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讲”;“学”;关系;讨论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2(A)—0035—01
一、 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和义务是“讲”,不讲,怎为人师?但要少讲、精讲,讲到火候,讲到学生心里去。要以自己的“讲”激励学生去“讲”。我讲朱自清《春》时,先选择描写“春风”一段,从运用修辞(引用、比喻、拟人)、描写角度(听觉、视觉、嗅觉)、语言特点(形象准确)几方面具体表明了我“独到”的见解和感受,然后让学生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来“讲”。学生讲的过程中,我适时引导,其他学生适时补充,争先恐后地讲述与众不同的意见。例如讲到描写“春草”的一段时,一般学生都能说出“钻”、“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等词语的简洁、传神。有个学生还认为“打两个滚儿”虽然不是直接写草,而是写人,但通过这句话,却似乎能嗅到青草的味道,小时候就有过这样的体会,棒极了。
由此,我认识到教师要“讲”,就要讲出好样板,带个好头,以身作则。要认识到少“讲”不等于学生“少学”。过去,学生之所以在学习上懒惰、有依赖性,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大胆放开手,讲得太多,扼杀了他们创造的天性。
二、 要学生学会学、主动学。从理论上讲,学习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认识过程,只有当学生自觉自愿学习时,才能产生巨大的原动力,知识与能力才能化为己有。过去,我们总是在考试后抱怨:“这个问题讲了好几遍,都写在黑板上了,怎么还是答不上来?”究其原因,这些知识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而不是自己心领神会的东西。教师只有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我在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把“长城”换成“小村”,把“大河”换成“延河”,让学生进行对比,学生的兴趣很浓,连中低层的学生都能说出两者有大小之分,认为只有原词才能充分表达出作者的博大胸襟。我把下片的“惜”、“略输”、“稍逊”分别换成“笑”、“全没”、“毫无”,学生马上以充足的理由予以反驳。于是,我乘胜追击,又改成“赞”、“何言”、“岂论”,学生又据理否定。这样,激起了学生探索的兴趣,给了学生“学”的契机,学生也就能准确把握作者对历代英雄肯定中有批判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态度。
《沁园春》这个案例,使我认识到,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学生的“学”,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了,自我意识全部渗入了,就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维发展。
三、“讲”要尽可能抓住“焦点问题”,拓展一个尽可能大的“学”的空间。语文课堂不能随心所欲,教与学的活动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这个中心,才能优化课堂,优化“学”的质量。
我在教学实践中喜欢挖掘文本的“焦点问题”,如《我的叔叔于勤》的焦点是“钱“,全文围绕一个钱字展开;《安塞腰鼓》围绕一个焦点“好”字展开。铺写了舞蹈好、声响好、后生好(生命活力与激情)等内容;《智取生辰纲》的焦点是杨志的守与吴用的取……一旦紧紧抓住焦点问题,就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教”有目标,“学”有空间,方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例如教《背影》时,我抓住了“父亲的背影”与“我的流泪”这个全文的焦点。课堂就围绕这个焦点展开讨论——背影出现了四次,即开头点题、月台买橘、车站分别、结尾抒情。学生重点研读了月台买橘这部分,深深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而“我的流泪”在文中也相应出现了四次,即伤心之泪、感动之泪、依恋之泪、思念之泪。于是,学生在“学”中把背影与流泪紧紧联系到了一起,深深体会到了作品构思之妙和父子亲情的可贵,大大提升了“学”的效果。
四、 要处理好“讲”与“学”的关系,就要注意立足文本,倡导有效生成。学生可以对文本内容得出有个性的见解,但不能偏离潜藏在文本之中的价值指向。只有学生有个性的“学”和教师理性的“讲”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才能实现收放自如。
在学习《曹刿论战》一文时,学生认为作者说鲁庄公“鄙”是不符合事实的,理由是庄公善于用人,能听取曹刿的意见,能听任曹刿指挥作战,能虚心学习曹刿论战。也有的学生认为庄公自始至终不显山不露水,他的言行是为了试探、考验曹刿的能力,特别是“公问其故”的一“问”,更是庄公为曹刿设置的一份“战术分析”答卷……这些有个性的解读,都有一定道理,值得肯定。但是这些观点都忽略了文本的基调。我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指出,文本所说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为本文定下了基调:鲁庄公是当时鲁国最大的“肉食者”,自然有“鄙”的一面,文本正是以他的“鄙”来反衬曹刿的“远谋”的。
因此,我认为,学生在解读文本、评价人物形象时,首先要吃透文本原意,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领悟作者的思想取向,在这个基础上再拓展“学”的范围,积极大胆地发展求异思维。否则,一旦脱离文本,随意发挥,模糊文本真面目,“讲”与“学”都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2(A)—0035—01
