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文学自觉说”的讨论自鲁迅先生的“魏晋文学自觉说”伊始,各家的争论甚是热闹。本文介绍其中的典型,从“文学自觉”的初始性及其过程性、可逆反性,以及回归文学的诗意本质等方面来探讨“文学自觉”的发生。
关键词:文学自觉说;初始性;过程性;可逆反性;诗意
一、总论“文学自觉说”
关于中国“文学自觉”,前人多有看法。其首倡者是日本人铃木虎雄,他于1920年发表了《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文学论》一文。1927年,鲁迅先生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上提出:“曹丕的时代可说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时至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李泽厚先生的推崇,以鲁迅为代表的“魏晋文学自觉说”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争论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了高潮,主要分歧有:①“文学自觉”始于汉代。②“文学自觉”只是一个过程,从建安持续到齐梁。③“文学自觉”始于南朝的宋齐时期。④“文学自觉”始于魏晋。⑤“文学自觉”始于建安。
上述的分歧,主要在“文学自觉”的时间分界上。根究各家对于“文学自觉”的内涵认识,即何谓“文学自觉”,借以探究衡量“文学自觉”的标准。
二、探寻文学诗意的发生
1.“文学自觉”的初始性及过程性
上述观点的时间跨度从汉代至魏晋至建安,实际上是对鲁迅先生关于“文学自觉”学说做进一步的拓展和细分。
曹丕所提出的“文以气为主”“诗赋欲丽”“文章乃经国之大业”等观点,左右了各家“文学自觉”的看法。有学者提出,曹丕的“文气说”承继了孟子的“浩然正气说”,西汉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精气说”,以及王充的“元气说”和“以气品人说”。曹丕将它引入文学批评的领域,使之具备了文学审美的美学特质。 “文章乃经国之大业”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在春秋时期的“三不朽说”已出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就是对该观点的承继,班固在《杨雄传赞》中的“(杨雄)实好古而乐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之论,也是汉代文人追求“立言不朽”的证明。
可见,铃木先生引以为据的曹丕的观点,并不能作为证明“魏晋文学自觉”的论据。“文学自觉”的发生,兼具了过程性、初始性和时段性,并引领文学发生转向。从建安到齐梁,“文学自觉”具备了过程性和时段性,但失却了其初始性。
2.“文学自觉”的可逆反性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纷乱动荡的社会环境引发了一次士人阶层的大解放,形成“百家争鸣”学术峥嵘的盛况,其中《楚辞》和《诗经》,已赤裸裸地表达了个人哀乐愁苦。这些作品中个人主体不可谓不独立,不可谓不觉醒。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发展算得我国文学的自觉。
在专制极权的统治下,文学很大程度受制于政治的乱治。国家统一,意识形态控制渐严,则文学发展式微。文学并非一旦自觉了,就能够一直繁荣发展下去,随时可能因社会急剧变动而发生逆转。“文学自觉”是文学转向的开始,是一个开始发展的过程。
3.回归文学,由诗意的发生而自觉
海德格尔在《人,诗意的栖居》中对诗学意义论述:“诗人却把天空景象……诗人在对天空加以观察时所呼唤的,是一种东西,它在自我揭示中遮蔽自身的显现,并且的确就是那遮蔽自身者。”真正的诗人和诗是“去蔽”的,是歌吟存在的。当我们感受到无诗意的单调或无聊时,恰恰是渴求诗意的本性在催逼着我们。诗意不是一种轻飘浪漫的状态,而是人本真生存的光华。人类之所以需要文学需要诗,是源于生命与生存的需要。借助诗赋,满足人们对诗意栖居的需求,是这一时期“文学自觉”最原始的驱动力。
三、总结
浅论至此,意犹盛而言已枯。从“文学自觉”的初始性、过程性、可逆反性等方面看,《楚辞》和《诗经》的创作,已是我国的“文学自觉”的开始。《楚辞》和《诗经》唱出了人们生命的诗意,唱出了诗化生存方式的追求。而后的文学发展,则是对这一“文学自觉”起始的发展和延续。诸位前辈们关于“文学自觉”观点的论述,无疑是带着极为严肃的态度和自持的精准标尺进行界定的。但我们不妨以同样诗意的方式,模糊彼此的界限,以整体感知的形式,去享受生活的诗意,感受生命的崇高。而这一曲生命的诗意之歌,已由《楚辞》和《诗经》唱响。
参考文献:
[1] 鲁迅.魏晋风度及其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文集[M].成穷,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03.
