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急速巨变,我国高校现有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逐步显示出其不足之处,难以满足新时期对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要。所以,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换角色,改变教育模式以适应英语课程改革的需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英语课程设置的现状,提出不足之处和解决办法,从而来解决我国高校英语课程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高校英语 课程改革 实践 探索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课程建设这一被忽视的问题引起了我国高校的关注。其原因就在于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检验之后暴露出许多问题,这就促使了我国高等教育对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
课程改革包括三项基本内容:一是课程规划,二是课程实施,三是课程评价。课程不只包括课程内容,它还应包括如何教和如何學,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资料和教学评价。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目前仍然存有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与模式在实质上依然无很大的改观,在新形势要求下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而教学方法也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第二,虽然借助了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设备,但教授课程的范围有限, 学生对英语的认识仍只集中在书本范围内。对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与模式进行改革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要改变目前的这些主要问题、尽量做到与《课程要求》接轨,关键在于加快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步伐,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 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一、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高校英语课程目标将“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的首位,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导致学生英语知识的匮乏、语言能力较低、就业范围狭窄等诸多不良后果。所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必须在英语课程目标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校英语教育未来发展的重大决策和使命。
在高校英语课程内容改革方面,以往的高校英语课程一般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的首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选修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然而,随着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高校英语课程的必修课的主要任务调整为:能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创造学习条件。选修课程的主要任务要随之调整为:通过扩展性学习、提高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继续深造和就业选择的需求。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角色的改革
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多少全由教师来决定,这种机械的、无效率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到了整体的教学质量。这种不良的教学倾向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的思维能力,占据了学生自我练习的时间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样的学习也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掌握得不牢固。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知识领域也是有限的,同时自我的认识也存在片面的、刻板的,甚至是知识储备过于陈旧,无法跟上时代。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预先设定一些问题,供学生自我思考;推荐一些课外读物,使学生的英语储备更加丰富。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体现在学生掌握信息量的多少,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是否完全正确。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英语知识范围和独立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角色的转换也是目前高校英语课程改的重要方面,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是高校英语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但也不仅仅是唯一的教学任务。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环节。因此,高校英语教师除了要完成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要帮助学生开发非智力因素,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式的实践学习。总之,英语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三、考核办法和评价体系的改革
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的考核就是对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单一考核,即只是考核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所以,这种“百分制”考核是片面的、主观的、不科学的。随之而来的“学分制”考核标准能带来对学生更加全面和更加深入的了解。这种考核制度不仅仅需要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加重视学生的知识范围和自我创新能力。
在高校英语评价体系中,传统的评价体系一般采用终结性评价,即在期末考试和结业考试中,采用一般的口试、听力和笔试等形式对学生一段时期的语言水平进行考查,这种考查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随着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高校英语课程应采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课程评价体系,即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和所反映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更加科学、全面、客观,这种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因素。
总之,面对高校英语课程改革,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找出种种方法予以应对,以此来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新世纪的专业人才应是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较全面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还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够把学生从语言学习者发展成语言使用者,培养出适合新世纪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侯红娟.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之分析及改革建议[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3).
[2]杨丽丽.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化[J]. 中国成人教育, 2005(1).
[3]张玉双. 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设想[J]. 长春大学学报, 2005(4).
【关键词】高校英语 课程改革 实践 探索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课程建设这一被忽视的问题引起了我国高校的关注。其原因就在于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检验之后暴露出许多问题,这就促使了我国高等教育对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
课程改革包括三项基本内容:一是课程规划,二是课程实施,三是课程评价。课程不只包括课程内容,它还应包括如何教和如何學,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资料和教学评价。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目前仍然存有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与模式在实质上依然无很大的改观,在新形势要求下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而教学方法也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第二,虽然借助了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设备,但教授课程的范围有限, 学生对英语的认识仍只集中在书本范围内。对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与模式进行改革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要改变目前的这些主要问题、尽量做到与《课程要求》接轨,关键在于加快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步伐,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 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一、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高校英语课程目标将“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的首位,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导致学生英语知识的匮乏、语言能力较低、就业范围狭窄等诸多不良后果。所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必须在英语课程目标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校英语教育未来发展的重大决策和使命。
在高校英语课程内容改革方面,以往的高校英语课程一般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的首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选修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然而,随着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高校英语课程的必修课的主要任务调整为:能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创造学习条件。选修课程的主要任务要随之调整为:通过扩展性学习、提高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继续深造和就业选择的需求。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角色的改革
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多少全由教师来决定,这种机械的、无效率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到了整体的教学质量。这种不良的教学倾向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的思维能力,占据了学生自我练习的时间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样的学习也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掌握得不牢固。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知识领域也是有限的,同时自我的认识也存在片面的、刻板的,甚至是知识储备过于陈旧,无法跟上时代。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预先设定一些问题,供学生自我思考;推荐一些课外读物,使学生的英语储备更加丰富。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体现在学生掌握信息量的多少,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是否完全正确。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英语知识范围和独立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角色的转换也是目前高校英语课程改的重要方面,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是高校英语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但也不仅仅是唯一的教学任务。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环节。因此,高校英语教师除了要完成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要帮助学生开发非智力因素,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式的实践学习。总之,英语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三、考核办法和评价体系的改革
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的考核就是对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单一考核,即只是考核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所以,这种“百分制”考核是片面的、主观的、不科学的。随之而来的“学分制”考核标准能带来对学生更加全面和更加深入的了解。这种考核制度不仅仅需要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加重视学生的知识范围和自我创新能力。
在高校英语评价体系中,传统的评价体系一般采用终结性评价,即在期末考试和结业考试中,采用一般的口试、听力和笔试等形式对学生一段时期的语言水平进行考查,这种考查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随着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高校英语课程应采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课程评价体系,即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和所反映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更加科学、全面、客观,这种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因素。
总之,面对高校英语课程改革,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找出种种方法予以应对,以此来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新世纪的专业人才应是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较全面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还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够把学生从语言学习者发展成语言使用者,培养出适合新世纪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侯红娟.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之分析及改革建议[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3).
[2]杨丽丽.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化[J]. 中国成人教育, 2005(1).
[3]张玉双. 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设想[J]. 长春大学学报, 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