一、 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和义务是“讲”,不讲,怎为人师?但要少讲、精讲,讲到火候,讲到学生心里去。要以自己的“讲”激励学生去“讲”。我讲朱自清《春》时,先选择描写“春风”一段,从运用修辞(引用、比喻、拟人)、描写角度(听觉、视觉、嗅觉)、语言特点(形象准确)几方面具体表明了我“独到”的见解和感受,然后让学生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来“讲”。学生讲的过程中,我适时引导,其他学生适时补充,争先恐后地讲述与众不同的意见。例如讲到描写“春草”的一段时,一般学生都能说出“钻”、“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等词语的简洁、传神。有个学生还认为“打两个滚儿”虽然不是直接写草,而是写人,但通过这句话,却似乎能嗅到青草的味道,小时候就有过这样的体会,棒极了。
由此,我认识到教师要“讲”,就要讲出好样板,带个好头,以身作则。要认识到少“讲”不等于学生“少学”。过去,学生之所以在学习上懒惰、有依赖性,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大胆放开手,讲得太多,扼杀了他们创造的天性。
二、 要学生学会学、主动学。从理论上讲,学习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认识过程,只有当学生自觉自愿学习时,才能产生巨大的原动力,知识与能力才能化为己有。过去,我们总是在考试后抱怨:“这个问题讲了好几遍,都写在黑板上了,怎么还是答不上来?”究其原因,这些知识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而不是自己心领神会的东西。教师只有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我在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把“长城”换成“小村”,把“大河”换成“延河”,让学生进行对比,学生的兴趣很浓,连中低层的学生都能说出两者有大小之分,认为只有原词才能充分表达出作者的博大胸襟。我把下片的“惜”、“略输”、“稍逊”分别换成“笑”、“全没”、“毫无”,学生马上以充足的理由予以反驳。于是,我乘胜追击,又改成“赞”、“何言”、“岂论”,学生又据理否定。这样,激起了学生探索的兴趣,给了学生“学”的契机,学生也就能准确把握作者对历代英雄肯定中有批判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态度。
《沁园春》这个案例,使我认识到,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学生的“学”,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了,自我意识全部渗入了,就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维发展。
三、“讲”要尽可能抓住“焦点问题”,拓展一个尽可能大的“学”的空间。语文课堂不能随心所欲,教与学的活动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这个中心,才能优化课堂,优化“学”的质量。
我在教学实践中喜欢挖掘文本的“焦点问题”,如《我的叔叔于勤》的焦点是“钱“,全文围绕一个钱字展开;《安塞腰鼓》围绕一个焦点“好”字展开。铺写了舞蹈好、声响好、后生好(生命活力与激情)等内容;《智取生辰纲》的焦点是杨志的守与吴用的取……一旦紧紧抓住焦点问题,就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教”有目标,“学”有空间,方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例如教《背影》时,我抓住了“父亲的背影”与“我的流泪”这个全文的焦点。课堂就围绕这个焦点展开讨论——背影出现了四次,即开头点题、月台买橘、车站分别、结尾抒情。学生重点研读了月台买橘这部分,深深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而“我的流泪”在文中也相应出现了四次,即伤心之泪、感动之泪、依恋之泪、思念之泪。于是,学生在“学”中把背影与流泪紧紧联系到了一起,深深体会到了作品构思之妙和父子亲情的可贵,大大提升了“学”的效果。
四、 要处理好“讲”与“学”的关系,就要注意立足文本,倡导有效生成。学生可以对文本内容得出有个性的见解,但不能偏离潜藏在文本之中的价值指向。只有学生有个性的“学”和教师理性的“讲”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才能实现收放自如。
在学习《曹刿论战》一文时,学生认为作者说鲁庄公“鄙”是不符合事实的,理由是庄公善于用人,能听取曹刿的意见,能听任曹刿指挥作战,能虚心学习曹刿论战。也有的学生认为庄公自始至终不显山不露水,他的言行是为了试探、考验曹刿的能力,特别是“公问其故”的一“问”,更是庄公为曹刿设置的一份“战术分析”答卷……这些有个性的解读,都有一定道理,值得肯定。但是这些观点都忽略了文本的基调。我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指出,文本所说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为本文定下了基调:鲁庄公是当时鲁国最大的“肉食者”,自然有“鄙”的一面,文本正是以他的“鄙”来反衬曹刿的“远谋”的。
因此,我认为,学生在解读文本、评价人物形象时,首先要吃透文本原意,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领悟作者的思想取向,在这个基础上再拓展“学”的范围,积极大胆地发展求异思维。否则,一旦脱离文本,随意发挥,模糊文本真面目,“讲”与“学”都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