[3]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文学自觉说;初始性;过程性;可逆反性;诗意
一、总论“文学自觉说”
关于中国“文学自觉”,前人多有看法。其首倡者是日本人铃木虎雄,他于1920年发表了《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文学论》一文。1927年,鲁迅先生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上提出:“曹丕的时代可说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时至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李泽厚先生的推崇,以鲁迅为代表的“魏晋文学自觉说”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争论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了高潮,主要分歧有:①“文学自觉”始于汉代。②“文学自觉”只是一个过程,从建安持续到齐梁。③“文学自觉”始于南朝的宋齐时期。④“文学自觉”始于魏晋。⑤“文学自觉”始于建安。
上述的分歧,主要在“文学自觉”的时间分界上。根究各家对于“文学自觉”的内涵认识,即何谓“文学自觉”,借以探究衡量“文学自觉”的标准。
二、探寻文学诗意的发生
1.“文学自觉”的初始性及过程性
上述观点的时间跨度从汉代至魏晋至建安,实际上是对鲁迅先生关于“文学自觉”学说做进一步的拓展和细分。
曹丕所提出的“文以气为主”“诗赋欲丽”“文章乃经国之大业”等观点,左右了各家“文学自觉”的看法。有学者提出,曹丕的“文气说”承继了孟子的“浩然正气说”,西汉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精气说”,以及王充的“元气说”和“以气品人说”。曹丕将它引入文学批评的领域,使之具备了文学审美的美学特质。 “文章乃经国之大业”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在春秋时期的“三不朽说”已出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就是对该观点的承继,班固在《杨雄传赞》中的“(杨雄)实好古而乐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之论,也是汉代文人追求“立言不朽”的证明。
可见,铃木先生引以为据的曹丕的观点,并不能作为证明“魏晋文学自觉”的论据。“文学自觉”的发生,兼具了过程性、初始性和时段性,并引领文学发生转向。从建安到齐梁,“文学自觉”具备了过程性和时段性,但失却了其初始性。
2.“文学自觉”的可逆反性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纷乱动荡的社会环境引发了一次士人阶层的大解放,形成“百家争鸣”学术峥嵘的盛况,其中《楚辞》和《诗经》,已赤裸裸地表达了个人哀乐愁苦。这些作品中个人主体不可谓不独立,不可谓不觉醒。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发展算得我国文学的自觉。
在专制极权的统治下,文学很大程度受制于政治的乱治。国家统一,意识形态控制渐严,则文学发展式微。文学并非一旦自觉了,就能够一直繁荣发展下去,随时可能因社会急剧变动而发生逆转。“文学自觉”是文学转向的开始,是一个开始发展的过程。
3.回归文学,由诗意的发生而自觉
海德格尔在《人,诗意的栖居》中对诗学意义论述:“诗人却把天空景象……诗人在对天空加以观察时所呼唤的,是一种东西,它在自我揭示中遮蔽自身的显现,并且的确就是那遮蔽自身者。”真正的诗人和诗是“去蔽”的,是歌吟存在的。当我们感受到无诗意的单调或无聊时,恰恰是渴求诗意的本性在催逼着我们。诗意不是一种轻飘浪漫的状态,而是人本真生存的光华。人类之所以需要文学需要诗,是源于生命与生存的需要。借助诗赋,满足人们对诗意栖居的需求,是这一时期“文学自觉”最原始的驱动力。
三、总结
浅论至此,意犹盛而言已枯。从“文学自觉”的初始性、过程性、可逆反性等方面看,《楚辞》和《诗经》的创作,已是我国的“文学自觉”的开始。《楚辞》和《诗经》唱出了人们生命的诗意,唱出了诗化生存方式的追求。而后的文学发展,则是对这一“文学自觉”起始的发展和延续。诸位前辈们关于“文学自觉”观点的论述,无疑是带着极为严肃的态度和自持的精准标尺进行界定的。但我们不妨以同样诗意的方式,模糊彼此的界限,以整体感知的形式,去享受生活的诗意,感受生命的崇高。而这一曲生命的诗意之歌,已由《楚辞》和《诗经》唱响。
参考文献:
[1] 鲁迅.魏晋风度及其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文集[M].成穷,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03.
[3]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