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土建高职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教学质量标准严重匮乏,本文以土建类基础平台课程《建筑力学》为例,提出了一些构建平台课程教学质量标注的思路,为高职院校类似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力学 平台课程 教学 质量标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c)-0156-01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改革和研究的热点在都集中[1]在人才培养模式等宏观层面上,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微面层面的研究[2]较少;尤其是细化[3]到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4]质量标准建设这方面,基本没有涉及[5],而这却深深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的质量。从近几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的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中,我们发现一方面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表现在专业对口率低、工作稳定度差、薪资水平不高、就业结构合理性不够、用人单位满意度不高。学生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社会不满意;另一方面,企业用人单位却找不到符合质量要求的人才,使得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的关注越来越高。造成这种现状的关键因素是被行业、企业、学生及家长和学校共同认同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缺少,更深一步分析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教学质量标准严重缺失;由此可见,建立课程体系的教学质量标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建筑力学》平台类课程教学质量标准建设思路
众所周知,高职土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划分有两大分类体系:学科体系与职业项目化体系。由于学科体系是沿用传统本科教学机制,对于高职学生的针对性不强,使得教学质量下滑;考虑当前高职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偏低、动手学习能力偏高的特色,目前大多数的土建类高职专业学校都开始采用职业项目化体系,其中最难操作的就是课程的教学质量标准建设;以《建筑力学》课程为例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建筑力学》课程内容太多:这些课程的内容涉及涵盖的范围太广,讲解难度较大。
(2)《建筑力学》的课程教学效果较差;由于课程内容庞杂,课堂需求学生接受的信息量较大,而这又恰恰是高职类学生能力的弱项;高职类学生擅长的是实际操作,最不擅长的就是课堂通篇理论灌输;其最后的结果就是:教师教的太累,学生学的太差,师生相互敌对。
(3)《建筑力学》的课程上下衔接性较强;通常是建筑力学的知识要用来学习建筑结构;这就形成一种连串反应:若是前面的建筑力学学的较差,那后续的建筑结构就会更差;其结果就导致学生厌学。
(4)《建筑力学》课程考核难度大;该类课程考核内容太多,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差距太大,学习与考核难以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無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考试成绩差分率太高。
针对以上内容,建立《建筑力学》课程类的教学质量标准就显得难以实现;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建设一个能更多贴合学生学习以及毕业后工作所需的课程质量标准,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构建《建筑力学》课程质量标准。
(1)将建筑力学的内容划分几个模块,分为入门学习模块、工程桁架分析模块、静定结构分析模块、超静定结构分析拓展模块四大模块,对应内容由浅入深。
(2)学生入校学习建筑力学课程前进行摸底测试,测试结果分出不同等级的学习班团,各个班团的学习内容根据学生能力高低进行调整。
(3)建筑力学的课堂进行分层次教学:能力优秀的班团在快速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后,重点进行拓展内容的训练,在确保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增加内容,拓展学生视野;能力一般的班团以基本内容为主进行教学,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即可;能力较差的班团分为课上、课下两部分学习,课下学习可以适度增加实地参观、模型学习、制作等内容,以便于增加学生的空间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4)课程考核分为模块考核,学分多层次考核:各个班团学生不是固定的,相互变动的,也就是说;每一次考核不仅仅影响学分,还影响学生的班团划分;这样的考核机制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相对确保各个班团的学习质量达到其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5)课程内容中加入实际的工程事故案例分析内容;该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建筑力学学习思维,也可以解决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困惑,同时也能使学生能将理论内容应用到实际中去,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更适合高职类的学生学习。
以上内容若能在课程标准中体现,就能使得高职类学生的《建筑力学》课程学习更加灵活,更能最大化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语
《建筑力学》课程是土建类高职院校的专业平台课程,也是学习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给课程学习的好坏将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增加上述内容的课程教学质量标准的建设能体现以学生个体为主线的“职业、专业、学业”三个维度的质量要求,更能适应高职学生的后续学习要求!
参考文献
[1] 程建军,吴旭.论和谐校园发展视域中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
[2] 赵铁,林昆勇.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04(6).
[3] 朱方鸣,张小军,陈华,等.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问题与思考[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4).
[4] 杨应崧.在2009年高职院校评估工作会议上的发言[Z].
