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祖宅为父亲养老
王凡少年时曾学习美术,但如今已经多年没有拿起过画笔。
“生活比艺术现实。”在现实生活面前,王凡接过了父亲的生意,“我就这样从事了企业工作。”一两年后,王凡转到商业领域,脱离了父亲的企业,“自己干”。在生意场上,王凡摸爬滚打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和未来。
1 9 9 5年,家庭发生变故—他的母亲逝世了。那时他还年轻,一直想把自己的生活搞得好一些,在外面忙忙碌碌,远没有考虑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母亲去世前,他承诺,会照顾好父亲的晚年。
母亲离开后,王凡的父亲孤身在外辗转经商。一次意外的车祸,改变了王凡父亲的人生轨迹。王凡听到父亲被撞的消息后,连夜开车前往北京接父亲回到徐州。没想到父亲再次回到家乡时,已是满脸沧桑,还身患糖尿病。看到父亲为了家庭打拼,如今身体大不如前,王凡充满愧疚。
当时已入冬,家中没有暖气,于是,王凡兄弟几人商量了一下,在徐州给父亲找了一间有暖气的房间。王凡每周都过去看他。
考虑到疾病在身的父亲不太适合城市生活,王凡想到,睢宁有处祖宅,那里空气新鲜,改造一下,很适合父亲养老。2010年,王凡开始了祖宅翻新工程。
王凡回忆,当时他并没有太多的钱将祖宅改造成花园。他在祖宅的一半土地上盖了房子,另外一半作为菜园,园子里种了各色蔬菜,还养起了鱼,“家里吃的菜和鱼都是自己生产的”。
“爸,我回来了。”每次回到祖宅,推开门,王凡都会这样和父亲打招呼,父亲则回应道:“回来了?一起吃饭。”
傍晚时分,父亲坐在园中品茶,王凡一边忙园子里的活,一边和父亲拉家常。
2013年父亲离世后,这个园子成为王凡的伤心之地,每次走进园子,他都会睹物思人。父亲刚离开的那一年,王凡推开家门的时候,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跟父亲打招呼:“爸,我回来了。”做手工时,王凡也总感觉父亲还在身边,会不由自主地问:“爸,您看我这个东西做得怎么样?”
打造互助式养老花园
有很长一段时间,这处祖宅闲置着,王凡很少踏足。直到2015年的一个来电,让王凡重新出发。
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给王凡打电话来讲述了母亲离世的消息。
推人及己,王凡開始思考:他们的下一代人中独生子女比较多,要肩负起两个家庭、4位甚至更多老人的养老负担。老人病了,子女来不了,“不是不孝顺,而是有工作要忙”。
王凡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养老,同时减轻子女的负担。
他萌生了将祖宅改造成花园,打造一座互助式养老花园的想法。他连夜写出了一套方案,互助式养老花园的雏形浮出水面。一周后,王凡的朋友从山西回来,王凡向朋友道出了互助式养老的计划,并发出邀请:“你们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养老?权当我们彼此照应。有说有笑,有点事干。”朋友夫妻二人听了很高兴,欣然接受提议。
养老花园的面积从起初的300多平方米扩充到1200平方米,后来王凡又说服邻居,增加了800多平方米的空地,最终的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王凡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他的改造计划。
将祖宅改造成养老花园,鲜花、绿植等景观元素是必不可少的。他找来各种书籍,恶补相关知识,还前往北京植物研究院、798艺术区寻求指导帮助。
历时3年多,这座原本荒废的菜园迎来了生机,已经成为“梦幻花园”,王凡为它取名“闲逸园”。花园分为菜园、观赏池塘、钓鱼塘、阳光房、茶室、书吧、休闲区、厨房、工作间等11块区域,美景处处,身处其中,让人不由得感到陶醉。
期待“诗一般”的老年生活
如今,闲逸园已小有名气。王凡并不想把它作为独自享乐用的私家花园,认为它更大的价值在于成为一处“互助式养老花园”,让“老年人有更好的养老处所,也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
王凡设想,早上起来,老人们可以自己动手做早餐,三五成群,其乐融融。白天,大家可以一起劳作,或者喝茶、看书、聊天。
“住进来的老人们要志同道合,不能失去快乐。”王凡定义的志同道合是至少要有奉献精神,比如,“乐意为大家做点菜”。大家热爱生活,发展各自的兴趣爱好。花园相应的设备一应俱全,“要把晚年也过成一首诗”。
除了在空间景观上煞费苦心,王凡在住宿方面也下了一番功夫。他计划打造一个可容20~30人同时生活的空间,房间将会被设计成“宿舍”,老伙伴们可以像学生时代一样,同住一间屋,开起“卧谈会”,重返18岁的青春岁月。
王凡向互助养老伙伴免费提供住宿和设施使用,入住的人只需要支付基本的生活物资、水电煤气等费用。
他曾经邀请入住的朋友夫妻二人明年就要退休了,王凡说:“他们很期待过来和我一起养老,我也很期待和他们一起生活。”
王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推动互助式养老,也希望这种模式能被更多人接受和复制。“我接触的人比较多,云南、东北甚至海外的朋友对此也很感兴趣。”王凡希望互助式养老能遍地开花,在不同季节,老人们还可以“迁移式”养老。
今年50岁的王凡,一边在自己的闲逸园实施着互助养老的计划,一边也在琢磨着要再拾起画笔,将原来的专业当作爱好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