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本期《西藏之窗》栏目将视线伸向西藏这片神奇土地的最前沿,作者就西藏传统文明的传承与传播这一热点话题,讲述在西藏对外宣传前沿工作的感受、观察和思考,与读者分享向世界介绍一个美丽新西藏的努力与艰辛、智慧与快乐。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后,拉近了西藏与世界的距离,使更多的人们有机会涉足这片神奇的雪域。
对于大多数没有在雪域高原生活过的人们来说,西藏传统文明在他们眼里是难以理解,难以想象,神秘而具有吸引力的。西藏传统文明悠久而深厚,古老而淳朴,是世界上原生态文明的最后一片净土。同时,西藏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相接点难寻,西藏传统文明对今天而言一定会有她的作用,而作用在哪里?如何使之与现代文明相适应,为构建和谐中国与和谐世界服务?这些,都是我们要下工夫研究的问题。
西藏传统文明:要一声声远去吗?
在世界已变成“地球村”的今天,现代化的冲击已经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雪域高原也不例外。近年来,西藏的通信和网络迅速发展,现在西藏有人口200多万,手机用户已达90多万。人们很担心西藏失去自己的传统和特色,这样的情况也确实存在。阿里的“宣”是一种很古老的舞蹈,现在还在阿里一带的农牧民中流传,但也亟须抢救;古老藏戏的悲怆在于,当今藏戏不太受年轻人欢迎;“日益不原始的漠风”让许多人担心西藏的传统文明正在一声声远去。尤其是青藏铁路通车后,有人担心铁路会冲击西藏传统文化。在这个问题上,著名藏族作家马丽华曾感慨“我的全部心愿,不过是认为我们西藏高原的同类们应该享有参与世界的权利,享受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的一切成果。……我们也只有在这一基点上来欣赏西藏的传统文化,我才能感到心理平衡,不至于失掉一个西藏作家的道义和良知。”就连网络读者也说,坐在书斋里,享受“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的一切成果”,然后却撰文疾呼偏远落后地区要维持原来的生态、环保、历史、传统不变,太不合适了。经济学家认为,现代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关系非常密切。20世纪的奇僧根敦群培说,对于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不能一味要“活标本”。
据我们生活在西藏的人所知,藏族人民是非常欢迎改变的。《西藏最后的驼队》作者嘉央生前就说过,我们不愿成为供人参观的活化石。这些年,西藏的传统文化受到政府的极大保护,由于政府的介入和巨资投入,西藏传统文化才不像有些国家的传统文化那样进了博物馆,而今天西藏的传统文化是无处不在的。因此我们说,西藏必然要走到中国和世界的现代化中来,但并不是说西藏的优秀传统文明就一定要“一声声远去”。
然而,西方舆论中总是存在不少疑虑和误解。当西方人按照脑子里固有的印象来到西藏寻找其心目中的西藏传统文化时,他们看到藏族人穿藏装的少了,藏族人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从而形成一些舆论说西藏的传统文化正在受到破坏。造成这种误解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他们对西藏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很了解,一厢情愿地谈脱离实际的坚守;二是对我国政府保护西藏传统文化的多方努力也了解不多;三是我们在向外介绍西藏传统文化的传承时也存在空洞说教多于实际事例的情况。但是,当外国记者来到西藏,感受到这里原生态的歌舞,感受到西藏各地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品尝到地道的藏餐时,当他们在国外看到西藏原生态的民族歌舞时,他们非常感慨:中国政府对西藏传统文化保护的投入是许多国家做不到的,西藏传统文化仍在持续地发展。可以说,他们看到了他们意想不到的生机勃勃的西藏传统文明。当然,我们在得到世界更多了解与理解的同时,也应该从世界关注的目光中反省我们的工作,为保护西藏传统文明作更多的努力。
保护与发展:让西藏传统文明一步步向当今世界走来
西藏的藏戏、绘画、雕塑、纺织染色工艺、歌舞、建筑艺术等,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和重要价值,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世界艺术的缩影。
