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老舍的《四世同堂》不是完整版很令人诧异和好奇。因为中国大家们的作品除了《红楼梦》基本上没有未完成之作。但是《四世同堂》就是没有结尾。
结尾是英文版的,如果想要阅读全书,就要把英文回译成中文。
英文回译需要的是最后十三章,但依然比较有挑战性,因为不再是单纯的英译,还要“像”和“还原”。就是你翻译出的文体需要尽量体现出原著的情绪,原作者的风格。所以当我接到这个任务时心情自然既兴奋又紧张。
想象一下写好的文字突然从文档里消失的那种心情。即使你马上返身往回找,回溯刚刚写过的文字,也写不全了。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一片白。
怪不得《红楼梦》后四十回再怎么妙笔生花也写不出曹雪芹的原汁原味。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曹雪芹。
世界上也只有一个老舍。
二
挑战从找书开始。上网查询,发现没有英文版本。一般情况下,网上寻索既可以找到要翻译的原版书,然后下单或在图书馆预订即可。但是我查来查去也没找到英文原版。有的只是中文版本。于是网询本地图书馆专业人员。计算机屏幕上,老美馆员哗啦啦打出一串,一边查找,一边惊叹:这本书好像很俏,本馆没有,本州最近的一本在另一个城市。赫赫有名的德州大学也只有一本。好不容易在网上搜出了一本,售价四百美元。
惊叹连连。啧啧,四百刀,《莎士比亚全集》吗?
德州大学不远不近,离我住的地方有二十千米的车程。但是只身前往不行,还要先有大学图书馆借书证。计算机屏幕对面的馆员告知,办理图书证最快要两星期。踌躇之间,想到邻居小莎,她在德州大学工作,应该有借书证。小莎抄着台湾腔的国语说,老舍吗,当然知道了。干吗这么着急?
她不知道这单家独本对我有多重要。因为此时的我已经脑洞大开,想象着全世界的人都有可能成为这本书的潜在借读者。
第二天早上,小莎上班,我跟班。她平常都是开车到公交总站,然后乘车一路到大学校园。
这样省了自己费神开车,环保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放松。小莎说。
我还是第一次坐这样的市内长途公交车,踏上去,窗明几净,空调清凉。小莎把月票“哔”一声滑过。临到我时才发现要正好的现金投箱自行买票。我们俩站在那里对着手提包翻找,司机却起身开腔道,不用找了,他说。不就是到德州大学吗,我送你们到那里就是。黑人司机精神抖擞,深色制服上衣领口露出天蓝色的衬衫。有一瞬间,我恍惚觉得自己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或者至少是在那样的氛围里,与打着领结带着白手套的司机邂逅。
早班的车里人不多,我和小莎靠窗坐下,望着窗外高速上的车流如水,前车接后车的景象,我立刻明白了小莎要乘公交车的缘由。
天高云淡,德州大学城人来人往,学生很多。美国大学基本就是没有围墙的小城。小莎去工作,我按照她的指示找到图书馆,心下欢喜;我喜欢大学的氛围,尤其是图书馆。跟前台图书馆员询问了这本书的位置,便乘电梯去五楼自行找书。“叮”的一声响,我走出电梯,发现空旷静谧的一层楼,几乎没人,就一个学生模样的人在看书。一排排的书架带着陈年的痕迹,沉积而深厚。我在标志着中文拼音字母的书架中徘徊,周围有淡淡的纸张书籍的味道散开。
上下寻求着,我终于在一大串英文书籍中找到了那本书,深蓝色书装,岁月弥坚的版本模样。再一瞧,书架上竟然还有老舍的其他著作,以及中国名家们的书。真是亲切又惊喜。这些老版本的书籍大多是香港开明书店印刷,上世纪三十年代版本,最近的也是七十年代版本。倒像是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见到了明清时代的画作收藏品。也就立刻明白了为什么此书一册难求,绝版单本是也。
