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利用方面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很不利的事情。本文就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建立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 最严格水资源;资源管理;管理制度
一、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
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全国水利系统认真贯彻中央水利工作方针,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强化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努力深化改革和不断创新,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
1.法律法规逐步健全
《水法》的颁布实施,确立了国家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基本制度,水资源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开启了我国水资源管理事业的新篇章。2002年修订后的《水法》进一步强化了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把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放在突出位置,确立了国家水资源管理各项法律制度。《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等法规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强化了水资源合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初步建立了以《水法》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为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2.水资源节约保护氛围渐浓
“十一五”期间,国家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指标被列为“十一五”规划约束性指标,纳入国家节能降耗考核体系,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出台,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改革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提出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对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给予了政策支持。
3.人员机构初具规模
我国已逐步建立了中央、流域、省、市、县5级水资源管理体系,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相继成立,许多地方也设置了水资源管理机构,充实了水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各地积极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探索深化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水资源管理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已初具规模,为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
4.业务开展日益规范
我国积极探索水权制度改革,在宁夏、内蒙古开展了水权转换试点工作;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创立和规划水资源论证试点,有力强化了水资源调控管理手段。目前,水资源统一调度、节水型社会建设及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水资源评价、规划、论证,水功能区划分,城市水系整治等一批技术标准也相继颁布实施。同时,内部管理制度也逐步完善。水资源管理业务开展已步入正轨,为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工作基础。
二、我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从水文的监测和水资源的开发中脱离出来,但是受到了传统水利和工程水利管理的影响,在技术和思想方面对传统水利的依赖比较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工程的管理,在文化、思想、经济等方面的思想意识不够,我国长期形成的水资源管理的观念对其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陈旧的管理手段、制度等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导致水资源的管理出现了很多消极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对水资源的制度建设、支撑能力建设、行为规范、水资源管理机构、保障机制等方面实行全面的管理,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效率进行不断的提高,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水资源的管理水平不断的提高,与经济的发展相互适应。
三、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1.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措施,可以改善水生态保护格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2.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支撑。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没有良好和安全的生态环境,其他文明就会失去载体。水资源是生态文明的根本基础和重要载体。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用水安全,增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实现人水和谐,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3.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必须用制度来保障。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资源管理法制化进程,建立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证。
四、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对策措施
1.健全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
编制和完善《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及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保护、非常规水源利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文水资源监测等专项规划,形成较为完备的水资源规划体系。水资源综合规划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兼顾各区域、各行业的需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批准的水资源规划必须严格执行,并接受社会监督。建设水工程,必须符合流域综合规劃和防洪规划,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审查并签署意见。
2.严格水资源论证
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事前管理,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须编列水资源篇章,并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项审查;重大建设项目布局规划,须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对未依法完成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建设项目,审批机关不予批准,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开工建设和投产使用,对违反规定的,一律责令停止。加强水资源论证事后监督,实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
3.法规管理的硬制度建设
水资源保护意识淡薄、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利己主义盛行、文化道德失范等人与社会的因素是导致水危机的直接原因,而管理法规不严、管理职能错位、管理制度缺失等则是促使总量有限的水资源与承载能力相对较弱的水环境演变为水危机的又一推手。从政府职能部门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管理现状来看,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管理是隶属两个不同层次的管理,分属诸多的管理部门。这些不同的管理部门有着不同的管理理念与内涵,使得本来密切关联的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管理被人为地划归到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降低了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管理的效率。除了行政管理上的条块分割之外,当前与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管理相关联的公共政策、法规制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硬伤”,如,水资源与水环境自然资源属性与公共资源属性未得到很好的体现与管理,水管理中的水权、水价等关键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中央与地方、不同行业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管理合力尚未发挥应有的优势,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的措施在一些重要考核与涉水项目审批等环节并未实现联动。因此,要尽快强化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中的法规、体制、机制、政策等硬规则,以强有力法规制度约束人与社会掠夺水资源、污染水环境的不道德行为,并以强有力的法规制度保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保证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中的“三条红线”不被突破。
综上所述,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缓解水环境纳污压力,维护河湖健康生态,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客观需要,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参考文献:
[1]张焕林,陈红卫,张振.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措施探讨[J].人民长江,2012,24:5-8.
[2]左其亭,李可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理论体系探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01:34-38+65.
