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和临床资料,探究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策略。
结果:96例患者中有90例好转(93.75%),2例死亡(2.22%),4例自动出院(4.44%)。
结论:完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尽可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升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468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18-0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通常是由呼吸道感染所致,其发病机制是肺组织、肺血管病变等导致肺功能异常和肺动脉压力增大,进而造成右心室扩张、肥厚并伴有衰竭症状的心脏疾病[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疾病加重期并发症复杂,致死率高,并且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环境和工作习惯等的影响,该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2,3]。临床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提供完善的恢复环境,做好患者的治疗支持,本文研究了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加重期患者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研究选取我院于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诊断标准参考《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患者中男性52例,年龄范围为55岁至76岁,平均年龄为(62.34±8.57)岁,女性44例,年龄范围为57岁至79岁,平均年龄为(64.51±6.39)岁。患者病程为3.5年至24年,平均病程为(13.54±11.34)年。按照心功能评级分为:Ⅱ级9例(18.75%),Ⅲ级28例(58.33%),Ⅳ级11例(22.92%)。
1.2护理干预。
1.2.1加强监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身体各项机能严重下降,并且本此研究中多为老年患者,组织器官趋向衰竭,存在较大的临床风险,因此要注意对患者各项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首先要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由于肺心病患者通常存在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症状,因此患者可能并发肺性脑病,临床表现为表情淡漠,意识模糊,白天嗜睡,夜间烦躁,肢体有震颤行为;其次要观察患者呼吸情况,肺部感染导致的患者呼吸急促或者过于缓慢,这些都是呼吸衰竭的前驱症状。患者出现深而长的呼吸则是酸中毒的表现,慢而浅的呼吸则有可能是碱中毒;观察患者咳嗽症状,如果患者出现频繁的咳嗽咳痰症状,提示肺部或呼吸道感染严重,此外还要根据患者痰液性状分析病情;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胃肠道临床症状,如果有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要注意做好为胃粘膜水肿、糜烂的对症治疗和护理;观察患者心电图、尿量、血压指标。
1.2.2呼吸护理。要保持患者护理通畅,并做好氧气供给护理。及时帮助患者清理口腔残留物和分泌物,让患者定时做翻身运动,拍背促进患者咳痰。如果患者咳痰出现困难则要给患者服用祛痰药,或者使用吸痰方式。氧气供给一般水平为:浓度25%~30%,流量为1.5L/min,作持续低流量供氧,普通患者可经鼻导管输入,病情较重患者可以采取湿化处理经呼吸机供氧。在保证供氧的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血气分析,及时调整供氧方式。
1.2.3静脉通道护理。按照医嘱给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按照标准操作方式给予扩张支气管药物、激素、抗生素、利尿药输注、强心药,严密监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及时告知医师。要慎重应用镇静药物,这类药物极易诱发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肺性脑病等。
1.2.4饮食护理。要注意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保持卧床休息,并及时询问患者感受,变换合适体位,尽量减少机体的耗氧量,减轻患者心肺负担。肺心病患者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营养供给不足状况,因此要合理安排膳食,多食用高热量、高纤维食物,降低盐分的摄入,注意补充维生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营养摄入,通常要保证热量摄入不低于12.5kj/kg,蛋白质摄入维持在1.2g/kg/d。如果患者出现水肿症状,则要注意水分和盐分的摄入,一般钠盐在3g/d水平以下,水分保持在1500ml/d以下。
1.2.5心理护理。要做好患者本文和家属的心理护理干预,尤其是要针对老年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恐惧、孤独等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向患者讲解疾病治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患者对于健康知识了解程度;鼓励患者和家属以及医护人员进行适当的沟通,积极争取患者的配合;通过阅读、放映、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对自身机体感受的注意。
2结果
96例患者中有90例好转(93.75%),1例(2.22%)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合并呼吸衰竭和心理衰竭死亡,4例自动出院(4.44%)。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近年来有多发趋势,并且发病急、病情严重,并发症多样,死亡率高,应引起医疗卫生体系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4]。做好临床抢救措施和护理工作是延长患者生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措施。临床护理干预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救治成功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运用合理的、标准化的操作方式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因此,在临床中要注意对患者病情的监护,对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出现的异常现象及时告知医师,并采取科学的护理方式降低并发症的影响。此外还要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应对疾病。
参考文献
[1]张燕,黄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红细胞的血液流变学和生物力学特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1(11):170-1072
[2]史捷,强宁侠,喻敏.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前列腺素E1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干预作用[J].临床荟萃,2013(10):1164-1166
[3]陈玉婷,滑亚君,陈捷等.双水平正压通气对重叠综合征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03):314-318
[4]张琳琳,陈迎平.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性及心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22):1747-1749