拿着书,到楼下去借书,想着小莎指着借书证上她的照片,说的老美眼里东方人长得都一样的话,心里忐忑,正好看到楼下有自动借书机,于是趋前提书自行扫借。可是,扫来扫去就是不接受。只好硬着头皮去前台。管理员说这书是特种,不能用自动借书机。还好,他并没有太在意,亮光一闪就扫给我了。我终于拿到了这本此城唯一的一本书。
翻开来,老舍的这本大作英文题目叫“The Yellow Storm” ,中文名:《风吹草动》四个字,繁体从上往下列过来。英译者:伊达·浦爱特(Ida Pruitt)。
三
现在来讲一下这本书的来历。《四世同堂》总共分三部,写于1944—1948年,是关于抗战时期北平城里百姓的故事。先是在报纸上连载,然后刊发单行本。
书也是有命运的。上部和中部分别出了单行本《惶惑》(上)和《偷生》(中)。下部取名《饥荒》,但是没连载完就停了。正值解放。没连载完也就没有单行本。而后“文革”时抄家,手稿丢失。下部就成了未完结篇。
但是下部有英文版。就是1946年,老舍应美国国务院邀请,来美访学一直到1948年6月。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老舍除了访学也写作,下部《饥荒》就是在美完成的。
查一下,发现老舍这三年真是丰产,除了完成《饥荒》外,还写了长篇《鼓书艺人》(The Drum Singer), 并协助《骆驼祥子》翻译成英文,拍成电影的工作。
然后,开始了《四世同堂》的英译。所以,《四世同堂》有英译本,首先要感谢当年的这场中美文化交流。而且中文小说进入欧美也是从老舍这里开始的,属于中文英译的先锋。
老舍在美国时也开始协助《金瓶梅》的英译。
我拿到手的英文原版就是《四世同堂》里的下册《饥荒》。英文版本里分三部分叙述,只有后十三章是中文版本里缺失的部分。
1950年下部《饥荒》曾经在《上海文学》连载过,但是连载到八十七章时突然标注连载完毕,总共是一百章,后面的十三章无故消失。1951年《四世同堂》英文版出版,包括了全部的一百章。
現在要把这后十三章回译成中文。当然翻译不再是单纯这些章节而已。半路出来的这些人物,他们的前世今生都得弄清楚才能接下去。于是我又找来《四世同堂》上册和中册通读。全部是一百万字,上和中有接近七十万字。 阅读发现老舍的文字特点之一是喜欢短句子,有时候一个字断一下,强调语气。有时候就是断句,没理由的,更像口语讲故事的人,讲讲,喘口气,随性。句式简单,大白话,不咬文不嚼字。
风格上幽默之处闪光,讽刺挖苦的地方那也是伶牙俐齿绝不留情。读着英文都要笑出声。因为翻译这英文的伊达·浦伊特是个中国通,用的英文词句非常平实,表达出来的意思也就简单明了。
四
伊达出生在中国山东蓬莱,父母是来自美国南部乔治亚州的牧师。他们长期居住在中国,伊达的童年就是在烟台附近的一个小渔村长大。后回美读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伊达再次来到中国,支持抗战。她在北京的居所一度成为抗日人员的避难所。伊达1985年去世,享年96岁,《纽约时报》发长文报道,称其为中美友好使者。伊达终生为公益事业服务,一生未婚,半生在中国。收养有两个女儿,中国女孩和俄国女孩。
1939年到1959年间,伊达居住在纽约,担任国际组织的负责人,致力于资助中国文化友好交流事业。也是在这期间,她协助老舍将《四世同堂》翻译成英文并出版发行。
伊达中国生中国长,口语表达没问题,但是不能阅读,所以当时是老舍读中文,伊达再直接译成英文。
想起大学时翻译英文原著作品也是这样。老师读原著一边口译出来,学生做下手,直接给记录下来。
这样的结果往往就是读的人会临时起意,删减自如,有时甚至意思到了就可以。
所以有说伊达的这个英文译本,后面也是删掉了一部分的。就是翻译的过程中,老舍觉得有的段落实在意义不大,加上美国读者不喜欢长篇大论的东方小说,他就干脆直接舍去。这样猜测的原因是英文下部的文字数目跟中文原版对不上。中文版整部一百万字,上、中接近七十万字,那下部应该是三十万字。结果是不到二十万字,差出十万。
因而有了后来的发现。就是2016年上海作协的赵武平,偶然在哈佛图书馆发现了这部作品的翻译原稿。上面不但有伊达打字机印出的手稿,还有老舍的手迹,以及与赛珍珠、夏志清的通信。赵武平把后边这部分翻译出来,在2017年一期的《收获》上刊出。
