感,美国以反恐名义相继发动了“持久自由行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自由行动”(伊拉克战争)。站在世界武装力量顶峰的美军在这两场现代化战争中锻炼自身,把战场当演兵场,进行着各军兵种的转型实验,继续引领着世界军事变革的方向。在这两场战争中,大规模的海军航空兵舰载机的应用展示了美海军的强大作战能力。航母舰载机联队中老牌的“雄猫”和崭新的“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分别在两场对陆作战中处于主导地位,从中可以清晰划出海军航空兵转型的清晰航路。在战火中翱翔的海鹰,才是真正看到未来的鸟儿!
  
  雄猫挽歌:从“持久自由行动”说起
  
  2001年9月11日,一场巨大的灾难改变了美国,也改变了美国对外战略的支柱——美国海军。“9.11”事件后,美海军和其它各军种一样第一时间进入了紧急戒备状态。自海湾战争以来,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战备状态,参与过多次紧急军事行动。但这次任务似乎与以往的行动有很大不同,过去都有空军的战术战斗机联队和攻击机联队参加,海军分配的目标往往离航母编队较近,对舰载机的航程要求不高。但这次要打击的目标位于阿富汗这个中亚最偏僻的国家,附近几乎找不到可供空军战术飞机使用的前沿陆上基地,打击的重担一下压在了航母战斗群的身上。为了避开可能的岸舰导弹袭击,航母战斗群不会冒险越过马斯奎德(阿曼)和阿默达巴德(巴基斯坦)一线,而是部署在卡拉奇以西,要去一趟喀布尔单程就需1300千米。当航母战斗群的指挥官数数自己机库中的家当,发现满足只经过一次空中加油就能打击阿富汗全境的竟然只有主力制空战斗机F-14D“雄猫”!假设有海军S-3舰载空中加油机的支援,F-14在巴基斯坦的基达和库苏尔之间某处加一次油,那么就算是阿富汗最北面的目标也在其打击之下。不过换成当时最新研制的F/A-18E/F战斗机,在同一地点加油,它也飞不到喀布尔。F-14D携带常规攻击装备:4枚1000千克级的MK-84制导炸弹和2枚“响尾蛇”导弹,外加675发20毫米炮弹和2个1000升副油箱,不加油的活动半径至少有805千米。理论上,F/A-18C/D也能够携带4枚MK-84,但此时只剩下一个机腹挂架用于挂载副油箱,作战半径大大缩水,所以要是使用“大黄蜂”去攻击远距离目标,S-3加油机在出击的会合点为“大黄蜂”们加满燃油后,必须马上回航为自己重新加油,然后再次飞去与回航的“大黄蜂”们会合加油,否则这些攻击者们是无法飞回自己母舰的!
  


  2001年10月7日,随着战区良好的能见度,“持久自由行动”开始实施。联军对喀布尔以及“塔利班”武装位于阿富汗南部坎大哈的据点进行空袭。在此之前装载战术空中侦察吊舱系统(TAPRS)的F-14对阿富汗境内的重要目标进行了空中侦察,而那时选择F-14,仅仅因为它是航母战斗群指挥官手上唯一的具备战术侦察能力的机种。按照美军最近的空袭标准,执行第一波打击的作战飞机必须是具有隐身能力或具有巡航导弹发射能力的,即使是对付向阿富汗这样防空能力低下的对手,这个标准仍然适用!因此毫无隐身能力的F-14D当然排不进首发阵容,第一轮打击力量是从美国本土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的B-2隐身轰炸机,携带16枚1000千克GPS制导炸弹往返飞行33小时完成任务,随后是B-52和B-1战略轰炸机跟进。空军在阿富汗没有使用战术攻击机,从土耳其、中东和中亚地区起飞的F-15、F-16必须通过多次空中加油才能达到战区,显然作战效率极低。在这种情况下海军航母战斗群的作用凸现出来。
