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虽然目前有很多专家及学者都对贫困大学生认定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评判方法,但是, 他们一般是采用量表对其进行研究,几乎没有文献把评判方法模型化.因为贫困认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所以本文采用基于Sugeno模糊积分综合评判的理论及方法, 给出了贫困大学生认定的一种评判区间,具体结果为: 一般困难生区间、贫困生区间和特困生区间,并给出实例分析。最后,本文提出了统一规范、物质与精神相结合、提供助学及创业机会、通过筛选及适时反馈等措施对贫困生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有效地认定,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认定体系。
[关键字]贫困大学生 Sugeno模糊积分 综合评判 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1
引言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 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加上各省市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再加上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使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更加突出。在此情况下, 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以来, 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但如何将这部分资金发放到真正贫困的学生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做好贫困大学生认定工作,是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和关键,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却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大学贫困生认定办法,在贫困大学生认定的实际操作中,由于信息获取的不对称或人为因素等的影响,时常出现假冒贫困生的现象,使有限教育资源没有充分的发挥作用,不利于教育公平。所以重视贫困大学生的认定工作,解决认定中存在的问题成为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中的紧要问题。
虽然目前有很多专家及学者都对贫困大学生认定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评判方法,如钟宇平和陆根书展[1](1999年)通过对1998年香港中文大学与北京大学合作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在高校收费条件下, 由于受家庭财政能力不足的影响,在面对社会经济地位低的高校与专业时,表现出了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学生不同的倾向性,即倾向于选择学费水平低的高校与专业,这使得低收入家庭背景的学生在公共教育财政资助分配中处于更不平等的地位。杨得利和熊志忠[2](2007年)对高校贫困生认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指出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但缺乏行之有效的贫困生认定办法影响了贫困生资助的效果。要对贫困生认定进行新的构想:根据谁申请谁举证的原则提供证明材料,提出明确的建档条件和标准,对拟建档学生进行资格审查并提出建议名单,经班级民主评议、异议申诉、公示后进行建档,同时对贫困档案进行动态管理。但是, 他们一般是采用量表对其进行研究,几乎没有文献把评判方法模型化。因为贫困认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所以本文采用基于Sugeno[3](1974年)模糊积分综合评判的理论及方法, 给出了贫困大学生认定的一种评判区间,具体结果为: 一般困难生区间、贫困生区间和特困生区间,并给出实例分析。最后,本文提出了统一规范、物质与精神相结合、提供助学及创业机会、通过筛选及适时反馈等措施对贫困生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有效地认定,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认定体系。
一、基于模糊积分的群体综合评价模型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认定的评价指标和步骤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现在我国高校在贫困生的界定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具体标准。不过存在一些比较常见的笼统定义说法:所谓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期间家庭经济困难,月生活费来源(含家庭、亲友及学校提供的各种资助) 持平或低于学校所在地政府规定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难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开支的大学生。随着国家对贫困生重视程度的加大,各高校在贫困生认定上也都采取了各种策略。鉴于此, 我们特通过参考以下几点来界定贫困生:
(1) 家庭经济情况的有公信力的贫困证明或低保证;
(2) 申请人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以及各项生活支出的实际情况;
(3) 有无购买高档手机电脑等奢侈品;
(4) 家庭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根据国家和政府的文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思路,制定了自己的方案。虽然各地区、各高校的做法不尽相同,但基本模式仍然是“学生说—老师定—学校批”,即由学生写申请,再组成由辅导员与班级学生参加的评议小组根据其材料和平时的生活学习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结果交由院 (系)认定工作组审核通过,初步确定其贫困学生的身份并提交公示,在公示至少五日无异议之后,正式确定申请人为贫困生。鉴于此,我们的评定论域由同学、老师和领导构成。
则本综合评价的等级为贫困生。
四、高校贫困大学生认定的改进对策
