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会既然是个“会”,领导人为什么不叫“会长”呢?
这有4个观察视角。
第一,历史习惯。以中华全国总工会为例,领导人最早叫主任。比如中國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会前身)第一届领导人邓中夏,就是总部主任。毛泽东还当过湖南部主任,相当于今天的湖南省总工会主席。1925年工会领导人又改称“委员长”,直到1948年,改称“主席”至今。
第二,词汇色彩。 “会长”的叫法不太符合工人阶级形象,“主任”太泛化,而“委员长”又太正规,因为“委员长”是指政党或政府高阶官职,而工会是群团组织,所以“主席”比其他几个称谓更好。
第三,汉语渊源。“主席”的来历是,古人没有凳子椅子,席地而坐,当时分为“主席”与“客席”,相当于现在请客中的主位与客位,所以“主席”就是起主导作用的人物。历史上的工人多属“弱势群体”,让工人的代表居于“主席”,体现的是工人群众美好愿望。
第四,意识形态。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人改称“主席”,是1948年8月。为什么这个时候,突然不叫“主任”或“委员长”而叫“主席”了呢?我们可以想象,1948年,解放区搞土改,农民翻身做主,农会领导就叫“主席”,意味着千百年来受压迫的底层民众从此成为“主导”、居于“主席”。同理,在城市,工人也要翻身做主,工会领导除了叫“主席”,还有更合适的称谓吗?
这有4个观察视角。
第一,历史习惯。以中华全国总工会为例,领导人最早叫主任。比如中國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会前身)第一届领导人邓中夏,就是总部主任。毛泽东还当过湖南部主任,相当于今天的湖南省总工会主席。1925年工会领导人又改称“委员长”,直到1948年,改称“主席”至今。
第二,词汇色彩。 “会长”的叫法不太符合工人阶级形象,“主任”太泛化,而“委员长”又太正规,因为“委员长”是指政党或政府高阶官职,而工会是群团组织,所以“主席”比其他几个称谓更好。
第三,汉语渊源。“主席”的来历是,古人没有凳子椅子,席地而坐,当时分为“主席”与“客席”,相当于现在请客中的主位与客位,所以“主席”就是起主导作用的人物。历史上的工人多属“弱势群体”,让工人的代表居于“主席”,体现的是工人群众美好愿望。
第四,意识形态。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人改称“主席”,是1948年8月。为什么这个时候,突然不叫“主任”或“委员长”而叫“主席”了呢?我们可以想象,1948年,解放区搞土改,农民翻身做主,农会领导就叫“主席”,意味着千百年来受压迫的底层民众从此成为“主导”、居于“主席”。同理,在城市,工人也要翻身做主,工会领导除了叫“主席”,还有更合适的称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