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否经得起打击和压力,有无摆脱和排解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能力。体育教学对于促进和提高学生挫折承受力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帮助学生正视挫折,驾驭挫折、化解挫折、战胜挫折,在挫折中锻炼、学习,把挫折当作进步的阶石和成功的新起点。
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培養和锻炼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1、能够正确地认识挫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体育教学中当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正确而清醒的分析和认识挫折,特别是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更要激励他们恢复心理平衡、增强成功的自信心。感受到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困难和挫折可以激励人的意志,树立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信念。
2、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教师要全面而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学生受挫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帮助他们排除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增强挫折承受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工作。”这里的健康包括心理和生理,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发展。因而在体育教学中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要锻炼学生强健的体魄,还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承受力的灌输。
二、创设挫折情境,对学生进行意志磨练教育,增强挫折承受力
1、环境磨练法。艰苦、恶劣的环境最易磨练人的意志,现在许多学生的家庭比较富裕、又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从未接触过困境。经历过较多艰苦环境磨练,意志坚强,有较多挫折经验的人,比没有经历过艰苦环境的人,挫折承受力要强得多。因此,体育教学中创设一些艰巨的任务、困难的挫折情境,让学生去尝试、去体验,进行必要的磨难教育,有效地增强挫折承受力。
2、困难设置法。社会生活中的困难是无处不有的,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受到特殊保护,不经受任何的困难和磨难,那么他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后,不遭受挫折是绝对不可能的,“马厩里练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增加练习的难度、提高练习的数量或要求,增加器械的高度或重量,养成学生与困难拼搏的习惯,培养学生敢于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在考核中,人为提高考核标准,让学生在困难面前付出更大的努力,承受一定的生理、心理负荷或压力,克服生理、心理上的困难。
三、培养和锻炼学生“五自能力”,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1、自我认识:就是在观察中认识自我,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认识自我,在对事物的分析中认识自我,肯定自己的优点,否定自己的缺点,从而正确对待自己、他人与集体,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2、自主学习:就是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具有自主性、民主性、过程性、差异性、创新性的基本特征。
3、自我激励:就是学生主动地通过对自身的了解和认识,应用科学的方法适时地激发和鼓励自己的活动。在竞争性活动中,强项争胜,弱项参与,寻找快乐,创造快乐。通过自我或他人的评判,用已有的成效来进一步增加动力,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在挫折中求发展,发展中有挫折,正确认识发展—挫折—再发展—再挫折的规律,不断提高挫折承受力。
4、自定目标: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制定明确的目标,体现个体差异。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充分体验挑战,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有助于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动机水平。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来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当受挫后,冷静思考,认真分析,对原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继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
5、自我评价:就是学生根据教学要求,通过教学的实践结合教师的评价反馈,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差异中,找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找出差距,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不断认识自己,掌握自己,评价自己,驾驭自己,提高自己。现代心理学表明,不知道学习效果的学习,往往是效率低下的学习,按照新课标的评价理念,注重过程性的评价,不再把终结性评价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
四、引导学生在遭受挫折时进行自我调节,增强挫折承受力。
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生活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进丛林。”人生的道路不是平坦、笔直、一帆风顺,它随时都可能遇到挫折和不幸,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痛苦。虽然我们不能避免所有的挫折和不幸,但是我们却有办法对付挫折。我们应主动地运用各种调节方法对由挫折产生的不良情绪加以疏导,增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有效地战胜挫折,化解不良的情绪。
五、加强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培养和良好性格的教育
养成良好的性格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内在动力,是增强挫折承受力的首要条件。爱迪生曾经说过:“伟大人物的最明显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最终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胸怀宽广、意志坚强、乐观开朗、独立性强、有自信心的人,对挫折的承受力较强,在挫折面前能够百折不饶,积极进取;相反,心胸狭窄、意志薄弱、孤僻抑郁、依赖性强、自卑感重的人,对挫折的承受力较低,往往稍遇挫折,就会一蹶不振,甚至悲观失望,在体育教学中创造条件对学生进行意志品格和磨练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进取、乐观、独立和心胸宽阔的性格,坚韧顽强的毅力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获得对挫折的良好的适应能力和保持心理健康。
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锻炼学生在逆境中的适应能力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人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成长、发展的。《孟子·告子》中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进行挫折教育可以使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身心、品质、意志受到磨练,进而提高应变能力,在困难面前百折不饶。提倡挫折教育可以使学生能充分地了解在意志成长、成材过程中的作用,增强挫折承受力,增加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培养锻炼学生在逆境中的生存竞争能力。
