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作为祖国的文化瑰宝,由于年代久远,表达含蓄精炼,学历、阅历尚浅的初中学生难以很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中的音韵之美、意境之美。现在的语文新教材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培养,古诗词的赏析是一大重点。在教学探索中,本人发现借助合适的古典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感悟和把握古诗词的音乐之美、意境之美,且更容易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意境的感悟、探究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古诗词欣赏水平。
古典音乐运用到古诗词中的意义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初中时,已开始占主导地位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观察、记忆、想象、诸种能力迅速发展,能超出直接感知的事物提出假设和进行推理论证,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运用古典音乐有利于使初中生克服畏难情绪,增加感性经验,培养对古诗词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底蕴 人文底蕴的培养对于当今教育来说十分重要。古典音乐指的是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严谨的创作技巧,且有别于通俗音乐的经久不衰的音乐作品。欣赏古典音乐使学生开阔视野,在脑海中营造画面感,产生形象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建立民族文化自信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流传不衰,是中国文化最生动、最形象的演绎,如果学生对古诗词没有兴趣,对古诗词的赏析毫无体验,那么我们又如何谈培养民族文化自信呢?所以,古典诗词的赏析教学应该得到重视,利用古典音乐进行辅助能很好地促进古诗词的赏析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古典音乐运用到古诗词的可能性
中国古典诗词以含蓄为美,甚至把它当做最高审美境界来追求。几千年来孔孟中庸之道、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宋明理学家的“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对人們的思想进行教化、熏染,使得中国的艺术追求含蓄美。而古典音乐作品经历长时间的流传,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是精品。这些作品内涵深刻,逻辑清晰,表现个人的内心体验和感受,追求抽象的超越精神的美。
古典诗词和古典音乐具有同一性:含蓄、抽象、内涵丰富。这也意味着古典音乐具有运用到古诗词的可能性。古人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古典音乐运用到古典诗词对学生的理解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都起到巨大的作用。
古典音乐运用到古诗词的实践性
以古典音乐为古诗词做背景 在讲授古诗词时,古朴、典雅、空灵、含蓄的古典音乐潺潺流出,把诗词与音乐结合,情感与理智结合,对学生是一种内在的感受。同时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引起他们情感的变化,感受古典音乐与古诗词交融的震撼,从而理解意境之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如讲授李白的《行路难》时,为了让学生明白这首诗歌乐观、积极向上的意境,我以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为背景。因为两者的精神内涵有共同之处:李白的《行路难》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而贝多芬一生坎坷,但是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他创作出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第九交响曲》。古典音乐的合理运用使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古典音乐合理营造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古诗词的赏析教学中,合理运用古典音乐作为辅助手段,有效营造教学情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感悟古典诗词中的意境、韵味。如在教学《关雎》这一课时,播放了《高山流水》的曲子,让学生在舒缓的曲调中进行朗诵,学生们读得津津有味。教师指出这比没有运用古典音乐做辅助的时候读得有兴趣、有韵味。思考其中的原因,这是因为古典音乐在其中起到了很好的营造情景气氛的作用。
为古典诗词谱曲 古典诗词形式独特,韵律节奏独特,内容丰富,情感表达深刻细腻,积淀了文化的精髓和独特的精神内涵。在遣词造句、行文起势上有一定格律,朗朗上口,字字珠玑。音乐和诗词是不可分开的。在运用中可以和音乐老师一起配合为古典诗词谱曲。
开发校园《经典咏流传》校本课程 央视一套的《经典咏流传》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音乐相融合,在注重节目时代化表达的同时,也将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解读思想观念,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树立文化自信。在校本课程中,让学生观看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的视频,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初步进入诗词文本。再与学生一起深入分析诗词文本,最后教学生和歌而唱,从而达到背诵和提高学生兴趣的效果。一段时间后可以举行《经典咏流传》歌唱比赛,评比出最佳歌手等荣誉称号。
