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树立“公仆之心”,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为学生的良好个性发展提供自由呼吸的“空气”。
学生的个性是在与他们的生活、学习环境相互刺激的过程中形成的。实践证明,轻松、自由、民主、和谐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思维、心智、个性、才能得以充分发展。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树立公仆之心,不存私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全体学生,充分发扬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民主和谐的班集体,使班级建设进入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新境界。想想李凤遐老师的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在学生犯错误时,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责备;当学生取得进步时,哪怕只是很小的进步,也要大声地表扬。只要有足够的公仆之心,班主任就一定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果不以成绩论英雄,那么你会发现其实每个学生都是那么优秀。
我在班级工作中,一直推行“班干部轮换制”,以学号为序,全班每个同学轮流当一天值日班长。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了同学们遵规守纪的自觉性,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班干轮流制”培养出一批批“公益明星”、 “部长”之类的才人。
第二,树立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肥沃“土壤”。
个性发展必须与集体生活、学生自治相统一:没有个性充分发展的个人,便没有生机勃勃的集体;而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集体生活和学生的自治生活,离开了集体生活的所谓个性发展是片面的、病态的、不良的。所以,班主任要促进学生个性良好发展,就必须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信心、能力,使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集体之中,帮助他认识到自己与班级密不可分,与同学们密不可分,培养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感,在集體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升华自我,同时也推动整个集体向前发展。我的做法是:以教育契机为点,以运行机制为面,以激励机制为线,促进学生的个性在班集体这块沃土里良好发展。
1.以教育契机为点
我将班中各类个性典型转变的同学树为榜样,把他们的转变过程与原因作为一个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契机。如“热爱劳动”方面的良好个性的培养,我号召大家向“劳动之星”林锦鸿同学学习,开展劳动竞赛,每周评出最佳小组。在每一组打扫完之后,我及时现场评价。结果同学们一天比一天来得早、来得齐,劳动效率也更高。我以此为突破口,根据学生的个性及才能,在班级成立了多支公益群体:保洁队,文艺队,篮球队,公物组,板报组,雷锋组… …。从此,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积极、向上、热情的良好个性在这种教育契机中得到发展。
2.以参与机制为面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我除了实施“班干部轮换制”,还在班级运行“贡献值”机制——从学生的文明礼仪、劳动卫生、课堂表现、宿舍纪律、小组合作学习、比赛获奖、传统文化学习等方面制定贡献值评分标准,每周一评,比比谁对班级的奉献最大。这一参与机制使学生在个性养成方面有了各项明确的参照值,从而引导他们向着良好方向发展。
3.以激励机制为线
“班集体应该让学生有值得夸耀和吹牛的地方”,为了及时鼓励、表彰同学们对班级建设付出的努力,我每周都会进行班级“明星”评比:文明之星,仁孝之星,学习之星,劳动之星,纪律之星,体育之星、公益之星、阅读之星、奉献之星、学雷锋标兵、最佳值日班长、最佳组长、最佳管理员、最佳舍长、最佳宿舍。我将每周的评比结果通过“班级家校联系卡”反馈给家长,并将其记录在学生的成长档案里。这样,成长档案就成了学生的成长路线,而激励机制则成为每段里程的坐标,引导他们正确前行。
在一系列活动中,学生的良好个性在集体这块沃土中得以充分发展,学生在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感也不断增强,良好个性的养成与班集体这块沃土形成了良好的循环与持续发展。
第三,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给学生以归属感和成就感,为学生的良好个性发展提供充足“养分”。
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基础不一样,兴趣不相同,个性就会有差异。班主任必须心中有学生,清楚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达到以生为本的教育境界。班主任不仅要爱“小天鹅”,也要爱“丑小鸭”,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每一个学生,坚定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教育观。因此,班主任既要了解学生的一般特点,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还要研究不同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以便让学生在学习、劳动、比赛等活动中至少某方面有扬眉吐气的机会和表现,尽可能地满足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充足的“养分”。
总之,教育不是克隆,孩子们的成长轨迹不需要千篇一律,而应彰显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应该“用心”做一个独具匠心的园艺师,才能培育出一株株朝气勃勃、个性张扬、形态各异、极具灵性的大自然的尤物。
