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一说今河南商丘)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闚,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家贫,据说曾向监河侯贷米度日,但交游很广,贫而乐道。楚、宋诸侯知道他学识渊博,先后迎请其出仕为官,他都没有应允。许多人因此称颂庄子志向高远,不慕权贵!但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楚威王闻其贤,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可见庄子隐居不仕,并非仅仅是清高的原因,亦因重生、乐生的人生观所致。
庄子对社会历史的影响,主要由其著作《南华真经》(即《庄子》)蕴含的思想理念而产生。据《中华道教大辞典》考证:“现存西晋郭象注本为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认为是庄子本人所作;外杂篇十六篇,应为其后学弟子著作。”《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收入《南华真经》白文本五卷,洞神部玉诀类收入历代注本八种。当代学者范寿康考证说:庄子与孟子同时,“庄子的年龄大概长于孟子”。而比较老子与庄子论“道”的风格,范寿康称赞庄子“不过其说明格外精密与明晰罢了”。《庄子·知北游》在叙述东郭子问“道”于庄子时,就以连珠的妙语,论述关于“道”、“无所不在”的本体观点。道家“老庄”并称,谓之“老庄之道”、“老庄之学”;亦如儒家之“孔孟之道”、“孔孟之学”;庄子在道家的地位亦如孟子在儒家的位置。在道教中庄子列老子座下“真人”之第一位,称“南华真人”。
事实上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体系,《史记》载述:庄子“著书十余万言”,“以明老子之术”。其提出的本体论“道”或“无”与老子观点基本一致。他在《大宗师》中说:“夫道,有情、有性,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同样认为“道”先天地存在,从“无”到“有”,是生成天地的本根。在《知北游》中,他借冉求问老师天地生成前宇宙境界的问题,以老师仲尼之口解析说:“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己。”他认为产生物质的本体,并不具有物质性。就是说物类的生成并非依赖普通意义上物类的存在,而是由于“天地之先”本有“道”存在的缘故,使本来虚“无”的混沌穹宇,天清地宁,自然衍化,万物并作,“生生不息”。
由本体的天道而链接于人生之道,自然在于人类潜心的修悟和认识。他认为人之修“道”、悟“道”,关键还在于摆脱世俗,放下尘累,真正使自己的心境处在虚静淡漠的状态。只有如《大宗师》中所说:“己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人于不死不生。”这种“不死不生”的境界,正是庄子之道的特点。庄子论“道”,有许多新颖独特的主题:比如“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一府,死生同状”;以及“物化”、“坐忘”等等。重点还在于强调精神境界的追求和超越,他将这种过程称之为集“虚”,而集“虚”是只有“心斋”才能达到的境界。在《人间世》中他提出了“心斋”的方式和程序:首先要纯朴自己的内心,认识事物,要“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通过“心斋”逐渐递进,最终将心境达至“唯道集虚”之“坐忘”境界。
庄子重生、乐生,注重个性解放,追求心境幽闲适意、自然逍遥。庄子及其学说在历史上有很大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地位,魏晋之后,庄子的地位甚至有超越老子的趋向,有些人将“老庄”改作“庄老”之称,《颜氏家训勉学篇》则将《庄子》列为“三玄”之首。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尊其著作为《南华真经》。唐司马承祯发挥《庄子》“隳肢体,去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以达“无己”、“坐忘”思想境界著《坐忘论》,他认为庄子“坐忘之言”,是道教徒修道之要,道教徒要以之敬信勤修。
东方微巨研究中心提供
庄子对社会历史的影响,主要由其著作《南华真经》(即《庄子》)蕴含的思想理念而产生。据《中华道教大辞典》考证:“现存西晋郭象注本为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认为是庄子本人所作;外杂篇十六篇,应为其后学弟子著作。”《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收入《南华真经》白文本五卷,洞神部玉诀类收入历代注本八种。当代学者范寿康考证说:庄子与孟子同时,“庄子的年龄大概长于孟子”。而比较老子与庄子论“道”的风格,范寿康称赞庄子“不过其说明格外精密与明晰罢了”。《庄子·知北游》在叙述东郭子问“道”于庄子时,就以连珠的妙语,论述关于“道”、“无所不在”的本体观点。道家“老庄”并称,谓之“老庄之道”、“老庄之学”;亦如儒家之“孔孟之道”、“孔孟之学”;庄子在道家的地位亦如孟子在儒家的位置。在道教中庄子列老子座下“真人”之第一位,称“南华真人”。
事实上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体系,《史记》载述:庄子“著书十余万言”,“以明老子之术”。其提出的本体论“道”或“无”与老子观点基本一致。他在《大宗师》中说:“夫道,有情、有性,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同样认为“道”先天地存在,从“无”到“有”,是生成天地的本根。在《知北游》中,他借冉求问老师天地生成前宇宙境界的问题,以老师仲尼之口解析说:“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己。”他认为产生物质的本体,并不具有物质性。就是说物类的生成并非依赖普通意义上物类的存在,而是由于“天地之先”本有“道”存在的缘故,使本来虚“无”的混沌穹宇,天清地宁,自然衍化,万物并作,“生生不息”。
由本体的天道而链接于人生之道,自然在于人类潜心的修悟和认识。他认为人之修“道”、悟“道”,关键还在于摆脱世俗,放下尘累,真正使自己的心境处在虚静淡漠的状态。只有如《大宗师》中所说:“己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人于不死不生。”这种“不死不生”的境界,正是庄子之道的特点。庄子论“道”,有许多新颖独特的主题:比如“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一府,死生同状”;以及“物化”、“坐忘”等等。重点还在于强调精神境界的追求和超越,他将这种过程称之为集“虚”,而集“虚”是只有“心斋”才能达到的境界。在《人间世》中他提出了“心斋”的方式和程序:首先要纯朴自己的内心,认识事物,要“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通过“心斋”逐渐递进,最终将心境达至“唯道集虚”之“坐忘”境界。
庄子重生、乐生,注重个性解放,追求心境幽闲适意、自然逍遥。庄子及其学说在历史上有很大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地位,魏晋之后,庄子的地位甚至有超越老子的趋向,有些人将“老庄”改作“庄老”之称,《颜氏家训勉学篇》则将《庄子》列为“三玄”之首。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尊其著作为《南华真经》。唐司马承祯发挥《庄子》“隳肢体,去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以达“无己”、“坐忘”思想境界著《坐忘论》,他认为庄子“坐忘之言”,是道教徒修道之要,道教徒要以之敬信勤修。
东方微巨研究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