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壁瓣重建新尿道治疗女性全尿道狭窄或缺如的疗效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bh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膀胱前壁瓣重建新尿道治疗女性全尿道狭窄或缺如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1月采用膀胱壁瓣重建新尿道治疗11例女性全尿道狭窄或缺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伴阴道远端狭窄或闭锁,近端阴道严重积液。年龄5~48岁,平均16岁。病因:外伤致骨盆骨折尿道损伤后尿道闭锁9例,尿道癌行全尿道切除1例,先天性膀胱外翻尿道缺如1例。全麻下行新尿道重建术。从膀胱颈部向膀胱前壁分离出宽2.0~2.5 cm、长4.0~4.5 cm的带蒂膀胱壁瓣,以F12~14导管做支架,用4-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黏膜和3-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肌层。管状的膀胱壁瓣反转至原尿道外口区域形成新尿道。4例阴道远端严重狭窄或闭锁患者同时行阴道成形术,包括取外阴部带蒂皮瓣阴道成形2例和近端扩大的阴道腔壁重建阴道外口2例。

结果

本组11例在围手术期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3~4周拔除导尿管,7例排尿通畅且能控制排尿,3例有压力性尿失禁,1例有排尿困难。1例排尿困难者行膀胱镜检查发现在膀胱颈部12点至3点处有黏膜脱垂,阻塞内口。将脱垂黏膜切除后,患者排尿通畅,无尿失禁。术后随访6~72个月,平均38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4个月感排尿困难,检查发现1例膀胱颈部黏膜脱垂,另一例尿道外口狭窄,分别采用经颈部电切脱垂黏膜和外阴皮瓣尿道口成形后排尿通畅。3例压力性尿失禁者中1例于术后1年行尿道悬吊术,术后控尿完全,另2例在等待手术。4例阴道积液者术后积液均消失。

结论

应用膀胱前壁瓣重建尿道是治疗女性全尿道狭窄或缺如的一种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X前列腺穿刺法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影响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622例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X前列腺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6~88岁,平均(68.1±6.8)岁,其中≤60岁者116例,61~70岁者251例,71~80岁者230例,>80岁者25例。PSA 0.35~264.00 ng/ml,平
期刊
目的探讨胎儿横纹肌瘤型(fetal rhabdomyomatous nephroblastoma,FRN)肾母细胞瘤的诊治、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4例胎儿横纹肌瘤型肾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6例;年龄7个月~8岁8个月,平均23个月。肿瘤位于左侧3例,右侧5例,双侧病变6例。临床分期:Ⅰ期2例,Ⅱ期1例,Ⅲ期5例,Ⅴ期6例。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
期刊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尿酸结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640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94例,女246例;年龄为19~84岁,平均(50.9±12.8)岁。根据MS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MS组238例,男151例,女87例,平均年龄(54.1±11.0)岁;非MS组402例,男243例,女159例,平均年
期刊
期刊
目的基于单中心数据资料建立预测前列腺穿刺阳性风险的列线图模型,以提高早期预测前列腺癌的能力。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5年3月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前列腺体积、游离PSA(fPSA)和总PSA(tPSA)等。选取PSA<100 ng/ml、资料完整者纳入研究,共958例。中位年龄为70岁(25~89岁),中位tPSA为11.30 ng/ml(0.09~98.23 ng/ml
目的探讨回肠代输尿管术治疗双侧长段输尿管损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双侧长段输尿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2岁,因间断腰痛11个月,发现肾功能异常3个月余于2015年10月21日入院。1年前行宫颈癌根治术,术后行放射治疗。B超检查示双肾积水,尿路造影示双侧肾盂及输尿管上段积水扩张,双侧输尿管中下段狭窄。术前诊断:双肾积水伴双侧输尿管狭窄。患者行手术治疗,予全麻下回肠代输尿管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