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弟案的未尽之问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hz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小弟是一个精通政治经济学的人,很懂得把社会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然后通过经济资本增加社会资本,再反过来提高经济资本。
  
  上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浪潮中,一度被称为“浦东之子”的上海地产富豪、原上海新世纪懿德房产公司董事长周小弟的发迹以及最终走向审判席的人生归宿,在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城市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章友德看来,有着太多值得剖析的地方。
  他觉得这个案例很有意思,首先就是涉案的2536亩土地的所有权权属关系在不断转变,也就是谁是这批土地原先的主人,这2536亩土地原来是属于上海县三林乡的,但是上海县后来撤并成闵行区了,这批土地后来又变为浦东新区的。
  问题复杂首先就在于土地权属关系。再一个,浦东开发不断深入,地价也在不断提升,周小弟2001年以25万元一亩拿到这批土地,但是现在地价是多少?起码200万元一亩,可能还不止,章友德认为,矛盾其实就是在土地价值不断攀升的过程中产生的。
  商人唯利,于是我们不断看到周小弟在这片土地上玩转“一女多嫁”,问题在于,他认为自己不是暗箱操作,他认为相关部门对这个过程很清楚。
  周小弟的合作伙伴西子、阳光、欣荣、环境这四家公司,先后都是以合作转让股权的方式加入的。虽然是合作转让股权,但是又没有拿到土地。章友德提醒,这批土地最初是耕地性质,后来怎样转变为建设用地的?而周小弟又是怎样拿到的?但这个过程,现在语焉不详。
  还有周小弟,这期间摇身一变成为上海市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并且做了那么多的公益事業,章友德说,实际都是拿倒卖土地的利益去做的公益事业。这些动作更把他强化成一个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名人,也更有利于他去牟取经济利益。
  周小弟在浦东新区是名人,投资办民办大学,搞基金会,甚至涉身宗教。章友德认为,很多细节需要去仔细梳理,现在披露周小弟在1980年代曾经获刑,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周小弟是一个很活络的人,时代有利于他成长,他也能够抓住机遇,确实也能够做一些好事,他确实是一个具有多面性的人。
  现在大家注意到他与合作伙伴遇到纠纷的解决方式是暴力,导致对方重伤,丧失记忆,但解读多面周小弟真正价值在于什么呢?
  章友德说,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个案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在浦东开发过程中,“我的意思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过程中,企业逐利性体现得较为明显,政府怎样管理国有土地一段时间内也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办法。”
  “这个案例现在能够公开审判,媒体讨论,后面有一个潜台词,那就是说明以前存在不规范的问题,现在要通过剖析这个案例,分析城市开发应该走规范化的道路。”章友德说。
  “这个案子肯定涉及到地方政府是否存在违规的问题。周小弟抓住了不规范的漏洞,比如,最初土地25万元一亩,为什么就给了他,怎样给他的?我们都知道,2536亩是巨大的,一次性转让超过1000亩以上必须经国务院批准。”章友德提醒,地方政府是不是把这些土地化整为零采取分批多次审批的方式转让出去的?
  在章友德看来,周小弟是一个多面性的人,但是又属于市场经济能人,热衷社会公益,“我理解他热衷公益的目的,就是给自己添加光环,这是一个需要能人,也产生能人的时代,周小弟是一个精通政治经济学的人,很懂得把社会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然后通过经济资本增加社会资本,再反过来提高经济资本。”
  章友德说,周小弟这个人实际非常复杂,周小弟是一个浦东本地的人,种种社会关系是非常有利于他当初获得这个土地的,他的总经理徐建刚原本是浦东新区公安局基建办副主任,为何辞掉公职到他这里?周小弟很懂得最大限度利用政府资源,比如把徐建刚聘请过来,但现在很多东西我们都不清楚。
  “很多细节都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我们可以提出的问题还有,在市场经济转型中,所谓这些社会知名人士,怎样的方式才是对他们真正的关爱,很多地方都出现一个老板拖了很多人下水的情况。”章友德说。各个方面严格要求恐怕才是对名人真正的爱护。
  周小弟这样的人物,在章友德看来其实很有普遍性,这批人没有接受过规范教育,周小弟自己办了一个大学,但是他自己受过多少教育,现在没有具体讲,只是说文化不高,不高到什么程度不知道。
  “我们现在对一个人的判断容易出现经济上一旦成功,就一好百好的情况,对这些名人、能人的一些问题尽量维护。这在很多地区具有普遍性。”
  章友德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到目前,出现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因为现在还没有道德、法律规范的环境。
  他说,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但是新上海应该变为什么?周小弟们没有法律意识,往往遇到问题用打打杀杀的方法。我们要知道,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形式的经济纠纷将会常态出现,这些经济纠纷,用什么来解决?
