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艾米丽·狄金森是19世纪最富盛名的女诗人。其诗歌主题广泛,本文就其死亡主题进行解读,从诗中死亡情节的表现及诗人偏爱死亡主题的原因两方面进行解读,进而阐述死亡和永生的关系。
关键词:艾米丽狄金森;死亡主题;死亡;永生
中图分类号:H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132-02
死亡是古往今来吸引着无数文人骚客的永恒却又新鲜的主题。在古典与现代的英语诗歌中死亡诗的数量数不胜数。人从呱呱坠地开始,不管他是长寿还是短命,人生或辉煌或黯淡,都无可避免的走向死亡。死亡使人畏惧,使人感慨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它使亡者无奈,生者痛苦;它像一个神祇,来无定时,去不留情;死亡常使世人饱受生死离别之苦,因此死亡给人们带来的常常是悲伤,恐惧甚至是绝望。
艾米丽·狄金森在美国文学史上备受关注,是英美现代派诗歌的先驱。她虽出身富裕,受到良好教育,却一生足不出户,退隐闺中。生活圈子虽狭小,却没有禁锢她对灵魂深处的内省探求。她的诗歌中有爱情、自然、宗教、死亡等主题,但在这些主题中,死亡是她最关注的一个,其死亡诗歌中有描述现实生活中死亡,死亡的时候以及死亡的过程,还有想象中的死亡。或许因为她所接触的狭小天地里,亲友邻人因疾病,战争或者贫困,先她而相继去世,狄金森那颗敏感细腻的心尽力捕捉死亡对生命的意义。对狄金森来说,当她初次接触到死亡的时候她是害怕的,因亲友的死亡造成诗人内心极大的痛苦。所以诗人不能勇敢直接的面对死亡。但随着自身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观察,诗人意识到人生老病死都是自然循环和谐的一部分。此时她能够直面死亡,认为死亡就是永生,超越死亡从而达到永恒。
一、死亡情节的表现
在艾米丽的眼中,死亡带来永生是因为大自然里的生死循环只是自然的一个变化过程。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亡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神
他便好心的把我接上马
车里只是我俩
还有“永生”
我们徐徐前行——他知道无需匆忙
而我已经撂下
劳作与闲暇
只为他的儒雅
我们经过学校,孩子们正在嬉闹
正逢课间休息——他们围成一圈
我们经过庄家弥望的田地
我们经过西下的夕阳
露珠使我们浑身颤抖冰凉
因为我的长裙,薄似蝉衣
我的披肩——只是绢纱
我们在一栋房子前停下
它仿佛是地面隆起的小丘
屋顶几乎模糊南边
屋檐——埋在底下
自那以后——几百年过去了——然而——
却觉得比那一天的时间更短
我第一次猜出那马头
原来是朝着永恒
死神以温文尔雅的求婚者面貌出现,他彬彬有礼地停下马车,殷勤的邀请忙于劳作和闲暇的她一起踏上生命的最后旅程。诗人一改“死神”通常具有的狰狞恐怖模样,使其显得温良可亲。死亡的文雅和从容得到充分体现,而忙碌的叙事者也因此发生心理变化。他的翩翩风度使她毅然撂下劳作放弃闲暇,勇敢的跟他走上不归路。叙事者在临终前再次顾盼人生:学校—童年、庄稼—壮年、落日—暮年,此时她已无法抵御死亡的冰冷。马车在暮色中行走,寒意不断袭来。穿着蛛网衣裙的她不禁浑身颤抖。最后他们在一栋富有英格兰特色的建筑面前停下,这就是主人公最终的归宿。
本诗描写的是一个女子面对死亡的勇敢态度。她勇敢的选择一条别人从未走过的路,平静的面对生命的终结。
我们再看她的另一首小诗:
有人说,有一个字
一经说出,也就
死去,
我却说,它的生命
从那一天起
才开始。
这首诗非常短,狄金森以一种露珠般凝缩而闪光的语言表达了她的思想。在这首诗中,对狄金森来说,死亡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人自存在就承担起的生存方式,生与死在本质上是一体不可分离的。死亡不仅在生命中获得肯定,也被看作是生命的开始。在诗人看来,只有当生与死统一时,世界才被赋予新的秘密。
但她对永生有一种怀疑,对此并不很确定。她认为临终可能给她的痛苦带来微不足道的止痛,而不是带来光明之子,耶稣或者她的爱人;死亡可能是最终的尊严,而不是对她的哲学不足的一个伟大的测试;死亡可能只是简单的进行她的遗忘,而不是打开通向地狱或者天堂的门。
下面用一首诗来阐述下诗人的死亡情节。
我听到苍蝇的嗡嗡声——当我死时
我听到苍蝇的嗡嗡声——当我死时
房间里,一片沉寂
就像空气突然平静下来——
在风暴的间隙
注视我的眼睛——泪水已经流尽——
我的呼吸正渐渐变紧
等待最后的时刻——上帝在房间里
现身的时刻——降临
我已经分掉了——关于我的
所有可以分掉的
东西——然后我就看见了
一只苍蝇——
蓝色的——微妙起伏的嗡嗡声
在我——和光——之间
然后窗户关闭——然后