一个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的青藏大地的古老民族,能创造出如此丰厚、绚丽的艺术世界,它折射的是藏民族文化的底蕴。我们在发展先进文化的同时,首要的任务是保护好这绵亘千年的博物馆,在传承上下工夫,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同时,我们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对不适应现代文化发展规律的部分,要大胆地舍弃。
西藏高原地处亚洲大陆的腹心地带,处于西南部的印度文明、西北部的中亚文明和东部的中原文明的包围和交接之中,三大文明中新异的文化特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藏族文化。
今天的考古发现已证明,青藏高原地区从旧石器时代直至金属时代,始终存在着一种一脉相承吸收外来文化的因素。藏族传统文化是在青藏高原主体民族文化基础上,吸收多种文化而形成的,有原生的,有次生的,还有外来的,这样的交融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些年西藏文化部门的一些尝试也很成功,例如,2005年的京剧藏戏《文成公主》在区内外反响很好。这是一台藏族人和汉族人都爱看的戏,因为内容和形式都吸引人,京剧和藏戏可以说非常和谐地共处一台,带给人们古老、传统而优美的享受……在拉萨演出,场场爆满,人们奔走相告。这台戏在北京公演后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应该说这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藏戏,让藏戏走向现代世界的一种有益尝试。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民族,也找不到一种“本真”的民族文化。如西藏古格的壁画上的狮子,就和拉萨寺院里壁画上的狮子不一样,牧区的歌舞与农区的歌舞也不同。一种文化受地域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是极其自然的事情。我们不能割裂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只有继续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努力为西藏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西藏文化的精粹才能得到保存和弘扬。
出路与选择:站在历史和现代应有的高度
一、传统内涵,现代包装,让西藏传统文化更具有亲和力和现代视角。
到国外参加中国西藏文化周的《神奇的家园》,是一台关于西藏历史和当下人民生活状态的歌舞诗,在丹麦、意大利举行的中国西藏文化周和2006年的奥地利中国西藏文化周、韩国“感知中国”的活动上都取得了成功。我们用了与国际接轨的视角和艺术包装,如音乐、舞台、灯光。我们请的是国际上著名的编导来包装西藏原生态的内容,给演员们穿上国外受众愿意看的衣服,淡化了宣传味,展示了藏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深厚的精神底蕴,让受众在艺术感受中了解有血有肉的今日西藏。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尝试。
二、用海拔3500米以上的视角,看懂一个民族,听懂藏语和国际语言,进入当下百姓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在与当今世界共同向往与追求的脉搏中听古老钟声的回响。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奇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大众,只有让文化融入生活,生活成为文化,文化的传承才会上路。不要非此即彼,更不要任意夸大一种文明的现实意义和作用。我们提倡融入、融合,发扬光大,但又要各具特色。如西藏拉孜县民间艺术团的《飞弦踏春》2006年在北京演出时引起轰动。演员都是农牧民,但是效果非常好,北京文艺界的评价很高。这个节目又在2007年央视春节晚会上演出,90位来自西藏日喀则地区拉孜县的农牧民,身着地道的藏装,弹着传统的具有浓郁后藏风情的弦子,跳着原汁原味的拉孜堆谐(又称拉孜踢踏舞),古朴、雄浑且苍劲有力,热情奔放,感染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而更让观众感动的是,这些都是当地农牧民真实的生活写照。这就是鲜活的传统文化传承!
