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能欺负听话的老实人!”“连你都觉得闷,病毒也会被‘闷’死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海市医疗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金句频出。身为病毒专家的张医生敢医敢言,说话接地气。在新闻发布会上,他经常用冷幽默为紧张不安的同胞们宽心;治病救人的间隙,他坚持每天推送科普公众号文章,篇篇直抵人心,成了“全民防疫手册”。
一时间,张文宏成为网络红人,被誉为“小钟南山”“医学界的李佳琦”,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旦关注,长期感染”。这个令人“上瘾”的医生到底是怎样的宝藏?
小镇走出的博士后成了感染科的“活招牌”
瑞安是浙江省温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1969年,张文宏出生在瑞安一个小镇的普通家庭里,他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便一直发奋读书。
1986年,张文宏的论文《论温州模式》在华东地区“中学生政治论文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17岁的他第一次走出瑞安,赴上海领奖。面对那些来自大城市的优秀高中生,领奖台上的小镇少年张文宏有点紧张和自卑。他在心中暗暗立志,要考进大上海的高校!
第二年,张文宏果然以优异的成绩被上海医科大学录取。他专修临床医学,选择8年本硕博连读,毕业后顺利进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工作。
2003年“非典”来袭,上海出现第一例SARS病毒感染者,为此,他推迟了去哈佛进修的时间,主动请缨进入隔离病房。
张文宏的老师翁心华是复旦大学的终身教授,时任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疫情防治组组长。“非典”期间,他们师生齐心,创造了“1700万人口仅8例感染”的奇迹。翁心华团队也由此被称为“中国感染科梦之队”。疫情过后,翁心华还与张文宏共著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这是国内第一部介绍SARS病毒的专业书籍。
后来,张文宏又赴香港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做访问学者和攻读博士后。在美国时,哈佛医学院每周都有医学界的顶尖学者来演讲,讲座时间通常在中午,还提供免费餐饮。张文宏场场不落,如饥似渴地汲取最新的研究和观点,顺便还能省下一顿午餐的花销。
优秀的人,往往比常人更加自律和刻苦。正是因为他在求学路上披星戴月地奔跑,才有了后来说“真话”的底气和资格。名师出高徒,学贯中西又继承了老师衣钵的张文宏,后来像翁心华一样,成了华山医院感染科的“活招牌”。
从2013年的H7N9禽流感病毒,到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再到如今的新冠病毒,处处都有张文宏的身影。在他的带领下,华山医院感染科连续9年稳居中国感染病学科榜首。想要在传染科领域做先进带头人,要有过硬的知识储备,更要有常人没有的勇气,张文宏这样的人才,自然会受到同事和大家的敬重。
但从令人敬重到令人喜爱,就需要一定的人格魅力了。网上有一段18分钟的张文宏演讲视频,流传很广。讲台上的他自信、幽默,侃侃而谈。他称试用药就像女朋友:“试验结果出来前不知是不是老婆。”超快的语速,代表他对所讲内容深谙于心;幽默通俗的表达,是他真的在意科普的意义——科普讲座的目的不是秀专业,而是向广大群众传递知识。许多平常听不懂的专业术语,他一说你就懂。
张文宏称自己的职业是“病毒猎手”,别人追逐理想的时候,他们追逐现实。“现实就是病毒每年都在变异,一直与我们同在,虽然不知道下一次全球大爆发是什么时候,但它肯定会来,就像当年令人闻之色变的天花、霍乱一样,所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这是他在那段视频里说的话。“幸好,虽然世界是不确定的,但是預防措施是非常确定的。”张文宏继而给听众宽心,说按照目前中国的医疗科技水平,已知病毒可在几小时内找到是哪一种,未知病毒也可以通过恢复基因序列,找到原型。
大家听了他精彩的演讲才明白,原来,正是无数个像张医生这样的人顶在前面,保护着我们,大家才得以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