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快速挂号、缴费不再拥挤等,都是“互联网 ”带来的效果。
4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举办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在会上指出,《关于促进“互联网 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密集出台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的管理服务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同时提出“互联网 医疗健康”便民惠民10项服务30条措施,力求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重心,毛群安认为,将以钉钉子精神,继续贯彻落实《意见》任务要求,围绕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意见所提出的任务要求,持之以恒推进“互联网 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
28省份试点电子健康卡
“目前,637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已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1273家三级医院初步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院内信息互通互联。”毛群安介绍说。全国有28个省份已开展电子健康卡试点。144个地级市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山东、浙江、广东、四川、云南、宁夏等6个省份已经建设完成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监管平台。
针对“就医一卡通”,毛群安说,国家卫健委正在开展这方面工作,特别是大力推广电子健康卡。“希望将来每个人拿着这张卡,先在区域内,比如在青岛、山东统一,下一步在全国能够实现一卡通。”
实现全国就诊一卡通,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是网络条件,第二是信息系统。目前我国网络基础条件比较好,在信息系统方面,国家卫健委建立了医院信息化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近期还将印发关于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和规范。
而电子健康卡能够实现一卡通,不仅要“通”医疗机构,还要“通”公共卫生机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每个人的健康管理。以“三高”人群为例,理想的管理模式是,凭他们的健康监测数据以及他们参与改善健康服务活动情况,就可以综合评价他们的健康管理水平,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在山东、浙江等已经落实‘互联网 医疗健康’的医院可以看到明显的改善。”毛群安说。“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快速挂号、缴费不再拥挤等,都是“互联网 ”带来的效果。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互联网 医疗健康”还要不断升级换代,使医疗服务更加完善。
据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隋振华介绍,青岛市有3家医院获得了互联网医院牌照,检验结果“一单通”认可的医疗机构达到63家;青岛市建成了区域诊疗一卡通服务平台和慧医APP,585万居民免费办理了区域诊疗卡,居民可以在委属和部分区市医院享受到一卡通就诊服务。青岛市投入1000余台自助服务设备,相当于增加千余个人工综合服务窗口,预约患者单次就诊逗留时间从平均3小时缩短为45分钟,非预约患者从平均3小时缩短为2小时,重复排队次数从平均5次减少为2次。撤减超百个人工窗口,削减幅度达75%,每年为医院降低运行成本约5000万元。
“互联网 ”
“山东省立三院牵头成立了互联网医联体。该医联体由二级医院、大学校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等49家医疗机构以及结石病互联网专科联盟组成。”山东省立三院院长吕涌涛在会上介绍。医院还建立了以家庭医生签约平台和医联体平台为支撑的互联网医院。截至目前,互联网医疗受益人群达6.1万人次。
按照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要求,山东省立三院在互联网医疗“支撑保障、标准规范、行为监管、服务内容、运行机制”五个方面开展了先行先试。
“医院在互联网 慢病管理服务方面,建立了在线MDT慢病管理团队,设计了23个专科会员服务包,为医联体内5822名糖尿病慢病患者,提供互联网MDT的诊疗服务。”吕涌涛透露。
该医院在探索互联网 医药联合体新模式方面,牵头成立了省内首家互联网医药联合体,复诊患者可在线得处方、在线支付,同时可获得药品配送到家或者就近药店取药等服务。医院还与相关部门合作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家工地网络医院”,为农民工的健康提供服务。
吕涌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互联网 医疗健康新模式,加强医研企合作,积极推行居民电子健康卡,实现线上线下医疗信息互通共享,并且充分发挥试点医院作用,促进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董蒨指出,2017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建立山东省首家互聯网医院;2018年11月,获山东省卫健委正式批准,成为山东省内首批具备互联网诊疗资质的医院之一,为复诊患者提供了便捷的就医条件。
2018年,该院建成分级诊疗平台,依托青岛市卫生专网,共享患者的就诊信息,开展社区转诊服务。董蒨介绍,青岛市北区11家社区医疗机构的患者,可以在该平台上享受预约及转诊服务。
董蒨指出,医院秉承“患者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的服务理念,为了解决挂号问题,2013年医院实现了统一预约号源池,陆续开展了分时段自助机预约、网上预约、电话预约、手机预约、社区预约等线上、线下多途径便民服务,患者网上预约后可直接到指定诊室候诊。截至目前,90%的号源供线上预约,预约率达80%以上。医院为解决患者检查难,门诊医生可以在诊间直接预约超声及放射等检查,患者按照预约时间到相关检查科室进行检查。患者在检查科室刷卡自助登记,等候叫号即可。检查报告还提供短信提示等服务。目前,医院正推行“云胶片”服务,患者可以在手机端下载电子胶片。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党组书记袭燕表示,山东省“互联网 医疗健康”便民惠民百日行动,100天内推进“切口小、见效快”的30件实事已基本实现。她指出,在远程医疗方面,山东已初步建成省级远程医疗服务监管平台。10个地级市建成了远程医学中心;7个地级市建立了远程医学影像和病理诊断中心。全省基本实现县级节点远程医疗全覆盖,102个县(市、区)实现了县乡两级远程医疗服务。