尤其让人欣慰的是,国务院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西藏自治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格萨(斯)尔、弦子舞、锅庄舞、热巴舞、藏戏、藏族唐卡、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拉萨甲米水磨坊制作技艺、藏族造纸技艺、风筝制作技艺、藏医药、雪顿节等15项,让我们和世界看到了我国政府保护西藏传统文化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对于如何在全球化时代传承和传播西藏传统文明,我们除了一腔热忱和坚守外,还应该多一些历史眼光、国际视野和理性思考,多一些长远规划和具体行动,这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
责编 雷向晴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后,拉近了西藏与世界的距离,使更多的人们有机会涉足这片神奇的雪域。
对于大多数没有在雪域高原生活过的人们来说,西藏传统文明在他们眼里是难以理解,难以想象,神秘而具有吸引力的。西藏传统文明悠久而深厚,古老而淳朴,是世界上原生态文明的最后一片净土。同时,西藏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相接点难寻,西藏传统文明对今天而言一定会有她的作用,而作用在哪里?如何使之与现代文明相适应,为构建和谐中国与和谐世界服务?这些,都是我们要下工夫研究的问题。
西藏传统文明:要一声声远去吗?
在世界已变成“地球村”的今天,现代化的冲击已经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雪域高原也不例外。近年来,西藏的通信和网络迅速发展,现在西藏有人口200多万,手机用户已达90多万。人们很担心西藏失去自己的传统和特色,这样的情况也确实存在。阿里的“宣”是一种很古老的舞蹈,现在还在阿里一带的农牧民中流传,但也亟须抢救;古老藏戏的悲怆在于,当今藏戏不太受年轻人欢迎;“日益不原始的漠风”让许多人担心西藏的传统文明正在一声声远去。尤其是青藏铁路通车后,有人担心铁路会冲击西藏传统文化。在这个问题上,著名藏族作家马丽华曾感慨“我的全部心愿,不过是认为我们西藏高原的同类们应该享有参与世界的权利,享受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的一切成果。……我们也只有在这一基点上来欣赏西藏的传统文化,我才能感到心理平衡,不至于失掉一个西藏作家的道义和良知。”就连网络读者也说,坐在书斋里,享受“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的一切成果”,然后却撰文疾呼偏远落后地区要维持原来的生态、环保、历史、传统不变,太不合适了。经济学家认为,现代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关系非常密切。20世纪的奇僧根敦群培说,对于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不能一味要“活标本”。
据我们生活在西藏的人所知,藏族人民是非常欢迎改变的。《西藏最后的驼队》作者嘉央生前就说过,我们不愿成为供人参观的活化石。这些年,西藏的传统文化受到政府的极大保护,由于政府的介入和巨资投入,西藏传统文化才不像有些国家的传统文化那样进了博物馆,而今天西藏的传统文化是无处不在的。因此我们说,西藏必然要走到中国和世界的现代化中来,但并不是说西藏的优秀传统文明就一定要“一声声远去”。
然而,西方舆论中总是存在不少疑虑和误解。当西方人按照脑子里固有的印象来到西藏寻找其心目中的西藏传统文化时,他们看到藏族人穿藏装的少了,藏族人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从而形成一些舆论说西藏的传统文化正在受到破坏。造成这种误解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他们对西藏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很了解,一厢情愿地谈脱离实际的坚守;二是对我国政府保护西藏传统文化的多方努力也了解不多;三是我们在向外介绍西藏传统文化的传承时也存在空洞说教多于实际事例的情况。但是,当外国记者来到西藏,感受到这里原生态的歌舞,感受到西藏各地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品尝到地道的藏餐时,当他们在国外看到西藏原生态的民族歌舞时,他们非常感慨:中国政府对西藏传统文化保护的投入是许多国家做不到的,西藏传统文化仍在持续地发展。可以说,他们看到了他们意想不到的生机勃勃的西藏传统文明。当然,我们在得到世界更多了解与理解的同时,也应该从世界关注的目光中反省我们的工作,为保护西藏传统文明作更多的努力。
保护与发展:让西藏传统文明一步步向当今世界走来
西藏的藏戏、绘画、雕塑、纺织染色工艺、歌舞、建筑艺术等,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和重要价值,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世界艺术的缩影。
