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形成一种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采用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我国有很大影响。本文在对人民币汇率和中国外向型经济分别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外向型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9-0024-02
一、引言
在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30余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进行三来一补贸易,使得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价格竞争优势;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流入。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继续加大,这无疑加剧了我国经济的外部风险。
二、人民币汇率
(一)当前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归纳为市场因素、心理因素和政治因素。
1.中国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
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使得国民收入与支出增长,投资与消费需求也会增加和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加。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会引起本币升值。
2.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诱使大量游资涌入
中国市场的高利率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得国际热钱大量涌入中国,这是当前导致人民币走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3.政治干预等因素
包括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相关的外汇管制措施等。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实际重新回到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虽然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临时措施,但是也保证了人民币汇率在短期内的相对稳定。
(二)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
2008年7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基本在6.82~6.84元人民币/美元之间窄幅波动。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人民币实际盯住美元的汇率安排是危机时期的特殊安排,随着经济复苏形势的确立,外部环境的稳定,人民币恢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应当是迟早的事。
三、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赚取外汇以解决外汇短缺的情况,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在涉外经济领域,利用外资效果显著,于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逐渐向出口导向战略转移。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外向型发展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一)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
1.低工资水平,解决就业难的困扰
中国人口基数大,就业压力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企业吸纳了大量人口,在促进就业的同时,也加大了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
2.国内消费不足,积累程度高
中国长期以来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居民本身工资水平较低,使得国内消费不足。从需求来看,出口直接依赖于外部需求,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尤为明显。
3.贸易顺差,巨额的外汇储备,高速经济增长与人民福利的升高背道而驰
长期以来的高积累,高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为经济的健康发展付出了代价,从某一侧面说明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二)外向型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1.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带动了国内经济增长
通过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我国进出口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对外贸易的增长带动了国内经济的增长。中国经济进入2005-2007依靠外需促增长的“黄金期”。
2.过度发展对外贸易,带动了国内就业的增长
我国出口工业,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严峻的就业压力;通过实行外向型战略,吸引了大量外资,有利于利用国外的先进经验来加速国内经济发展、融入国际市场。
(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挑战
首先,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我国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福利的提高很难单纯通过外部市场的消费加以维持;其次,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出口企业利润缩减,不可避免的危及一部分人员的就业。
四、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一)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消极影响
1.人民币升值会削弱我国出口贸易的竞争力
人民币升值,将削弱我国以外币计价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使得我国出口企业的利润水平下降,企业抗外部冲击的能力减弱。
2.现阶段人民币升值会造成出口部门人员失业
我国出口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人民币大幅升值,会使得这些企业的利润水平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面临倒闭,这将不可避免的造成大量人员的失业。
3.人民币升值影响国外在华直接投资水平
人民币的升值,会使得外国企业徘徊不前,投资成本的上升,使得外国投资转向具有引资优势的国家。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改善我国贸易条件和产业结构
人民币升值迫使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得到提高。
2.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减小贸易顺差,改善我国和各主要贸易国的贸易关系,促进我国经济和贸易的和谐发展
3.人民币升值会使得我国进口成本下降
我国现阶段对国际原材料、燃料市场形成较大的依赖,人民币升值会使得我国进口成本下降,缓解输入型商品的高成本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
(三)在当前人民币汇率的形势下,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选择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7年5月21日央行宣布放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目波幅,幅度从€?.3%扩大到€?.5%。2008年4月10日为1美元对人民币6.9920元,人民币升值进入了“6时代。2008年6月17日突破了6.9,人民币进入了6.8时代。
1.调整经济增长的模式刻不容缓,实现出口导向型像内需导向型的转变。
我们要借金融危机这一契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扩大内需,减少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降低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
2.调节收入分配制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中小城镇的发展,切实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我国应继续坚持并促进汇率制度的改革,真正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充分发挥汇率在经济调节中的作用。
为降低我国经济的对外依赖度,提高我国经济抗外部冲击的能力,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福利的提高。应该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对外贸易,坚持汇率制度的改革,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导向型的真正转变,使中国经济通过消费、投资、出口三辆马车的拉动获得更好地发展,人民福利得到切实提高。
[1]吕超.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8,(9)
[2]吴晓蕾,金融危机后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分析[A]中国计量学院,2011,(03)
