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打造互助养老“梦幻花园”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hututu1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祖宅为父亲养老


  王凡少年时曾学习美术,但如今已经多年没有拿起过画笔。
  “生活比艺术现实。”在现实生活面前,王凡接过了父亲的生意,“我就这样从事了企业工作。”一两年后,王凡转到商业领域,脱离了父亲的企业,“自己干”。在生意场上,王凡摸爬滚打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和未来。
  1 9 9 5年,家庭发生变故—他的母亲逝世了。那时他还年轻,一直想把自己的生活搞得好一些,在外面忙忙碌碌,远没有考虑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母亲去世前,他承诺,会照顾好父亲的晚年。
  母亲离开后,王凡的父亲孤身在外辗转经商。一次意外的车祸,改变了王凡父亲的人生轨迹。王凡听到父亲被撞的消息后,连夜开车前往北京接父亲回到徐州。没想到父亲再次回到家乡时,已是满脸沧桑,还身患糖尿病。看到父亲为了家庭打拼,如今身体大不如前,王凡充满愧疚。
  当时已入冬,家中没有暖气,于是,王凡兄弟几人商量了一下,在徐州给父亲找了一间有暖气的房间。王凡每周都过去看他。
  考虑到疾病在身的父亲不太适合城市生活,王凡想到,睢宁有处祖宅,那里空气新鲜,改造一下,很适合父亲养老。2010年,王凡开始了祖宅翻新工程。
  王凡回忆,当时他并没有太多的钱将祖宅改造成花园。他在祖宅的一半土地上盖了房子,另外一半作为菜园,园子里种了各色蔬菜,还养起了鱼,“家里吃的菜和鱼都是自己生产的”。
  “爸,我回来了。”每次回到祖宅,推开门,王凡都会这样和父亲打招呼,父亲则回应道:“回来了?一起吃饭。”
  傍晚时分,父亲坐在园中品茶,王凡一边忙园子里的活,一边和父亲拉家常。
  2013年父亲离世后,这个园子成为王凡的伤心之地,每次走进园子,他都会睹物思人。父亲刚离开的那一年,王凡推开家门的时候,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跟父亲打招呼:“爸,我回来了。”做手工时,王凡也总感觉父亲还在身边,会不由自主地问:“爸,您看我这个东西做得怎么样?”

打造互助式养老花园


  有很长一段时间,这处祖宅闲置着,王凡很少踏足。直到2015年的一个来电,让王凡重新出发。
  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给王凡打电话来讲述了母亲离世的消息。

  推人及己,王凡開始思考:他们的下一代人中独生子女比较多,要肩负起两个家庭、4位甚至更多老人的养老负担。老人病了,子女来不了,“不是不孝顺,而是有工作要忙”。
  王凡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养老,同时减轻子女的负担。
  他萌生了将祖宅改造成花园,打造一座互助式养老花园的想法。他连夜写出了一套方案,互助式养老花园的雏形浮出水面。一周后,王凡的朋友从山西回来,王凡向朋友道出了互助式养老的计划,并发出邀请:“你们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养老?权当我们彼此照应。有说有笑,有点事干。”朋友夫妻二人听了很高兴,欣然接受提议。
  养老花园的面积从起初的300多平方米扩充到1200平方米,后来王凡又说服邻居,增加了800多平方米的空地,最终的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王凡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他的改造计划。
  将祖宅改造成养老花园,鲜花、绿植等景观元素是必不可少的。他找来各种书籍,恶补相关知识,还前往北京植物研究院、798艺术区寻求指导帮助。
  历时3年多,这座原本荒废的菜园迎来了生机,已经成为“梦幻花园”,王凡为它取名“闲逸园”。花园分为菜园、观赏池塘、钓鱼塘、阳光房、茶室、书吧、休闲区、厨房、工作间等11块区域,美景处处,身处其中,让人不由得感到陶醉。