一个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的青藏大地的古老民族,能创造出如此丰厚、绚丽的艺术世界,它折射的是藏民族文化的底蕴。我们在发展先进文化的同时,首要的任务是保护好这绵亘千年的博物馆,在传承上下工夫,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同时,我们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对不适应现代文化发展规律的部分,要大胆地舍弃。
西藏高原地处亚洲大陆的腹心地带,处于西南部的印度文明、西北部的中亚文明和东部的中原文明的包围和交接之中,三大文明中新异的文化特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藏族文化。
今天的考古发现已证明,青藏高原地区从旧石器时代直至金属时代,始终存在着一种一脉相承吸收外来文化的因素。藏族传统文化是在青藏高原主体民族文化基础上,吸收多种文化而形成的,有原生的,有次生的,还有外来的,这样的交融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些年西藏文化部门的一些尝试也很成功,例如,2005年的京剧藏戏《文成公主》在区内外反响很好。这是一台藏族人和汉族人都爱看的戏,因为内容和形式都吸引人,京剧和藏戏可以说非常和谐地共处一台,带给人们古老、传统而优美的享受……在拉萨演出,场场爆满,人们奔走相告。这台戏在北京公演后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应该说这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藏戏,让藏戏走向现代世界的一种有益尝试。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民族,也找不到一种“本真”的民族文化。如西藏古格的壁画上的狮子,就和拉萨寺院里壁画上的狮子不一样,牧区的歌舞与农区的歌舞也不同。一种文化受地域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是极其自然的事情。我们不能割裂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只有继续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努力为西藏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西藏文化的精粹才能得到保存和弘扬。
出路与选择:站在历史和现代应有的高度
一、传统内涵,现代包装,让西藏传统文化更具有亲和力和现代视角。
到国外参加中国西藏文化周的《神奇的家园》,是一台关于西藏历史和当下人民生活状态的歌舞诗,在丹麦、意大利举行的中国西藏文化周和2006年的奥地利中国西藏文化周、韩国“感知中国”的活动上都取得了成功。我们用了与国际接轨的视角和艺术包装,如音乐、舞台、灯光。我们请的是国际上著名的编导来包装西藏原生态的内容,给演员们穿上国外受众愿意看的衣服,淡化了宣传味,展示了藏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深厚的精神底蕴,让受众在艺术感受中了解有血有肉的今日西藏。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尝试。
二、用海拔3500米以上的视角,看懂一个民族,听懂藏语和国际语言,进入当下百姓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在与当今世界共同向往与追求的脉搏中听古老钟声的回响。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奇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大众,只有让文化融入生活,生活成为文化,文化的传承才会上路。不要非此即彼,更不要任意夸大一种文明的现实意义和作用。我们提倡融入、融合,发扬光大,但又要各具特色。如西藏拉孜县民间艺术团的《飞弦踏春》2006年在北京演出时引起轰动。演员都是农牧民,但是效果非常好,北京文艺界的评价很高。这个节目又在2007年央视春节晚会上演出,90位来自西藏日喀则地区拉孜县的农牧民,身着地道的藏装,弹着传统的具有浓郁后藏风情的弦子,跳着原汁原味的拉孜堆谐(又称拉孜踢踏舞),古朴、雄浑且苍劲有力,热情奔放,感染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而更让观众感动的是,这些都是当地农牧民真实的生活写照。这就是鲜活的传统文化传承!
尤其让人欣慰的是,国务院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西藏自治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格萨(斯)尔、弦子舞、锅庄舞、热巴舞、藏戏、藏族唐卡、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拉萨甲米水磨坊制作技艺、藏族造纸技艺、风筝制作技艺、藏医药、雪顿节等15项,让我们和世界看到了我国政府保护西藏传统文化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对于如何在全球化时代传承和传播西藏传统文明,我们除了一腔热忱和坚守外,还应该多一些历史眼光、国际视野和理性思考,多一些长远规划和具体行动,这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
责编 雷向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