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学校逐渐超越了家庭,成为对少年儿童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作家冯骥才先生曾呼吁,传统节日文化应纳人中、小学教育,以此提高国民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因此,学校对传统节日教育资源进行校本化开发,必须将其放置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系统中,明确其时代定位和现代功能,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近几年,上海市普陀区回民小学将传统节日文化的“历史母体”,融人校园文化的“现实土壤”,对学校如何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进行了一番生动的实践和有益的探索。
元宵节:狂欢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元宵节是新春活动的一个高潮,也是中国传统节日坐标上的一个重要枢纽。元宵佳节,各地有“迎紫姑”、“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跳秧歌、踩高跷、舞龙、舞狮等文娱活动。同时,还要吃应节食物,南方吃汤圆,北方吃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而有“第一良宵”的美誉。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点起万盏花灯,携亲伴友出门赏灯、逛花市、放焰火,载歌载舞,彻夜狂欢,常常要通宵达旦。
在此传统背景下,2014年2月14日,我们在校园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欢天喜地闹元宵”活动,将狂欢精神融入少年儿童的节日体验。热闹的“锦绣舞狮”表演为活动拉开了序幕,伴随着欢腾的锣鼓声,全校数百名学生进行了极具民俗特色的“走百病”风采展示大巡游。师生们纷纷发挥创意,设计了各种妙趣横生的主题和造型,如绚丽的元宵花灯、浪漫的童话王国、绽放的新春梦想、古老的中华图腾、神奇的魔幻世界,奇思妙想,渲染了节日的狂欢气氛。紧接着,精彩纷呈的游园会开始了。游园会邀请了不少来自社区的民间艺术家,设置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验项目,有剪纸、写春联、做灯笼、捏泥人、猜灯谜、包汤圆、绘山水画等。
活动过程中,学生品味了元宵节的民风民俗,体会到相互协助、欢乐互动所带来的益处和乐趣。此外,通过社区共享共建,重组民间资源,学生的社交娱乐空间得到了一定的拓展;家长的共同参与,有利于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两个小时的“闹元宵”,充分彰显了狂欢精神的独特魅力,让学校师生和到场来宾们在现代文化背景下,重新审视了传统节日的价值。
女儿节:美育传统的回归与重建
农历三月三又名“上巳”、“重三”,是两千多年前发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张说有诗云:“莫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这表明三月三本就与春水、桃花、大自然相关联,踏青、赏花、嬉戏是其传统习俗,倡导人与自然的交往、融合、共处。
我校从2014年开始,每年农历三月三都要举行一届女儿节活动。校本课程的民族游戏,是女儿节的特色活动,鼓励学生释放活泼好动的天性,以迎接春天的姿态来感召自然。踩高跷、打陀螺、跳皮筋、抛绣球、翻花绳、造房子等室外游戏轮番登场,不但激起了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有利于其开朗性格的形成,而且启发了他们对自然美的向往。
女儿节的饮食也渗透着春天的味道。学生品尝的“女儿饼”,用红豆、燕麦、花生、芝麻等五谷杂粮做成,就是为了让他们顺应时序,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三月三还是壮族的传统歌节,每到这一天,能歌善舞的青年男女,都会云集山头旷野、竹林草坡,通过对歌来结交朋友、增进友谊。而在我们学校,该活动经过学生和教师的集思广益,重新创编,古意盎然的《踏歌》舞蹈呈现在了女儿节的舞台上。“踏歌”节奏鲜明、活泼轻快,非常符合女儿节慕春、爱春、惜春、闹春的主题。除了保留踏地为节、手袖相连、载歌载舞等基本特点,也融入了学生自创的舞蹈动作。
此外,2015年我校还举行了“女子达人秀”才艺大赛;三月三的文化标志也在校园里得到了重塑。
中秋节:家校合作的深化与拓展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文化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少儿教育的最初实施者和影响者,故要从小培养孩子对传统节日的情感,家庭的力量不可忽视。学校应该以积极的态度,主动邀请和接纳家长成为教育过程的合作伙伴,共同实施、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活动,提高育人的成效,并帮助家长解决传统文化教育的困惑。
