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区体育是城市体育在不断实践中形成的新型体育形态。当前,计划经济逐渐向社会经济过渡,城市管理体制及社会生活深入变革,在此背景下,社区在社会生活中起到的作用日益重要,而社区体育也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此文将广州新型社区体育的开展作为对象,对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予以分析。
关键词:城市;社区体育;现状;方向
中图分类号:G818;F719
城市社区体育是近年来兴起的,属于新兴体育形式。广州新型社区体育开展尽管呈现了新的发展势头及时代价值,但仍有必要对其发展现状及方向作以研究,促进广州城市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及社区体育共同发展。广州新型社区体育开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是以下重点研究的。
一、广州新型社区体育开展现状
1、完善社区设施
广州市对现有训练场馆及比赛场馆进行改造或修建,并新建体育场馆,兴建社区设施,成功举办亚运会,且全市的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已达8000个,构建了面向大众的服务性社区体育体系[1]。荔湾区及越秀区部分学校的体育场馆对大众开放,满足居民运动要求,对促进社区体育有重要意义。
2、体育人口增长
广州市经济发展较快,群众的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其中在总消费性支出中,食品支出不足0.4000%,而教育、文化、医疗及保健等消费指出占比大幅上升,说明社区居民的消费结构逐渐从基本需求型(衣、食、住)过渡到重视生活质量型。目前,体育人口已占城市总人口50%以上,体育组织社团较多,并经常举办群众性体育竞赛[2]。
3、体育项目丰富
经济收入增长促使体育项目更加丰富、多样。传统体育人口体育内容以易掌握、易行简便、便于活动、小型多样等为主,随体育运动消费水平不断增高,逐渐向项目多样化、技术性、内容丰富性、器材场地要求较高等方向发展,更富有休闲性。据报道,广州市新型社区体育呈现多元化取向,包括社会交往、强身健体、目标达成、娱乐休闲等。另有分析表明,免费公共空间仍是居民运动健身的主要场所,锻炼方式多选择快走、长跑等,此外,也有不少人选择台球、网球、交际舞、瑜伽、保龄球等方式,体育场所逐渐向正规体育场馆转移。
二、社区体育开展中存在问题
1、缺乏专业指导
现阶段,因种种原因,社区体育缺乏专业性的体育指导人员。市民对体育消费的意识不断增强,据调查,约有80%以上人参加过体育健身活动,但在体育健身场所缺乏专业的指导员,或者能胜任工作的指导员较少。研究调查,约有50%健身者认为指导员一般,约有26.7%认为指导员无法胜任工作,而仅有23.3%认为指导员胜任工作[3]。健身房经营者调查结果也显示,广州市各新型社区体育场所缺乏指导员,现有成员中多为高校的兼职体育教师或退役运动员,而未经专门培训。
2、社区之间缺乏沟通及交流
大众健身组织具有项目单一、形式松散等特点,社区之间的沟通及交流较少。如今,广州市各类组织社团有上万个,多为自发性,无专门活动资金及管理人员,健身场地较不固定,规模较小,运动项目比较单一,成员较难根据兴趣、年龄、爱好、技术等选择项目,锻炼热情不高,无法连续、定期进行锻炼,组织与组织、团体与团体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载体,社区之间缺乏沟通及交流。
三、广州社区体育发展方向
1、培养体育指导员
体育院校可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及地理优势,增加与社会体育发展相关的教育内容,拓宽专业范围,开设实用性课程,培养多方面人才,如社区服务、体育新闻报道、运动管理与指导、身体疗法等,以期培养社区体育及学校体育多用途人才。
2、建立体育俱乐部
广州市已经具备建立综合性体育俱乐部的成熟时期,并在社区体育规划及设施建设方面有具体要求,各个社区具有可供居民健身的体育设施,当前全市社区体育人均用地面积及设施已超过相关国家规定,社区体育网络系统不断完善,设计建造了与园林建设、城市建设及环境建设相互融合的体育设施,确保体育服务高水平,满足居民对社区体育及设施建设的要求;对于单体住宅楼、住宅区等,建设相应的体育设施,在资金方面,增加财政投入,扩宽筹措资金的渠道,保证体育经费足额、及时拨付,视情况组织各项活动,如健身咨询、技能培训及健身指导等,经常举办展览、体育赛事及文化演出等,提高社区体育发展能力及自我生存能力;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体育服务的水平,加强管理营运,加大公共场所开放力度,建立四级管理体系(居委会、街、区、市),为建立综合型体育俱乐部提供政策保证及物质基础。
在相关政府的领导下,社区居民根据自身情况组织俱乐部。综合型体育俱乐部优势有三,(1)俱乐部有指导人员,有固定场地,有组织性,可為居民提供一条龙体育服务与指导,对资源优势进行整合,促进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及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2)运动项目更加多样化;(3)场所固定,且配备高素质专业人员,居民可根据情况及自身条件,选择项目。综合型体育俱乐部促进了社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了竞技体育及大众体育的相互发展。