按照本文所确定的方法给出了贫困大学生认定的一种评判区间,具体结果为:一般困难生区间、贫困生区间和特困生区间,可以使原来复杂而难以确定的贫困生认定工作变得更加数字化,准确化。从而为贫困大学生认定开辟了另一片新天地。最后,我们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认定工作提出以下改进对策:
(1)完善和创新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将贫困大学生认定程序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各高校执行起来有个统一的认识,并根据大的方向来进行小范围的调整,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一名学生之所以成为贫困生,从根本上讲,就是其家庭现实经济状况决定的,所以归根结底就是要通过一些可行的衡量指标来真实的反映其家庭的经济情况,另外,贫困生的认定应是动态的,不能一成不变,要考虑物价上涨、学生需求变化等诸多因素,还应考虑学生健康成长所需的最基本的营养需要和最基本的交际需求、文化娱乐活动等,对一些必要开支要具体对待,不能一律禁止。
(2)将物质资助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根据已有的报道,尤其是假贫困大学生现象的增多,我们可以看到,贫困大学生在面对贫困时明显显示出较差的心理素质,所以学校要在大学生当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使贫困大学生敢于正视贫困,不会因贫困产生自卑心理。贫困大学生不仅物质上需要资助,在心理上同样需要得到各界的关心,所以学校有必要在思想及心理教育方面狠下功夫,让贫困大学生真正受益。
(3)采取低调的帅选方式,为了避免有的贫困生从心理上抵制公开贫困大学生名单的方式,所以采取小范围或逐个谈话的方式,一方面拉近与贫困大学生的距离,更直接了解贫困生;另一方面,多数贫困生都可以接受。
(4)不定期对已认定的贫困生或特困生进行反馈调查,利用学生干部一直生活于其中为优势,搜集一些反馈信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投诉热线。对于名不副实的贫困生及时取消其贫困生待遇,或是取消其下一年的申请资格,并对真正经济上有困难的同学给予精神及物质上的关心。
贫困大学生认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实践中也可用综合评估评判模型,将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各种资助混合计算,防止贫困生资助的“贫富分化”,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获得资助最佳化。然而要从根本解决贫困生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资助的指导思想和资助模式的改变人手。所以一定要采取合理的对策,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改变这种由认定结果就可以得到一定的资助模式,构建出合理的贫困大学生认定机制,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杨得利,熊志忠.高校贫困生认定方法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7 (9):63-65.
[2]钟宇平,陆根书.收费条件下学生选择高校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9(2):31-42.
[3]M.Sugeno.Theory of Fuzzy Integrals and Its Application:[Ph.D. Dissertation]. Tokyo: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74.
(作者单位:燕京理工学院 会计学院 河北三河)
[关键字]贫困大学生 Sugeno模糊积分 综合评判 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1
引言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 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加上各省市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再加上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使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更加突出。在此情况下, 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以来, 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但如何将这部分资金发放到真正贫困的学生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做好贫困大学生认定工作,是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和关键,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却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大学贫困生认定办法,在贫困大学生认定的实际操作中,由于信息获取的不对称或人为因素等的影响,时常出现假冒贫困生的现象,使有限教育资源没有充分的发挥作用,不利于教育公平。所以重视贫困大学生的认定工作,解决认定中存在的问题成为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中的紧要问题。
虽然目前有很多专家及学者都对贫困大学生认定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评判方法,如钟宇平和陆根书展[1](1999年)通过对1998年香港中文大学与北京大学合作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在高校收费条件下, 由于受家庭财政能力不足的影响,在面对社会经济地位低的高校与专业时,表现出了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学生不同的倾向性,即倾向于选择学费水平低的高校与专业,这使得低收入家庭背景的学生在公共教育财政资助分配中处于更不平等的地位。杨得利和熊志忠[2](2007年)对高校贫困生认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指出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但缺乏行之有效的贫困生认定办法影响了贫困生资助的效果。要对贫困生认定进行新的构想:根据谁申请谁举证的原则提供证明材料,提出明确的建档条件和标准,对拟建档学生进行资格审查并提出建议名单,经班级民主评议、异议申诉、公示后进行建档,同时对贫困档案进行动态管理。但是, 他们一般是采用量表对其进行研究,几乎没有文献把评判方法模型化。因为贫困认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所以本文采用基于Sugeno[3](1974年)模糊积分综合评判的理论及方法, 给出了贫困大学生认定的一种评判区间,具体结果为: 一般困难生区间、贫困生区间和特困生区间,并给出实例分析。最后,本文提出了统一规范、物质与精神相结合、提供助学及创业机会、通过筛选及适时反馈等措施对贫困生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有效地认定,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认定体系。