  阿富汗战争和随后的伊拉克战争,将航母上的战斗机联队推上了峰口浪尖。F-14D凭借变后掠翼的故有特点,具有非常大的打击纵深,尤其是携带重载荷之后作战半径超过F/A-18E/F,反而使“大黄蜂”面对相当大的压力。但F-14的设计毕竟是为了在远洋深海对付冷战时期随时可能出现在航母战斗群附近的苏联超音速轰炸机群,其火控也是为了适应远距离发现和多目标打击这样的拦射任务。阿富汗战争预示着美国海军将承担越来越多的陆上目标打击任务,飞行的环境也从平坦的蓝色深海变成了复杂的内陆山脉,然而F-14并没有相应合适的对地攻击用的传感器和火控系统,仅能挂载用于激光照射引导的“蓝盾”吊舱,这使其发现和处理地面目标能力相当有限。同样基于70年代的火控系统也无法承载21世纪的诸多程序软件。此外F-14在使用过程中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随着飞行小时增加而下降,严重影响了对地攻击的出勤率,进一步影响航母战斗群的打击能力。从后勤保养和勤务安排上来说,在一艘航母上维护4支VFA(战斗攻击机中队)比维护传统的1支VF(战斗机中队)加3支VFA(战斗攻击机中队)更有效率。
  作为海军航空兵,强调携带未投掷作战载荷安全返回航母是其原则之一。航母编队虽然拥有比一般舰队庞大的弹药储备,但仍然不能和空军地面基地相比,作战中剩余的弹药是相当宝贵的,在不威胁航母本身安全的前提下将弹药带回航母再加以利用,更有利于提高舰载机联队的高强度持续作战能力。把身价百万的精确制导弹药扔到海洋中白白浪费,就连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也觉得是败家子行为。冷战结束,航母战斗群的作战目标已经从大洋中强大的苏联海军转变为在中亚或中东某个沙漠帐篷中的一群衣衫褴褛的人,目标的转变使航母战斗群的活动海域随之发生了变化。过去是冰冷广袤的大洋,而今是海上贸易繁忙的近海商业航线,随意抛弃携带的武器有可能造成第三国民用目标的损失,这样海军所面临的舆论压力就可想而知了。经过改进后的F-14D比原型更重,加之1000千克级炸弹的重量,这就使得F-14难以满足携带对地武器弹药安全着舰的要求。
  F-14在阿富汗的集体谢幕表演可谓中规中矩,优秀的远程打击能力使其一度成为舰队指挥官手中唯一的牌,但其表现平平的对地精确打击能力和单一的武器系统配置,使其在阿富汗多变的红色高原上空受限颇多。事实上30年来,改进“老猫”的呼声在格鲁曼公司和海军中此起彼伏,只是由于方案多是需要伤筋动骨,耗资不菲,最终都不了了之。而随着机体老化的严重性越来越突出,维护这样一支机队是财政的重大负担,同时苏联海军随着苏维埃大厦的土崩瓦解而灰飞烟灭,既然没有了现实的威胁,想让国会的老爷们为“雄猫”的改进买单,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受限于成本,F-14最终没有升级为正统的对地攻击机,即使素有“炸弹猫”之称的F-14D也无法携带除精确制导炸弹以外的一切对地,反辐射导弹,在对地攻击能力上无法与以F-15E和“苏-30MK”为代表的多用途战斗机相比,甚至因为退役决定已下,连改装AIM-120空 空导弹的机会也失去了。
  阿富汗战争后,F-14逐渐走向暮年,2006年3月11日,美国海军的最后一批F-14“雄猫”战斗机抵达本土的欧什纳海军航空站。这是这只老猫的最后一次战斗巡航,从此美国海军的航母甲板上将永远失去它的踪影。当天2个中队的22架F-14D进行了谢幕飞行,这些最后的“雄猫”组成了巨大的楔形从天幕中掠过。F-14是第一个走上历史舞台的第三代战斗机,也是唯一没有按照能量机动理论设计而靠变后掠翼赋予其高机动性的三代战斗机,“老猫”的成功在于其专一的对空特性,“老猫”的谢幕也在于其仅有专一的对空能力,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只有它真正的敌人——而联海军的将领们才真正明白:拥有“雄猫”的美国航母战斗群,是最令人畏惧的舰队!
