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对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笔者对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
前言: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地基沉降大、抗震差、地基不稳固等问题,严重损害了整个房屋建筑的整体性能,也为房屋建筑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地基处理特点,严格按照房屋建筑施工的地基处理要求,采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和地基处理技术,延长房屋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1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特点
1.1严重性
地基处理是保障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根本基础,如果房屋建筑工程的其他施工环节又发现地基存在问题,这时再想处理房屋建筑的地基,施工单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出现问题,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2潜在性
房屋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环环相扣、相互依托,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会给房屋建筑工程的其他施工环节留下很多潜在性问题,严重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
1.3多发性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但是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却较低,而房屋建筑施工地基问题是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过程中,如果施工方法或者施工技术不正确,很容易导致房屋建筑发生坍塌事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给国家、社会和人们造成巨大的损失。
2地基施工技术的施工目标
2.1改善地基动力特性
地基动力特性主要指的是地震时松散饱和粉发生液化,稳固性能严重下降,土体与钢筋混凝土之间的粘合力不足,发生严重的剥离,造成地基抗压能力的不足,难以负荷上部结构所带来的巨大垂直压力,如果地下土地发生轻微的变化,如地震等因素的影响,整个地基动力特性将急剧下降,首先表现为垂直抗压能力下降,发生沉降的问题,其次是水平抗压能力变弱,发生倾斜的现象,最后造成房屋建筑的坍塌,危及居民的生命安全。
2.2强化地基抗剪性能
地基土体本身的抗剪性能是非常弱的,出现剪切力破坏的问题,当地下土体的内部压力发生变化的时候,就会产生巨大的偏心荷载力,导致房屋建筑的上部结构失去平衡,稳定性能下降。在开挖开挖基坑过程当中,基坑壁部的土方往往会失稳,直至崩塌,危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影响施工工序正常进行。而进行地基施工,通过钢筋混凝土強大的固定作用,抵消偏心荷载力,卸去剪切力,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破坏,保证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
3房屋建筑中地基处理方法分析
3.1换土垫层法
对建筑物的基拙持力层相对软弱,不能达到上部负荷量对地基的需求时, 经常会运用换土垫层的方式来处理软弱的地基。换土垫层的方式是,首先要把基拙底面以下范围内的脆弱土层挖掉, 然后将回填的强度相对高、压缩性相对低,而且没有腐蚀性的材料,分层夯实以后成为其地基持力层。其目的是能够增强地基的承受能力,然后经过垫层的应力扩散作用,降低垫层以下的天然土层承受的额外压力, 以达到降低基拙沉降量的作用。
3.2强夯法
强夯就是使用起重的机械把重锤一般一吊起来从高处一般一让其自由的落下,对地基进行反复的夯实的地基的处理方法。强夯法高能量的夯基,是运用强大的冲击能,使土层中具有冲击波与强大的冲击应力,随着地面夯击点发出的纵波与横波传到土层的深处,使土体之中的孔裂压缩,然后土体的局部液化,在夯击点四周所产生缝隙,形成较好的排水的通道, 孔隙中的水与空气快速的排出,使土体达到固结的效果,进而使浅层与深层达到不同程度上的加稳加固,增强了地基的负荷能力而且减少了它的压缩性。
强夯法在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熟练掌握强夯法,特别掌握强夯法施工难点,如夯击次数、夯击深度以及夯沉量等,各项施工难点应该控制得当,否则会对夯击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厚度和失陷等级进行夯击加固的深度,并且在进行单位夯击量,包括土壤类型、夯击深度以及结构类型的荷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决定夯击次数时,主要依据地基土的性质,一般可以夯两到三遍,之后在进行低能量夯击一遍,在进行夯击时,两边的夯击之间要有间隔时间,土层中超静空隙水压力决定间隔时间,可以连续的进行夯击,但是在渗水性差的粘土的情况下,可以将间隔时间定在两到三周之内。
4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由于现代施工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应用于建筑的施工当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种类较多,主要包括有振冲置换法、电渗排水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柱锤冲扩法、EPS天突发等,施工成本差异性明显,硬件要求也大多不同,无法一一进行阐述与分析。笔者结合某地的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案例进行简要的分析,分析的对象主要是注浆技术、强夯技术以及加筋技术三种。