尼采说过:“我们拥有艺术,所以不会被真相击垮。”古典音乐涵养人的个性和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让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变得自信、积极进取。通过对古典音乐和古典诗词的欣赏教学,培养学生对高雅音乐和传统文化的审美能力,两者结合起来,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自觉摒弃庸俗文化,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中学)
古典音乐运用到古诗词中的意义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初中时,已开始占主导地位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观察、记忆、想象、诸种能力迅速发展,能超出直接感知的事物提出假设和进行推理论证,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运用古典音乐有利于使初中生克服畏难情绪,增加感性经验,培养对古诗词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底蕴 人文底蕴的培养对于当今教育来说十分重要。古典音乐指的是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严谨的创作技巧,且有别于通俗音乐的经久不衰的音乐作品。欣赏古典音乐使学生开阔视野,在脑海中营造画面感,产生形象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建立民族文化自信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流传不衰,是中国文化最生动、最形象的演绎,如果学生对古诗词没有兴趣,对古诗词的赏析毫无体验,那么我们又如何谈培养民族文化自信呢?所以,古典诗词的赏析教学应该得到重视,利用古典音乐进行辅助能很好地促进古诗词的赏析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古典音乐运用到古诗词的可能性
中国古典诗词以含蓄为美,甚至把它当做最高审美境界来追求。几千年来孔孟中庸之道、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宋明理学家的“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对人們的思想进行教化、熏染,使得中国的艺术追求含蓄美。而古典音乐作品经历长时间的流传,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是精品。这些作品内涵深刻,逻辑清晰,表现个人的内心体验和感受,追求抽象的超越精神的美。
古典诗词和古典音乐具有同一性:含蓄、抽象、内涵丰富。这也意味着古典音乐具有运用到古诗词的可能性。古人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古典音乐运用到古典诗词对学生的理解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都起到巨大的作用。
古典音乐运用到古诗词的实践性
以古典音乐为古诗词做背景 在讲授古诗词时,古朴、典雅、空灵、含蓄的古典音乐潺潺流出,把诗词与音乐结合,情感与理智结合,对学生是一种内在的感受。同时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引起他们情感的变化,感受古典音乐与古诗词交融的震撼,从而理解意境之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如讲授李白的《行路难》时,为了让学生明白这首诗歌乐观、积极向上的意境,我以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为背景。因为两者的精神内涵有共同之处:李白的《行路难》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而贝多芬一生坎坷,但是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他创作出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第九交响曲》。古典音乐的合理运用使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古典音乐合理营造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古诗词的赏析教学中,合理运用古典音乐作为辅助手段,有效营造教学情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感悟古典诗词中的意境、韵味。如在教学《关雎》这一课时,播放了《高山流水》的曲子,让学生在舒缓的曲调中进行朗诵,学生们读得津津有味。教师指出这比没有运用古典音乐做辅助的时候读得有兴趣、有韵味。思考其中的原因,这是因为古典音乐在其中起到了很好的营造情景气氛的作用。
为古典诗词谱曲 古典诗词形式独特,韵律节奏独特,内容丰富,情感表达深刻细腻,积淀了文化的精髓和独特的精神内涵。在遣词造句、行文起势上有一定格律,朗朗上口,字字珠玑。音乐和诗词是不可分开的。在运用中可以和音乐老师一起配合为古典诗词谱曲。
开发校园《经典咏流传》校本课程 央视一套的《经典咏流传》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音乐相融合,在注重节目时代化表达的同时,也将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解读思想观念,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树立文化自信。在校本课程中,让学生观看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的视频,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初步进入诗词文本。再与学生一起深入分析诗词文本,最后教学生和歌而唱,从而达到背诵和提高学生兴趣的效果。一段时间后可以举行《经典咏流传》歌唱比赛,评比出最佳歌手等荣誉称号。
尼采说过:“我们拥有艺术,所以不会被真相击垮。”古典音乐涵养人的个性和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让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变得自信、积极进取。通过对古典音乐和古典诗词的欣赏教学,培养学生对高雅音乐和传统文化的审美能力,两者结合起来,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自觉摒弃庸俗文化,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