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有利于推进中国实施向西开发开放战略,促进丝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陕西西咸新区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点,对区内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不仅是建设文化西咸的重任,更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使命。
一、西咸新区丝路文化旅游资源基本概况
陕西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大古都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和承载区,其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世界性。经过三年多的开发建设,新区已形成“一河、两带”丝路文化旅游开发布局空间。
1.古都遗址。沿渭河两岸分布着周丰京和镐京遗址、阿房宫遗址、秦咸阳城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建章宫前殿遗址、望夷宫遗址等古都城遗址,见证了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
2.帝陵墓冢。渭河北面分布着汉唐墓葬群,包括汉高祖长陵、汉武帝茂陵、汉景帝阳陵、汉昭帝平陵、汉成帝延陵、汉元帝渭陵、汉平帝康陵、汉惠帝安陵、汉哀帝义陵,还有周陵、唐顺陵等陵墓,帝陵周围拥有卫青墓、霍去病墓、霍光墓、曹参墓、萧何墓、李昞墓等对丝绸之路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墓葬,形成历史人物文化宝库。
3.古桥渡渠道遗址。新区内渭河横贯东西,泾河由西北贯穿东南,历史上水上交通便利,两河沿岸渡口星罗棋布,现存有横桥遗址、东渭桥遗址、泾河桥遗址、渭河咸阳渡、泾河修石渡、渭河左所渡、成国渠遗址、郑国渠遗址等众多古桥渡渠道遗址。
4.文化景区及珍贵文物。拥有千佛铁塔、泾阳文庙、太壶寺以及泾河新城崇文塔等历史文化景区。区内博物馆内还馆藏有鎏金马、四神纹玉雕铺首以及“马踏匈奴”、“卧象”、“伏虎”、“人与熊”等大量国家级珍贵文物。
从数量上来看,新区内共有文物点300多处,数量众多;从规模等级上来看,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等级较高;从文化资源种类来看,不仅有帝陵遗址、古都城遗址、古渠桥遗址,还有石刻、石碑等珍贵文化遗存,可以说是种类繁多、国内罕见。
二、西咸新区丝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和问题
1.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西咸新区区内周、秦、汉、唐历史文化遗址遗存丰富,与古丝绸之路沿线其他城市比较,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较大。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西咸新区无论是建都朝代的数量与年限,还是区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都位居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富集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既是西咸新区丝路经济带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基础,也是弘扬“周秦汉唐”文化精神,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支点的发展动力。
2.历史性开发建设机遇。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化地区间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促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合作。从国家层面来看,丝路经济带的开发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从地区层面来看,将促进丝路沿线城市经济开发,活跃丝路沿线经济文化旅游氛围,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西咸新区层面来看,丝路经济带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利于西咸新区挖掘整合历史文化的潜在价值,旅游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弘扬“周秦汉唐”优秀的历史文化精神。
3.配套的政策优势。2014年年初,西咸新区正式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国家在批复中明確提出要求“着力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要加强历史遗址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传承,增强文化软实力”,这是国家赋予西咸新区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重大机遇,深入挖掘区内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将带动西安、咸阳、西咸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协调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也会使沿线建成一批富有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4.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已初具规模。西咸新区内设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等五个组团。目前,各组团充分利用辖区内现有的文化遗存,在突出自身产业定位的同时,彰显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特色建设。在文化资源最为富集的秦汉新城,与陕文投签订“东方帝王谷”项目协议,对渭北帝王陵进行统一的保护和开发;泾河新城则规划崇文塔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形成“北有崇文塔,南有大雁塔”;沣东新城的斗门调节水库建设项目正迅速推进;沣西新城围绕古沙河桥遗址景区,重点建设丝绸之路文化风情小镇,带动了区域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5.保护措施滞后。西咸新区区内历史文化遗址遗存众多,但受管理体制机制的束缚以及人力、财力限制,造成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任务繁重,形势严峻。从自然因素来看,西北地区气候环境恶劣,大风扬沙天气较多,对历史文化遗址遗存保护极其不利,区内一些石雕石刻文物受长期雨淋和风化作用,被自然环境影响损坏较为严重。从人为因素来看,部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遗存没有得到重视,如曹参、萧何等墓,其历史研究价值高,但可开发价值小,没有受到太大的重视,保护力度不够。而一些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如茂陵、汉阳陵等,随着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过度,节假日游客接待量过大,也给文化资源保护带来极大困难。