蔡楚恒(1990—)女,四川雅安人,四川农业大学09级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外向型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9-0024-02
一、引言
在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30余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进行三来一补贸易,使得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价格竞争优势;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流入。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继续加大,这无疑加剧了我国经济的外部风险。
二、人民币汇率
(一)当前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归纳为市场因素、心理因素和政治因素。
1.中国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
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使得国民收入与支出增长,投资与消费需求也会增加和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加。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会引起本币升值。
2.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诱使大量游资涌入
中国市场的高利率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得国际热钱大量涌入中国,这是当前导致人民币走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3.政治干预等因素
包括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相关的外汇管制措施等。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实际重新回到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虽然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临时措施,但是也保证了人民币汇率在短期内的相对稳定。
(二)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
2008年7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基本在6.82~6.84元人民币/美元之间窄幅波动。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人民币实际盯住美元的汇率安排是危机时期的特殊安排,随着经济复苏形势的确立,外部环境的稳定,人民币恢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应当是迟早的事。
三、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赚取外汇以解决外汇短缺的情况,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在涉外经济领域,利用外资效果显著,于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逐渐向出口导向战略转移。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外向型发展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一)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
1.低工资水平,解决就业难的困扰
中国人口基数大,就业压力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企业吸纳了大量人口,在促进就业的同时,也加大了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
2.国内消费不足,积累程度高
中国长期以来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居民本身工资水平较低,使得国内消费不足。从需求来看,出口直接依赖于外部需求,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尤为明显。
3.贸易顺差,巨额的外汇储备,高速经济增长与人民福利的升高背道而驰
长期以来的高积累,高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为经济的健康发展付出了代价,从某一侧面说明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二)外向型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1.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带动了国内经济增长
通过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我国进出口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对外贸易的增长带动了国内经济的增长。中国经济进入2005-2007依靠外需促增长的“黄金期”。
2.过度发展对外贸易,带动了国内就业的增长
我国出口工业,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严峻的就业压力;通过实行外向型战略,吸引了大量外资,有利于利用国外的先进经验来加速国内经济发展、融入国际市场。
(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挑战
首先,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我国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福利的提高很难单纯通过外部市场的消费加以维持;其次,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出口企业利润缩减,不可避免的危及一部分人员的就业。
四、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一)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消极影响
1.人民币升值会削弱我国出口贸易的竞争力
人民币升值,将削弱我国以外币计价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使得我国出口企业的利润水平下降,企业抗外部冲击的能力减弱。
2.现阶段人民币升值会造成出口部门人员失业
我国出口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人民币大幅升值,会使得这些企业的利润水平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面临倒闭,这将不可避免的造成大量人员的失业。
3.人民币升值影响国外在华直接投资水平
人民币的升值,会使得外国企业徘徊不前,投资成本的上升,使得外国投资转向具有引资优势的国家。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改善我国贸易条件和产业结构
人民币升值迫使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得到提高。
2.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减小贸易顺差,改善我国和各主要贸易国的贸易关系,促进我国经济和贸易的和谐发展
3.人民币升值会使得我国进口成本下降
我国现阶段对国际原材料、燃料市场形成较大的依赖,人民币升值会使得我国进口成本下降,缓解输入型商品的高成本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
(三)在当前人民币汇率的形势下,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选择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7年5月21日央行宣布放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目波幅,幅度从€?.3%扩大到€?.5%。2008年4月10日为1美元对人民币6.9920元,人民币升值进入了“6时代。2008年6月17日突破了6.9,人民币进入了6.8时代。
1.调整经济增长的模式刻不容缓,实现出口导向型像内需导向型的转变。
我们要借金融危机这一契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扩大内需,减少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降低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
2.调节收入分配制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中小城镇的发展,切实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我国应继续坚持并促进汇率制度的改革,真正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充分发挥汇率在经济调节中的作用。
为降低我国经济的对外依赖度,提高我国经济抗外部冲击的能力,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福利的提高。应该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对外贸易,坚持汇率制度的改革,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导向型的真正转变,使中国经济通过消费、投资、出口三辆马车的拉动获得更好地发展,人民福利得到切实提高。
[1]吕超.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8,(9)
[2]吴晓蕾,金融危机后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分析[A]中国计量学院,2011,(03)
蔡楚恒(1990—)女,四川雅安人,四川农业大学09级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