学生的个性是在与他们的生活、学习环境相互刺激的过程中形成的。实践证明,轻松、自由、民主、和谐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思维、心智、个性、才能得以充分发展。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树立公仆之心,不存私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全体学生,充分发扬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民主和谐的班集体,使班级建设进入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新境界。想想李凤遐老师的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在学生犯错误时,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责备;当学生取得进步时,哪怕只是很小的进步,也要大声地表扬。只要有足够的公仆之心,班主任就一定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果不以成绩论英雄,那么你会发现其实每个学生都是那么优秀。
我在班级工作中,一直推行“班干部轮换制”,以学号为序,全班每个同学轮流当一天值日班长。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了同学们遵规守纪的自觉性,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班干轮流制”培养出一批批“公益明星”、 “部长”之类的才人。
第二,树立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肥沃“土壤”。
个性发展必须与集体生活、学生自治相统一:没有个性充分发展的个人,便没有生机勃勃的集体;而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集体生活和学生的自治生活,离开了集体生活的所谓个性发展是片面的、病态的、不良的。所以,班主任要促进学生个性良好发展,就必须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信心、能力,使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集体之中,帮助他认识到自己与班级密不可分,与同学们密不可分,培养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感,在集體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升华自我,同时也推动整个集体向前发展。我的做法是:以教育契机为点,以运行机制为面,以激励机制为线,促进学生的个性在班集体这块沃土里良好发展。
1.以教育契机为点
我将班中各类个性典型转变的同学树为榜样,把他们的转变过程与原因作为一个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契机。如“热爱劳动”方面的良好个性的培养,我号召大家向“劳动之星”林锦鸿同学学习,开展劳动竞赛,每周评出最佳小组。在每一组打扫完之后,我及时现场评价。结果同学们一天比一天来得早、来得齐,劳动效率也更高。我以此为突破口,根据学生的个性及才能,在班级成立了多支公益群体:保洁队,文艺队,篮球队,公物组,板报组,雷锋组… …。从此,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积极、向上、热情的良好个性在这种教育契机中得到发展。
2.以参与机制为面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我除了实施“班干部轮换制”,还在班级运行“贡献值”机制——从学生的文明礼仪、劳动卫生、课堂表现、宿舍纪律、小组合作学习、比赛获奖、传统文化学习等方面制定贡献值评分标准,每周一评,比比谁对班级的奉献最大。这一参与机制使学生在个性养成方面有了各项明确的参照值,从而引导他们向着良好方向发展。
3.以激励机制为线
“班集体应该让学生有值得夸耀和吹牛的地方”,为了及时鼓励、表彰同学们对班级建设付出的努力,我每周都会进行班级“明星”评比:文明之星,仁孝之星,学习之星,劳动之星,纪律之星,体育之星、公益之星、阅读之星、奉献之星、学雷锋标兵、最佳值日班长、最佳组长、最佳管理员、最佳舍长、最佳宿舍。我将每周的评比结果通过“班级家校联系卡”反馈给家长,并将其记录在学生的成长档案里。这样,成长档案就成了学生的成长路线,而激励机制则成为每段里程的坐标,引导他们正确前行。
在一系列活动中,学生的良好个性在集体这块沃土中得以充分发展,学生在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感也不断增强,良好个性的养成与班集体这块沃土形成了良好的循环与持续发展。
第三,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给学生以归属感和成就感,为学生的良好个性发展提供充足“养分”。
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基础不一样,兴趣不相同,个性就会有差异。班主任必须心中有学生,清楚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达到以生为本的教育境界。班主任不仅要爱“小天鹅”,也要爱“丑小鸭”,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每一个学生,坚定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教育观。因此,班主任既要了解学生的一般特点,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还要研究不同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以便让学生在学习、劳动、比赛等活动中至少某方面有扬眉吐气的机会和表现,尽可能地满足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充足的“养分”。
总之,教育不是克隆,孩子们的成长轨迹不需要千篇一律,而应彰显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应该“用心”做一个独具匠心的园艺师,才能培育出一株株朝气勃勃、个性张扬、形态各异、极具灵性的大自然的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