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电子阅览室作为高校向学生提供数字信息资源检索的主要场所,原本是高校校园的一个亮点,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各种电子阅览室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社会网吧的特征,使电子阅览室由学习的殿堂变成了娱乐的场所,我们称之为“网吧化”。高校电子阅览室的这种“网吧化”现象令人堪忧。
一、校园网与电子阅览室的出现
以互联网为依托,许多高校在加快校园网建设的同时,图书馆、网络中心、计算机学科院系、各种计算机机房纷纷设立电子阅览室。这些电子阅览室有专业的,也有业余的,它们通过校园网接入Internet,使读者通过电子阅览室进入互联网。其中,以图书馆的专业电子阅览室最为正规,它设立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向读者提供馆藏和网络上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源检索、阅览服务。而校内一些单位的机房在满足教学需要之余,也纷纷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可称之为业余电子阅览室。业余电子阅览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压力,满足了学生的网络使用需求。
高校电子阅览室与社会网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用户群、服务内容、社会功能、管理方式和文化氛围等方面[1]。高校电子阅览室是由学校(主要是学校图书馆)设立并负责管理的,为高校师生提供网络信息及电子文献资源检索、阅览服务的场所,一般以免费或低收费形式出现,带有很强的学习性、学术性、教育性和服务性特征。而网吧则是以盈利为目的,为所有社会成年人提供上网服务,商业性特征十分明显。其用户群较复杂,上网目的性不强,多以娱乐和消磨时光为主。
二、电子阅览室“网吧化”现象
近年来,高校电子阅览室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在图书馆的自动化服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的现实却与其应有的作用有着较大的差距,不管是图书馆的或是业余电子阅览室,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类似社会网吧的特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特点:
1.学术特征淡化
电子阅览室因其“生于高校”的背景优势,原本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尤其是在服务内容方面。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购买了各种数据库,有的还设立了镜像站点。这些作为电子阅览室强大的资源支持,使电子阅览室具有网吧不可比拟的学术资源优势。这些资源绝大多数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主要通过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所阅读、下载利用。这本应成为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服务的主要内容,但在各高校电子阅览室里不难发现,充斥其中的尽是游戏、电影、QQ聊天,甚至浏览一些不健康的网站。网络上披露的“高校电子阅览室里聊天、玩游戏的达2/3以上”、“许多大学生在网上除了聊天、玩游戏、看新闻、收发信件外,就不知道还能做什么,网上交友和网上恋爱成为他们最感兴趣的两个主题”等现象其实并不为过。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要么少得可怜,要么形同虚设,查找、访问的寥寥无几。电子阅览室的主要服务内容逐渐转向纯粹“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跟社会网吧相差无几。如此一来,电子阅览室原先那种为教学科研提供电子文献信息资源检索、阅读服务的学术性、教育性特征就慢慢消失了。
2.在读者心目中的定位模糊
许多读者到电子阅览室的目的就是为了上网、聊天、玩游戏。电子阅览室在读者心目中的定位仅仅是”学校办的网吧”。在许多读者看来,电子阅览室就是供上网用的,他们甚至不知道电子阅览室里有很多学习用的资料。学校其他部门设立的业余电子阅览室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学生对电子阅览室功能的认识。业余电子阅览室纯粹是一些部门为了创收而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的,完全用于让学生上网,不承担任何文献信息检索任务。这使得读者把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等同于学校众多业余电子阅览室之一。
3.电子阅览功能萎缩
图书馆设立电子阅览室的目的,是为了弥补传统阅览室的不足,为读者提供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检索、阅览服务。其功能应包含3项:电子文献阅览、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互联网上网服务。具体表现在开展网上预约、催还和续借服务,网上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网上电子公告、电子论坛和意见箱服务,网上信息资源导引服务,最新信息命题通告服务,网上协同信息咨询服务等网络服务。但是,目前高校电子阅览室的电子文献阅览和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两项功能发挥不够,逐渐加强了提供单纯互联网上网服务。
4.服务对象复杂化
高校电子阅览室本应以高校师生为服务对象。但在一些高校的电子阅览室,管理方出于增加收入的目的,默许校外社会人员进入上网,造成服务对象良莠不齐,使电子阅览室失去了固有的用户群特征。这种现象在一些地市级高校和民办高校的电子阅览室,以及省属、部属高校的业余电子阅览室表现尤为明显。
三、原因分析
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把电子阅览室看成是在学校、图书馆(或其他部门)、学生三方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个三位一体的产物,那么,高校电子阅览室出现这种“网吧化”现象,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管理主体的价值取向偏差