4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举办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在会上指出,《关于促进“互联网 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密集出台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的管理服务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同时提出“互联网 医疗健康”便民惠民10项服务30条措施,力求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重心,毛群安认为,将以钉钉子精神,继续贯彻落实《意见》任务要求,围绕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意见所提出的任务要求,持之以恒推进“互联网 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
28省份试点电子健康卡
“目前,637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已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1273家三级医院初步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院内信息互通互联。”毛群安介绍说。全国有28个省份已开展电子健康卡试点。144个地级市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山东、浙江、广东、四川、云南、宁夏等6个省份已经建设完成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监管平台。
针对“就医一卡通”,毛群安说,国家卫健委正在开展这方面工作,特别是大力推广电子健康卡。“希望将来每个人拿着这张卡,先在区域内,比如在青岛、山东统一,下一步在全国能够实现一卡通。”
实现全国就诊一卡通,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是网络条件,第二是信息系统。目前我国网络基础条件比较好,在信息系统方面,国家卫健委建立了医院信息化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近期还将印发关于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和规范。
而电子健康卡能够实现一卡通,不仅要“通”医疗机构,还要“通”公共卫生机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每个人的健康管理。以“三高”人群为例,理想的管理模式是,凭他们的健康监测数据以及他们参与改善健康服务活动情况,就可以综合评价他们的健康管理水平,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在山东、浙江等已经落实‘互联网 医疗健康’的医院可以看到明显的改善。”毛群安说。“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快速挂号、缴费不再拥挤等,都是“互联网 ”带来的效果。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互联网 医疗健康”还要不断升级换代,使医疗服务更加完善。
据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隋振华介绍,青岛市有3家医院获得了互联网医院牌照,检验结果“一单通”认可的医疗机构达到63家;青岛市建成了区域诊疗一卡通服务平台和慧医APP,585万居民免费办理了区域诊疗卡,居民可以在委属和部分区市医院享受到一卡通就诊服务。青岛市投入1000余台自助服务设备,相当于增加千余个人工综合服务窗口,预约患者单次就诊逗留时间从平均3小时缩短为45分钟,非预约患者从平均3小时缩短为2小时,重复排队次数从平均5次减少为2次。撤减超百个人工窗口,削减幅度达75%,每年为医院降低运行成本约5000万元。
“互联网 ”
“山东省立三院牵头成立了互联网医联体。该医联体由二级医院、大学校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等49家医疗机构以及结石病互联网专科联盟组成。”山东省立三院院长吕涌涛在会上介绍。医院还建立了以家庭医生签约平台和医联体平台为支撑的互联网医院。截至目前,互联网医疗受益人群达6.1万人次。
按照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要求,山东省立三院在互联网医疗“支撑保障、标准规范、行为监管、服务内容、运行机制”五个方面开展了先行先试。
“医院在互联网 慢病管理服务方面,建立了在线MDT慢病管理团队,设计了23个专科会员服务包,为医联体内5822名糖尿病慢病患者,提供互联网MDT的诊疗服务。”吕涌涛透露。
该医院在探索互联网 医药联合体新模式方面,牵头成立了省内首家互联网医药联合体,复诊患者可在线得处方、在线支付,同时可获得药品配送到家或者就近药店取药等服务。医院还与相关部门合作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家工地网络医院”,为农民工的健康提供服务。
吕涌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互联网 医疗健康新模式,加强医研企合作,积极推行居民电子健康卡,实现线上线下医疗信息互通共享,并且充分发挥试点医院作用,促进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董蒨指出,2017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建立山东省首家互聯网医院;2018年11月,获山东省卫健委正式批准,成为山东省内首批具备互联网诊疗资质的医院之一,为复诊患者提供了便捷的就医条件。
2018年,该院建成分级诊疗平台,依托青岛市卫生专网,共享患者的就诊信息,开展社区转诊服务。董蒨介绍,青岛市北区11家社区医疗机构的患者,可以在该平台上享受预约及转诊服务。
董蒨指出,医院秉承“患者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的服务理念,为了解决挂号问题,2013年医院实现了统一预约号源池,陆续开展了分时段自助机预约、网上预约、电话预约、手机预约、社区预约等线上、线下多途径便民服务,患者网上预约后可直接到指定诊室候诊。截至目前,90%的号源供线上预约,预约率达80%以上。医院为解决患者检查难,门诊医生可以在诊间直接预约超声及放射等检查,患者按照预约时间到相关检查科室进行检查。患者在检查科室刷卡自助登记,等候叫号即可。检查报告还提供短信提示等服务。目前,医院正推行“云胶片”服务,患者可以在手机端下载电子胶片。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党组书记袭燕表示,山东省“互联网 医疗健康”便民惠民百日行动,100天内推进“切口小、见效快”的30件实事已基本实现。她指出,在远程医疗方面,山东已初步建成省级远程医疗服务监管平台。10个地级市建成了远程医学中心;7个地级市建立了远程医学影像和病理诊断中心。全省基本实现县级节点远程医疗全覆盖,102个县(市、区)实现了县乡两级远程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