我眼前漆黑一片——
此诗常被视为艾米利·迪金森风格的代表作。这首诗的主题是“死亡”和“永生”,透过诗中传达的意像,诗人对宗教宣扬的“永生”和“死亡”的关系提出了质疑。全诗主要描写死者回忆自己生命最后时刻的情景:临终时短暂的过程和死者对周围环境的反映。背景是死者临终时所处的房间,周围一片寂静。亲友围在床前,屏气凝神,望着弥留者,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临终者神志时而恍惚时而清醒,在意识清醒的那一刻,还没有忘记将纪念品赠给众人,而后神志又不清了。然而就在此时,听到一只苍蝇嗡嗡叫着,挡住了从窗户射进来的光,最后是漆黑一片。整首诗是诗人对死亡过程和情景的大胆想象和描写,诗行的气势有强变弱,诗给人一种由希望到失望的强烈感觉。这一现象有规律的重复出现,正好照应了诗的内容:人们在死亡时强烈希望得到永生,结果却是希望的破灭。这正是诗人所要传达的强烈信息:希望永生,结果却是死亡,永生是不存在的。诗中主人公在强烈的期盼和等待之后,最终事与愿违,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最后死了。主人公的死亡暗示着这样一个悲剧:即使愿望良好,天也不随人愿。
二、死亡情节的原因
狄金森早年即深切的感受到死亡的影响。在她生活的时代,她所居住的安墨斯特镇的年轻人的死亡率很高,经常有丧事发生,而她家是送葬人去公墓的必经之处。死亡成为她平静生活中的大事。朋友们的去世,尤其是了解她并为她所热爱的友人本杰明·富兰克林·牛顿和奥蒂斯·洛德的死亡,都给敏感的女诗人带来无尽的悲伤。在缅怀友人的过程中,她思考着死亡的意义:“我经常想到坟墓,想到它距我有多远,想到我能否阻止它夺去我的亲人。”诗人亲友的去世给诗人带来很深的影响。和亲友的分离是诗人感觉到万分痛苦而且她想知道在他们死之前有什么感觉。于是她就继续探索将死之人的感觉和他们面对死亡的方式。于是,她就对死亡主题产生了兴趣。孤僻好静的性格和安逸闲在的生活以及良师益友的影响和指导,使狄金森在死亡诗歌的创作上用细腻而敏感的笔触,展示了其独特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
狄金森的宗教观念主要表现在其对基督教的情感上,一方面揭露了上帝的虚幻性;另一方面又以基督教的情感去寻求神圣的境界慰籍灵魂的伤痛。她希望有一条通往永生的路,也看到了现实中的疾病和死亡。她信仰上帝,但是又看到了上帝的无能。她思考着死亡,却从上帝哪里找不到答案,狄金森的这种深厚的基督教情感广泛的表现在她的死亡诗歌中。她并不害怕死,因为只有通过坟墓,才能到达彼岸;只有得到上帝的宽恕,才能获得永生。狄金森以基督受难的形式来暗示她的归宿,是因为她相信,基督以他的受难和复活战胜了罪恶和死亡。
19世纪中期以后,宗教信仰出现危机,人们对上帝的信仰日渐淡化,狄金森开始怀疑和反思全能的上帝。这个时候爱默生提出了超验主义理论。这种怀疑上帝,推崇直觉和自然的哲学思想给狄金森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灵感。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爱默生认为非“我”的一切既是自然,死亡也不例外。在狄金森死亡主题诗歌的丰富想象里,死亡不再是一个可怕的恶魔,而是走向永生的必经之路。她开始把死亡看成是一种超灵的体验,它是通往永生和不朽的道路,生死只不过是自然界交替的过程,一种生生不息,永恒不变的变。
三、总结
狄金森的诗关注生命和死亡,她一直思索探寻两者的关系。从现实世界到艺术世界,她从没放弃对这个问题的追问:人的生命和死亡是什么。纵观其所有诗歌,我们可以看出她沉湎于对死亡的描述,然而她却丝毫没有神化死亡的意向,她坦诚又真实,对自己乃至整个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和疑虑诗人毫不回避,对死亡的质疑,对死亡的迷惑,对死后世界的猜测及美好的愿望,都在诗中得以充分体现。在对死亡及永生的反复思考质疑后,诗人没有停留在死亡瞬间及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而是通过深入的思考和质疑,找出了对生命思考的新视角,死亡只是通往永生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第二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陈莉莎.上帝·死亡·永生—论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死亡主题[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4):99-102.