图书馆作为电子阅览室的设立和管理方,对电子阅览室的“网吧化”现象负有主要责任。高校图书馆是一个纯粹的服务性机构,其电子阅览室也不应例外,在为本校读者服务时不应收费。但在现有条件下,全国绝大多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都不同程度地实行收费服务。一些图书馆受利益的驱使,片面追求经济收入,希望在保证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适当增加一点收入,改善职工福利待遇。于是在这种功利心理作用下,电子阅览室开始放松管理,默许学生在阅览室里玩游戏、QQ聊天、看电影。但后来为了迎合用户的需求,管理者们违背初衷,一些高校电子阅览室形同虚设,管理松懈,任不良上网行为泛滥。
2.用户群信息素质偏低
用户的信息素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其中信息意识表现为人对信息的重视程度和敏感度,以及对信息采取的态度和方法;信息能力则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利用、交流以及分析与选择的能力;信息道德是在获取、使用、生成和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要求。当代大学生大多有很强的求知意识,但却缺乏信息素质。致使一些大学生不能从信息的角度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加以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沉湎于网络环境中,甚至患上“网瘾综合症。他们上网并不是为了从网上获取新的知识,查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而是忙于网上聊天、网上游戏、网上交友。他们中大多数人缺乏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计算机 操作能力都没有。
3.数字信息资源相对匮乏及对资源的宣传介绍不到位
提供数字信息资源检索、阅览服务是电子阅览室一项主要服务内容。但目前的数字信息资源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许多图书馆的传统文献、电子文献资源虽然丰富,但因人力、财力有限,资源的数字化工作跟不上,有一些网上数字信息又属于收费服务,读者在电子阅览室里检索不到所需信息,自然会将时间用于浏览其他网页。二是有的图书馆虽然有很多数据库,但各个数据库的检索方法不同,缺乏一个统一的检索平台,增加了原本就缺少网络信息检索技能的读者利用数据库的难度。图书馆又没能及时对这些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进行广泛、充分的宣传、引导、培训,以至于花费大量资金购买来的数据库被闲置。
4.校方对学生的引导、教育不够
目前,国内高校在对学生信息素质的教育上普遍重视不够。在信息社会里,信息素质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素质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学校对信息素质的宣传教育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并未真正下决心创造良好的信息素质教育环境,树立崇尚信息素质之风,并将其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这就使得一些学生忽视自身信息素质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关于所有高校必须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的规定至今仍然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电子阅览室要想发挥应有的功能的确勉为其难。
四、对策探讨
电子阅览室的“网吧化”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消除这种现象,还电子阅览室本来面目,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1.努力创造良好的信息资源环境。第一,努力建设特色数据库,增加各种大学生读者需要的实用数据信息,丰富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吸引读者。例如,可以大量增加与学生学习息息相关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资料、模拟题,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辅导资料及试题,英语学习听力材料,公务员考试辅导资料,研究生考试辅导资料等。这些资料是一般网吧所没有或无法提供的,可以吸引大量读者前来使用。第二,加强对馆藏数字信息资源的宣传,经常举办信息资源检索方法的培训,提高数据库的使用率。
2.克服管理主体的短期经济效益心理,加大监管力度。作为电子阅览室的管理者,应注意处理好小集体的经济利益与学校教书育人大方向的关系,以服务为重。电子阅览室特别是一些业余电子阅览室应加大现场巡查、监管力度,防止外来人员进入,坚决制止不良上网行为,净化电子阅览室的上网环境。切不可为了增加收入而放松管理,迁就、放任用户的不良上网行为。
3.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培养良好的阅览习惯。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上网行为,告诉学生上网除了游戏、聊天、交友外,还有更精采世界值得去探索、遨游。经常开展与网络相关的活动,丰富校园网络生活,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创业等。
4.加强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信息资源检索能力。学校应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增加网络知识的教育和培训的比重。以图书馆为依托,大力加强学生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建设,真正把文献信息检索课像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一样纳入全校必修课程,提高学生文献信息检索技能。
5.从技术层面着手,监控校园网出口。由学校校园网管理部门负责,实行个人账户管理制度,对全校所有用户实行网络实名登记上网,适当限制个别账户长期占用网络出口的时间,屏蔽、过滤一些不健康网站。
参考文献
1 陈梅花.电子阅览室与网吧的比较分析.图书馆杂志,2002(10)
2 王真.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刍议.现代情报,2004(2)