[3]鲍淑君.我国水权制度架构与配置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
【关键词】 最严格水资源;资源管理;管理制度
一、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
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全国水利系统认真贯彻中央水利工作方针,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强化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努力深化改革和不断创新,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
1.法律法规逐步健全
《水法》的颁布实施,确立了国家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基本制度,水资源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开启了我国水资源管理事业的新篇章。2002年修订后的《水法》进一步强化了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把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放在突出位置,确立了国家水资源管理各项法律制度。《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等法规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强化了水资源合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初步建立了以《水法》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为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2.水资源节约保护氛围渐浓
“十一五”期间,国家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指标被列为“十一五”规划约束性指标,纳入国家节能降耗考核体系,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出台,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改革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提出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对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给予了政策支持。
3.人员机构初具规模
我国已逐步建立了中央、流域、省、市、县5级水资源管理体系,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相继成立,许多地方也设置了水资源管理机构,充实了水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各地积极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探索深化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水资源管理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已初具规模,为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
4.业务开展日益规范
我国积极探索水权制度改革,在宁夏、内蒙古开展了水权转换试点工作;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创立和规划水资源论证试点,有力强化了水资源调控管理手段。目前,水资源统一调度、节水型社会建设及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水资源评价、规划、论证,水功能区划分,城市水系整治等一批技术标准也相继颁布实施。同时,内部管理制度也逐步完善。水资源管理业务开展已步入正轨,为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工作基础。
二、我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从水文的监测和水资源的开发中脱离出来,但是受到了传统水利和工程水利管理的影响,在技术和思想方面对传统水利的依赖比较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工程的管理,在文化、思想、经济等方面的思想意识不够,我国长期形成的水资源管理的观念对其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陈旧的管理手段、制度等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导致水资源的管理出现了很多消极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对水资源的制度建设、支撑能力建设、行为规范、水资源管理机构、保障机制等方面实行全面的管理,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效率进行不断的提高,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水资源的管理水平不断的提高,与经济的发展相互适应。
三、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1.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措施,可以改善水生态保护格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2.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支撑。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没有良好和安全的生态环境,其他文明就会失去载体。水资源是生态文明的根本基础和重要载体。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用水安全,增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实现人水和谐,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3.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必须用制度来保障。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资源管理法制化进程,建立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证。
四、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对策措施
1.健全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
编制和完善《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及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保护、非常规水源利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文水资源监测等专项规划,形成较为完备的水资源规划体系。水资源综合规划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兼顾各区域、各行业的需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批准的水资源规划必须严格执行,并接受社会监督。建设水工程,必须符合流域综合规劃和防洪规划,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审查并签署意见。
2.严格水资源论证
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事前管理,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须编列水资源篇章,并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项审查;重大建设项目布局规划,须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对未依法完成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建设项目,审批机关不予批准,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开工建设和投产使用,对违反规定的,一律责令停止。加强水资源论证事后监督,实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
3.法规管理的硬制度建设
水资源保护意识淡薄、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利己主义盛行、文化道德失范等人与社会的因素是导致水危机的直接原因,而管理法规不严、管理职能错位、管理制度缺失等则是促使总量有限的水资源与承载能力相对较弱的水环境演变为水危机的又一推手。从政府职能部门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管理现状来看,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管理是隶属两个不同层次的管理,分属诸多的管理部门。这些不同的管理部门有着不同的管理理念与内涵,使得本来密切关联的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管理被人为地划归到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降低了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管理的效率。除了行政管理上的条块分割之外,当前与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管理相关联的公共政策、法规制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硬伤”,如,水资源与水环境自然资源属性与公共资源属性未得到很好的体现与管理,水管理中的水权、水价等关键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中央与地方、不同行业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管理合力尚未发挥应有的优势,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的措施在一些重要考核与涉水项目审批等环节并未实现联动。因此,要尽快强化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中的法规、体制、机制、政策等硬规则,以强有力法规制度约束人与社会掠夺水资源、污染水环境的不道德行为,并以强有力的法规制度保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保证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中的“三条红线”不被突破。
综上所述,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缓解水环境纳污压力,维护河湖健康生态,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客观需要,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参考文献:
[1]张焕林,陈红卫,张振.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措施探讨[J].人民长江,2012,24:5-8.
[2]左其亭,李可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理论体系探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01:34-38+65.
[3]鲍淑君.我国水权制度架构与配置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