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向全党发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动员令,吹响了改革、开放、搞活的进军号。35年的改革发展,使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世界瞩目,让国人自豪。正当我国经济社会由全面小康向全面现代化挺进的重要关头,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世情、国情和党情,再一次全面部署,全方位推进改革,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初学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深感唯有改革创新才能促进教育事业在转型升级中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
改革之一:破除保守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从本质上要求教育必须始终坚持“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思想不动摇,从两个方面做好破旧立新这篇文章。一是在意识形态上,坚决摈弃唯书本、唯学历、唯文凭的本本主义、事务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品德与才干、知识与能力、书本与实践、课堂与社会、言传与身教、现在与将来等一系列事关青少年成长进步的关系问题,始终高举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大旗,牢固树立以学生综合素质论学校教育品质的办学理念,坚持将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有益于社会的人作为办学从教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真正把工作的注意力聚集到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身心健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上来。二是在实践形态上,敢于破除单一的文化知识教育和一考定终身的严重弊端,从青少年发育成长的特点和教育的基本规律出发,积极探索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路径,并做到三维联动、各有侧重、共同发力。全面建立强制推行、刚性约束的素质教育制度,使素质教育成为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的硬任务,不再被边缘化。扎实构建系统化、标准化、课程化、常态化的素质教育机制,增强素质教育的针对性、操作性。不断创新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实际的地本化、校本化素质教育模式,形成既有主旋律又有多样化的素质教育新格局。科学建立多维度、重实效、有保障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把素质教育的成效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成果、教师从教业绩和学生发展质态的标准,切实而有效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使素质教育由号召变为行动,由理论变为实践,由目标变为现实,促进教育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改革之二:破除城乡二元化结构形成的现实弊端,构建优质均衡的教育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地位,全面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免费入学的目标。在有学上的问题得到解决后,上好学成为人民群众的新期盼。针对目前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的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不均衡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的目标和措施。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首要的任务是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新要求,从有利于学生就近入学出发,科学制定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学区调整规划,做到该新建的新建、该合并的合并、该撤销的撤销,尽快实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切实保障少年儿童就近入学的权益得到更好的落实。其次,继续加大建设投入,抓住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创建的契机,重点扶持规模较小、条件较差的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从根本上消除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存在的明显差距,实现所有学校办学条件“一个样”,为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再次,要通过刚性约束与激励推动两手抓,建立打破城乡界限和校际壁垒的常态化岗位交流制度,切实解决校长、教师岗位不流动可能带来的职业倦怠和格局固化的弊端,以制度化的岗位流动,促进人力资源的均衡配置,大面积消减因校际师资群体性差别导致的择师、择校现象,为最终实现教育均衡创设关键的核心条件。第四,要多维度落实教育均衡的政策制度。从社会层面看,当务之急是要破解户籍、房产、居住三要素与新生入学不完全吻合的难点,最大限度地从政策上堵塞人口不确定、难界定的漏洞。增加政府和社会对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确保所有困难家庭的学生不因贫失学、缺学。从学校层面看,要建立学生随机编班、教师随机组合的机制,以严肃的纪律和严厉的措施禁止选拔入学、跨区招生、分等编班等行为的发生,以严格的招生管理和公平的办学行为保障学生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
改革之三:破除以基础教育为主的单一格局,构建各类教育协调共进的局面
