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行业浸淫多年,爱学堂创始人汪建宏深知外行切入体制内市场的难处。体制内一套普通的教材或辅导用书,多年没有在教学形式上产生大的革新,但发行量依然能达到千万册级别,覆盖千万用户,缘于这个市场过于封闭,加上复杂的政策和地域问题,创业者单凭一腔热血,实在难以顺利杀入。
爱学堂的团队里,经常是7个人埋头一周,就为了做一个3分钟的片子,这是成本昂贵的原因所在——每集成本高达数万元。
一个体制内的名师先提供一个脚本,再由一个懂互联网懂教育的产品高手把脚本改成孩子们喜爱的各种范儿,整个过程都在导演的设计控制中。最后由美术师一帧帧手绘,加上专业的节目主持人配音,整个制作流程充满了浓浓的教育氛围和影视专业范儿。当然,这番用心的付出,换来了教育界的积极认可和孩子们无数的“点赞”。
天派?地派?两栖派
从一开始做爱学堂,汪建宏就决心要做好的教育内容。他把在线教育的众多公司分成“天派”和“地派”。通过平台找好老师或是拍考题上传找答案的天派,只是打破了信息的不透明,前者本质仍然是做家教,谈不上变革,后者也没有给孩子实质性的帮助。而地派更擅长的不是搞定孩子,是搞定孩子妈——提分、名师、品牌宣传,校区装修得漂不漂亮、有多少成功案例、考上了什么好的大学,但往往这些并不是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所在。
汪建宏认为做教育产品的前提,是正视一个现实:学习对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非主动性的事。比如题库类的产品就有个明显的“淡旺季”,大多是临考试前出现使用高峰,考试后用户活跃度就会下降。
所以一开始他就想清楚了自己要做一个好的在线教育课程产品,不是天派也不是地派,而是“两栖”。汪建宏做了七八年网校,产品销售一手抓,从营业额到市场规模都做到了行业第一。但今天回头看当年,那仍然是地派做的事:把妈妈们喜欢的名校名师课程搬到了互联网。
2013年开始,汪建宏经常焦虑。大批互联网创业者都杀进来了,传统的教辅机构也开始转型,到底在线教育的产品方向在哪里?汪建宏找到了来自学而思和腾讯的合伙团队,深刻的教育理解加上互联网思维,很快就帮他找到了答案。
爱学堂的很多课程元素都来自孩子们关注爱看的A站、B站、飞碟说、“十冷”等等节奏快、语气新潮的互联网产品。汪建宏说,在线教育不是解决不了学习不快乐这件事,只看你愿不愿意静下心、认真地在教学内容里下苦工,让产品本身除了传播快以外还要紧贴当下的教育方向,真正让孩子们学有所得。
一不小心让老师也喜欢上了
爱学堂原本的计划是先让孩子们喜欢上爱学堂的课程,然后顺利切入体制外,去革新老一代的培训教辅市场,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体制内的老师比孩子还喜欢这些动漫课程。第一,传统的课堂老师在备课时,搜索到的只能是文字类、题库类资料,很难找到视频类的资料。而一个很简单的知识点,爱学堂会用一个动画片把它介绍出来、讲清楚。老师们最喜欢在正式讲课前先播放一段相关的爱学堂课程,趣味性的课前破冰和代入方式让课堂从此变得不一样。
还有的教师喜欢让孩子用爱学堂的视频预习。现在中小学提倡翻转课堂方式,让孩子在家里学习,但仍然是把书本的知识翻一遍,依然无趣,孩子们的完成率实际上并不理想。但当把知识点改编成动漫后,孩子们意外地都能按时完成。
无心插柳的推广,使爱学堂顺利地切入了体制内市场,截至目前,已经覆盖了近千所学校。
爱学堂的后台数据显示,一个学生在其网站平均的停留时间可以超过15分钟。一个视频在3?5分钟左右,这说明用户至少会看2?3个视频。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大部分注册用户是00后,而且基本都是自己注册的。运营的结果使团队更笃信一个结论:孩子不是没有创造力,也不是不爱学习,只是从来没人把学习这件事变得有趣、变得让他喜欢。
孩子们和老师们对产品的喜爱使原来旧有的教学流程开始发生变化,课前有更多的教师推荐学生去体验预习,这在过去是很难实现的。同时课堂上的微课程又为教师的授课增加了趣味和笑声,间接地提高了课堂效率。而在前两个环节的用户沉淀,使得课堂和系统背后的内容积累、教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成为可能,也进一步顺利地完成了课后这个环节,使得整个教学形成了闭环。
