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生态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建筑设计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素两个方面对如何实施生态建筑设计进行了论述,并对生态建筑设计在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则;设计要素
在经历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之后,全球范围内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的呼声日渐高涨。对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也在世界各国迅速开展起来。近年来生态建筑、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等名词、概念不仅仅成为一种时尚,而且已然成为建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生态建筑的文字组成“生态+建筑”反映了它的基本内涵:生态学(Ecology,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Haeche1)提出)——研究有机体之间及生物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建筑学(Architecture)——研究如何营造适合于人类的微观环境,包括从简单的建筑单体到复杂的城市群体环境。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里将生态学和建筑学两词合并成为生态建筑学(Eco-architecture)。研究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对于我国建设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1生态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
(1)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
“生态建筑学”研究的是人、建筑、环境的关系,建筑是人与环境的中介。地球表面有4个圈层,即气圈、水圈、土壤圈以及在这三个圈交汇处适于生物生存的生物圈。人类集居地所处的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并不相同,有干旱与潮湿、寒冷与炎热,有的靠近草原或森林,有的与河流湖泊为邻,有高低不平的山地,也有一望无际的平原。一个地区的环境条件是设计生态建筑的重要因素,也是生态建筑设计的出发点。生态建筑设计不能照抄照搬某种形式,要深入研究环境特点,不仅从如何利用环境,更要从建筑如何适应环境,如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上考虑,不仅要考虑所在场地的环境,更要考虑场地以外的大环境。我国地域辽阔,环境多样,气候条件复杂,不适合推行单一的生态建筑模式,应将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使之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减少对自然环境、山石、水体、植被的破坏。
(2)因地制宜选择生态建筑技术
生态建筑技术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技术的全新技术,它是指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考量各种类型的技术。我们应该挖掘和发展传统技术,因为传统建筑很大程度上与环境相协调,符合生态建筑的基本标准,在设计中可以借鉴和引用。同时我们也要正确运用现代技术,在产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依靠科技手段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但在现代技术的集合中,有些技术能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服务,有些技术只是满足人类短期需求,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要辨别应用。随着人类对环境的重视及研究的深入,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在生态建筑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生态建筑的设计要素
既然生态建筑概念中涉及到人、建筑物和自然环境三个构成要素,那么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就要从关注这三个方面入手以达到其和谐共处的状态。
(1)以人为本
建筑是为人类活动而服务的,由人而生,为人而建,那么作为生态建筑设计来说自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在设计中关注人的需求,满足人的使用舒适性和安全性,是设计的根本。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到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建筑空间的创造中,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
(2)尊重自然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自然中的空气、土壤、水和植物等物质及其构成的微环境都是人类所离不开的。人类历史上由于自身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恣意破坏最终都反馈到了人类自身,由此也告诫我们在进行建筑活动时应正确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做到充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尽量减小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生态建筑设计应考虑的方面
(1)把生态建筑的设计放在整个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建筑寿命的全过程就是能量和物资材料支配的过程,就是建筑师把地球上的能量和物资材料组装成临时的形式。这说明在设计过程中要尽力提高材料的循环利用率,这也是响应现在社会正在提倡的绿色环保的号召。
4结语
生态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今后的研究与探索之路将会是漫长而艰辛的。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迈进,随着机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将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可持续发展思想是我国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生态建筑则是建设领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由于生态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角度加以把握和思考。因此,对生态建筑的研究应该从設计阶段延伸至施工、检测、新材料研发以及相关的管理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同时,生态建筑的发展需要进行许多跨学科的研究与合作,需要规划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以及建造师协同建筑师,共同履行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共创美好未来。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则;设计要素
在经历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之后,全球范围内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的呼声日渐高涨。对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也在世界各国迅速开展起来。近年来生态建筑、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等名词、概念不仅仅成为一种时尚,而且已然成为建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生态建筑的文字组成“生态+建筑”反映了它的基本内涵:生态学(Ecology,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Haeche1)提出)——研究有机体之间及生物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建筑学(Architecture)——研究如何营造适合于人类的微观环境,包括从简单的建筑单体到复杂的城市群体环境。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里将生态学和建筑学两词合并成为生态建筑学(Eco-architecture)。研究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对于我国建设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1生态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
(1)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
“生态建筑学”研究的是人、建筑、环境的关系,建筑是人与环境的中介。地球表面有4个圈层,即气圈、水圈、土壤圈以及在这三个圈交汇处适于生物生存的生物圈。人类集居地所处的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并不相同,有干旱与潮湿、寒冷与炎热,有的靠近草原或森林,有的与河流湖泊为邻,有高低不平的山地,也有一望无际的平原。一个地区的环境条件是设计生态建筑的重要因素,也是生态建筑设计的出发点。生态建筑设计不能照抄照搬某种形式,要深入研究环境特点,不仅从如何利用环境,更要从建筑如何适应环境,如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上考虑,不仅要考虑所在场地的环境,更要考虑场地以外的大环境。我国地域辽阔,环境多样,气候条件复杂,不适合推行单一的生态建筑模式,应将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使之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减少对自然环境、山石、水体、植被的破坏。
(2)因地制宜选择生态建筑技术
生态建筑技术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技术的全新技术,它是指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考量各种类型的技术。我们应该挖掘和发展传统技术,因为传统建筑很大程度上与环境相协调,符合生态建筑的基本标准,在设计中可以借鉴和引用。同时我们也要正确运用现代技术,在产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依靠科技手段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但在现代技术的集合中,有些技术能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服务,有些技术只是满足人类短期需求,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要辨别应用。随着人类对环境的重视及研究的深入,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在生态建筑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生态建筑的设计要素
既然生态建筑概念中涉及到人、建筑物和自然环境三个构成要素,那么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就要从关注这三个方面入手以达到其和谐共处的状态。
(1)以人为本
建筑是为人类活动而服务的,由人而生,为人而建,那么作为生态建筑设计来说自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在设计中关注人的需求,满足人的使用舒适性和安全性,是设计的根本。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到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建筑空间的创造中,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
(2)尊重自然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自然中的空气、土壤、水和植物等物质及其构成的微环境都是人类所离不开的。人类历史上由于自身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恣意破坏最终都反馈到了人类自身,由此也告诫我们在进行建筑活动时应正确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做到充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尽量减小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生态建筑设计应考虑的方面
(1)把生态建筑的设计放在整个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建筑寿命的全过程就是能量和物资材料支配的过程,就是建筑师把地球上的能量和物资材料组装成临时的形式。这说明在设计过程中要尽力提高材料的循环利用率,这也是响应现在社会正在提倡的绿色环保的号召。
4结语
生态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今后的研究与探索之路将会是漫长而艰辛的。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迈进,随着机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将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可持续发展思想是我国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生态建筑则是建设领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由于生态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角度加以把握和思考。因此,对生态建筑的研究应该从設计阶段延伸至施工、检测、新材料研发以及相关的管理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同时,生态建筑的发展需要进行许多跨学科的研究与合作,需要规划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以及建造师协同建筑师,共同履行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