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弹跳能力是全身力量、跑动速度、反应速度、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的综合表现。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运动中,弹跳能力都有它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所以,怎样提高我们的弹跳能力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弹跳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什么方法既简单又有效,是我们所需要研究的。研究尝试使用抗击阻力的方法,依据超等长收缩的原理,通过在蹲跳练习的离心和向心阶段分别给予不同阻力的实验,找出如何更好提高弹跳能力的方法,并以此制定更加完善的练习方法,为大学生提供一种更加简单、更加有效的方法,使我们的练习更加具有针对性。
关键词 弹跳能力 抗击阻力 超等长 方法
一、前言
人的弹跳能力在各项运动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它通过下肢和全身的协调用力,使人体迅速跳起腾空的能力。大量资料检索发现,关于提高弹跳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运动采用不同的练习方法,也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尝试利用抗击阻力的方法,依据超等长收缩的原理,通过在蹲跳练习的离心和向心阶段分别给予不同阻力的实验,阶段训练之后,通过原地纵跳指标的采集,观察各组的练习效果。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
上海高校大学生
(二)研究方法
文献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
1.文献资料法。
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筛选出相关专业书籍和论文期刊,包括《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相关资料。
2.实验法
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实验分为两个大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蹲跳的离心阶段加抗阻和蹲跳的向心阶段加助力。对照组直接做蹲跳起。
3.数理统计法
根据实验所得出的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将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检验,研究实验的效果如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后数据对比(表1)
(二)数理统计法进行对比检验
本文将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对每组数据进行检验。
1.对照组的T检验结果
训练前均值为57.6897,训练后的均值为60.0345可以看出训练后的均值要大于训练前的均值。从T检验的数据可以看出,P值是0.006,P<0.05,也就是说训练前后具有显著差异,这就说明了,训练后的均值大于训练前的均值,说明训练后的成绩明显提高了。
2.实验组的T检验结果
训练前均值56.6000,训练后63.3000可以看出训练后的均值要大于训练前的均值。从T检验的数据可以看出,P值是0.000,P<0.05,也就是说训练前后具有显著差异,这就说明了,训练后的均值大于训练前的均值,说明训练后的成绩明显提高了。
(三)结果分析
1.对照组结果分析
从配对T检验的结果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下结论:训练之后的成绩比训练之前的成绩出现了显著提高,也就是说对照组的训练方法是有效的。
2.实验组结果分析
实验组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训练之后的成绩比训练之前的成绩出现了显著提高,说明实验组的训练方法也是有效的。
3.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结果分析
从上述的分析来看,两组组的数据都有显著差异,从提高率的平均数来看是对照组<实验组,也就是说,实验组的训练效果较对照组来说效果更好。
四、结论
此次实验进行了大量的数据采集以及计算,从一系列的论证中,我们可以看出,对照组的训练效果较差,成绩提高的不明显,没有明显的训练效果。而实验组的训练效果最好,成绩提高较为明显,具有很明显的训练效果。在蹲跳的离心阶段,我们施加一定的阻力,可以更好地刺激肌肉与神经,从而提高我们的弹跳能力。但是这个阻力是来自于伴练者的主观用力,难以量化,我们无法去定义多大的阻力是合适的,这需要更精密的仪器进行测量。
本实验虽然没有借助仪器的测量,但是从结果上来看,具有一定的意义。能够确定离心抗阻组是具有实验效果的,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吕新颖.简明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3] 赵焕彬.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冉冰.提高跳跃运动员下肢退让性工作能力的重要意义.山东体育科技,1997(1)
[5]王宝成.跳跃中“退让”和“克制”训练效果的实验和分析.福建体育科技,1985(3)
[6]王保成.跳跃训练起跳腿伸肌的退让性收缩能力.中国体育科技,1982(Z1)
[7]裔程洪.弹跳力训练的实验研究.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0(01)
[8]杨宗青.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与身体素质关系研究.武汉体育学院,2007
[9]李世明,刘学贞.纵跳理论研究进展.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
[10]韩秋.篮球运动员弹跳训练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