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和临床资料,探究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策略。
结果:96例患者中有90例好转(93.75%),2例死亡(2.22%),4例自动出院(4.44%)。
结论:完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尽可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升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468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18-0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通常是由呼吸道感染所致,其发病机制是肺组织、肺血管病变等导致肺功能异常和肺动脉压力增大,进而造成右心室扩张、肥厚并伴有衰竭症状的心脏疾病[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疾病加重期并发症复杂,致死率高,并且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环境和工作习惯等的影响,该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2,3]。临床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提供完善的恢复环境,做好患者的治疗支持,本文研究了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加重期患者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研究选取我院于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诊断标准参考《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患者中男性52例,年龄范围为55岁至76岁,平均年龄为(62.34±8.57)岁,女性44例,年龄范围为57岁至79岁,平均年龄为(64.51±6.39)岁。患者病程为3.5年至24年,平均病程为(13.54±11.34)年。按照心功能评级分为:Ⅱ级9例(18.75%),Ⅲ级28例(58.33%),Ⅳ级11例(22.92%)。
1.2护理干预。
1.2.1加强监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身体各项机能严重下降,并且本此研究中多为老年患者,组织器官趋向衰竭,存在较大的临床风险,因此要注意对患者各项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首先要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由于肺心病患者通常存在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症状,因此患者可能并发肺性脑病,临床表现为表情淡漠,意识模糊,白天嗜睡,夜间烦躁,肢体有震颤行为;其次要观察患者呼吸情况,肺部感染导致的患者呼吸急促或者过于缓慢,这些都是呼吸衰竭的前驱症状。患者出现深而长的呼吸则是酸中毒的表现,慢而浅的呼吸则有可能是碱中毒;观察患者咳嗽症状,如果患者出现频繁的咳嗽咳痰症状,提示肺部或呼吸道感染严重,此外还要根据患者痰液性状分析病情;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胃肠道临床症状,如果有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要注意做好为胃粘膜水肿、糜烂的对症治疗和护理;观察患者心电图、尿量、血压指标。
1.2.2呼吸护理。要保持患者护理通畅,并做好氧气供给护理。及时帮助患者清理口腔残留物和分泌物,让患者定时做翻身运动,拍背促进患者咳痰。如果患者咳痰出现困难则要给患者服用祛痰药,或者使用吸痰方式。氧气供给一般水平为:浓度25%~30%,流量为1.5L/min,作持续低流量供氧,普通患者可经鼻导管输入,病情较重患者可以采取湿化处理经呼吸机供氧。在保证供氧的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血气分析,及时调整供氧方式。
1.2.3静脉通道护理。按照医嘱给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按照标准操作方式给予扩张支气管药物、激素、抗生素、利尿药输注、强心药,严密监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及时告知医师。要慎重应用镇静药物,这类药物极易诱发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肺性脑病等。
1.2.4饮食护理。要注意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保持卧床休息,并及时询问患者感受,变换合适体位,尽量减少机体的耗氧量,减轻患者心肺负担。肺心病患者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营养供给不足状况,因此要合理安排膳食,多食用高热量、高纤维食物,降低盐分的摄入,注意补充维生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营养摄入,通常要保证热量摄入不低于12.5kj/kg,蛋白质摄入维持在1.2g/kg/d。如果患者出现水肿症状,则要注意水分和盐分的摄入,一般钠盐在3g/d水平以下,水分保持在1500ml/d以下。
1.2.5心理护理。要做好患者本文和家属的心理护理干预,尤其是要针对老年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恐惧、孤独等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向患者讲解疾病治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患者对于健康知识了解程度;鼓励患者和家属以及医护人员进行适当的沟通,积极争取患者的配合;通过阅读、放映、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对自身机体感受的注意。
2结果
96例患者中有90例好转(93.75%),1例(2.22%)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合并呼吸衰竭和心理衰竭死亡,4例自动出院(4.44%)。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近年来有多发趋势,并且发病急、病情严重,并发症多样,死亡率高,应引起医疗卫生体系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4]。做好临床抢救措施和护理工作是延长患者生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措施。临床护理干预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救治成功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运用合理的、标准化的操作方式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因此,在临床中要注意对患者病情的监护,对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出现的异常现象及时告知医师,并采取科学的护理方式降低并发症的影响。此外还要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应对疾病。
参考文献
[1]张燕,黄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红细胞的血液流变学和生物力学特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1(11):170-1072
[2]史捷,强宁侠,喻敏.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前列腺素E1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干预作用[J].临床荟萃,2013(10):1164-1166
[3]陈玉婷,滑亚君,陈捷等.双水平正压通气对重叠综合征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03):314-318
[4]张琳琳,陈迎平.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性及心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22):1747-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