3 黄晓斌。大学生的网瘾综合症与信息素质教育.图书馆学研究,2003(1)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图书馆福建厦门 361021)
一、校园网与电子阅览室的出现
以互联网为依托,许多高校在加快校园网建设的同时,图书馆、网络中心、计算机学科院系、各种计算机机房纷纷设立电子阅览室。这些电子阅览室有专业的,也有业余的,它们通过校园网接入Internet,使读者通过电子阅览室进入互联网。其中,以图书馆的专业电子阅览室最为正规,它设立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向读者提供馆藏和网络上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源检索、阅览服务。而校内一些单位的机房在满足教学需要之余,也纷纷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可称之为业余电子阅览室。业余电子阅览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压力,满足了学生的网络使用需求。
高校电子阅览室与社会网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用户群、服务内容、社会功能、管理方式和文化氛围等方面[1]。高校电子阅览室是由学校(主要是学校图书馆)设立并负责管理的,为高校师生提供网络信息及电子文献资源检索、阅览服务的场所,一般以免费或低收费形式出现,带有很强的学习性、学术性、教育性和服务性特征。而网吧则是以盈利为目的,为所有社会成年人提供上网服务,商业性特征十分明显。其用户群较复杂,上网目的性不强,多以娱乐和消磨时光为主。
二、电子阅览室“网吧化”现象
近年来,高校电子阅览室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在图书馆的自动化服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的现实却与其应有的作用有着较大的差距,不管是图书馆的或是业余电子阅览室,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类似社会网吧的特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特点:
1.学术特征淡化
电子阅览室因其“生于高校”的背景优势,原本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尤其是在服务内容方面。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购买了各种数据库,有的还设立了镜像站点。这些作为电子阅览室强大的资源支持,使电子阅览室具有网吧不可比拟的学术资源优势。这些资源绝大多数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主要通过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所阅读、下载利用。这本应成为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服务的主要内容,但在各高校电子阅览室里不难发现,充斥其中的尽是游戏、电影、QQ聊天,甚至浏览一些不健康的网站。网络上披露的“高校电子阅览室里聊天、玩游戏的达2/3以上”、“许多大学生在网上除了聊天、玩游戏、看新闻、收发信件外,就不知道还能做什么,网上交友和网上恋爱成为他们最感兴趣的两个主题”等现象其实并不为过。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要么少得可怜,要么形同虚设,查找、访问的寥寥无几。电子阅览室的主要服务内容逐渐转向纯粹“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跟社会网吧相差无几。如此一来,电子阅览室原先那种为教学科研提供电子文献信息资源检索、阅读服务的学术性、教育性特征就慢慢消失了。
2.在读者心目中的定位模糊
许多读者到电子阅览室的目的就是为了上网、聊天、玩游戏。电子阅览室在读者心目中的定位仅仅是”学校办的网吧”。在许多读者看来,电子阅览室就是供上网用的,他们甚至不知道电子阅览室里有很多学习用的资料。学校其他部门设立的业余电子阅览室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学生对电子阅览室功能的认识。业余电子阅览室纯粹是一些部门为了创收而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的,完全用于让学生上网,不承担任何文献信息检索任务。这使得读者把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等同于学校众多业余电子阅览室之一。
3.电子阅览功能萎缩
图书馆设立电子阅览室的目的,是为了弥补传统阅览室的不足,为读者提供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检索、阅览服务。其功能应包含3项:电子文献阅览、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互联网上网服务。具体表现在开展网上预约、催还和续借服务,网上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网上电子公告、电子论坛和意见箱服务,网上信息资源导引服务,最新信息命题通告服务,网上协同信息咨询服务等网络服务。但是,目前高校电子阅览室的电子文献阅览和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两项功能发挥不够,逐渐加强了提供单纯互联网上网服务。
4.服务对象复杂化
高校电子阅览室本应以高校师生为服务对象。但在一些高校的电子阅览室,管理方出于增加收入的目的,默许校外社会人员进入上网,造成服务对象良莠不齐,使电子阅览室失去了固有的用户群特征。这种现象在一些地市级高校和民办高校的电子阅览室,以及省属、部属高校的业余电子阅览室表现尤为明显。
三、原因分析
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把电子阅览室看成是在学校、图书馆(或其他部门)、学生三方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个三位一体的产物,那么,高校电子阅览室出现这种“网吧化”现象,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管理主体的价值取向偏差
图书馆作为电子阅览室的设立和管理方,对电子阅览室的“网吧化”现象负有主要责任。高校图书馆是一个纯粹的服务性机构,其电子阅览室也不应例外,在为本校读者服务时不应收费。但在现有条件下,全国绝大多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都不同程度地实行收费服务。一些图书馆受利益的驱使,片面追求经济收入,希望在保证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适当增加一点收入,改善职工福利待遇。于是在这种功利心理作用下,电子阅览室开始放松管理,默许学生在阅览室里玩游戏、QQ聊天、看电影。但后来为了迎合用户的需求,管理者们违背初衷,一些高校电子阅览室形同虚设,管理松懈,任不良上网行为泛滥。