  
  黄蜂壮年:崛起在烈日黄沙之中
  
  伊拉克战争是F-14最后的一次出彩表演,它为自己的退役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此海空上最强大的战斗机消失在与预设战场大相径庭的黄色砂砾之间。伊拉克战争送走了美海军航空兵的一代枭雄,也为航母甲板迎来了一位新的主人——F/A-18E/F“超级大黄蜂”多用途战斗机。
  F/A-18E/F作为美国海军舰载机联队转型期间的主力装备,用一种多用途战斗机,代替了过去飞行甲班上的专用战斗机与战斗攻击机的组合,它不仅使F-14让出了主宰地位,还将逐渐代替F/A-18C/D战斗攻击机、S-3反潜机、E/A-6B电子战飞机等多种作战飞机。这是一种为了新时代的任务要求,各方面折衷和优化的战斗攻击机,它将承担起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对地攻击、伙伴加油以及电子战任务。
  也许F/A-18E/F的空战能力并不比F-14强多少,在作战半径和载弹量方面更全面输于F-14,这使人担心这种不能携带AIM-54远程导弹的兼职截击机是否会使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防空作战能力大打折扣。
  冷战时期美国海军舰队面对具有威胁的敌对行动一般采用双航母编队,防御圈分为内中外三层,外层由舰载机负责,内层由水面舰艇点防御系统负责,中层由区域防空舰和舰载机共同负责。在这三层防御圈中。作为舰队防空主力的F-14在航母300~350千米处进行巡逻飞行,掩护更外层的S-3“北欧海盗”远程反潜机的反潜作业,其远100千米处是负责空中监视与指挥的E-2C“鹰眼”预警机,而在中程防御圈中的主力就是相对作战半径较小的F/A-18C/D,这层防御圈随着“阿利·伯克”级防空驱逐舰的大量服役而大大加强。舰载机防空作战的指挥并不在舰队,而是作为舰队眼睛的E-2C预警机,一旦其发现苏联的超音速轰炸机群,就使用Link4C数据链指挥空中巡逻的F-14编队加速前出拦截,编队将加速到1.6马赫,并发射AIM-54导弹对轰炸机群进行多目标攻击,预警机将空中态势传回旗舰,航母值班F-14迅速弹射起飞加入战斗。在这样的高强度作战中,只装备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F/A-18C/D并不会有多少参战的机会,只有外层防御圈被突破,E-2C才会通过Link4A数据链指挥其作战。随着苏联的解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时间里,不大会有国家能够组织起完善的超音速轰炸机突击群发射大型远程反舰导弹攻击航母编队,F-14针对大型目标的多敌接战能力就不再是航母战斗群所必须的了。F/A-18E/F在F/A-18C/D的基础上加大机翼展弦比,增加续航时间,加上其具有的伙伴加油能力使其作战半径能够基本保证防空拦截的需要。AIM-120的配备也使其拥有了可靠的多目标作战能力,勉强可以承担航母战斗群外围防御圈的重任!
