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脑梗死是脑血管病症中的常见病,多发老年人,致残率高。老年脑梗死病人由于特殊的心理特点,会对医护人员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移情是心理护理过程中常见的过渡症状,处理好患者的移情,可以帮助发现病人面对疾病时心里是如何感受的,让病人对其心理状态有更深刻的认识和领悟,通过移情积极帮助他们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最终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移情 心理护理 脑梗死
脑梗死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好发者为50~60岁以上的人群。在心理护理中,移情指病人将自己过去生活中对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过多地投射到医护人员身上的过程。老年病人由于特殊的心理特点,在治疗过程中把医护人员当作以往生活环境中与其有重要关系的人,把曾经给予这些人的感情(积极或者消极的)置换给了医护人员,借医护人员宣泄了积压的心理能量,有助于心理平衡。出现移情是心理护理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透过移情,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借助恰当的技巧运用移情来宣泄病人的情绪,引导病人领悟,帮助病人调整到更适宜的心身状态。
1 脑梗死病人的心理特点
1.1 紧张焦虑
约25%的患者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脑梗死起病一般较缓慢,起病前多有前驱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短暂性肢体麻木、无力。老年人对健康问题比较关注,对自己身体的不适表现也较敏感,脑梗死症状常在安静甚至是睡眠时出现,毫无征兆地发病,病人往往紧张不安,这是脑梗死病人最常见的心理问题。
1.2 悲观消极
脑梗死的症状表现较为复杂,轻者症状不明确,严重者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瘫痪或眩晕,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重者不仅可以有肢体瘫痪,甚至可以急性昏迷、死亡。对于年纪长、病情重的病人,悲伤、低落的心理得到负性增强,病人心理上变得比较脆弱,悲观消极,认为自己大限将至,在发病的急性期,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吞咽困难,病人往往觉得自己没用了,成为了家人、社会的负担,在治疗上的配合度不高,甚至是消极治疗。有的病人会因为悲观抑郁、对预后效果的担心和手术费的忧虑,以及手术或者术后的疼痛还会引发失眠、早醒、入睡困难等睡眠障碍。
1.3 情绪不稳
脑梗死造成的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口角歪斜等身体改变必定会造成患者情绪上的波动,有的病人因为治疗时间长,效果不明显,疾病长期折磨,心理上难以适应,对医护人员怀疑不信任,表现为不配合治疗甚至拒绝治疗;年岁稍轻或平时有所作为或者是性格上较为好强者,则心有不甘,表现出烦躁、易激动、或固执任性等情绪,变得急躁,爱挑剔,易激惹,因为疾病常常立不安、坐不稳、卧不宁,治疗过程中稍有不如意就就与医护人员吵闹、摔打药品等。
2 移情的理论
2.1 移情是心理学专门术语之一,又称感情移入,指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位置上,从别人的角度去体验别人的感情。
2.2 护理人员应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个人素质,成为其人格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这就意味着护士必须设身处地从患者的角度看问题、考虑问题;在与患者的交流中,体会他们的所思所行,体察他们的需求和烦恼。通过移情,病人更觉得安定和共鸣,对医护人员和治疗也更加接受和配合,有助于治疗效果。
3 移情在老年脑梗死病人心理护理中的运用
3.1 把握好移情的时机。老年病人在脑梗死发生后常常产生焦虑不安、恐惧紧张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往往在一些特殊时期凸显,如前驱症状期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以及患者入院后对陌生环境不熟悉;病情加重病人往往在各项临床检查后;手术前病人过分的紧张害怕甚至对预后效果感到担忧等。医护人员在这些时期需特别留意。要尊重理解病人,积极关注病人的情绪状态,和病人沟通交流要热情耐心,更好地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努力培养病人正向的移情,并运用移情来宣泄病人的情绪,避免病人压力过大影响治疗效果。
3.2 区分依赖和移情。移情(主要指正移情)与依赖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依赖主要是信任,指病人在遇到困难时来寻求实际帮助,比如手脚不能动,吃饭需人喂,入厕需人帮助时寻求帮助;而移情是一种感情投入,更多是弥补过去的感情缺憾,如病人时常想见到医护人员,在病房一会儿看不到医护人员就不踏实;依赖者寻求心理依靠,而移情者寻求感情寄托;依赖者的对象是现实的目标,而移情者是寻找情感的替代物。医护人员要学会辨别两者,以便区别对待。医护人员在病人实际需要帮助时应该积极主动,利用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潜移默化地向病人普及脑梗死的疾病常识,避免患者过分依赖医护人员,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同时可与患者家属结合,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激发病人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配合医护人员实施康复训练,鼓励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树立长期康复训练信心,培养病人自己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独立能力。
3.3 识别正移情和负移情。正移情指病人把医护人员当作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他们逐渐对医护人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表现的十分友好、敬仰,对医护人员十分依恋、顺从。如,有的病情有所好转却不愿意出院,甚至是生活中的大小事都要医护人员出主意,表现出无限信任。负移情指病人将自己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的对象,在护理过程中,将原有的情绪转移到了医护人员身上,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不满、被动、拒绝甚至敌对,比如,质疑检查结果,不配合治疗等。医护人员要熟悉二者的表现特点,尤其是对可能出现的负移情,要多理解,积极鼓励病人继续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病人在充分宣泄情绪后,会感到放松,再经医护人员的分析,得以领悟后,心理症状会逐渐化解。
参考文献