4.1注浆技术
该工程为6层建筑项目,总体高度为19.34m,施工现场呈缓坡形。鉴于该地的土质情况不理想,土质较为疏松,相关的技术人员经研究决定将基坑深度由原先的3.8m再加深到4.5m,并采用注浆技术进行地基施工。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钻孔,勘察土质,记录相关的技术参数,针对疏松的土层上方进行硅化加固,同时为了防止浆液上冒,可填充素土并加以夯实。在正式注浆的过程当中,注浆的压力应保持在1—3Mpa之间,在加固地基土的过程当中自上而下。鉴于施工现场相邻的土层土质与施工地的土层土质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先行加固对渗透系数大的土层,随后再依次进行注浆。
4.2强夯技术
强夯技术关键在于确定夯点,工程的施工人员首先使用试夯法对夯点进行确定,确定完毕之后,使用推土机对表面进行预压,使场地保持平整,放线测量对夯点的位置进行二次确定。因为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位偏高,直接施工的效果不理想,因此施工人员首先使用抽水机排出地下水,等到地下水位降到合理的范围的时候,将砂石铺设在表层作为垫层使用,避免地下水位再次上涨,导致设备下陷。第一次强夯由四周向中心汇集,完毕之后再用推土机找平,第二次强夯由中心向四周扩散,加固深层土以及中层土,同时注意及时排除积水。
4.3加筋技术
所谓的加筋技术即是在房屋建筑地基施工的过程当中,遇到散粒料土体的时候,因为散粒料土体本身不具备抗拉能力,然而却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因此需要在土体当中加入抗拉性能强的加筋材料,以改变其受力形式。该工程施工现场正为散粒料土体,施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在土体当中加入条状加筋带以及高强度土工布以增强土体的抗拉能力,保证地基的施工质量。目前我国市面上常见的加筋材料有加筋带、土工布、土工格栅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多种多样,然而无论是哪一种技术都有其先进之处与局限性,各自的加固原理不同,适用的范围存在差别。鉴于此,为了保证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防止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在进行地基施工的时候,必须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上部结构的情况下,选用合适的地基施工技术,排除场外的影响因素,注重后期的验收环节,以保证房屋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炜.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2:83-84.
[2]祝成展.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208.
[3]张德.谈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3,35:81-82.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
前言: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地基沉降大、抗震差、地基不稳固等问题,严重损害了整个房屋建筑的整体性能,也为房屋建筑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地基处理特点,严格按照房屋建筑施工的地基处理要求,采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和地基处理技术,延长房屋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1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特点
1.1严重性
地基处理是保障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根本基础,如果房屋建筑工程的其他施工环节又发现地基存在问题,这时再想处理房屋建筑的地基,施工单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出现问题,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2潜在性
房屋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环环相扣、相互依托,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会给房屋建筑工程的其他施工环节留下很多潜在性问题,严重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
1.3多发性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但是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却较低,而房屋建筑施工地基问题是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过程中,如果施工方法或者施工技术不正确,很容易导致房屋建筑发生坍塌事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给国家、社会和人们造成巨大的损失。
2地基施工技术的施工目标
2.1改善地基动力特性
地基动力特性主要指的是地震时松散饱和粉发生液化,稳固性能严重下降,土体与钢筋混凝土之间的粘合力不足,发生严重的剥离,造成地基抗压能力的不足,难以负荷上部结构所带来的巨大垂直压力,如果地下土地发生轻微的变化,如地震等因素的影响,整个地基动力特性将急剧下降,首先表现为垂直抗压能力下降,发生沉降的问题,其次是水平抗压能力变弱,发生倾斜的现象,最后造成房屋建筑的坍塌,危及居民的生命安全。
2.2强化地基抗剪性能