中秋节是最具团圆意义的传统节日,也是第一批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与中秋节相关的习俗大都围绕着月亮而展开,民间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赏月和吃月饼。我们要联合家庭的力量,追寻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营造团圆与和谐的文化意境,让少年儿童感受亲人朋友的关爱,品味自然与生活的哲理。
2014年中秋节来临之际,我校结合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开展了“玩玩兔儿爷,欢度中秋节”亲子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体验了一回民间工艺美术的乐趣,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给人们祭祀供奉、玩耍娱乐的一种民间玩偶,色彩鲜艳,造型可爱,很容易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并走进他们的心灵。学校创设了民间美术体验坊,根据不同年段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提供了三个层次的体验活动。
相传,兔儿爷刚来到人间时,穿着一身威武的铠甲为百姓们消灾治病。因此,民间美术体验坊为一年级的小朋友准备了“玉兔将军”图画卡。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画笔,为兔儿爷的铠甲涂上缤纷的色彩,给兔儿爷穿上美丽的新衣。民间泥塑中的兔儿爷又是千姿百态的,或骑鹿,或乘凤,或着唐装,或穿西服;而二、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构图能力和绘画技巧,可以驰骋想象,设计出独具个性的兔儿爷了;四、五年级的学生则拿起了石板和雕刻刀,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做起了石刻兔儿爷。雕刻好雏形,还要经过“美容化妆”,上色彩绘,最后穿上金光闪闪的铠甲,插上威风凛凛的背旗。
其中,石刻兔儿爷尤为不易。构思、握刀、雕刻、调色、上色,对小学生来说,每个环节都是一次挑战。完工一个兔儿爷,大概需要三、四个课时。不过孩子们能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坐在一起动手实践,交流情感,特别是中秋节的时候,家里又多了一个亲手制作的小摆设,他们的活动热情就更高了。家长们还担当志愿者,普及兔儿爷的传说和祭拜兔儿爷的习俗,将兔儿爷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让孩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纵观传统节日的发展历史,没有一个是一成不变的,既有时间上的变化,也有空间上的变动。对传统节日教育资源进行校本化的开发,关键就在于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此,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推进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 刘泽刚)
元宵节:狂欢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元宵节是新春活动的一个高潮,也是中国传统节日坐标上的一个重要枢纽。元宵佳节,各地有“迎紫姑”、“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跳秧歌、踩高跷、舞龙、舞狮等文娱活动。同时,还要吃应节食物,南方吃汤圆,北方吃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而有“第一良宵”的美誉。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点起万盏花灯,携亲伴友出门赏灯、逛花市、放焰火,载歌载舞,彻夜狂欢,常常要通宵达旦。
在此传统背景下,2014年2月14日,我们在校园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欢天喜地闹元宵”活动,将狂欢精神融入少年儿童的节日体验。热闹的“锦绣舞狮”表演为活动拉开了序幕,伴随着欢腾的锣鼓声,全校数百名学生进行了极具民俗特色的“走百病”风采展示大巡游。师生们纷纷发挥创意,设计了各种妙趣横生的主题和造型,如绚丽的元宵花灯、浪漫的童话王国、绽放的新春梦想、古老的中华图腾、神奇的魔幻世界,奇思妙想,渲染了节日的狂欢气氛。紧接着,精彩纷呈的游园会开始了。游园会邀请了不少来自社区的民间艺术家,设置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验项目,有剪纸、写春联、做灯笼、捏泥人、猜灯谜、包汤圆、绘山水画等。
活动过程中,学生品味了元宵节的民风民俗,体会到相互协助、欢乐互动所带来的益处和乐趣。此外,通过社区共享共建,重组民间资源,学生的社交娱乐空间得到了一定的拓展;家长的共同参与,有利于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两个小时的“闹元宵”,充分彰显了狂欢精神的独特魅力,让学校师生和到场来宾们在现代文化背景下,重新审视了传统节日的价值。
女儿节:美育传统的回归与重建
农历三月三又名“上巳”、“重三”,是两千多年前发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张说有诗云:“莫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这表明三月三本就与春水、桃花、大自然相关联,踏青、赏花、嬉戏是其传统习俗,倡导人与自然的交往、融合、共处。