6.专业人才欠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队伍,其中考古、修复、维护等技术人才,宣传、推广、项目包装等业务人才,以及善于经营开发的文化旅游管理人才都特别紧缺。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全面开发建设,如何吸引文化旅游人才,留住专业人才已成为新区丝路经济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难题,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关于区内丝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1.梳理城市文化脉络,坚持科学开发的理念。西咸新区要在挖掘、整合城市历史文化精神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城市文化脉络,传承历史文明,建设文化西咸,探索出历史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道路。新区要坚持“遵循山水格局、遵循历史文脉、遵循现代规划”的理念,做到科学合理地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一是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城市建设风格要和自然景观、山水格局融为一体。二是要在遵循周秦汉唐都城变化的轨迹上建设西咸新区,把大遗址保护与建设大西安生态廊道结合起来。三是要坚持点状布局,建设现代田园城市,以组团为单位建设城市核心区。 2.加强地区间合作交流,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并重。西咸新区应结合国家丝路经济带建设的总体要求,构建丝路经济带历史文化旅游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区域合作模式,加快与国内地区间的交流合作,建立起合理的产业协调和沟通机制,形成地区间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相组合的共同体。新区要坚持“整体保护、系统展现、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文化保护开发原则,坚持把历史文化保护放在优先地位,对社会反响很大的历史文化遗址遗存,要珍惜其历史文物价值,科学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慎重保护,稳妥开发,努力使其成为西咸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品牌。
3.挖掘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以独特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充分展示千百年来形成的独特文化底蕴。西咸新区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数量大,文化遗存占到整个西安的80%以上;二是种类全,不但有帝陵、古都城遗址,还有大量珍贵文物遗存;三是时间跨度长,拥有周、秦、汉、唐各个时期的文化资源。新区应以汉长安城为纽带,以周秦汉历史遗迹和渭北帝陵历史遗存带为依托,打造集中彰显“周秦汉”具有历史影响力的文化特色大遗址保护区,同时促进大遗址保护与丝路历史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探索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4.扩宽资金来源渠道,健全开发建设主体。西咸新区应不断创新产业投融资政策,不断扩宽融资渠道。首先要加大对丝路文化旅游开发的政策扶持,提高對文化旅游事业资金支持力度。其次要充分利用市场渠道,鼓励民营资本、外资兴建以丝路为题材的文化旅游设施,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文化旅游投融资格局。最后应盘活现有国有资产,帮助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获得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使文化旅游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5.坚持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共融,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缺乏特色、千城一面的弊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城市病”。西咸新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更加意识到城市不仅是经济的发展体,更是文化的共同体,文化建设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发展必须要有文化的支持,二者要共融。西咸新区在推动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共融的道路上,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和传承区域内丰厚的历史文化,为西咸新区提炼出新的文化内涵、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把当地特色文化融入城市发展中,以文化来塑造城市的特色风貌,使文化与城市交融,用城市特有的文化历史文化内涵,推动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从而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
(课题组执笔人:康 晨 景龙辉 秦 蓉)
一、西咸新区丝路文化旅游资源基本概况
陕西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大古都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和承载区,其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世界性。经过三年多的开发建设,新区已形成“一河、两带”丝路文化旅游开发布局空间。
1.古都遗址。沿渭河两岸分布着周丰京和镐京遗址、阿房宫遗址、秦咸阳城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建章宫前殿遗址、望夷宫遗址等古都城遗址,见证了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
2.帝陵墓冢。渭河北面分布着汉唐墓葬群,包括汉高祖长陵、汉武帝茂陵、汉景帝阳陵、汉昭帝平陵、汉成帝延陵、汉元帝渭陵、汉平帝康陵、汉惠帝安陵、汉哀帝义陵,还有周陵、唐顺陵等陵墓,帝陵周围拥有卫青墓、霍去病墓、霍光墓、曹参墓、萧何墓、李昞墓等对丝绸之路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墓葬,形成历史人物文化宝库。
3.古桥渡渠道遗址。新区内渭河横贯东西,泾河由西北贯穿东南,历史上水上交通便利,两河沿岸渡口星罗棋布,现存有横桥遗址、东渭桥遗址、泾河桥遗址、渭河咸阳渡、泾河修石渡、渭河左所渡、成国渠遗址、郑国渠遗址等众多古桥渡渠道遗址。
4.文化景区及珍贵文物。拥有千佛铁塔、泾阳文庙、太壶寺以及泾河新城崇文塔等历史文化景区。区内博物馆内还馆藏有鎏金马、四神纹玉雕铺首以及“马踏匈奴”、“卧象”、“伏虎”、“人与熊”等大量国家级珍贵文物。
从数量上来看,新区内共有文物点300多处,数量众多;从规模等级上来看,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等级较高;从文化资源种类来看,不仅有帝陵遗址、古都城遗址、古渠桥遗址,还有石刻、石碑等珍贵文化遗存,可以说是种类繁多、国内罕见。
二、西咸新区丝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和问题
1.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西咸新区区内周、秦、汉、唐历史文化遗址遗存丰富,与古丝绸之路沿线其他城市比较,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较大。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西咸新区无论是建都朝代的数量与年限,还是区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都位居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富集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既是西咸新区丝路经济带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基础,也是弘扬“周秦汉唐”文化精神,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支点的发展动力。
2.历史性开发建设机遇。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化地区间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促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合作。从国家层面来看,丝路经济带的开发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从地区层面来看,将促进丝路沿线城市经济开发,活跃丝路沿线经济文化旅游氛围,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西咸新区层面来看,丝路经济带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利于西咸新区挖掘整合历史文化的潜在价值,旅游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弘扬“周秦汉唐”优秀的历史文化精神。