通过建立社区综合型体育俱乐部,学校的体育俱乐部也可充分利用其设施,借助指导力量,促进进一步发展[4]。
3、丰富体育活动
社区体育内容单一是影响居民参与体育的重要因素。据研究,社区体育需针对不同职业、年龄等人群需求,展开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才能吸引群众。除了居民自发性组织或居委会组织的大型运动会之外,还可结合社会流行趋势,开展小型活动,例如棋牌、健身操、广场舞、武术等;若经济条件允许,还可组织居民观看锦标赛、篮球赛等,增强参与积极性,培养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在社区内,以家庭单位组织小型的对抗赛,也可培养居民兴趣,使社区体育贴近生活,从而促进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目前,居民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生活条件及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居民重视社区体育,并对社区体育提出较高要求和需求。广州作为我国重要城市之一,其社区体育开展情况直接决定城市体育的发展。笔者经过查阅文献及资料,对广州新型社区体育的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作出分析,并结合发展方向提出建议,有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1] 金成吉,李玉娟.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与老年人结合的现状及发展模式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06:5-8.
[2] 余保华.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07:102-103.
[3] 王建芳,郑白.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现状、时代价值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才智,2010,07:254-255.
[4] 李岳进.我国十大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2010,01:106-109.
关键词:城市;社区体育;现状;方向
中图分类号:G818;F719
城市社区体育是近年来兴起的,属于新兴体育形式。广州新型社区体育开展尽管呈现了新的发展势头及时代价值,但仍有必要对其发展现状及方向作以研究,促进广州城市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及社区体育共同发展。广州新型社区体育开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是以下重点研究的。
一、广州新型社区体育开展现状
1、完善社区设施
广州市对现有训练场馆及比赛场馆进行改造或修建,并新建体育场馆,兴建社区设施,成功举办亚运会,且全市的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已达8000个,构建了面向大众的服务性社区体育体系[1]。荔湾区及越秀区部分学校的体育场馆对大众开放,满足居民运动要求,对促进社区体育有重要意义。
2、体育人口增长
广州市经济发展较快,群众的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其中在总消费性支出中,食品支出不足0.4000%,而教育、文化、医疗及保健等消费指出占比大幅上升,说明社区居民的消费结构逐渐从基本需求型(衣、食、住)过渡到重视生活质量型。目前,体育人口已占城市总人口50%以上,体育组织社团较多,并经常举办群众性体育竞赛[2]。
3、体育项目丰富
经济收入增长促使体育项目更加丰富、多样。传统体育人口体育内容以易掌握、易行简便、便于活动、小型多样等为主,随体育运动消费水平不断增高,逐渐向项目多样化、技术性、内容丰富性、器材场地要求较高等方向发展,更富有休闲性。据报道,广州市新型社区体育呈现多元化取向,包括社会交往、强身健体、目标达成、娱乐休闲等。另有分析表明,免费公共空间仍是居民运动健身的主要场所,锻炼方式多选择快走、长跑等,此外,也有不少人选择台球、网球、交际舞、瑜伽、保龄球等方式,体育场所逐渐向正规体育场馆转移。
二、社区体育开展中存在问题
1、缺乏专业指导
现阶段,因种种原因,社区体育缺乏专业性的体育指导人员。市民对体育消费的意识不断增强,据调查,约有80%以上人参加过体育健身活动,但在体育健身场所缺乏专业的指导员,或者能胜任工作的指导员较少。研究调查,约有50%健身者认为指导员一般,约有26.7%认为指导员无法胜任工作,而仅有23.3%认为指导员胜任工作[3]。健身房经营者调查结果也显示,广州市各新型社区体育场所缺乏指导员,现有成员中多为高校的兼职体育教师或退役运动员,而未经专门培训。
