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光要有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积累的知识越多,你的讲课内容就会越丰富,而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越大,课堂效果也会更好。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掌握知识在教学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对思想品德课的认识就是非常枯燥,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也不是很大。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我有以下几点不太成熟的建议:
一、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借助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教人”,“教人”过程中与其说是“言教”,还不如说是“身教”。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任何教育人格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同时,教师还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这些体现在教师的处世态度、为人风格、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甚至包括教师的言谈举止、仪容服饰等素质外型。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可以师从的表率,不断提高师德认识,培养师德情感,坚定师德信念,塑造师德意志,养成师德习惯,使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将自己置于良好的道德修养之中,从而使教师在人格上所表现出来的力量达到真正的“言传身教”、“不教而教”这样的境界,使学生真正能够体会、接受各种正确的除课堂教学以外的教育。
二、转变学生观念,改变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一些思想品德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就低。如此教学,学生怎么能有学习热情呢?而新课改强调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教师必须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就等于尊重教育。只有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在教学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师生之间建立起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学生才有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
三、从当代中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要深入了解学生
要让学生觉得学习思想品德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而不应该是枯燥的背诵与记忆。比方说,在讲“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课时的时候,可以引用一个笑话导课:(一只蚂蚁藏在沙子底面,别人看见了,问它在做什么,蚂蚁回答说他想绊倒大象,后来蚂蚁被大象踩死了,蚂蚁的同伴去找大象报仇,它们都爬到大象身上,大象一抖,蚂蚁都掉下来了,只有一只蚂蚁还在大象脖子上,下面的大象都喊:“掐死他,掐死他!通过蚂蚁没有自知之明而导入新课。)。这样能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消除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抵触和恐惧心理,同时还能使学生容易的明白道理,使学生寓学于乐。
想知道他们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就要深入的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首先要摆正心态,老师绝对不能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要放下架子,深入学生,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其次,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行为,了解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性格特征;最后,要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只有你真心对待他们,才会融入到他们中间去,更多的了解他们。
四、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提高学习的兴趣
要想让思想品德课堂活跃起来,必须使课堂形式多样化。我们可以用辩论、小品、情景模拟、主题班会、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既是教学的需要,也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学到知识,寓教于乐!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也不是一个方面两个方面就能做好的,但只要我们努力探索,持之以恒,把握好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课堂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一、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借助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教人”,“教人”过程中与其说是“言教”,还不如说是“身教”。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任何教育人格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同时,教师还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这些体现在教师的处世态度、为人风格、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甚至包括教师的言谈举止、仪容服饰等素质外型。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可以师从的表率,不断提高师德认识,培养师德情感,坚定师德信念,塑造师德意志,养成师德习惯,使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将自己置于良好的道德修养之中,从而使教师在人格上所表现出来的力量达到真正的“言传身教”、“不教而教”这样的境界,使学生真正能够体会、接受各种正确的除课堂教学以外的教育。
二、转变学生观念,改变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一些思想品德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就低。如此教学,学生怎么能有学习热情呢?而新课改强调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教师必须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就等于尊重教育。只有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在教学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师生之间建立起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学生才有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
三、从当代中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要深入了解学生
要让学生觉得学习思想品德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而不应该是枯燥的背诵与记忆。比方说,在讲“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课时的时候,可以引用一个笑话导课:(一只蚂蚁藏在沙子底面,别人看见了,问它在做什么,蚂蚁回答说他想绊倒大象,后来蚂蚁被大象踩死了,蚂蚁的同伴去找大象报仇,它们都爬到大象身上,大象一抖,蚂蚁都掉下来了,只有一只蚂蚁还在大象脖子上,下面的大象都喊:“掐死他,掐死他!通过蚂蚁没有自知之明而导入新课。)。这样能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消除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抵触和恐惧心理,同时还能使学生容易的明白道理,使学生寓学于乐。
想知道他们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就要深入的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首先要摆正心态,老师绝对不能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要放下架子,深入学生,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其次,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行为,了解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性格特征;最后,要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只有你真心对待他们,才会融入到他们中间去,更多的了解他们。
四、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提高学习的兴趣
要想让思想品德课堂活跃起来,必须使课堂形式多样化。我们可以用辩论、小品、情景模拟、主题班会、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既是教学的需要,也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学到知识,寓教于乐!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也不是一个方面两个方面就能做好的,但只要我们努力探索,持之以恒,把握好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课堂效果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