从教育的社会功能看,目前县级教育中以基础教育为主的单一化倾向亟待扭转。一是要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走好量质并举之路。由于历史的原因,学前教育的办学规模、管理机制和运行质态远不如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事实上学前教育处在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其作用无可替代。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首要的前提是确立其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法律地位,使其享有与义务教育同等的权利义务,并以法定形式统一明确学前教育办学主体、机构性质、编制配额、管理体制、师资配备、保教规范等,真正发挥其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二是要扶持发展特殊教育。特殊教育的特殊性涵盖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装备等各个方面,其办学特点和规律与其他教育明显不同,必须在培养目标、建设标准、课程设置、管理规范、投入保障、师资培养、办学体制等方面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保障其充分发展,去普通化和一般化。三是要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就职业教育而言,要不断扩大开门办学的范围和层次,改变以课堂为主、以书本为主、以理论为主的状况,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实一体的办学模式,充分发挥为企业培养后续人才和培训在岗职工的双重功能,提升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就继续教育而言,要创新社会教育体制和机制,以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和居民学校为依托,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开展以“励志”和“扶技”为主要目标的普及性、不间断教育,不断提高市民的发展意识和劳动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之四:破除狭隘的教育价值取向,打造素质精良的教育工作者队伍
从教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来看,现在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直接影响未来劳动者的素质。毋庸讳言,在社会转型期,受各种思潮的影响,教育工作者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一些值得警醒的变化。以改革的精神加快校长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已经成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强校长队伍建设,需要力推四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推行职级制。应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学段学校的特点,制定校长任职标准,划分职级等次,实行校长任教与任职统分结合的年薪制,不再把行政级别作为校长任职和管理的条件。二是推行聘任制。根据校长任职条件,制定科学的考量标准,建立教师充分参与、个人自主竞岗和主管部门考察考核三维选聘机制,实行基本任期、年度考评和到任重聘三结合的任用制度,使校长任职由固定期变为适岗期,由只上不下变为上下交互。三是推行绩效制。建立健全学校评价体系,分类量化绩效目标,分项确定评价办法,把绩效评估的结果与校长职务聘任和个人薪酬直接挂钩,形成以实绩评功过、论奖惩的正确导向。四是推行交流制。划定校长在同一学校任职的最高期限,实行到期即退;扩大校长聘任范围,实行异校竞聘上岗;建立县域校长人才库,实行调配任职。通过任职交流,防止校长在一校任职时间过长导致的管理倦怠和学术退化现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德能并重的原则。在师德建设上,常态化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规范化进行监督制约,有效化落实奖励惩戒措施,筑牢身正为范的思想防线和行为底线,释放为人师表的正能量。在师能建设上,以提升学养为基础,有计划、有重点、多形式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并以定期测试的方式对教师学识素养作出检验和评价。以增强功力为关键,分层次、多样化开展教学基本功展示和竞赛,划等定格,动态升降。以绩效评价为抓手,对教育的实际绩效分类进行公平、有效的检测,形成统一、规范的衡量机制。在保障措施上,综合运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交流)、绩效考核、职务晋升、表彰奖励等政策杠杆,建立并严格实施有利于教师既不闯红线、不越底线,又积极进取、勇于争先的考核体系和管理办法,使教育工作者队伍真正成为青少年学生的导师和社会公众的楷模。
(作者系江苏省泰兴市教育局局长)
改革之一:破除保守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从本质上要求教育必须始终坚持“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思想不动摇,从两个方面做好破旧立新这篇文章。一是在意识形态上,坚决摈弃唯书本、唯学历、唯文凭的本本主义、事务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品德与才干、知识与能力、书本与实践、课堂与社会、言传与身教、现在与将来等一系列事关青少年成长进步的关系问题,始终高举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大旗,牢固树立以学生综合素质论学校教育品质的办学理念,坚持将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有益于社会的人作为办学从教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真正把工作的注意力聚集到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身心健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上来。二是在实践形态上,敢于破除单一的文化知识教育和一考定终身的严重弊端,从青少年发育成长的特点和教育的基本规律出发,积极探索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路径,并做到三维联动、各有侧重、共同发力。全面建立强制推行、刚性约束的素质教育制度,使素质教育成为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的硬任务,不再被边缘化。扎实构建系统化、标准化、课程化、常态化的素质教育机制,增强素质教育的针对性、操作性。不断创新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实际的地本化、校本化素质教育模式,形成既有主旋律又有多样化的素质教育新格局。科学建立多维度、重实效、有保障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把素质教育的成效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成果、教师从教业绩和学生发展质态的标准,切实而有效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使素质教育由号召变为行动,由理论变为实践,由目标变为现实,促进教育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改革之二:破除城乡二元化结构形成的现实弊端,构建优质均衡的教育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地位,全面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免费入学的目标。在有学上的问题得到解决后,上好学成为人民群众的新期盼。针对目前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的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不均衡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的目标和措施。