2.用户群信息素质偏低
用户的信息素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其中信息意识表现为人对信息的重视程度和敏感度,以及对信息采取的态度和方法;信息能力则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利用、交流以及分析与选择的能力;信息道德是在获取、使用、生成和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要求。当代大学生大多有很强的求知意识,但却缺乏信息素质。致使一些大学生不能从信息的角度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加以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沉湎于网络环境中,甚至患上“网瘾综合症。他们上网并不是为了从网上获取新的知识,查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而是忙于网上聊天、网上游戏、网上交友。他们中大多数人缺乏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计算机 操作能力都没有。
3.数字信息资源相对匮乏及对资源的宣传介绍不到位
提供数字信息资源检索、阅览服务是电子阅览室一项主要服务内容。但目前的数字信息资源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许多图书馆的传统文献、电子文献资源虽然丰富,但因人力、财力有限,资源的数字化工作跟不上,有一些网上数字信息又属于收费服务,读者在电子阅览室里检索不到所需信息,自然会将时间用于浏览其他网页。二是有的图书馆虽然有很多数据库,但各个数据库的检索方法不同,缺乏一个统一的检索平台,增加了原本就缺少网络信息检索技能的读者利用数据库的难度。图书馆又没能及时对这些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进行广泛、充分的宣传、引导、培训,以至于花费大量资金购买来的数据库被闲置。
4.校方对学生的引导、教育不够
目前,国内高校在对学生信息素质的教育上普遍重视不够。在信息社会里,信息素质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素质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学校对信息素质的宣传教育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并未真正下决心创造良好的信息素质教育环境,树立崇尚信息素质之风,并将其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这就使得一些学生忽视自身信息素质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关于所有高校必须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的规定至今仍然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电子阅览室要想发挥应有的功能的确勉为其难。
四、对策探讨
电子阅览室的“网吧化”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消除这种现象,还电子阅览室本来面目,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1.努力创造良好的信息资源环境。第一,努力建设特色数据库,增加各种大学生读者需要的实用数据信息,丰富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吸引读者。例如,可以大量增加与学生学习息息相关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资料、模拟题,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辅导资料及试题,英语学习听力材料,公务员考试辅导资料,研究生考试辅导资料等。这些资料是一般网吧所没有或无法提供的,可以吸引大量读者前来使用。第二,加强对馆藏数字信息资源的宣传,经常举办信息资源检索方法的培训,提高数据库的使用率。
2.克服管理主体的短期经济效益心理,加大监管力度。作为电子阅览室的管理者,应注意处理好小集体的经济利益与学校教书育人大方向的关系,以服务为重。电子阅览室特别是一些业余电子阅览室应加大现场巡查、监管力度,防止外来人员进入,坚决制止不良上网行为,净化电子阅览室的上网环境。切不可为了增加收入而放松管理,迁就、放任用户的不良上网行为。
3.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培养良好的阅览习惯。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上网行为,告诉学生上网除了游戏、聊天、交友外,还有更精采世界值得去探索、遨游。经常开展与网络相关的活动,丰富校园网络生活,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创业等。
4.加强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信息资源检索能力。学校应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增加网络知识的教育和培训的比重。以图书馆为依托,大力加强学生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建设,真正把文献信息检索课像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一样纳入全校必修课程,提高学生文献信息检索技能。
5.从技术层面着手,监控校园网出口。由学校校园网管理部门负责,实行个人账户管理制度,对全校所有用户实行网络实名登记上网,适当限制个别账户长期占用网络出口的时间,屏蔽、过滤一些不健康网站。
参考文献
1 陈梅花.电子阅览室与网吧的比较分析.图书馆杂志,2002(10)
2 王真.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刍议.现代情报,2004(2)
3 黄晓斌。大学生的网瘾综合症与信息素质教育.图书馆学研究,2003(1)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图书馆福建厦门 3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