  与F-14相比,F/A-18E/F在防空作战上也有自己的优势。其装备的新型AN/APG-79数字化有源相控阵雷达,在波束扫描的灵活性上优于F-14改进的AN/APG-71,突出了探测低空小目标的能力和多目标作战能力,适合对付雷达反射面积小的低空突防战斗机,而AIM-120是可靠的打击敌战斗机的武器。进入上世纪90年代,美国海军作战飞机开始换装战术数字信息链路,也就是北约Link16数据链。这是一种保密和抗干扰的大容量无节点数据链路,Link16采用时分多址(TDMA)技术,向每个单元分配时隙进行数据传输,去掉了Link11的网络控制站,不会再出现“单点被摧毁,整个网络瘫痪”的现象。Link16的这些特点能大大提高整个舰队的态势感知能力和防空作战的效率,加之F/A-18E/F的高可靠性,使失去“雄猫”的舰队至少在反恐战争这种性质的对抗中不必担心更多的空中威胁。
  2002年7月,首批F/A-18E被部署到了“亚伯拉罕·林肯”号(CVN-72)航空母舰所属的VFA-115舰载机中队。当年11月该中队的F/A-18E在伊拉克南部“禁飞区”执行巡逻任务日寸首次向地面目标进行了攻击。在2003年的“自由伊拉克”行动中VFA-115中队每天的飞行时间合计55小时,共投掷了总计35万磅的各型炸弹,完成了超过400次以上的伙伴加油任务,大大缓解了联军空军加油机短缺的状况,这些任务在2001年还需要由S-3反潜机来完成。通过伙伴加油系统,“超级大黄蜂”在全部部署行动中共向航母舰载机输送了320万磅燃油。在战争期间,“超级大黄蜂”即使担任加油任务,其仍装备了用于自卫的空空导弹和电子吊舱,可以伴随攻击机进入具有防空火力威胁的区域,在必要时掩护受伤的友机返回己方空域。
  F/A-18E/F最大降落重量19960千克,降落时最大载弹量4490千克,使该机在降落时无需像其他舰载战斗机那样为了安全抛弃昂贵的精确制导武器,从而大大降低了作战成本。优秀的列地攻击能力得益于AN/APG-79高分辨率的远程地形测绘能力,为GPS制导炸弹提供更高的制导精度和更好的目标指示能力。按照现有计划,总量550架的F/A-18E/F中有90架将被改装成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以弥补EA-6B“徘徊者”2015年完全退役后留下的真空。作为F/A-18E/F的衍生机型,EA-18G具有和前者相同的机动性,完全有能力完成随队电子支援任务,并具有足够的空中自卫能力,且能独立承担护航任务。
  航母甲板上承担防空截击、对地攻击、电子支援、伙伴加油等任务的多机种,均被F/A-18E/F家族所替代,实现了飞行平台的高度通用化,大大降低了后勤保障的压力,也节省了飞行员训练的时间和费用,成为美国航空母舰甲板的主人。或许只有承担反潜任务的“海鹰”和空中作战指挥的“鹰眼”是不可替代的吧。
  
  结语
  
  “雄猫”走了,“超级大黄蜂”来了,通过两场高原沙漠中的战争,美国舰载机联队完成了新世纪伊始最重要的转变,航母战斗群的实战力量并没有因为王者的离去而被消弱,“伊拉克自由行动”这场F,A-18E/F的处女秀给了美海军高层更大的信心,“超级大黄蜂”并不代表着下一代的空中力量,但却揭开了舰载机联队大换血的序幕,迎来了海军空中力量精确打击时代的黎明。
其他文献
俯览当今的全球海洋态势,亚洲海域特别东亚海域是一片非常敏感的水域,被一些国际防务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区”。东亚的日本和韩国又是世界造船业的龙头,两国雄厚的技术实力为发展大型作战舰艇提供了有力支持。  韩国海军1990年以来的装备建设计划,分为驱逐舰、潜艇、反水雷舰艇、两栖舰艇四大板块,其中又以驱逐舰发展计划为重中之重。到1999年,3艘3800吨级的KDX-1级驱逐舰——“广开土大王”号、“
期刊
犹太人把自己的国家——以色列称为“第三圣殿”,把陆军称为“圣殿的支柱”,装甲兵部队则是“支柱的基石”。在与阿拉伯国家的多次战争中,以色列装甲兵凭借性能不断提高的装备和娴熟的战术占据了优势。  从特拉维夫到耶路撒冷的高速公路旁,一个叫拉通(Latrun)的小镇上,坐落着以色列装甲兵博物馆(latrunArmorMuseum)。这座中东规模最大的露天军事博物馆,记录了以色列装甲兵的成长过程。在这座圣地
期刊
俄国和日本(上)    随着中日全面战争的爆发,以及苏日两军在远东对峙形势的恶化,苏联(俄国)和日本,将再度走到冲突的前台。在此,粗略审视一下这两个老对头,无疑是必要的。    (1)边缘民族  俄国和日本,有着截然不同的外在。  日本人,善于将小团体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依靠细节的积累,收取最终的总效。俄国人,则将一切都用来拼凑庞大的蒸汽压路机。虽然设计粗糙,但总是马力强劲。  日本人执著于民族的根