在体制内学校推广的过程中,团队还发现,很多学校还在用老旧的教育方法教育00后,“学习体验差到难以想象”。纵使配备了超大电子屏、拥有价值几十万的教学设备,放的依然是最没劲的文档和粗糙的课件;空有教学能力,没有孩子喜爱的内容制作能力。而当爱学堂的产品呈现在教室中时,无论是孩子还是老师,都得到了意外的惊喜。
“传统的网校制作的名师课,每节课请名师讲的费用1000块钱,再加推广和后期制作的2000元,卖价通常是5000元/年左右。”汪建宏对比说,“而我们现在制作一节课要3万?5万块钱,而卖的却只有15块钱/月。”爱学堂的制作成本要高出几十倍,销售价格却又是传统网校的几十分之一,低价高质的经营策略使爱学堂快速获得了体制内市场,同时,可收费的推广模式也让更多的创业者顺利加入到爱学堂的合作渠道中,业务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虽然课程达到了预期,但还没达到团队最满意的程度,汪建宏希望在未来基于现在的用户群体做UGC模式,让孩子和老师成为课程的创作者,参与到MOOC的实践中来。
“一个孩子愿意在课程上花自己的零花钱买你的动漫课,已经很了不起了。如果他还能在参与的过程中创造出一些更好的形式和内容,那时产品会真正具备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现在的优质内容还是太少了,比如初中部分学科做完了,但其他学科还需要较长时间去制作。”爱学堂除了自己研发外,还不断地和更多有优质资源的创业者合作,帮助他们梳理渠道,完善内容的认证,然后再通过爱学堂的模式把资源做到学校里,完成收费的闭环和用户的快速传播。
为什么爱学堂能把“寓教于乐”这件事做成?汪建宏觉得原因有二。一是过去的信息化手段和技术确实达不到,单是互联网传播这一件事,带宽就拖了后腿。信息化在推动着教育的发展。二是用户真的变了,不再是驱动力很强的80后,被爸妈念着“要好好读书,上大学是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新生代天生是亲近互联网的,看着暴走漫画长大,喜欢寓教于乐的形式,已经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去接受传统教育形式。在近几年甚至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会有更多的创业者和投资者涌进教育行业。爱学堂除了会持续进行教学产品和模式的创新外,也会给更多的教育创业者提供土壤和平台,让分享经济走入教育行业,一起助力在线教育的革新和成长。
爱学堂的团队里,经常是7个人埋头一周,就为了做一个3分钟的片子,这是成本昂贵的原因所在——每集成本高达数万元。
一个体制内的名师先提供一个脚本,再由一个懂互联网懂教育的产品高手把脚本改成孩子们喜爱的各种范儿,整个过程都在导演的设计控制中。最后由美术师一帧帧手绘,加上专业的节目主持人配音,整个制作流程充满了浓浓的教育氛围和影视专业范儿。当然,这番用心的付出,换来了教育界的积极认可和孩子们无数的“点赞”。
天派?地派?两栖派
从一开始做爱学堂,汪建宏就决心要做好的教育内容。他把在线教育的众多公司分成“天派”和“地派”。通过平台找好老师或是拍考题上传找答案的天派,只是打破了信息的不透明,前者本质仍然是做家教,谈不上变革,后者也没有给孩子实质性的帮助。而地派更擅长的不是搞定孩子,是搞定孩子妈——提分、名师、品牌宣传,校区装修得漂不漂亮、有多少成功案例、考上了什么好的大学,但往往这些并不是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所在。
汪建宏认为做教育产品的前提,是正视一个现实:学习对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非主动性的事。比如题库类的产品就有个明显的“淡旺季”,大多是临考试前出现使用高峰,考试后用户活跃度就会下降。
所以一开始他就想清楚了自己要做一个好的在线教育课程产品,不是天派也不是地派,而是“两栖”。汪建宏做了七八年网校,产品销售一手抓,从营业额到市场规模都做到了行业第一。但今天回头看当年,那仍然是地派做的事:把妈妈们喜欢的名校名师课程搬到了互联网。
2013年开始,汪建宏经常焦虑。大批互联网创业者都杀进来了,传统的教辅机构也开始转型,到底在线教育的产品方向在哪里?汪建宏找到了来自学而思和腾讯的合伙团队,深刻的教育理解加上互联网思维,很快就帮他找到了答案。
爱学堂的很多课程元素都来自孩子们关注爱看的A站、B站、飞碟说、“十冷”等等节奏快、语气新潮的互联网产品。汪建宏说,在线教育不是解决不了学习不快乐这件事,只看你愿不愿意静下心、认真地在教学内容里下苦工,让产品本身除了传播快以外还要紧贴当下的教育方向,真正让孩子们学有所得。
