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笔者在新丰县马头镇石角村走访发现,该村在上级有关部门指导下,积极组织乡贤群众挖掘石角片区红色革命历史、传说故事等史料資源,修缮利用该村一栋曾为革命活动旧址的客家围屋作为陈展室和村史馆,陈展所挖掘的红色历史文化文物等,着力打造红色历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擦亮村级“云髻红枫”党建品牌。该村以此激发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以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据新丰县党史记载,石角地处低山丘陵地带,生态优良,有海拔千米以上的笔架山,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游击根据地。从1940年到新中国成立期间,该县石角片区就有地下党员在秘密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在群众积极支持下,先后夺取学校领导权、成立农会和民兵组织、建立“白皮红心”的两面政权、策反国民党政警队、破谷仓拯济灾民,以及配合东江纵队北上抗日先遣队攻打国民党严层乡公所、张田坑国民党官办盐站、收缴国民党六十三军一五二师四五九团设在鲁古的军械库和挺进粤北等,并积极做好石角片区统战工作,使石角成为较为稳固的游击根据地,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共石角党支部、石角党总支、江北人民自卫总队东南区工委、东江纵队北上抗日先遣队进行武装割据和革命斗争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该村涌现出的革命英雄人物有丘耀中、黄业成、陈道强、余英修等,其中黄业成随东江纵队北撤山东烟台后被编入华东野战军,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鲁南、莱芜、豫东、济南、太原等战役,是光荣参加开国大典的新丰人,并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曾两次赴朝鲜参战。
据《惠州史稿》和《长宁县志》(新丰古称长宁)记载,石角境内还存留有长达10公里较完整的明清古驿道,这是新丰、韶关古时通往河源、惠州、香港通道中的一段,为明朝俞大猷奉旨“平暴建县”后带兵修建,为当时南北交通要道之一,在驿道大风门处北望可远眺雄伟壮丽的云髻山,故被推为新丰旧八景之一。另外,该村还流传有鹅公石的神奇传说和白马寨、白马庙的传奇故事。
在基地建成开放后,石角村就趁清明节外出乡贤群众回乡拜山的契机,组织党员群众前往参观学习,了解本村的红色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助力推介当地的革命历史。
随后,新丰县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委县政府督查办、马头镇中心小学等单位也组织干部员工前往参观,开展“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学习教育,主动学习地方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激发奋进新时代、建功新时代的内生动力,助推新丰加快融湾发展步伐。
据新丰县党史记载,石角地处低山丘陵地带,生态优良,有海拔千米以上的笔架山,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游击根据地。从1940年到新中国成立期间,该县石角片区就有地下党员在秘密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在群众积极支持下,先后夺取学校领导权、成立农会和民兵组织、建立“白皮红心”的两面政权、策反国民党政警队、破谷仓拯济灾民,以及配合东江纵队北上抗日先遣队攻打国民党严层乡公所、张田坑国民党官办盐站、收缴国民党六十三军一五二师四五九团设在鲁古的军械库和挺进粤北等,并积极做好石角片区统战工作,使石角成为较为稳固的游击根据地,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共石角党支部、石角党总支、江北人民自卫总队东南区工委、东江纵队北上抗日先遣队进行武装割据和革命斗争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该村涌现出的革命英雄人物有丘耀中、黄业成、陈道强、余英修等,其中黄业成随东江纵队北撤山东烟台后被编入华东野战军,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鲁南、莱芜、豫东、济南、太原等战役,是光荣参加开国大典的新丰人,并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曾两次赴朝鲜参战。
据《惠州史稿》和《长宁县志》(新丰古称长宁)记载,石角境内还存留有长达10公里较完整的明清古驿道,这是新丰、韶关古时通往河源、惠州、香港通道中的一段,为明朝俞大猷奉旨“平暴建县”后带兵修建,为当时南北交通要道之一,在驿道大风门处北望可远眺雄伟壮丽的云髻山,故被推为新丰旧八景之一。另外,该村还流传有鹅公石的神奇传说和白马寨、白马庙的传奇故事。
在基地建成开放后,石角村就趁清明节外出乡贤群众回乡拜山的契机,组织党员群众前往参观学习,了解本村的红色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助力推介当地的革命历史。
随后,新丰县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委县政府督查办、马头镇中心小学等单位也组织干部员工前往参观,开展“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学习教育,主动学习地方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激发奋进新时代、建功新时代的内生动力,助推新丰加快融湾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