老实讲,这么尽力的原因,也是回译这本书的感慨之一,那就是:还原书写历史的必要。如果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生活经历中的故事讲出来,那就是活生生的真实历史。
五
回译的过程中也感叹人生的奇特和轨迹。
《四世同堂》里主要是以祁老人一家为主线的故事,再加上小羊圈这个胡同里的邻居们。
小羊圈即是依据老舍的出生地北平小杨家胡同塑造的。
《四世同堂》里祁老人一家四代住在一个房檐下,儿子天佑,儿媳天佑太太,三个儿子,瑞宣、瑞丰、瑞全。小说通过这些人的生活,一次又一次地展现那时的国人逆来顺受的心理和得过且过的行为。天佑的死,还有李四爷的死都是如此。天佑遭到日本人的侮辱殴打,投河自尽。
对于当时国民这种逆来顺受世道人心的沉沦情形,老舍感慨愤然,一直有写书抨击之愿望。1941年老舍在重庆,长篇创作在此萌芽,他希翼能像但丁的《神曲》那样:从灵的文学开始,开启良心之门,使人人都过着灵性的生活。这是他在重庆山中演讲的一句话,也是《四世同堂》创作的初衷。《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每部三十三歌,加上序曲共一百歌。《四世同堂》也分三部《惶惑》《偷生》《饥荒》,每部三十三段,加上《惶惑》多出的一段,共一百段。
感叹命运即创作这些人物的作者最后的结果也是如此。老舍投湖自尽的情形几乎是跟天佑的情形一样地如法炮制。
六
老舍生命中的三个女人对他的影响也很奇特。
初恋刘小姐的父亲就是当初资助老舍读书的刘寿绵。老舍有一篇散文《宗月大师》讲的就是这段故事。
刘小姐的人生悲惨,最后是沦落卖身,死于非命。所以老舍的小说里总有一个这样的红尘女子,心地善良,为世事所不容,最后死于非命。《四世同堂》里就是尤桐芳,不幸沦为红尘,后给汉奸冠晓荷做妾,被大老婆大赤包欺压,最后走入抗战,在剧场日本人的混战中死亡。
老舍的妻子呢,对《四世同堂》的创作算是有直接影响,特别是抗战时期。因为老舍根本是走了,留下三个孩子和老舍的娘,全都是妻子一个人照应。《四世同堂》创作基本都是她给他提供的素材,讲述小羊圈的生活经历。因为老舍是不在场的,缺失的。可以說没有妻子也就没有《四世同堂》。但这是个双刃剑。就是后来“文革”老舍挨斗,如果家庭有温暖,他也许不会走上绝路?
第三个女人赵青阁是老舍抛家撇业去武汉抗敌时的共同战友。
青阁小姐也喜欢画画,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落叶无限愁》就是以女画家和教授的情愫为主线,可以算是那一时期的情感对照记。
世界真大,也真小。赵青阁读的是1933年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跟我表叔公画家杨角是同学。1933年的上海美专是刘海粟等人创办。
想象在飞跃,穿越时空,来到上世纪三十年代那个群星灿烂的年代里。在上海,年轻的艺术家们在这里作画,写作,生命的轨迹在此交会闪光。我与江南的缘由原来早在于此。
老舍是满族正红旗,我是满族正黄旗,满姓叶赫那拉。
所以这场回译不能不说有缘。
因为家族的历史,我对满族文化生活习俗从小耳闻目睹,看到老舍作品里的这些场景描述,就觉得十分熟悉而亲切。
《四世同堂》里的旗人形象最富代表性的就是小文夫妇。
这是一对惊世骇俗的伶人,举手投足言谈举止之间渗透着骨子里的贵族气质。旗人的那种好艺术喜享乐,而又世事通达不卑不亢的性情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汉奸冠晓荷看中了小文太太若霞,整天往她家里跑,名曰听戏学戏。若霞不愠不火宛若霞光。小文拉琴若霞唱戏,什么叫神仙伴侣,看他们就知道了。 若霞拒绝给台下醉酒的日本军官演唱。枪声响起,若霞如花一样飘起,从不问世事的小文飞身抡起了椅子,日本人脑浆迸裂。小文夫妇雪白的绸衫化作了一片云。
《四世同堂》里如果有浪漫的情怀,在这两个旗人身上展现无遗。
七
翻译也是回顾历史。