  上海要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示范模式。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道德经济,首先是道德,社会经济主体要有道德意识。以暴力形式解决经济纠纷的现象近年来呈现抬头趋势,正说明现在市场经济主体还没有学会怎样处理市场经济的利益矛盾。
  章友德经常给政府官员讲课,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什么功能。他说:“当政府总能及时公正裁判,市场主体就会认同、尊重法律的权威,通过法律解决纠纷,最终把社会价值导向引向正常。”
  他说上海曾对2000多个投资上海的老总进行调查,问及为何投资上海,理由多是“因为上海最讲规矩”,“这就是上海的价值。”
  “走规范化道路是周小弟案给我们留下的启示。”章友德说。
其他文献
近日,加拿大蒙特利尔惊现一种弹出式斑马线,它会从地上弹起来,阻挡车辆通行,保护行人安全过马路。它的设计者是加拿大的凯特琳·戈拉。  凯特琳·戈拉是加拿大魁北克省创意设计机构Lg2的总监。2019年秋,她接到了这个棘手的策划案。原来,魁北克社会保障汽车协会想设计一种特殊的斑马线,提醒司机礼让行人,确保行人安全过马路。  接到任务后,凯特琳迅速成立了一个策划团队。他们来到街头,调查车辆、行人经过斑马线
陆游在《学道》一诗中写道:“精神生尺宅,虚白集中扃。”梁丘子在《黄庭内景经·脾部》强调:“主调百谷五味香,辟却虚羸无病伤,外应尺宅气色芳。”此“尺宅,面也”。 说的是,调养好五脏六腑,提升精、气、神,自然面由心生。  相由心生,取决于养生,也取决于修养德行。《淮南子·诠言训》:“君子修行而使善无名。” 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束身修行,日慎一日。”修行是安身立命之王道,也是“相由心生”的途径。
“无事可静坐,闲情且读书。”初读此联,是在北京教书的老友发给我的。短短十个字,颇中我意。时下,无事、闲情何其难得,静坐、读书又何其怡情。这当是如我这般游走于俗世之间的人最向往的奢侈生活吧。  正因此联,我知道了正阳书局、北京砖读空间这一“闹市桃源”。可真正“无事”造访,却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春日午后。  灰色砖墙、漆红大门、飞檐门楼,加之门楣上依稀可辨的“元万松老人塔”字样、两侧“正阳书局”“北京砖
笋干焖黄豆,既可作菜,也可当作零食。当作菜,伴酒,或是佐粥佐饭,都极好。当作零食,那是要有一种悠然的清闲才好。  当作零食时,我喜欢一个人慢慢地品尝。一方矮桌,置于庭院之中,或是阳台之上,近旁有花开,牡丹、芍药、茶花、兰花,不避雅俗。也不必定要花开,一盆新绿置于近旁,也可。不远处,阳光透新绿,树影婆娑,且时有鸟鸣声传来。桌上一杯绿茶,一小碟笋干焖黄豆,一个青瓷小胆瓶里斜插一两枝新绿,或是三两朵春花
67岁的盲人作家郑佩珍,至今无法忘记13岁那年的噩梦。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清晨,她一觉醒来忽然发现右眼前黑影晃动,看不清东西。母亲带着她去医院诊治,医生告知是高度近视引起视网膜脱落,要赶快手术。  母亲筹集了家里的积蓄,赶往上海权威的眼科医院,然而不幸的是手术没有成功,两次手术后她的左眼也跟着模糊了起来。  从此,一个13岁的孩子每天在黑暗里煎熬,不能去上学,也不能帮忙做家务,她听到父母的叹息、妹妹
近日在西安召开的“纪念武则天入葬乾陵1300周年学术座谈会”上,陕西省一位著名的考古学家提出对武则天的墓进行发掘。此言一出,并经媒体报道,武则天的墓又成了人们的谈资。加之在今天娱乐化的语境下,武则天作为女皇帝的身世、私生活及治国之道,如果有数以千件的墓葬文物来一一印证的话,那会是多么有趣的一个话题啊。  在中国历代帝陵中,乾陵是最特殊的一个。它位于陕西郊外的乾县梁山上,是唯一埋葬着不同国号的两个皇
小李是几年前大学毕业分配到我们部门的大学生,小伙子虽然勤奋,但有个小缺点,喜欢听表扬的话,对别人的忠言逆耳却常常置若罔闻。年底评先进时,本来小李已经被列为候选人,不过到了最后关头,还是被刷了下来。小李当时既难过又失望,找到我来诉苦。我对小李的脾性也非常了解,我并没有说多少安慰的话,只是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名刚刚出师不久的杂技演员得知,他们将获得人生第一次外出参加演出的机会。这让他们既兴奋又
平原的乡下麦收时令,就是一场盛大的节日。男女老少脚步都变得匆匆,他们奔波在村庄和麦田之间,肩扛手提,还有牛车拉运各种农具,包括停歇了整整一年的石碾,也被紧急唤醒。迎接麦收,各家各户最先要打一片麦场出来。  父亲的打麦场是全村的样本。那些在田间耕种了一辈子的农人,都会不约而同地相约前来观摩,看父亲怎么量地,如何提前收割整理出一片空地;再怎么深耕、整平,驾起耕牛拉着石碾操练出一片场地来。那片平整的土地
那天坐地铁的人很多,挨着我坐的是一对母女,小女孩四五岁的样子,大大的眼睛,乖巧可爱。路途很远,我只觉得从一上车,母女俩的话就没停止,确切地说是小女孩总在不停地问东问西,问这问那。我不得不佩服那位母亲,极有耐心地回答着一个个不着边际的问题。  “妈妈,为什么……”身为妈妈,听到这样的话,心里都会一动吧。儿子小的时候,也是这样不停地问,有的时候是拿着本书问我七色花为什么能变出想要的东西?有时候指着外面
想起村上春树的话:“看海看久了想见人,见人见多了想看海。”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地想看到更多的人。  曾经以为,人海喧嚣,只有远离人群才能找回孤傲的灵魂,只有在空旷的海边才能体验生命的清醒和清澈。可此刻我终于明白,有人群的地方才是人间,人间尘烟最温情。我无比怀念那些俗世中热闹的场面,甚至包括与人群有关的词语。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络绎不绝、熙来攘往、车水马龙、摩肩接踵……每个词、每个字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