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踩油门不挂挡”,基层“空转”如何破?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emosho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单位出现了“局部空转”的怪现象。在一些单位,每个人都很忙,都严肃认真、履职尽责,走了一大堆流程,空转了一大圈,没有任何成果和成效,却人人都免责。这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对于基层而言,“空转”现象暂时是局部的,但若不对其进行及时有效治理,局部的“改革空转”就有可能演变为体系性的“政治失灵”,其危害性不可小覷。

干部每天很忙,但问题一个都没解决


  经过对1103名基层党政干部进行访谈,总结出干部眼里的四种典型“空转”现象。
  文件性空转。也叫制度性空转或政策性空转,主要指中央精神和政策价值只停留在文件、会议、口头传达上,政策文件虽下发却无具体举措来落实,并没有真正发挥制度或政策的预期作用。根据调查访谈可知,造成此类空转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人的问题,即地方干部懒政怠政,怕事儿且不想做事儿,一拖再拖,令工作悬于半空,难以落地生根;二是制度设计问题,即有的制度政策设计脱离基层实际,落实困难。
  文字性空转。也称材料性空转,主要指用文字或材料来应付上级布置的任务和检查考核,以文字对文字、以材料对材料,“成绩不够、材料来凑”“能力不够、文字来凑”,只玩文字游戏而无实质动作。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由工作作风不过硬和错误的政绩观所导致。
  不作为空转。也被称为自满足空转,主要指一些地方、部门、领导干部满足于当下体制机制、制度政策运作的既得利益,不积极作为、不主动进取、不努力干事,面对问题或矛盾不敢碰、不直面、不化解,工作能拖就拖、能等就等、能推就推。不作为空转的典型表现是在工作中“坐、等、靠、要”思想上瘾,无欲无求心态上线,“占着位子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这样的“空转”与腐败无异。
  无效率空转。从严格意义上讲,指参与运转的人和部门充分繁忙,但从结果效率导向上看却没有实现预期目标,是典型的“瞎折腾、白忙活、乱作为”。简单地说,就是事儿没办、问题没解决、发展没推进、为民服务无行动,运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且过程中浪费大量资源、贻误解决问题良机、耽误了改革发展。

“上下两张皮”造成“空转”循环


  “空转”问题危害巨大。在政治上,“空转”影响“两个维护”和作风建设。在民心上,“空转”影响美好生活与民心凝聚。在发展上,“空转”耽误发展且易带来新的发展难题。在制度上,“空转”阻碍制度优势顺利转化为治理效能。
  “空转”源于干部工作作风、能力以及机制问题。首先,部分干部存在“官油子心态”和“好人心态”。调查发现,不少基层干部认为“空转”之风盛行的首要原因是干部工作作风存在问题,政治觉悟和担当意识萎缩,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
  处于非领导岗位的部分干部存在“官油子心态”,有人指出,“升迁无望,本着‘宁可不干事,千万别出事’的自保心理混日子”,在工作中随大流,在问题面前瞻前顾后。部分领导干部存在“好人心态”,他们往往只考虑政治前途,在为人民服务的正道上讲官场术,以“谁也不得罪,顺利升迁”为原则,不愿触及矛盾,不愿真干实干。
  其次,部分干部能力不足,水平有限。一些干部水平有限,一旦真操实练,除辛苦外“车还容易抛锚”,个人问题易被发现、被追责。
  访谈发现,基层干部普遍反映“空转”源于三种能力的欠缺。一是政策理解能力的欠缺。对政策解读不深刻、不到位,无法用宏观政策指导微观实践。二是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欠缺。有人表示,“的确想有所作为,但有些政策一下来,就发现难度超出了预期,只好退而求其次”。三是回应民众呼声能力的欠缺。政策“空转”也表现在干部不善于把群众的意见化为决策的依据。
  再次,基层考核机制存在漏洞。这是访谈中干部谈及最多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考核导向偏离初衷。当前,一些干部“唯上不唯下”,即过于关注上级领导对自己的印象,而忽视公众的诉求和口碑,存有“汇报好比工作好更重要”的想法。
  考核标准过于机械。一些干部将工作内容刻意留痕,产生了“认认真真走形式、踏踏实实做样子”的“空转”现象。
  频繁地检查考核,徒增基层工作负担。过多的检查易促使一些干部过度关注“外包装”,混淆工作的目标追求。
  第四,上层设计与下层操作两张皮。一方面,上层设计的出发点很好,但在实操中却水土不服。一些政策制定和研究工作缺乏调查研究,大而空,缺少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有的事无巨细,一一管控,却不符合基层具体情况,导致落地难。另一方面,下层蒙着眼操作,带着问题“空转”。由此,就可能产生恶性循环,即上层政策缺乏调研,不符合实际,下层不认真执行,努力将功夫花在“文山会海”中,递交看似完美的工作报告,上层凭报告判断,继续制定落不了地的政策。
  最后,激励实干和约束“空转”的机制乏力。当前一些地方的管理机制存在问题。一方面,对于实干家不仅缺乏相应的物质、精神激励,还会为其“设路障”“挖水坑”。另一方面,缺乏关于“空转”的约束机制,主要是缺乏针对“空转”的判断标准,导致“空转”难以被识别,或者识别成本较高,这为“空转”提供了温床。

探索工作实效与待遇挂钩


  当前,全国深入开展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活动,为防止“空转”开了好头。然而,要真正杜绝“空转”问题,并非易事,还需要从以下方面久久为功。
  多重举措提升干部干事能力。加强干部培训,培训前进行广泛摸底调查,了解干部需求,增强针对性;培训中贯穿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和职业道德;培训后检测实效。把基层减负真正落到实处。“精文减会,少玩文字游戏,为民多做实事”。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让信息更畅通,让工作更明朗高效。
  考核监督注重政策落实和工作实效。一方面,领导干部应建立科学政绩观,功成不必在我,要敢于提拔经济数据平平,在任期内为地方发展打基础、为群众谋幸福的“务实官”。另一方面,上级考核要有针对性,不能流于表面,任务指标设定要合理化,注重民意等非文字材料的考核,消除少数基层干部务虚不务实的侥幸心理。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考核,让基层干部将精力放到解决民生问题上。
  政策制定更具可操作性。上级部门部署安排工作前应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实际,倾听民声。政策目标要循序渐进,不宜过高或过低。政策内容要细化、易理解,具有可操作性,切忌模棱两可,避免过度解读或政策叠加。上层设计并非事无巨细地微观把控,而是在掌握宏观大局的基础上,细化执行步骤和时间周期,促使下级在执行过程中明确职责范围和任务目标。
  双向激励干部崇尚实干、担当作为。完善正向激励制度,探索工作实效与工资待遇挂钩的经济激励机制,激发干部实干的积极性;将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列为模范典型,增强其荣誉感;给予有实际作为的干部更多机会;建立良好干群关系,激励干部更好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奖罚分明,落实负向激励制度,加大问责追责力度,淘汰不作为干部,以此加强干部自我约束,杜绝“空转”行为。
其他文献
为了突破空气/液氧/酒精三组元宽范围变流量燃烧加热器可靠点火和稳定燃烧等关键技术,采用一种经过优化的直流喷嘴来组织燃烧,研制了宽范围变流量燃烧加热器并进行了点火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