《四世同堂》里很多描述抗战时期的北平生活,让人切身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日本人的残忍。
许多具体到不可思议,比如抗战后期,日本人上街抢东西,还是日本女人。因为战争匮乏,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干脆就成了公开抢。
东北也有很多日本民居,就是二次大战时候,日本人携家带口来中国居住。
先前觉得抗战胜利把这些日居时代的房屋、建筑都砸掉搞得稀巴烂,颇有些可惜。读了书里的描绘,就非常能理解了,实在是恨之入骨。大有任何与日本人有关的痕迹留下来都是可耻的行径。
《四世同堂》里的钱默吟这个角色就非常能说明这一点。
钱先生是诗人,一个不管窗外事的文人。
战争来临,他的二儿子是司机,把一卡车的日本鬼子开到山涧里,连同自己的性命。
汉奸邻居冠晓荷告密,带着日本人来抓钱先生。钱先生病着的大儿子上去拦阻,被打死。钱太太一下失去两个儿子,丈夫被抓走,大病死去。
结果就剩下儿媳和肚子里的遗腹子。家破人亡,咫尺瞬间。
钱先生在牢狱中受刑被折磨,出狱后成了抗战斗士。
你道是他一个老头,又不能上前线,他怎么个斗士法?
就是号召,只要见到一个人,就鼓励号召那个人起来抗战,结果是在钱先生的影响下,一批人走上抗日的征途。
感觉这本书如果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是其中之一。
就是也许你现在没有安危的问题,也许恶行并没有在你身边出现,但是危险可能就在角落,恶行可能会像瘟疫般瞬间蔓延。
作为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你要行动,加入到行列中去。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社会要强调公德心、责任感。哈佛大学为什么在录取新生时,最重要的一项是辨别考生是否对这个世界有责任感与贡献的前景。
而中华五千年文化里主张的那些不惹事、明哲保身、中庸之道等与时代进步相阻碍的因素,都是应该要去除的糟粕。
八
回译也像模仿秀,站出来看谁最像。
一般认为马小弥译本比较接近老舍韵味,就是口语化,京腔。马小弥生活在上海,是巴金的义女。
那么她的版本我看了一下,就是有些省略,未翻译的段落似乎跟当时的环境有关。
有人也专门写过文章对此评论。
伊达的英译本其实很地道,其中的名字部分,老三瑞全、招弟、妞子都不同于汉语拼音。金三爷变成了王三爷(Wang the Third),连姓都改了。
这显然是为了方便美国读者。因为在英语里这样的名字更普遍,相对单纯的汉语拼音也更容易接纳。
说到小说中的英文译名,要特别提上一笔。(Lan the Eastern Sun)蓝东阳、(The Monk, Clear Moon)明月和尚、(Chrysanthemum)胖菊子、(Kuan The Morning Lotus)冠晓荷、(Big Red Pepper)大赤包、(Old Man Chi)祁老人。每一个名字都很独特,中英文俱佳,令人過目不忘。看到名字都能感觉后面的故事直往外跑。连带着显示出老舍文字的另一特点,即颜色与隐喻。看看这些名字,蓝白菊绿红,而祁老人的英文译名直接就是姓“旗”之音。实在别具特色。
对此,不外乎英文版受欢迎,然后的日文版也大热。真是走了一圈才回到中国。
就像凯伦·布森的《走出非洲》当年也是在美国大热,最后惹得丹麦读者很不高兴,意思是丹麦才是原作者的故乡,肥水怎么能外流。
所以后来科丽·布森都是先在丹麦发布作品,然后再周游列国。
《四世同堂》的经典性之一是其中的国民性。就是国民应该以成熟为象征,责任心为己任。《四世同堂》里的一伙缺乏自主性,自私自利,蝇蝇苟且一族被刻画得十分深刻。从冠晓荷、蓝东阳之流,到丁约翰、胖菊子、陈野求。简直是鲁迅的阿Q、孔乙己之类的重现。
国家的强大,国民素质是硬件。这也许是《四世同堂》之所以为经典和所给予的最大启示之一。
而能参与《四世同堂》全版回译的过程实属一场天眷待的缘由。在书中所有闪耀过的星辰重又相聚,灿烂芳华。