一不小心让老师也喜欢上了
爱学堂原本的计划是先让孩子们喜欢上爱学堂的课程,然后顺利切入体制外,去革新老一代的培训教辅市场,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体制内的老师比孩子还喜欢这些动漫课程。第一,传统的课堂老师在备课时,搜索到的只能是文字类、题库类资料,很难找到视频类的资料。而一个很简单的知识点,爱学堂会用一个动画片把它介绍出来、讲清楚。老师们最喜欢在正式讲课前先播放一段相关的爱学堂课程,趣味性的课前破冰和代入方式让课堂从此变得不一样。
还有的教师喜欢让孩子用爱学堂的视频预习。现在中小学提倡翻转课堂方式,让孩子在家里学习,但仍然是把书本的知识翻一遍,依然无趣,孩子们的完成率实际上并不理想。但当把知识点改编成动漫后,孩子们意外地都能按时完成。
无心插柳的推广,使爱学堂顺利地切入了体制内市场,截至目前,已经覆盖了近千所学校。
爱学堂的后台数据显示,一个学生在其网站平均的停留时间可以超过15分钟。一个视频在3?5分钟左右,这说明用户至少会看2?3个视频。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大部分注册用户是00后,而且基本都是自己注册的。运营的结果使团队更笃信一个结论:孩子不是没有创造力,也不是不爱学习,只是从来没人把学习这件事变得有趣、变得让他喜欢。
孩子们和老师们对产品的喜爱使原来旧有的教学流程开始发生变化,课前有更多的教师推荐学生去体验预习,这在过去是很难实现的。同时课堂上的微课程又为教师的授课增加了趣味和笑声,间接地提高了课堂效率。而在前两个环节的用户沉淀,使得课堂和系统背后的内容积累、教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成为可能,也进一步顺利地完成了课后这个环节,使得整个教学形成了闭环。
在体制内学校推广的过程中,团队还发现,很多学校还在用老旧的教育方法教育00后,“学习体验差到难以想象”。纵使配备了超大电子屏、拥有价值几十万的教学设备,放的依然是最没劲的文档和粗糙的课件;空有教学能力,没有孩子喜爱的内容制作能力。而当爱学堂的产品呈现在教室中时,无论是孩子还是老师,都得到了意外的惊喜。
“传统的网校制作的名师课,每节课请名师讲的费用1000块钱,再加推广和后期制作的2000元,卖价通常是5000元/年左右。”汪建宏对比说,“而我们现在制作一节课要3万?5万块钱,而卖的却只有15块钱/月。”爱学堂的制作成本要高出几十倍,销售价格却又是传统网校的几十分之一,低价高质的经营策略使爱学堂快速获得了体制内市场,同时,可收费的推广模式也让更多的创业者顺利加入到爱学堂的合作渠道中,业务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虽然课程达到了预期,但还没达到团队最满意的程度,汪建宏希望在未来基于现在的用户群体做UGC模式,让孩子和老师成为课程的创作者,参与到MOOC的实践中来。
“一个孩子愿意在课程上花自己的零花钱买你的动漫课,已经很了不起了。如果他还能在参与的过程中创造出一些更好的形式和内容,那时产品会真正具备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现在的优质内容还是太少了,比如初中部分学科做完了,但其他学科还需要较长时间去制作。”爱学堂除了自己研发外,还不断地和更多有优质资源的创业者合作,帮助他们梳理渠道,完善内容的认证,然后再通过爱学堂的模式把资源做到学校里,完成收费的闭环和用户的快速传播。
为什么爱学堂能把“寓教于乐”这件事做成?汪建宏觉得原因有二。一是过去的信息化手段和技术确实达不到,单是互联网传播这一件事,带宽就拖了后腿。信息化在推动着教育的发展。二是用户真的变了,不再是驱动力很强的80后,被爸妈念着“要好好读书,上大学是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新生代天生是亲近互联网的,看着暴走漫画长大,喜欢寓教于乐的形式,已经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去接受传统教育形式。在近几年甚至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会有更多的创业者和投资者涌进教育行业。爱学堂除了会持续进行教学产品和模式的创新外,也会给更多的教育创业者提供土壤和平台,让分享经济走入教育行业,一起助力在线教育的革新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