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岗山水电站枢纽工程建设管理综述

来源 :水力发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岗山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具有高地震烈度、高拱坝、高边坡以及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三高一大”的特点,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投资和环保管理要求高、难度大。针对于此,大岗山公司重视精细化管理,运用先进手段科学管理,取得了一系列管理成效,确保了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投资和环保全面可控。
其他文献
某水电站深孔泄洪洞进目边坡为典型岩质开挖高边坡,其在施工及运行期的变形稳定性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和效益。通过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考虑边坡在施212及运行期会遇到及可能
<正> 一、芳草美人:“男性—→女性”的文化转移 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受男强女弱男尊女卑价值观念熏染、由重男轻女的传统文化塑造出来的男
我国早期的现代地震学研究,曾孕育于现代地质学中。用现代科学观点,最早调查研究现场大地震的年代,可追溯到1913年云南峨山7级地震考察。地震台站监测工作,是从1923年地质调查所派李善邦先生前去日本东京学习测震,并于1930年在北京西山郊区建造鹫峰地震观测台开始。最早的地震目录是1913年由上海黄司铎编的"法文中国地震表"。1921年翁文灏先生发表的"甘肃地震考",首次将史料中的地震情形描述与罗西—
掺气空腔长度是衡量掺气减蚀效果的核心水力指标。针对关于侧掺气空腔长度计算方法的研究成果偏少的现状,通过模型试验和量纲分析,对陡槽上不同坎高和坡度侧掺气坎的空腔特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