老舍的《四世同堂》不是完整版很令人诧异和好奇。因为中国大家们的作品除了《红楼梦》基本上没有未完成之作。但是《四世同堂》就是没有结尾。
结尾是英文版的,如果想要阅读全书,就要把英文回译成中文。
英文回译需要的是最后十三章,但依然比较有挑战性,因为不再是单纯的英译,还要“像”和“还原”。就是你翻译出的文体需要尽量体现出原著的情绪,原作者的风格。所以当我接到这个任务时心情自然既兴奋又紧张。
想象一下写好的文字突然从文档里消失的那种心情。即使你马上返身往回找,回溯刚刚写过的文字,也写不全了。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一片白。
怪不得《红楼梦》后四十回再怎么妙笔生花也写不出曹雪芹的原汁原味。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曹雪芹。
世界上也只有一个老舍。
二
挑战从找书开始。上网查询,发现没有英文版本。一般情况下,网上寻索既可以找到要翻译的原版书,然后下单或在图书馆预订即可。但是我查来查去也没找到英文原版。有的只是中文版本。于是网询本地图书馆专业人员。计算机屏幕上,老美馆员哗啦啦打出一串,一边查找,一边惊叹:这本书好像很俏,本馆没有,本州最近的一本在另一个城市。赫赫有名的德州大学也只有一本。好不容易在网上搜出了一本,售价四百美元。
惊叹连连。啧啧,四百刀,《莎士比亚全集》吗?
德州大学不远不近,离我住的地方有二十千米的车程。但是只身前往不行,还要先有大学图书馆借书证。计算机屏幕对面的馆员告知,办理图书证最快要两星期。踌躇之间,想到邻居小莎,她在德州大学工作,应该有借书证。小莎抄着台湾腔的国语说,老舍吗,当然知道了。干吗这么着急?
她不知道这单家独本对我有多重要。因为此时的我已经脑洞大开,想象着全世界的人都有可能成为这本书的潜在借读者。
第二天早上,小莎上班,我跟班。她平常都是开车到公交总站,然后乘车一路到大学校园。
这样省了自己费神开车,环保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放松。小莎说。
我还是第一次坐这样的市内长途公交车,踏上去,窗明几净,空调清凉。小莎把月票“哔”一声滑过。临到我时才发现要正好的现金投箱自行买票。我们俩站在那里对着手提包翻找,司机却起身开腔道,不用找了,他说。不就是到德州大学吗,我送你们到那里就是。黑人司机精神抖擞,深色制服上衣领口露出天蓝色的衬衫。有一瞬间,我恍惚觉得自己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或者至少是在那样的氛围里,与打着领结带着白手套的司机邂逅。
早班的车里人不多,我和小莎靠窗坐下,望着窗外高速上的车流如水,前车接后车的景象,我立刻明白了小莎要乘公交车的缘由。
天高云淡,德州大学城人来人往,学生很多。美国大学基本就是没有围墙的小城。小莎去工作,我按照她的指示找到图书馆,心下欢喜;我喜欢大学的氛围,尤其是图书馆。跟前台图书馆员询问了这本书的位置,便乘电梯去五楼自行找书。“叮”的一声响,我走出电梯,发现空旷静谧的一层楼,几乎没人,就一个学生模样的人在看书。一排排的书架带着陈年的痕迹,沉积而深厚。我在标志着中文拼音字母的书架中徘徊,周围有淡淡的纸张书籍的味道散开。
上下寻求着,我终于在一大串英文书籍中找到了那本书,深蓝色书装,岁月弥坚的版本模样。再一瞧,书架上竟然还有老舍的其他著作,以及中国名家们的书。真是亲切又惊喜。这些老版本的书籍大多是香港开明书店印刷,上世纪三十年代版本,最近的也是七十年代版本。倒像是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见到了明清时代的画作收藏品。也就立刻明白了为什么此书一册难求,绝版单本是也。
拿着书,到楼下去借书,想着小莎指着借书证上她的照片,说的老美眼里东方人长得都一样的话,心里忐忑,正好看到楼下有自动借书机,于是趋前提书自行扫借。可是,扫来扫去就是不接受。只好硬着头皮去前台。管理员说这书是特种,不能用自动借书机。还好,他并没有太在意,亮光一闪就扫给我了。我终于拿到了这本此城唯一的一本书。