3.配套的政策优势。2014年年初,西咸新区正式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国家在批复中明確提出要求“着力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要加强历史遗址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传承,增强文化软实力”,这是国家赋予西咸新区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重大机遇,深入挖掘区内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将带动西安、咸阳、西咸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协调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也会使沿线建成一批富有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4.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已初具规模。西咸新区内设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等五个组团。目前,各组团充分利用辖区内现有的文化遗存,在突出自身产业定位的同时,彰显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特色建设。在文化资源最为富集的秦汉新城,与陕文投签订“东方帝王谷”项目协议,对渭北帝王陵进行统一的保护和开发;泾河新城则规划崇文塔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形成“北有崇文塔,南有大雁塔”;沣东新城的斗门调节水库建设项目正迅速推进;沣西新城围绕古沙河桥遗址景区,重点建设丝绸之路文化风情小镇,带动了区域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5.保护措施滞后。西咸新区区内历史文化遗址遗存众多,但受管理体制机制的束缚以及人力、财力限制,造成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任务繁重,形势严峻。从自然因素来看,西北地区气候环境恶劣,大风扬沙天气较多,对历史文化遗址遗存保护极其不利,区内一些石雕石刻文物受长期雨淋和风化作用,被自然环境影响损坏较为严重。从人为因素来看,部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遗存没有得到重视,如曹参、萧何等墓,其历史研究价值高,但可开发价值小,没有受到太大的重视,保护力度不够。而一些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如茂陵、汉阳陵等,随着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过度,节假日游客接待量过大,也给文化资源保护带来极大困难。
6.专业人才欠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队伍,其中考古、修复、维护等技术人才,宣传、推广、项目包装等业务人才,以及善于经营开发的文化旅游管理人才都特别紧缺。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全面开发建设,如何吸引文化旅游人才,留住专业人才已成为新区丝路经济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难题,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关于区内丝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1.梳理城市文化脉络,坚持科学开发的理念。西咸新区要在挖掘、整合城市历史文化精神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城市文化脉络,传承历史文明,建设文化西咸,探索出历史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道路。新区要坚持“遵循山水格局、遵循历史文脉、遵循现代规划”的理念,做到科学合理地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一是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城市建设风格要和自然景观、山水格局融为一体。二是要在遵循周秦汉唐都城变化的轨迹上建设西咸新区,把大遗址保护与建设大西安生态廊道结合起来。三是要坚持点状布局,建设现代田园城市,以组团为单位建设城市核心区。 2.加强地区间合作交流,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并重。西咸新区应结合国家丝路经济带建设的总体要求,构建丝路经济带历史文化旅游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区域合作模式,加快与国内地区间的交流合作,建立起合理的产业协调和沟通机制,形成地区间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相组合的共同体。新区要坚持“整体保护、系统展现、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文化保护开发原则,坚持把历史文化保护放在优先地位,对社会反响很大的历史文化遗址遗存,要珍惜其历史文物价值,科学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慎重保护,稳妥开发,努力使其成为西咸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品牌。
3.挖掘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以独特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充分展示千百年来形成的独特文化底蕴。西咸新区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数量大,文化遗存占到整个西安的80%以上;二是种类全,不但有帝陵、古都城遗址,还有大量珍贵文物遗存;三是时间跨度长,拥有周、秦、汉、唐各个时期的文化资源。新区应以汉长安城为纽带,以周秦汉历史遗迹和渭北帝陵历史遗存带为依托,打造集中彰显“周秦汉”具有历史影响力的文化特色大遗址保护区,同时促进大遗址保护与丝路历史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探索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4.扩宽资金来源渠道,健全开发建设主体。西咸新区应不断创新产业投融资政策,不断扩宽融资渠道。首先要加大对丝路文化旅游开发的政策扶持,提高對文化旅游事业资金支持力度。其次要充分利用市场渠道,鼓励民营资本、外资兴建以丝路为题材的文化旅游设施,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文化旅游投融资格局。最后应盘活现有国有资产,帮助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获得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使文化旅游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5.坚持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共融,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缺乏特色、千城一面的弊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城市病”。西咸新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更加意识到城市不仅是经济的发展体,更是文化的共同体,文化建设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发展必须要有文化的支持,二者要共融。西咸新区在推动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共融的道路上,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和传承区域内丰厚的历史文化,为西咸新区提炼出新的文化内涵、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把当地特色文化融入城市发展中,以文化来塑造城市的特色风貌,使文化与城市交融,用城市特有的文化历史文化内涵,推动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从而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
(课题组执笔人:康 晨 景龙辉 秦 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