摘 要 弹跳能力是全身力量、跑动速度、反应速度、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的综合表现。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运动中,弹跳能力都有它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所以,怎样提高我们的弹跳能力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弹跳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什么方法既简单又有效,是我们所需要研究的。研究尝试使用抗击阻力的方法,依据超等长收缩的原理,通过在蹲跳练习的离心和向心阶段分别给予不同阻力的实验,找出如何更好提高弹跳能力的方法,并以此制定更加完善的练习方法,为大学生提供一种更加简单、更加有效的方法,使我们的练习更加具有针对性。
关键词 弹跳能力 抗击阻力 超等长 方法
一、前言
人的弹跳能力在各项运动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它通过下肢和全身的协调用力,使人体迅速跳起腾空的能力。大量资料检索发现,关于提高弹跳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运动采用不同的练习方法,也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尝试利用抗击阻力的方法,依据超等长收缩的原理,通过在蹲跳练习的离心和向心阶段分别给予不同阻力的实验,阶段训练之后,通过原地纵跳指标的采集,观察各组的练习效果。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
上海高校大学生
(二)研究方法
文献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
1.文献资料法。
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筛选出相关专业书籍和论文期刊,包括《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相关资料。
2.实验法
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实验分为两个大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蹲跳的离心阶段加抗阻和蹲跳的向心阶段加助力。对照组直接做蹲跳起。
3.数理统计法
根据实验所得出的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将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检验,研究实验的效果如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后数据对比(表1)
(二)数理统计法进行对比检验
本文将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对每组数据进行检验。
1.对照组的T检验结果
训练前均值为57.6897,训练后的均值为60.0345可以看出训练后的均值要大于训练前的均值。从T检验的数据可以看出,P值是0.006,P<0.05,也就是说训练前后具有显著差异,这就说明了,训练后的均值大于训练前的均值,说明训练后的成绩明显提高了。
2.实验组的T检验结果
训练前均值56.6000,训练后63.3000可以看出训练后的均值要大于训练前的均值。从T检验的数据可以看出,P值是0.000,P<0.05,也就是说训练前后具有显著差异,这就说明了,训练后的均值大于训练前的均值,说明训练后的成绩明显提高了。
(三)结果分析
1.对照组结果分析
从配对T检验的结果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下结论:训练之后的成绩比训练之前的成绩出现了显著提高,也就是说对照组的训练方法是有效的。
2.实验组结果分析
实验组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训练之后的成绩比训练之前的成绩出现了显著提高,说明实验组的训练方法也是有效的。
3.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结果分析
从上述的分析来看,两组组的数据都有显著差异,从提高率的平均数来看是对照组<实验组,也就是说,实验组的训练效果较对照组来说效果更好。
四、结论
此次实验进行了大量的数据采集以及计算,从一系列的论证中,我们可以看出,对照组的训练效果较差,成绩提高的不明显,没有明显的训练效果。而实验组的训练效果最好,成绩提高较为明显,具有很明显的训练效果。在蹲跳的离心阶段,我们施加一定的阻力,可以更好地刺激肌肉与神经,从而提高我们的弹跳能力。但是这个阻力是来自于伴练者的主观用力,难以量化,我们无法去定义多大的阻力是合适的,这需要更精密的仪器进行测量。
本实验虽然没有借助仪器的测量,但是从结果上来看,具有一定的意义。能够确定离心抗阻组是具有实验效果的,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吕新颖.简明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3] 赵焕彬.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冉冰.提高跳跃运动员下肢退让性工作能力的重要意义.山东体育科技,1997(1)
[5]王宝成.跳跃中“退让”和“克制”训练效果的实验和分析.福建体育科技,1985(3)
[6]王保成.跳跃训练起跳腿伸肌的退让性收缩能力.中国体育科技,1982(Z1)
[7]裔程洪.弹跳力训练的实验研究.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0(01)
[8]杨宗青.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与身体素质关系研究.武汉体育学院,2007
[9]李世明,刘学贞.纵跳理论研究进展.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
[10]韩秋.篮球运动员弹跳训练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