翻开来,老舍的这本大作英文题目叫“The Yellow Storm” ,中文名:《风吹草动》四个字,繁体从上往下列过来。英译者:伊达·浦爱特(Ida Pruitt)。
三
现在来讲一下这本书的来历。《四世同堂》总共分三部,写于1944—1948年,是关于抗战时期北平城里百姓的故事。先是在报纸上连载,然后刊发单行本。
书也是有命运的。上部和中部分别出了单行本《惶惑》(上)和《偷生》(中)。下部取名《饥荒》,但是没连载完就停了。正值解放。没连载完也就没有单行本。而后“文革”时抄家,手稿丢失。下部就成了未完结篇。
但是下部有英文版。就是1946年,老舍应美国国务院邀请,来美访学一直到1948年6月。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老舍除了访学也写作,下部《饥荒》就是在美完成的。
查一下,发现老舍这三年真是丰产,除了完成《饥荒》外,还写了长篇《鼓书艺人》(The Drum Singer), 并协助《骆驼祥子》翻译成英文,拍成电影的工作。
然后,开始了《四世同堂》的英译。所以,《四世同堂》有英译本,首先要感谢当年的这场中美文化交流。而且中文小说进入欧美也是从老舍这里开始的,属于中文英译的先锋。
老舍在美国时也开始协助《金瓶梅》的英译。
我拿到手的英文原版就是《四世同堂》里的下册《饥荒》。英文版本里分三部分叙述,只有后十三章是中文版本里缺失的部分。
1950年下部《饥荒》曾经在《上海文学》连载过,但是连载到八十七章时突然标注连载完毕,总共是一百章,后面的十三章无故消失。1951年《四世同堂》英文版出版,包括了全部的一百章。
現在要把这后十三章回译成中文。当然翻译不再是单纯这些章节而已。半路出来的这些人物,他们的前世今生都得弄清楚才能接下去。于是我又找来《四世同堂》上册和中册通读。全部是一百万字,上和中有接近七十万字。 阅读发现老舍的文字特点之一是喜欢短句子,有时候一个字断一下,强调语气。有时候就是断句,没理由的,更像口语讲故事的人,讲讲,喘口气,随性。句式简单,大白话,不咬文不嚼字。
风格上幽默之处闪光,讽刺挖苦的地方那也是伶牙俐齿绝不留情。读着英文都要笑出声。因为翻译这英文的伊达·浦伊特是个中国通,用的英文词句非常平实,表达出来的意思也就简单明了。
四
伊达出生在中国山东蓬莱,父母是来自美国南部乔治亚州的牧师。他们长期居住在中国,伊达的童年就是在烟台附近的一个小渔村长大。后回美读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伊达再次来到中国,支持抗战。她在北京的居所一度成为抗日人员的避难所。伊达1985年去世,享年96岁,《纽约时报》发长文报道,称其为中美友好使者。伊达终生为公益事业服务,一生未婚,半生在中国。收养有两个女儿,中国女孩和俄国女孩。
1939年到1959年间,伊达居住在纽约,担任国际组织的负责人,致力于资助中国文化友好交流事业。也是在这期间,她协助老舍将《四世同堂》翻译成英文并出版发行。
伊达中国生中国长,口语表达没问题,但是不能阅读,所以当时是老舍读中文,伊达再直接译成英文。
想起大学时翻译英文原著作品也是这样。老师读原著一边口译出来,学生做下手,直接给记录下来。
这样的结果往往就是读的人会临时起意,删减自如,有时甚至意思到了就可以。
所以有说伊达的这个英文译本,后面也是删掉了一部分的。就是翻译的过程中,老舍觉得有的段落实在意义不大,加上美国读者不喜欢长篇大论的东方小说,他就干脆直接舍去。这样猜测的原因是英文下部的文字数目跟中文原版对不上。中文版整部一百万字,上、中接近七十万字,那下部应该是三十万字。结果是不到二十万字,差出十万。
因而有了后来的发现。就是2016年上海作协的赵武平,偶然在哈佛图书馆发现了这部作品的翻译原稿。上面不但有伊达打字机印出的手稿,还有老舍的手迹,以及与赛珍珠、夏志清的通信。赵武平把后边这部分翻译出来,在2017年一期的《收获》上刊出。