我校从2014年开始,每年农历三月三都要举行一届女儿节活动。校本课程的民族游戏,是女儿节的特色活动,鼓励学生释放活泼好动的天性,以迎接春天的姿态来感召自然。踩高跷、打陀螺、跳皮筋、抛绣球、翻花绳、造房子等室外游戏轮番登场,不但激起了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有利于其开朗性格的形成,而且启发了他们对自然美的向往。
女儿节的饮食也渗透着春天的味道。学生品尝的“女儿饼”,用红豆、燕麦、花生、芝麻等五谷杂粮做成,就是为了让他们顺应时序,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三月三还是壮族的传统歌节,每到这一天,能歌善舞的青年男女,都会云集山头旷野、竹林草坡,通过对歌来结交朋友、增进友谊。而在我们学校,该活动经过学生和教师的集思广益,重新创编,古意盎然的《踏歌》舞蹈呈现在了女儿节的舞台上。“踏歌”节奏鲜明、活泼轻快,非常符合女儿节慕春、爱春、惜春、闹春的主题。除了保留踏地为节、手袖相连、载歌载舞等基本特点,也融入了学生自创的舞蹈动作。
此外,2015年我校还举行了“女子达人秀”才艺大赛;三月三的文化标志也在校园里得到了重塑。
中秋节:家校合作的深化与拓展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文化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少儿教育的最初实施者和影响者,故要从小培养孩子对传统节日的情感,家庭的力量不可忽视。学校应该以积极的态度,主动邀请和接纳家长成为教育过程的合作伙伴,共同实施、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活动,提高育人的成效,并帮助家长解决传统文化教育的困惑。
中秋节是最具团圆意义的传统节日,也是第一批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与中秋节相关的习俗大都围绕着月亮而展开,民间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赏月和吃月饼。我们要联合家庭的力量,追寻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营造团圆与和谐的文化意境,让少年儿童感受亲人朋友的关爱,品味自然与生活的哲理。
2014年中秋节来临之际,我校结合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开展了“玩玩兔儿爷,欢度中秋节”亲子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体验了一回民间工艺美术的乐趣,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给人们祭祀供奉、玩耍娱乐的一种民间玩偶,色彩鲜艳,造型可爱,很容易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并走进他们的心灵。学校创设了民间美术体验坊,根据不同年段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提供了三个层次的体验活动。
相传,兔儿爷刚来到人间时,穿着一身威武的铠甲为百姓们消灾治病。因此,民间美术体验坊为一年级的小朋友准备了“玉兔将军”图画卡。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画笔,为兔儿爷的铠甲涂上缤纷的色彩,给兔儿爷穿上美丽的新衣。民间泥塑中的兔儿爷又是千姿百态的,或骑鹿,或乘凤,或着唐装,或穿西服;而二、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构图能力和绘画技巧,可以驰骋想象,设计出独具个性的兔儿爷了;四、五年级的学生则拿起了石板和雕刻刀,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做起了石刻兔儿爷。雕刻好雏形,还要经过“美容化妆”,上色彩绘,最后穿上金光闪闪的铠甲,插上威风凛凛的背旗。
其中,石刻兔儿爷尤为不易。构思、握刀、雕刻、调色、上色,对小学生来说,每个环节都是一次挑战。完工一个兔儿爷,大概需要三、四个课时。不过孩子们能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坐在一起动手实践,交流情感,特别是中秋节的时候,家里又多了一个亲手制作的小摆设,他们的活动热情就更高了。家长们还担当志愿者,普及兔儿爷的传说和祭拜兔儿爷的习俗,将兔儿爷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让孩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纵观传统节日的发展历史,没有一个是一成不变的,既有时间上的变化,也有空间上的变动。对传统节日教育资源进行校本化的开发,关键就在于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此,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推进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 刘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