地基土体本身的抗剪性能是非常弱的,出现剪切力破坏的问题,当地下土体的内部压力发生变化的时候,就会产生巨大的偏心荷载力,导致房屋建筑的上部结构失去平衡,稳定性能下降。在开挖开挖基坑过程当中,基坑壁部的土方往往会失稳,直至崩塌,危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影响施工工序正常进行。而进行地基施工,通过钢筋混凝土強大的固定作用,抵消偏心荷载力,卸去剪切力,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破坏,保证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
3房屋建筑中地基处理方法分析
3.1换土垫层法
对建筑物的基拙持力层相对软弱,不能达到上部负荷量对地基的需求时, 经常会运用换土垫层的方式来处理软弱的地基。换土垫层的方式是,首先要把基拙底面以下范围内的脆弱土层挖掉, 然后将回填的强度相对高、压缩性相对低,而且没有腐蚀性的材料,分层夯实以后成为其地基持力层。其目的是能够增强地基的承受能力,然后经过垫层的应力扩散作用,降低垫层以下的天然土层承受的额外压力, 以达到降低基拙沉降量的作用。
3.2强夯法
强夯就是使用起重的机械把重锤一般一吊起来从高处一般一让其自由的落下,对地基进行反复的夯实的地基的处理方法。强夯法高能量的夯基,是运用强大的冲击能,使土层中具有冲击波与强大的冲击应力,随着地面夯击点发出的纵波与横波传到土层的深处,使土体之中的孔裂压缩,然后土体的局部液化,在夯击点四周所产生缝隙,形成较好的排水的通道, 孔隙中的水与空气快速的排出,使土体达到固结的效果,进而使浅层与深层达到不同程度上的加稳加固,增强了地基的负荷能力而且减少了它的压缩性。
强夯法在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熟练掌握强夯法,特别掌握强夯法施工难点,如夯击次数、夯击深度以及夯沉量等,各项施工难点应该控制得当,否则会对夯击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厚度和失陷等级进行夯击加固的深度,并且在进行单位夯击量,包括土壤类型、夯击深度以及结构类型的荷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决定夯击次数时,主要依据地基土的性质,一般可以夯两到三遍,之后在进行低能量夯击一遍,在进行夯击时,两边的夯击之间要有间隔时间,土层中超静空隙水压力决定间隔时间,可以连续的进行夯击,但是在渗水性差的粘土的情况下,可以将间隔时间定在两到三周之内。
4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由于现代施工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应用于建筑的施工当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种类较多,主要包括有振冲置换法、电渗排水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柱锤冲扩法、EPS天突发等,施工成本差异性明显,硬件要求也大多不同,无法一一进行阐述与分析。笔者结合某地的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案例进行简要的分析,分析的对象主要是注浆技术、强夯技术以及加筋技术三种。
4.1注浆技术
该工程为6层建筑项目,总体高度为19.34m,施工现场呈缓坡形。鉴于该地的土质情况不理想,土质较为疏松,相关的技术人员经研究决定将基坑深度由原先的3.8m再加深到4.5m,并采用注浆技术进行地基施工。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钻孔,勘察土质,记录相关的技术参数,针对疏松的土层上方进行硅化加固,同时为了防止浆液上冒,可填充素土并加以夯实。在正式注浆的过程当中,注浆的压力应保持在1—3Mpa之间,在加固地基土的过程当中自上而下。鉴于施工现场相邻的土层土质与施工地的土层土质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先行加固对渗透系数大的土层,随后再依次进行注浆。
4.2强夯技术
强夯技术关键在于确定夯点,工程的施工人员首先使用试夯法对夯点进行确定,确定完毕之后,使用推土机对表面进行预压,使场地保持平整,放线测量对夯点的位置进行二次确定。因为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位偏高,直接施工的效果不理想,因此施工人员首先使用抽水机排出地下水,等到地下水位降到合理的范围的时候,将砂石铺设在表层作为垫层使用,避免地下水位再次上涨,导致设备下陷。第一次强夯由四周向中心汇集,完毕之后再用推土机找平,第二次强夯由中心向四周扩散,加固深层土以及中层土,同时注意及时排除积水。
4.3加筋技术
所谓的加筋技术即是在房屋建筑地基施工的过程当中,遇到散粒料土体的时候,因为散粒料土体本身不具备抗拉能力,然而却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因此需要在土体当中加入抗拉性能强的加筋材料,以改变其受力形式。该工程施工现场正为散粒料土体,施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在土体当中加入条状加筋带以及高强度土工布以增强土体的抗拉能力,保证地基的施工质量。目前我国市面上常见的加筋材料有加筋带、土工布、土工格栅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多种多样,然而无论是哪一种技术都有其先进之处与局限性,各自的加固原理不同,适用的范围存在差别。鉴于此,为了保证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防止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在进行地基施工的时候,必须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上部结构的情况下,选用合适的地基施工技术,排除场外的影响因素,注重后期的验收环节,以保证房屋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炜.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2:83-84.
[2]祝成展.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208.
[3]张德.谈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3,3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