[3]江枫.狄金森抒情诗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
关键词:艾米丽狄金森;死亡主题;死亡;永生
中图分类号:H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132-02
死亡是古往今来吸引着无数文人骚客的永恒却又新鲜的主题。在古典与现代的英语诗歌中死亡诗的数量数不胜数。人从呱呱坠地开始,不管他是长寿还是短命,人生或辉煌或黯淡,都无可避免的走向死亡。死亡使人畏惧,使人感慨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它使亡者无奈,生者痛苦;它像一个神祇,来无定时,去不留情;死亡常使世人饱受生死离别之苦,因此死亡给人们带来的常常是悲伤,恐惧甚至是绝望。
艾米丽·狄金森在美国文学史上备受关注,是英美现代派诗歌的先驱。她虽出身富裕,受到良好教育,却一生足不出户,退隐闺中。生活圈子虽狭小,却没有禁锢她对灵魂深处的内省探求。她的诗歌中有爱情、自然、宗教、死亡等主题,但在这些主题中,死亡是她最关注的一个,其死亡诗歌中有描述现实生活中死亡,死亡的时候以及死亡的过程,还有想象中的死亡。或许因为她所接触的狭小天地里,亲友邻人因疾病,战争或者贫困,先她而相继去世,狄金森那颗敏感细腻的心尽力捕捉死亡对生命的意义。对狄金森来说,当她初次接触到死亡的时候她是害怕的,因亲友的死亡造成诗人内心极大的痛苦。所以诗人不能勇敢直接的面对死亡。但随着自身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观察,诗人意识到人生老病死都是自然循环和谐的一部分。此时她能够直面死亡,认为死亡就是永生,超越死亡从而达到永恒。
一、死亡情节的表现
在艾米丽的眼中,死亡带来永生是因为大自然里的生死循环只是自然的一个变化过程。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亡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神
他便好心的把我接上马
车里只是我俩
还有“永生”
我们徐徐前行——他知道无需匆忙
而我已经撂下
劳作与闲暇
只为他的儒雅
我们经过学校,孩子们正在嬉闹
正逢课间休息——他们围成一圈
我们经过庄家弥望的田地
我们经过西下的夕阳
露珠使我们浑身颤抖冰凉
因为我的长裙,薄似蝉衣
我的披肩——只是绢纱
我们在一栋房子前停下
它仿佛是地面隆起的小丘
屋顶几乎模糊南边
屋檐——埋在底下
自那以后——几百年过去了——然而——
却觉得比那一天的时间更短
我第一次猜出那马头
原来是朝着永恒
死神以温文尔雅的求婚者面貌出现,他彬彬有礼地停下马车,殷勤的邀请忙于劳作和闲暇的她一起踏上生命的最后旅程。诗人一改“死神”通常具有的狰狞恐怖模样,使其显得温良可亲。死亡的文雅和从容得到充分体现,而忙碌的叙事者也因此发生心理变化。他的翩翩风度使她毅然撂下劳作放弃闲暇,勇敢的跟他走上不归路。叙事者在临终前再次顾盼人生:学校—童年、庄稼—壮年、落日—暮年,此时她已无法抵御死亡的冰冷。马车在暮色中行走,寒意不断袭来。穿着蛛网衣裙的她不禁浑身颤抖。最后他们在一栋富有英格兰特色的建筑面前停下,这就是主人公最终的归宿。
本诗描写的是一个女子面对死亡的勇敢态度。她勇敢的选择一条别人从未走过的路,平静的面对生命的终结。
我们再看她的另一首小诗:
有人说,有一个字
一经说出,也就
死去,
我却说,它的生命
从那一天起
才开始。
这首诗非常短,狄金森以一种露珠般凝缩而闪光的语言表达了她的思想。在这首诗中,对狄金森来说,死亡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人自存在就承担起的生存方式,生与死在本质上是一体不可分离的。死亡不仅在生命中获得肯定,也被看作是生命的开始。在诗人看来,只有当生与死统一时,世界才被赋予新的秘密。
但她对永生有一种怀疑,对此并不很确定。她认为临终可能给她的痛苦带来微不足道的止痛,而不是带来光明之子,耶稣或者她的爱人;死亡可能是最终的尊严,而不是对她的哲学不足的一个伟大的测试;死亡可能只是简单的进行她的遗忘,而不是打开通向地狱或者天堂的门。
下面用一首诗来阐述下诗人的死亡情节。
我听到苍蝇的嗡嗡声——当我死时
我听到苍蝇的嗡嗡声——当我死时
房间里,一片沉寂
就像空气突然平静下来——
在风暴的间隙
注视我的眼睛——泪水已经流尽——
我的呼吸正渐渐变紧
等待最后的时刻——上帝在房间里
现身的时刻——降临
我已经分掉了——关于我的
所有可以分掉的
东西——然后我就看见了
一只苍蝇——
蓝色的——微妙起伏的嗡嗡声
在我——和光——之间
然后窗户关闭——然后
我眼前漆黑一片——