一、基于模糊积分的群体综合评价模型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认定的评价指标和步骤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现在我国高校在贫困生的界定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具体标准。不过存在一些比较常见的笼统定义说法:所谓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期间家庭经济困难,月生活费来源(含家庭、亲友及学校提供的各种资助) 持平或低于学校所在地政府规定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难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开支的大学生。随着国家对贫困生重视程度的加大,各高校在贫困生认定上也都采取了各种策略。鉴于此, 我们特通过参考以下几点来界定贫困生:
(1) 家庭经济情况的有公信力的贫困证明或低保证;
(2) 申请人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以及各项生活支出的实际情况;
(3) 有无购买高档手机电脑等奢侈品;
(4) 家庭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根据国家和政府的文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思路,制定了自己的方案。虽然各地区、各高校的做法不尽相同,但基本模式仍然是“学生说—老师定—学校批”,即由学生写申请,再组成由辅导员与班级学生参加的评议小组根据其材料和平时的生活学习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结果交由院 (系)认定工作组审核通过,初步确定其贫困学生的身份并提交公示,在公示至少五日无异议之后,正式确定申请人为贫困生。鉴于此,我们的评定论域由同学、老师和领导构成。
则本综合评价的等级为贫困生。
四、高校贫困大学生认定的改进对策
按照本文所确定的方法给出了贫困大学生认定的一种评判区间,具体结果为:一般困难生区间、贫困生区间和特困生区间,可以使原来复杂而难以确定的贫困生认定工作变得更加数字化,准确化。从而为贫困大学生认定开辟了另一片新天地。最后,我们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认定工作提出以下改进对策:
(1)完善和创新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将贫困大学生认定程序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各高校执行起来有个统一的认识,并根据大的方向来进行小范围的调整,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一名学生之所以成为贫困生,从根本上讲,就是其家庭现实经济状况决定的,所以归根结底就是要通过一些可行的衡量指标来真实的反映其家庭的经济情况,另外,贫困生的认定应是动态的,不能一成不变,要考虑物价上涨、学生需求变化等诸多因素,还应考虑学生健康成长所需的最基本的营养需要和最基本的交际需求、文化娱乐活动等,对一些必要开支要具体对待,不能一律禁止。
(2)将物质资助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根据已有的报道,尤其是假贫困大学生现象的增多,我们可以看到,贫困大学生在面对贫困时明显显示出较差的心理素质,所以学校要在大学生当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使贫困大学生敢于正视贫困,不会因贫困产生自卑心理。贫困大学生不仅物质上需要资助,在心理上同样需要得到各界的关心,所以学校有必要在思想及心理教育方面狠下功夫,让贫困大学生真正受益。
(3)采取低调的帅选方式,为了避免有的贫困生从心理上抵制公开贫困大学生名单的方式,所以采取小范围或逐个谈话的方式,一方面拉近与贫困大学生的距离,更直接了解贫困生;另一方面,多数贫困生都可以接受。
(4)不定期对已认定的贫困生或特困生进行反馈调查,利用学生干部一直生活于其中为优势,搜集一些反馈信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投诉热线。对于名不副实的贫困生及时取消其贫困生待遇,或是取消其下一年的申请资格,并对真正经济上有困难的同学给予精神及物质上的关心。
贫困大学生认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实践中也可用综合评估评判模型,将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各种资助混合计算,防止贫困生资助的“贫富分化”,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获得资助最佳化。然而要从根本解决贫困生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资助的指导思想和资助模式的改变人手。所以一定要采取合理的对策,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改变这种由认定结果就可以得到一定的资助模式,构建出合理的贫困大学生认定机制,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杨得利,熊志忠.高校贫困生认定方法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7 (9):63-65.
[2]钟宇平,陆根书.收费条件下学生选择高校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9(2):31-42.
[3]M.Sugeno.Theory of Fuzzy Integrals and Its Application:[Ph.D. Dissertation]. Tokyo: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74.
(作者单位:燕京理工学院 会计学院 河北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