老实讲,这么尽力的原因,也是回译这本书的感慨之一,那就是:还原书写历史的必要。如果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生活经历中的故事讲出来,那就是活生生的真实历史。
五
回译的过程中也感叹人生的奇特和轨迹。
《四世同堂》里主要是以祁老人一家为主线的故事,再加上小羊圈这个胡同里的邻居们。
小羊圈即是依据老舍的出生地北平小杨家胡同塑造的。
《四世同堂》里祁老人一家四代住在一个房檐下,儿子天佑,儿媳天佑太太,三个儿子,瑞宣、瑞丰、瑞全。小说通过这些人的生活,一次又一次地展现那时的国人逆来顺受的心理和得过且过的行为。天佑的死,还有李四爷的死都是如此。天佑遭到日本人的侮辱殴打,投河自尽。
对于当时国民这种逆来顺受世道人心的沉沦情形,老舍感慨愤然,一直有写书抨击之愿望。1941年老舍在重庆,长篇创作在此萌芽,他希翼能像但丁的《神曲》那样:从灵的文学开始,开启良心之门,使人人都过着灵性的生活。这是他在重庆山中演讲的一句话,也是《四世同堂》创作的初衷。《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每部三十三歌,加上序曲共一百歌。《四世同堂》也分三部《惶惑》《偷生》《饥荒》,每部三十三段,加上《惶惑》多出的一段,共一百段。
感叹命运即创作这些人物的作者最后的结果也是如此。老舍投湖自尽的情形几乎是跟天佑的情形一样地如法炮制。
六
老舍生命中的三个女人对他的影响也很奇特。
初恋刘小姐的父亲就是当初资助老舍读书的刘寿绵。老舍有一篇散文《宗月大师》讲的就是这段故事。
刘小姐的人生悲惨,最后是沦落卖身,死于非命。所以老舍的小说里总有一个这样的红尘女子,心地善良,为世事所不容,最后死于非命。《四世同堂》里就是尤桐芳,不幸沦为红尘,后给汉奸冠晓荷做妾,被大老婆大赤包欺压,最后走入抗战,在剧场日本人的混战中死亡。
老舍的妻子呢,对《四世同堂》的创作算是有直接影响,特别是抗战时期。因为老舍根本是走了,留下三个孩子和老舍的娘,全都是妻子一个人照应。《四世同堂》创作基本都是她给他提供的素材,讲述小羊圈的生活经历。因为老舍是不在场的,缺失的。可以說没有妻子也就没有《四世同堂》。但这是个双刃剑。就是后来“文革”老舍挨斗,如果家庭有温暖,他也许不会走上绝路?
第三个女人赵青阁是老舍抛家撇业去武汉抗敌时的共同战友。
青阁小姐也喜欢画画,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落叶无限愁》就是以女画家和教授的情愫为主线,可以算是那一时期的情感对照记。
世界真大,也真小。赵青阁读的是1933年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跟我表叔公画家杨角是同学。1933年的上海美专是刘海粟等人创办。
想象在飞跃,穿越时空,来到上世纪三十年代那个群星灿烂的年代里。在上海,年轻的艺术家们在这里作画,写作,生命的轨迹在此交会闪光。我与江南的缘由原来早在于此。
老舍是满族正红旗,我是满族正黄旗,满姓叶赫那拉。
所以这场回译不能不说有缘。
因为家族的历史,我对满族文化生活习俗从小耳闻目睹,看到老舍作品里的这些场景描述,就觉得十分熟悉而亲切。
《四世同堂》里的旗人形象最富代表性的就是小文夫妇。
这是一对惊世骇俗的伶人,举手投足言谈举止之间渗透着骨子里的贵族气质。旗人的那种好艺术喜享乐,而又世事通达不卑不亢的性情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汉奸冠晓荷看中了小文太太若霞,整天往她家里跑,名曰听戏学戏。若霞不愠不火宛若霞光。小文拉琴若霞唱戏,什么叫神仙伴侣,看他们就知道了。 若霞拒绝给台下醉酒的日本军官演唱。枪声响起,若霞如花一样飘起,从不问世事的小文飞身抡起了椅子,日本人脑浆迸裂。小文夫妇雪白的绸衫化作了一片云。
《四世同堂》里如果有浪漫的情怀,在这两个旗人身上展现无遗。
七
翻译也是回顾历史。
《四世同堂》里很多描述抗战时期的北平生活,让人切身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日本人的残忍。