期待“诗一般”的老年生活


  如今,闲逸园已小有名气。王凡并不想把它作为独自享乐用的私家花园,认为它更大的价值在于成为一处“互助式养老花园”,让“老年人有更好的养老处所,也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
  王凡设想,早上起来,老人们可以自己动手做早餐,三五成群,其乐融融。白天,大家可以一起劳作,或者喝茶、看书、聊天。
  “住进来的老人们要志同道合,不能失去快乐。”王凡定义的志同道合是至少要有奉献精神,比如,“乐意为大家做点菜”。大家热爱生活,发展各自的兴趣爱好。花园相应的设备一应俱全,“要把晚年也过成一首诗”。
  除了在空间景观上煞费苦心,王凡在住宿方面也下了一番功夫。他计划打造一个可容20~30人同时生活的空间,房间将会被设计成“宿舍”,老伙伴们可以像学生时代一样,同住一间屋,开起“卧谈会”,重返18岁的青春岁月。
  王凡向互助养老伙伴免费提供住宿和设施使用,入住的人只需要支付基本的生活物资、水电煤气等费用。
  他曾经邀请入住的朋友夫妻二人明年就要退休了,王凡说:“他们很期待过来和我一起养老,我也很期待和他们一起生活。”
  王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推动互助式养老,也希望这种模式能被更多人接受和复制。“我接触的人比较多,云南、东北甚至海外的朋友对此也很感兴趣。”王凡希望互助式养老能遍地开花,在不同季节,老人们还可以“迁移式”养老。
  今年50岁的王凡,一边在自己的闲逸园实施着互助养老的计划,一边也在琢磨着要再拾起画笔,将原来的专业当作爱好延续下去。
其他文献
西晋名士陆云个性洒脱,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萌”。他是出了名的笑点低。低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天,陆云穿着麻衣坐在船上,无意中低头望见自己水中的倒影,觉得特别好笑,就仰天狂笑起来,最后身体失去重心,一个倒栽葱翻进了河里,差点丢掉小命,幸好被人救了上来。因为陆云笑起来表现夸张,后世的人就将爱笑称作“陆云癖”。  陆机、陆云兄弟来到洛阳后,第一次去拜访张华,只有陆机一个人进去了。张华疑惑地问:“怎么就你一个人
期刊
我国清代著名作家、《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出身金陵官宦之家,在江宁织造府度过了他早年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儿生活。到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获罪被抄家,当时15岁的曹雪芹随家人一起迁回北京老宅。随着家业的不断衰败,曹雪芹后来又移居北京西山。曹雪芹素性放达,是个杂家。他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都有所研究。  在西山居住期间,曹雪芹生活十分困顿。他的朋友爱新觉罗·敦敏在
期刊
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份报纸曾刊登过一篇婚礼报道,标题是“正常男人娶了长方形女人”。取这种令人捧腹的标题并非报纸有意要让读者开心,而是因为伊利诺伊州确实有名为“正常”和“长方形”的两个城镇。  在美国,这类奇异的绰号式地名简直多如牛毛。比如阿肯色州的“墨水”,威斯康辛州的“泼嬉皮”,北达科他州的“攻击”,西弗吉尼亚州的“黄瓜”,俄勒冈州的“烦死人”,俄克拉荷马州的“弓形腿”,加利福尼亚州的“威士忌”…
期刊
买了新房,上周我開始装修。  昨天,楼下的大爷上来找我:“你家每天装修的具体时间可以告诉我吗?”  我忙赔着笑脸说:“可以啊。我家装修影响到您了,真是抱歉!”  大爷摆摆手说:“我是想在你家装修的时候抓紧练练二胡,用装修的声音给我打个掩护,这样我就不会被邻居投诉了。”
期刊
2018年2月,第15任中国女排队长惠若琪退役了,带着动过两次手术的心脏和肩膀内的7颗钢钉。  惠若琪称得上是排坛的“天之骄女”。她1991年出生,16岁即入选国家队,5年后便成为国家队的主力,和队友一起拿到了亚锦赛冠军和世界杯季军。  2013年,惠若琪成为中国女排的第15任队长。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决赛中以3∶1战胜塞尔维亚队,获得奥运会冠军。终场前,惠若琪的那个探头球为中国队的
期刊
泡在旧货市场  走进季淑芳住的房子,墙上的十几幅有关北京小吃的绘画首先映入眼帘。画泛着古旧的黄色,边框的漆已经略有些斑驳,可见年头不短了。屋中的玻璃柜里,摆放着民国时期的《饮膳正要》《吕氏春秋本味篇》,还有1792年印刷的《随园食单》……这些都是他50年间从全国各地收集的各类与饮食文化有关的藏书。他一共收集了菜谱图书3500多册,期刊200多本,有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全国各地各个菜系的菜谱数百本
期刊
在适龄之年上学,是每个儿童应有的权利。可是很多人,特别是如今已年长的女性,因为性别歧视、战乱流离等原因儿时未能上学,直到老年时才有机会入学。虽然她们年事已高,但她们用高涨的热情、刻苦的精神向世人证明:年龄不是阻碍学习的借口。  毅然报名,96岁步入高中  墨西哥96岁的老奶奶瓜达卢佩·帕拉西奥斯现在是一名高中生,在墨西哥东南部恰帕斯州首府图斯特拉-古铁雷斯市的一所高中就读。2018年4月,当她走进
期刊
當高冷神秘的甲骨文变成“卖萌”的表情包,3000多岁的古老文字撞上网络流行语,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2018年1月,两套甲骨文表情包爆红网络。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陈楠教授化身时尚造型师,让一批甲骨文摇身一变,成了当下的流行语。“你说神马”“猴嗨森”“鸡冻”……俏皮可爱的形象搭配局部文字的动画效果,瞬间戳中了不少“90后”和“00后”的萌点。  携甲骨文走上潮流之路,源于陈楠10多年前的一次创作
期刊
日本有一家奇怪的蔬菜店。说它奇怪,是因为店内卖的并不是新鲜果蔬,而是外表形似蔬菜的一种蔬菜循环包,售价0元。店里每天顾客络绎不绝。  这种蔬菜循环包是一个叫山田君野的农业科技人员研发的。一次,一个农民请他到农场去指导蔬菜种植,无意间,他发现农场的垃圾箱旁堆着许多长相畸形、颜色暗淡的蔬菜。他好奇地问:“这些蔬菜怎么都不要了?”农民无奈地回答:“因为遭受了自然灾害,这些蔬菜长得不好看,卖不出去,只好扔
期刊
巧克力总是令人垂涎欲滴。而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这样一个盛满“巧克力”的地方。  这个地方位于菲律宾米沙鄢群岛,不过,那些“巧克力”并不是真正的巧克力,而是一个个像巧克力一样的圆锥形小山丘。来到这里,虽然不能一饱口福,那些“巧克力山”却能让你大饱眼福。天然“巧克力”  20世纪80年代的一天,一位名叫汤森的欧洲人到菲律宾旅游。汤森是个狂热的摄影爱好者,哪里有美景,他就会带着相机跑到哪里。  一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