此诗常被视为艾米利·迪金森风格的代表作。这首诗的主题是“死亡”和“永生”,透过诗中传达的意像,诗人对宗教宣扬的“永生”和“死亡”的关系提出了质疑。全诗主要描写死者回忆自己生命最后时刻的情景:临终时短暂的过程和死者对周围环境的反映。背景是死者临终时所处的房间,周围一片寂静。亲友围在床前,屏气凝神,望着弥留者,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临终者神志时而恍惚时而清醒,在意识清醒的那一刻,还没有忘记将纪念品赠给众人,而后神志又不清了。然而就在此时,听到一只苍蝇嗡嗡叫着,挡住了从窗户射进来的光,最后是漆黑一片。整首诗是诗人对死亡过程和情景的大胆想象和描写,诗行的气势有强变弱,诗给人一种由希望到失望的强烈感觉。这一现象有规律的重复出现,正好照应了诗的内容:人们在死亡时强烈希望得到永生,结果却是希望的破灭。这正是诗人所要传达的强烈信息:希望永生,结果却是死亡,永生是不存在的。诗中主人公在强烈的期盼和等待之后,最终事与愿违,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最后死了。主人公的死亡暗示着这样一个悲剧:即使愿望良好,天也不随人愿。
二、死亡情节的原因
狄金森早年即深切的感受到死亡的影响。在她生活的时代,她所居住的安墨斯特镇的年轻人的死亡率很高,经常有丧事发生,而她家是送葬人去公墓的必经之处。死亡成为她平静生活中的大事。朋友们的去世,尤其是了解她并为她所热爱的友人本杰明·富兰克林·牛顿和奥蒂斯·洛德的死亡,都给敏感的女诗人带来无尽的悲伤。在缅怀友人的过程中,她思考着死亡的意义:“我经常想到坟墓,想到它距我有多远,想到我能否阻止它夺去我的亲人。”诗人亲友的去世给诗人带来很深的影响。和亲友的分离是诗人感觉到万分痛苦而且她想知道在他们死之前有什么感觉。于是她就继续探索将死之人的感觉和他们面对死亡的方式。于是,她就对死亡主题产生了兴趣。孤僻好静的性格和安逸闲在的生活以及良师益友的影响和指导,使狄金森在死亡诗歌的创作上用细腻而敏感的笔触,展示了其独特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
狄金森的宗教观念主要表现在其对基督教的情感上,一方面揭露了上帝的虚幻性;另一方面又以基督教的情感去寻求神圣的境界慰籍灵魂的伤痛。她希望有一条通往永生的路,也看到了现实中的疾病和死亡。她信仰上帝,但是又看到了上帝的无能。她思考着死亡,却从上帝哪里找不到答案,狄金森的这种深厚的基督教情感广泛的表现在她的死亡诗歌中。她并不害怕死,因为只有通过坟墓,才能到达彼岸;只有得到上帝的宽恕,才能获得永生。狄金森以基督受难的形式来暗示她的归宿,是因为她相信,基督以他的受难和复活战胜了罪恶和死亡。
19世纪中期以后,宗教信仰出现危机,人们对上帝的信仰日渐淡化,狄金森开始怀疑和反思全能的上帝。这个时候爱默生提出了超验主义理论。这种怀疑上帝,推崇直觉和自然的哲学思想给狄金森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灵感。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爱默生认为非“我”的一切既是自然,死亡也不例外。在狄金森死亡主题诗歌的丰富想象里,死亡不再是一个可怕的恶魔,而是走向永生的必经之路。她开始把死亡看成是一种超灵的体验,它是通往永生和不朽的道路,生死只不过是自然界交替的过程,一种生生不息,永恒不变的变。
三、总结
狄金森的诗关注生命和死亡,她一直思索探寻两者的关系。从现实世界到艺术世界,她从没放弃对这个问题的追问:人的生命和死亡是什么。纵观其所有诗歌,我们可以看出她沉湎于对死亡的描述,然而她却丝毫没有神化死亡的意向,她坦诚又真实,对自己乃至整个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和疑虑诗人毫不回避,对死亡的质疑,对死亡的迷惑,对死后世界的猜测及美好的愿望,都在诗中得以充分体现。在对死亡及永生的反复思考质疑后,诗人没有停留在死亡瞬间及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而是通过深入的思考和质疑,找出了对生命思考的新视角,死亡只是通往永生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第二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陈莉莎.上帝·死亡·永生—论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死亡主题[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4):99-102.
[3]江枫.狄金森抒情诗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