[1] 张慧;脑梗死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08期
[2] 韩冰;常岩岩;韩慧萍;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02期
[3] 梁蓉;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年01期
【关键词】 移情 心理护理 脑梗死
脑梗死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好发者为50~60岁以上的人群。在心理护理中,移情指病人将自己过去生活中对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过多地投射到医护人员身上的过程。老年病人由于特殊的心理特点,在治疗过程中把医护人员当作以往生活环境中与其有重要关系的人,把曾经给予这些人的感情(积极或者消极的)置换给了医护人员,借医护人员宣泄了积压的心理能量,有助于心理平衡。出现移情是心理护理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透过移情,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借助恰当的技巧运用移情来宣泄病人的情绪,引导病人领悟,帮助病人调整到更适宜的心身状态。
1 脑梗死病人的心理特点
1.1 紧张焦虑
约25%的患者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脑梗死起病一般较缓慢,起病前多有前驱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短暂性肢体麻木、无力。老年人对健康问题比较关注,对自己身体的不适表现也较敏感,脑梗死症状常在安静甚至是睡眠时出现,毫无征兆地发病,病人往往紧张不安,这是脑梗死病人最常见的心理问题。
1.2 悲观消极
脑梗死的症状表现较为复杂,轻者症状不明确,严重者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瘫痪或眩晕,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重者不仅可以有肢体瘫痪,甚至可以急性昏迷、死亡。对于年纪长、病情重的病人,悲伤、低落的心理得到负性增强,病人心理上变得比较脆弱,悲观消极,认为自己大限将至,在发病的急性期,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吞咽困难,病人往往觉得自己没用了,成为了家人、社会的负担,在治疗上的配合度不高,甚至是消极治疗。有的病人会因为悲观抑郁、对预后效果的担心和手术费的忧虑,以及手术或者术后的疼痛还会引发失眠、早醒、入睡困难等睡眠障碍。
1.3 情绪不稳
脑梗死造成的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口角歪斜等身体改变必定会造成患者情绪上的波动,有的病人因为治疗时间长,效果不明显,疾病长期折磨,心理上难以适应,对医护人员怀疑不信任,表现为不配合治疗甚至拒绝治疗;年岁稍轻或平时有所作为或者是性格上较为好强者,则心有不甘,表现出烦躁、易激动、或固执任性等情绪,变得急躁,爱挑剔,易激惹,因为疾病常常立不安、坐不稳、卧不宁,治疗过程中稍有不如意就就与医护人员吵闹、摔打药品等。
2 移情的理论
2.1 移情是心理学专门术语之一,又称感情移入,指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位置上,从别人的角度去体验别人的感情。
2.2 护理人员应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个人素质,成为其人格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这就意味着护士必须设身处地从患者的角度看问题、考虑问题;在与患者的交流中,体会他们的所思所行,体察他们的需求和烦恼。通过移情,病人更觉得安定和共鸣,对医护人员和治疗也更加接受和配合,有助于治疗效果。
3 移情在老年脑梗死病人心理护理中的运用
3.1 把握好移情的时机。老年病人在脑梗死发生后常常产生焦虑不安、恐惧紧张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往往在一些特殊时期凸显,如前驱症状期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以及患者入院后对陌生环境不熟悉;病情加重病人往往在各项临床检查后;手术前病人过分的紧张害怕甚至对预后效果感到担忧等。医护人员在这些时期需特别留意。要尊重理解病人,积极关注病人的情绪状态,和病人沟通交流要热情耐心,更好地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努力培养病人正向的移情,并运用移情来宣泄病人的情绪,避免病人压力过大影响治疗效果。
3.2 区分依赖和移情。移情(主要指正移情)与依赖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依赖主要是信任,指病人在遇到困难时来寻求实际帮助,比如手脚不能动,吃饭需人喂,入厕需人帮助时寻求帮助;而移情是一种感情投入,更多是弥补过去的感情缺憾,如病人时常想见到医护人员,在病房一会儿看不到医护人员就不踏实;依赖者寻求心理依靠,而移情者寻求感情寄托;依赖者的对象是现实的目标,而移情者是寻找情感的替代物。医护人员要学会辨别两者,以便区别对待。医护人员在病人实际需要帮助时应该积极主动,利用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潜移默化地向病人普及脑梗死的疾病常识,避免患者过分依赖医护人员,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同时可与患者家属结合,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激发病人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配合医护人员实施康复训练,鼓励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树立长期康复训练信心,培养病人自己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独立能力。
3.3 识别正移情和负移情。正移情指病人把医护人员当作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他们逐渐对医护人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表现的十分友好、敬仰,对医护人员十分依恋、顺从。如,有的病情有所好转却不愿意出院,甚至是生活中的大小事都要医护人员出主意,表现出无限信任。负移情指病人将自己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的对象,在护理过程中,将原有的情绪转移到了医护人员身上,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不满、被动、拒绝甚至敌对,比如,质疑检查结果,不配合治疗等。医护人员要熟悉二者的表现特点,尤其是对可能出现的负移情,要多理解,积极鼓励病人继续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病人在充分宣泄情绪后,会感到放松,再经医护人员的分析,得以领悟后,心理症状会逐渐化解。
参考文献
[1] 张慧;脑梗死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08期
[2] 韩冰;常岩岩;韩慧萍;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02期
[3] 梁蓉;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