期刊
目前,澳大利亚要面对来自本地区的传统挑战,以及不对称条件下爆发战争的危险。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威胁,完成从国家建设到高强度作战等各种任务,澳大利亚对陆军的优先任务做了调整,使其更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澳大利亚将通过军事转型,打造出一支更机动灵活、杀伤力更强、用途更广、具有更多组织模式的强有力的陆军。    澳大利亚陆军将逐步把装备研制的重点,从重武器平台转向用途更广、更灵活的模块式系统。除了新一代指挥
期刊
在近些年美国发起的几次局部战争中,空中力量无疑是美军取胜的重要功臣。在诸多耀眼的“明星战机”中,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并不太显眼;但是它通过电子干扰和压制手段有效地降低了美军参战飞机的战损率,作用和表现丝毫不亚于那些“大牌”战机。    电子战飞机的参战史    机载电子攻击任务的实施和专门部队的组建,应该回溯至越南战争。在1965~1968年和1972~1973年间,美军在越南发动了数次
期刊
摄影 张坤平 田 军 武向荣    看影视作品的常识是,千万不要和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挂钩。可是我在看完中央一套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沙场点兵》后;却止不住联想的思绪。活生生的场景就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闪回——激烈火爆的演习场面、装甲集群的滚滚烟尘、“红蓝”双方的斗智斗勇、白桦林中的临时营地……当然还有热情的牧民、祝酒歌和手抓羊肉。我不禁想写一写看了《沙场点兵》后的回忆与联想。      朱日和训练基地
期刊
在残酷的苏德战尹里,苏联装甲部队从最初惨不忍睹的溃败到胜利大反攻,经受住了血与火的洗礼。在苏军的滚滚钢铁洪流中,T-34是数量最多的坦克。它经受了实战考验,无愧于二战中最优秀坦克的称号。  T-34坦克是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著名设计师科什金的呕血杰作。它的前身是BT坦克发展计划中设计的A-20中型坦克,于1937年11月完成设计。其后由科什金领导的设计小组总结西班牙内战经验,在 A-20基础上安装
期刊
建国前我军的建制沿革    从南昌城头的枪声到雪山草地的跋涉从抗日战场的中坚到人民解放的先锋……    岁月伴随着人民军队走过了六十八个春秋。值又一个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特意从“建国前我军的建制沿革”、“解放战争勋章、奖章、纪念章”和“我军军衔史话”三个不同的视角,以浅显的文字向广大读者揭示这支伟大军队曾经拥有的光辉与荣耀。    中国工农红军  1927年8月1日,叶挺、贺龙、周恩来和朱德等
期刊
2005年6月4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议上称,中国的实际军费开支已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不能理解中国为何在无他国威胁情况下持续增加军费。同时出席的日本防卫厅长官大野功统也帮腔,呼吁中国公开更多有关军费开支的详情。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崔天凯当即进行了反驳。  崔天凯表示,早在上世纪末,中国领导人就针对冷战后国际安全问题的新特点;特别是各国人民普遍希望获得安全的迫切愿望
期刊
深夜,微弱星光下的东海海面泛着幽蓝的寒光,突然一架架“飞豹”战机刺破夜的寂静,呼啸着从海面上掠过,不停地搜索、跟踪海面之“敌”。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目标顿时火光四射……这是东海舰队航空兵某团“飞豹”战机夜间低空机动演练的一幕精彩镜头。      装备国产新型“飞豹”战机的东航某飞行团,根据自己的使命任务,把提高夜间机动作战能力和发挥武器装备的综合作战效能作为带动部队整体技战水平突破口,加大战术训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