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首要的任务是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新要求,从有利于学生就近入学出发,科学制定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学区调整规划,做到该新建的新建、该合并的合并、该撤销的撤销,尽快实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切实保障少年儿童就近入学的权益得到更好的落实。其次,继续加大建设投入,抓住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创建的契机,重点扶持规模较小、条件较差的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从根本上消除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存在的明显差距,实现所有学校办学条件“一个样”,为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再次,要通过刚性约束与激励推动两手抓,建立打破城乡界限和校际壁垒的常态化岗位交流制度,切实解决校长、教师岗位不流动可能带来的职业倦怠和格局固化的弊端,以制度化的岗位流动,促进人力资源的均衡配置,大面积消减因校际师资群体性差别导致的择师、择校现象,为最终实现教育均衡创设关键的核心条件。第四,要多维度落实教育均衡的政策制度。从社会层面看,当务之急是要破解户籍、房产、居住三要素与新生入学不完全吻合的难点,最大限度地从政策上堵塞人口不确定、难界定的漏洞。增加政府和社会对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确保所有困难家庭的学生不因贫失学、缺学。从学校层面看,要建立学生随机编班、教师随机组合的机制,以严肃的纪律和严厉的措施禁止选拔入学、跨区招生、分等编班等行为的发生,以严格的招生管理和公平的办学行为保障学生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
改革之三:破除以基础教育为主的单一格局,构建各类教育协调共进的局面
从教育的社会功能看,目前县级教育中以基础教育为主的单一化倾向亟待扭转。一是要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走好量质并举之路。由于历史的原因,学前教育的办学规模、管理机制和运行质态远不如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事实上学前教育处在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其作用无可替代。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首要的前提是确立其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法律地位,使其享有与义务教育同等的权利义务,并以法定形式统一明确学前教育办学主体、机构性质、编制配额、管理体制、师资配备、保教规范等,真正发挥其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二是要扶持发展特殊教育。特殊教育的特殊性涵盖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装备等各个方面,其办学特点和规律与其他教育明显不同,必须在培养目标、建设标准、课程设置、管理规范、投入保障、师资培养、办学体制等方面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保障其充分发展,去普通化和一般化。三是要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就职业教育而言,要不断扩大开门办学的范围和层次,改变以课堂为主、以书本为主、以理论为主的状况,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实一体的办学模式,充分发挥为企业培养后续人才和培训在岗职工的双重功能,提升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就继续教育而言,要创新社会教育体制和机制,以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和居民学校为依托,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开展以“励志”和“扶技”为主要目标的普及性、不间断教育,不断提高市民的发展意识和劳动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之四:破除狭隘的教育价值取向,打造素质精良的教育工作者队伍
从教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来看,现在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直接影响未来劳动者的素质。毋庸讳言,在社会转型期,受各种思潮的影响,教育工作者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一些值得警醒的变化。以改革的精神加快校长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已经成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强校长队伍建设,需要力推四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推行职级制。应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学段学校的特点,制定校长任职标准,划分职级等次,实行校长任教与任职统分结合的年薪制,不再把行政级别作为校长任职和管理的条件。二是推行聘任制。根据校长任职条件,制定科学的考量标准,建立教师充分参与、个人自主竞岗和主管部门考察考核三维选聘机制,实行基本任期、年度考评和到任重聘三结合的任用制度,使校长任职由固定期变为适岗期,由只上不下变为上下交互。三是推行绩效制。建立健全学校评价体系,分类量化绩效目标,分项确定评价办法,把绩效评估的结果与校长职务聘任和个人薪酬直接挂钩,形成以实绩评功过、论奖惩的正确导向。四是推行交流制。划定校长在同一学校任职的最高期限,实行到期即退;扩大校长聘任范围,实行异校竞聘上岗;建立县域校长人才库,实行调配任职。通过任职交流,防止校长在一校任职时间过长导致的管理倦怠和学术退化现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德能并重的原则。在师德建设上,常态化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规范化进行监督制约,有效化落实奖励惩戒措施,筑牢身正为范的思想防线和行为底线,释放为人师表的正能量。在师能建设上,以提升学养为基础,有计划、有重点、多形式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并以定期测试的方式对教师学识素养作出检验和评价。以增强功力为关键,分层次、多样化开展教学基本功展示和竞赛,划等定格,动态升降。以绩效评价为抓手,对教育的实际绩效分类进行公平、有效的检测,形成统一、规范的衡量机制。在保障措施上,综合运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交流)、绩效考核、职务晋升、表彰奖励等政策杠杆,建立并严格实施有利于教师既不闯红线、不越底线,又积极进取、勇于争先的考核体系和管理办法,使教育工作者队伍真正成为青少年学生的导师和社会公众的楷模。
(作者系江苏省泰兴市教育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