2、社区之间缺乏沟通及交流
大众健身组织具有项目单一、形式松散等特点,社区之间的沟通及交流较少。如今,广州市各类组织社团有上万个,多为自发性,无专门活动资金及管理人员,健身场地较不固定,规模较小,运动项目比较单一,成员较难根据兴趣、年龄、爱好、技术等选择项目,锻炼热情不高,无法连续、定期进行锻炼,组织与组织、团体与团体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载体,社区之间缺乏沟通及交流。
三、广州社区体育发展方向
1、培养体育指导员
体育院校可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及地理优势,增加与社会体育发展相关的教育内容,拓宽专业范围,开设实用性课程,培养多方面人才,如社区服务、体育新闻报道、运动管理与指导、身体疗法等,以期培养社区体育及学校体育多用途人才。
2、建立体育俱乐部
广州市已经具备建立综合性体育俱乐部的成熟时期,并在社区体育规划及设施建设方面有具体要求,各个社区具有可供居民健身的体育设施,当前全市社区体育人均用地面积及设施已超过相关国家规定,社区体育网络系统不断完善,设计建造了与园林建设、城市建设及环境建设相互融合的体育设施,确保体育服务高水平,满足居民对社区体育及设施建设的要求;对于单体住宅楼、住宅区等,建设相应的体育设施,在资金方面,增加财政投入,扩宽筹措资金的渠道,保证体育经费足额、及时拨付,视情况组织各项活动,如健身咨询、技能培训及健身指导等,经常举办展览、体育赛事及文化演出等,提高社区体育发展能力及自我生存能力;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体育服务的水平,加强管理营运,加大公共场所开放力度,建立四级管理体系(居委会、街、区、市),为建立综合型体育俱乐部提供政策保证及物质基础。
在相关政府的领导下,社区居民根据自身情况组织俱乐部。综合型体育俱乐部优势有三,(1)俱乐部有指导人员,有固定场地,有组织性,可為居民提供一条龙体育服务与指导,对资源优势进行整合,促进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及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2)运动项目更加多样化;(3)场所固定,且配备高素质专业人员,居民可根据情况及自身条件,选择项目。综合型体育俱乐部促进了社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了竞技体育及大众体育的相互发展。
通过建立社区综合型体育俱乐部,学校的体育俱乐部也可充分利用其设施,借助指导力量,促进进一步发展[4]。
3、丰富体育活动
社区体育内容单一是影响居民参与体育的重要因素。据研究,社区体育需针对不同职业、年龄等人群需求,展开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才能吸引群众。除了居民自发性组织或居委会组织的大型运动会之外,还可结合社会流行趋势,开展小型活动,例如棋牌、健身操、广场舞、武术等;若经济条件允许,还可组织居民观看锦标赛、篮球赛等,增强参与积极性,培养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在社区内,以家庭单位组织小型的对抗赛,也可培养居民兴趣,使社区体育贴近生活,从而促进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目前,居民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生活条件及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居民重视社区体育,并对社区体育提出较高要求和需求。广州作为我国重要城市之一,其社区体育开展情况直接决定城市体育的发展。笔者经过查阅文献及资料,对广州新型社区体育的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作出分析,并结合发展方向提出建议,有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1] 金成吉,李玉娟.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与老年人结合的现状及发展模式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06:5-8.
[2] 余保华.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07:102-103.
[3] 王建芳,郑白.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现状、时代价值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才智,2010,07:254-255.
[4] 李岳进.我国十大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2010,01: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