[5] 李新超.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机制问题的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08(6).
关键词:建筑力学 平台课程 教学 质量标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c)-0156-01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改革和研究的热点在都集中[1]在人才培养模式等宏观层面上,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微面层面的研究[2]较少;尤其是细化[3]到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4]质量标准建设这方面,基本没有涉及[5],而这却深深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的质量。从近几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的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中,我们发现一方面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表现在专业对口率低、工作稳定度差、薪资水平不高、就业结构合理性不够、用人单位满意度不高。学生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社会不满意;另一方面,企业用人单位却找不到符合质量要求的人才,使得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的关注越来越高。造成这种现状的关键因素是被行业、企业、学生及家长和学校共同认同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缺少,更深一步分析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教学质量标准严重缺失;由此可见,建立课程体系的教学质量标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建筑力学》平台类课程教学质量标准建设思路
众所周知,高职土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划分有两大分类体系:学科体系与职业项目化体系。由于学科体系是沿用传统本科教学机制,对于高职学生的针对性不强,使得教学质量下滑;考虑当前高职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偏低、动手学习能力偏高的特色,目前大多数的土建类高职专业学校都开始采用职业项目化体系,其中最难操作的就是课程的教学质量标准建设;以《建筑力学》课程为例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建筑力学》课程内容太多:这些课程的内容涉及涵盖的范围太广,讲解难度较大。
(2)《建筑力学》的课程教学效果较差;由于课程内容庞杂,课堂需求学生接受的信息量较大,而这又恰恰是高职类学生能力的弱项;高职类学生擅长的是实际操作,最不擅长的就是课堂通篇理论灌输;其最后的结果就是:教师教的太累,学生学的太差,师生相互敌对。
(3)《建筑力学》的课程上下衔接性较强;通常是建筑力学的知识要用来学习建筑结构;这就形成一种连串反应:若是前面的建筑力学学的较差,那后续的建筑结构就会更差;其结果就导致学生厌学。
(4)《建筑力学》课程考核难度大;该类课程考核内容太多,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差距太大,学习与考核难以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無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考试成绩差分率太高。
针对以上内容,建立《建筑力学》课程类的教学质量标准就显得难以实现;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建设一个能更多贴合学生学习以及毕业后工作所需的课程质量标准,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构建《建筑力学》课程质量标准。
(1)将建筑力学的内容划分几个模块,分为入门学习模块、工程桁架分析模块、静定结构分析模块、超静定结构分析拓展模块四大模块,对应内容由浅入深。
(2)学生入校学习建筑力学课程前进行摸底测试,测试结果分出不同等级的学习班团,各个班团的学习内容根据学生能力高低进行调整。
(3)建筑力学的课堂进行分层次教学:能力优秀的班团在快速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后,重点进行拓展内容的训练,在确保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增加内容,拓展学生视野;能力一般的班团以基本内容为主进行教学,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即可;能力较差的班团分为课上、课下两部分学习,课下学习可以适度增加实地参观、模型学习、制作等内容,以便于增加学生的空间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4)课程考核分为模块考核,学分多层次考核:各个班团学生不是固定的,相互变动的,也就是说;每一次考核不仅仅影响学分,还影响学生的班团划分;这样的考核机制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相对确保各个班团的学习质量达到其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5)课程内容中加入实际的工程事故案例分析内容;该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建筑力学学习思维,也可以解决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困惑,同时也能使学生能将理论内容应用到实际中去,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更适合高职类的学生学习。
以上内容若能在课程标准中体现,就能使得高职类学生的《建筑力学》课程学习更加灵活,更能最大化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语
《建筑力学》课程是土建类高职院校的专业平台课程,也是学习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给课程学习的好坏将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增加上述内容的课程教学质量标准的建设能体现以学生个体为主线的“职业、专业、学业”三个维度的质量要求,更能适应高职学生的后续学习要求!
参考文献
[1] 程建军,吴旭.论和谐校园发展视域中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
[2] 赵铁,林昆勇.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04(6).
[3] 朱方鸣,张小军,陈华,等.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问题与思考[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4).
[4] 杨应崧.在2009年高职院校评估工作会议上的发言[Z].
[5] 李新超.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机制问题的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