许多具体到不可思议,比如抗战后期,日本人上街抢东西,还是日本女人。因为战争匮乏,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干脆就成了公开抢。
东北也有很多日本民居,就是二次大战时候,日本人携家带口来中国居住。
先前觉得抗战胜利把这些日居时代的房屋、建筑都砸掉搞得稀巴烂,颇有些可惜。读了书里的描绘,就非常能理解了,实在是恨之入骨。大有任何与日本人有关的痕迹留下来都是可耻的行径。
《四世同堂》里的钱默吟这个角色就非常能说明这一点。
钱先生是诗人,一个不管窗外事的文人。
战争来临,他的二儿子是司机,把一卡车的日本鬼子开到山涧里,连同自己的性命。
汉奸邻居冠晓荷告密,带着日本人来抓钱先生。钱先生病着的大儿子上去拦阻,被打死。钱太太一下失去两个儿子,丈夫被抓走,大病死去。
结果就剩下儿媳和肚子里的遗腹子。家破人亡,咫尺瞬间。
钱先生在牢狱中受刑被折磨,出狱后成了抗战斗士。
你道是他一个老头,又不能上前线,他怎么个斗士法?
就是号召,只要见到一个人,就鼓励号召那个人起来抗战,结果是在钱先生的影响下,一批人走上抗日的征途。
感觉这本书如果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是其中之一。
就是也许你现在没有安危的问题,也许恶行并没有在你身边出现,但是危险可能就在角落,恶行可能会像瘟疫般瞬间蔓延。
作为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你要行动,加入到行列中去。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社会要强调公德心、责任感。哈佛大学为什么在录取新生时,最重要的一项是辨别考生是否对这个世界有责任感与贡献的前景。
而中华五千年文化里主张的那些不惹事、明哲保身、中庸之道等与时代进步相阻碍的因素,都是应该要去除的糟粕。
八
回译也像模仿秀,站出来看谁最像。
一般认为马小弥译本比较接近老舍韵味,就是口语化,京腔。马小弥生活在上海,是巴金的义女。
那么她的版本我看了一下,就是有些省略,未翻译的段落似乎跟当时的环境有关。
有人也专门写过文章对此评论。
伊达的英译本其实很地道,其中的名字部分,老三瑞全、招弟、妞子都不同于汉语拼音。金三爷变成了王三爷(Wang the Third),连姓都改了。
这显然是为了方便美国读者。因为在英语里这样的名字更普遍,相对单纯的汉语拼音也更容易接纳。
说到小说中的英文译名,要特别提上一笔。(Lan the Eastern Sun)蓝东阳、(The Monk, Clear Moon)明月和尚、(Chrysanthemum)胖菊子、(Kuan The Morning Lotus)冠晓荷、(Big Red Pepper)大赤包、(Old Man Chi)祁老人。每一个名字都很独特,中英文俱佳,令人過目不忘。看到名字都能感觉后面的故事直往外跑。连带着显示出老舍文字的另一特点,即颜色与隐喻。看看这些名字,蓝白菊绿红,而祁老人的英文译名直接就是姓“旗”之音。实在别具特色。
对此,不外乎英文版受欢迎,然后的日文版也大热。真是走了一圈才回到中国。
就像凯伦·布森的《走出非洲》当年也是在美国大热,最后惹得丹麦读者很不高兴,意思是丹麦才是原作者的故乡,肥水怎么能外流。
所以后来科丽·布森都是先在丹麦发布作品,然后再周游列国。
《四世同堂》的经典性之一是其中的国民性。就是国民应该以成熟为象征,责任心为己任。《四世同堂》里的一伙缺乏自主性,自私自利,蝇蝇苟且一族被刻画得十分深刻。从冠晓荷、蓝东阳之流,到丁约翰、胖菊子、陈野求。简直是鲁迅的阿Q、孔乙己之类的重现。
国家的强大,国民素质是硬件。这也许是《四世同堂》之所以为经典和所给予的最大启示之一。
而能参与《四世同堂》全版回译的过程实属一场天眷待的缘由。在书中所有闪耀过的星辰重又相聚,灿烂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