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培養和锻炼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1、能够正确地认识挫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体育教学中当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正确而清醒的分析和认识挫折,特别是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更要激励他们恢复心理平衡、增强成功的自信心。感受到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困难和挫折可以激励人的意志,树立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信念。
2、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教师要全面而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学生受挫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帮助他们排除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增强挫折承受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工作。”这里的健康包括心理和生理,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发展。因而在体育教学中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要锻炼学生强健的体魄,还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承受力的灌输。
二、创设挫折情境,对学生进行意志磨练教育,增强挫折承受力
1、环境磨练法。艰苦、恶劣的环境最易磨练人的意志,现在许多学生的家庭比较富裕、又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从未接触过困境。经历过较多艰苦环境磨练,意志坚强,有较多挫折经验的人,比没有经历过艰苦环境的人,挫折承受力要强得多。因此,体育教学中创设一些艰巨的任务、困难的挫折情境,让学生去尝试、去体验,进行必要的磨难教育,有效地增强挫折承受力。
2、困难设置法。社会生活中的困难是无处不有的,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受到特殊保护,不经受任何的困难和磨难,那么他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后,不遭受挫折是绝对不可能的,“马厩里练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增加练习的难度、提高练习的数量或要求,增加器械的高度或重量,养成学生与困难拼搏的习惯,培养学生敢于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在考核中,人为提高考核标准,让学生在困难面前付出更大的努力,承受一定的生理、心理负荷或压力,克服生理、心理上的困难。
三、培养和锻炼学生“五自能力”,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1、自我认识:就是在观察中认识自我,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认识自我,在对事物的分析中认识自我,肯定自己的优点,否定自己的缺点,从而正确对待自己、他人与集体,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2、自主学习:就是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具有自主性、民主性、过程性、差异性、创新性的基本特征。
3、自我激励:就是学生主动地通过对自身的了解和认识,应用科学的方法适时地激发和鼓励自己的活动。在竞争性活动中,强项争胜,弱项参与,寻找快乐,创造快乐。通过自我或他人的评判,用已有的成效来进一步增加动力,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在挫折中求发展,发展中有挫折,正确认识发展—挫折—再发展—再挫折的规律,不断提高挫折承受力。
4、自定目标: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制定明确的目标,体现个体差异。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充分体验挑战,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有助于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动机水平。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来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当受挫后,冷静思考,认真分析,对原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继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
5、自我评价:就是学生根据教学要求,通过教学的实践结合教师的评价反馈,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差异中,找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找出差距,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不断认识自己,掌握自己,评价自己,驾驭自己,提高自己。现代心理学表明,不知道学习效果的学习,往往是效率低下的学习,按照新课标的评价理念,注重过程性的评价,不再把终结性评价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
四、引导学生在遭受挫折时进行自我调节,增强挫折承受力。
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生活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进丛林。”人生的道路不是平坦、笔直、一帆风顺,它随时都可能遇到挫折和不幸,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痛苦。虽然我们不能避免所有的挫折和不幸,但是我们却有办法对付挫折。我们应主动地运用各种调节方法对由挫折产生的不良情绪加以疏导,增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有效地战胜挫折,化解不良的情绪。
五、加强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培养和良好性格的教育
养成良好的性格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内在动力,是增强挫折承受力的首要条件。爱迪生曾经说过:“伟大人物的最明显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最终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胸怀宽广、意志坚强、乐观开朗、独立性强、有自信心的人,对挫折的承受力较强,在挫折面前能够百折不饶,积极进取;相反,心胸狭窄、意志薄弱、孤僻抑郁、依赖性强、自卑感重的人,对挫折的承受力较低,往往稍遇挫折,就会一蹶不振,甚至悲观失望,在体育教学中创造条件对学生进行意志品格和磨练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进取、乐观、独立和心胸宽阔的性格,坚韧顽强的毅力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获得对挫折的良好的适应能力和保持心理健康。
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锻炼学生在逆境中的适应能力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人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成长、发展的。《孟子·告子》中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进行挫折教育可以使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身心、品质、意志受到磨练,进而提高应变能力,在困难面前百折不饶。提倡挫折教育可以使学生能充分地了解在意志成长、成材过程中的作用,增强挫折承受力,增加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培养锻炼学生在逆境中的生存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