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共识的形成及其社会影响

来源 :南京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共识扮演着制度运行“润滑剂”作用。关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共识水平过低是影响中国土地管理的重要因素。基于社会共识与制度安排、主体行为及交易成本的内在联系,本文尝试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解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社会共识的形成及其社会影响。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安排下,个体和地区因素协同作用,对不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情景下社会目标、政策程序、分配结果的个体认知与评价(态度)产生影响,并通过个体间的交互、收敛和群体之间的互动、认同过程,演变成社会共识。加深对社会共识的理解,有利于通过预期调整、参与激励和结果认同三重效应,引导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交易的事前、事中、事后行为,缓和土地利益冲突,控制交易成本,增进社会福祉。关注有助于增进社会共识的地方土地改革实践,对于追求城乡融合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新时代,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与政策命题。
其他文献
在“双循环”的背景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出现新变化,随着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不断增大,服务消费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服务消费代表着消费结构升级的方向,在优化产业结构、化解供需矛盾、提升高质量发展内生性动力方面具有独特作用。现阶段,我国服务消费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服务消费总体比重偏低、高端服务消费外流等现状实际上指向了服务消费在总量上、梯度上、质量上、时空上的供需失衡问题,阻碍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应确立服务消费驱动内外循环的动力模式,以服务消费引领服务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个性化、市场导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