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基于IMS的固定移动网络融合技术的探讨

来源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sha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IMS的固定移动网络融合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前景,介绍到该技术的概念,从运营商、用户需求、面临的技术挑战等方面分析了该技术发展。重点阐释技术的重要性,详解IMS固定移动技术网络融合的策略和方案。
  【关键词】IMS网络架构、固定移动融合、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 TN929.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062-01
  一、IMS固定融合技术
  IMP技术被认可为多媒体控制平台,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网络融合接口,能够实现多媒体信息高度融合。在发展之初,3GPP技术主要针对移动媒体通信研制而出的技术,该技术能够实现移动网络融合,并且将所有网络的融合愿望逐一实现。很多的技术参考标准已经与IMS对接。例如:ITU-T技术接口已经成功的将IMS最为技术基底,这个基底在前期的技术投入构架比较松散,当该技术融合时,构架体系才得以组建。ITU-T给IMS构架下的的SIP、SDP协议进行重新定义,并且启动了多项相关业务项目,每个对接口都会实现技术融合。人们从外观上,观察每个对接口的数据输出速率,从内部结构上细分,也能融合几项相近端点。IMS结构比较复杂,连接点变化多样,而且一个接口可以实现更多的技术串联点,分析这些相关点需要具备扎实的IMS知识。从这结构上透析出,IMS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渐渐地朝网络融合方向发展,而且IMS最初构架已经被网络融合认可,成为基础构架。整个构架能够将接入、承载、控制、业务逻辑、用户数据进行分离汇总。该技术在逻辑理论上分为三个层面,层面从下到上的分布为:接人传送层、务应用层、会话控制层。这三个层面将有着严格的构建,层面之间能够互通。而且从不同层面上透析,都可查看到技术相似点,这是该层面将实现高速运转的根本,只有在设计相通,才高效的达到网络融合效果。技术能够实现链接,需要对IMS系统构架进行分析,提高技术运用的娴熟度。
  业务层,它的作用是负责终端客户的业务。在承接任务时,能够灵活支持不同非电话或者电话间响应服务器,包含传统电话业务,例如:呼出、呼叫、等待、电话会议等等。这些功能的实现是应用服务器通过转化SIP技术,将电信业务包揽,统一汇集处理的过程。例如,工作中会及时的报送Presenc、IM、ptt文本,人们可以手动进行接收,最终实现自动化报送,省去了大量的传送时间。这和传统的智能业务相比,它有着优势。它能够将PS域和CS域中接入的业务端点中,再次优化分类,延续高效的处理方式。另外,该技术还特意实行特定业务开放,在应用程中将不同的API接口释放,方便第三方借助该释放接口,进入到资源共享库中,应用其中的游戏、资讯等网路资源。该技术不断的丰富业务能力,丰富娱乐内容。在每个数据库中,都有各式各样的进入口,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会话控制层,它置于业务层之下,它整个层面系统中,它起到桥梁的作用。能够传输上方业务层的内容需求,可以将最终的数据结果链接到应用层中,实现层与层之间的转化。该层面的核心模块是CSCF,该核心功能主要任务是将终端网络业务进行分类注册,将SIP传达的指令通过信息传输通道汇总到应用服务器中,满足服务器对信息量处理的需求。CSCF包含丰富的编程语言有S CSCF (Serving CSCF)、CSCF (Proxy CSCF)以及I CSCF (Interrogating),这些逻辑语言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中,将不同的UE接口通过指定的对话框口输入程序,实现协议默认的UserAgen和Proxy功能。这两项功能网络移动融合中占据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实现需要搭建起安全关联口和压缩指令SiP。在这个程序过程中,S-CSCF负责的是,鉴定用户信息准确度,保持每个会话窗口的能够实现畅通会话,每个状态都保持着爱稳定的范围内。I—CSCF在核心网中,占据重要位置,它能够在关节点上给域内的用户提供不同的IP会话地址,再由路由进行查找。拓扑结构是否稳定,在每个设备的功能组件,会实现不同的会话传递。路由会根据不同的隐藏域,把每层的模块功能实行细分。该系统平台实现不同的本地信息和业务资料储蓄,包含漫游信息、IP地址以及呼叫业务记录等等。这些分类功能高效的把网络融合功能实现,IMS固定每个技术层。但是层面之间的关联的信息接通度,会根据不同的消息指令,充当不同的角色。有的技术分支注重通讯信息记录,有的注重IP地址汇总,这些功能差异大,但是相通性非常高。
  接人传送层,在整个结构中,它属于架构的底层。该层面工作任务是将不同空间的终端用户信息接入大型网中,终端用户信息接口能够在不同范围内收集散落信息资源,再通过PC、PDA等接口链接。人们可以随时参看丢失数据,可以找回丢失信息,这是该层面最主要的功能。接入口可以使用:无线接入、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每个接入方式都比较方便快捷,都能够实现不同网络信息传递。
  二、基于IMS的固定移动融合的策略
  (一)接入传送层的融合
  接入传送层的融合在网络融合中起到主导作用,用户通过终端融合可以直接体验业务服务。在整个终端服务中,它的在其中起到链接作用。终端融合顾名思义:它将多项延续的端口,实现终端连接。连接固定每个移动窗口,使得网络运行速度迅速。目前,该终端服务的范围已经在渐渐扩大,发展趋向于市场化、产业化。从最初的手机蓝牙功能到蓝牙网关,发展到现在的、Bluetooth/GSM、wiFi/GSM、PDA双模终端等等,技术的跨越,使得科技产品更新换代速率急速,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这些终端平台已经向开放式方向发展,用户可以随时的上传或者下载资料,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接入口,网络本身能够使用最佳的方式接纳连接。
  (二)控制层的融合
  控制层成为网络融合技术的核心,核心在系统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它是实现网络完全融合的关键点,当控制层实现了融合,才可以说移动融合和固定真正实现融合。在融合过程需要明白一个新概念:软交换概念。软交换概念指的是利用软性的作用将承载和控制的部分区分开来,细分好的软性系统,由控制层面统一接纳,在转化平台上实现对多媒体呼叫和语音传播的控制。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随着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升级版的3GPF R4版本开始被投入使用中,借助移动交换技术在核心电路中,快速实现控制和承接部分分离。这两项技术各自存在优缺点,目前还不能真实的实现融合。随着3GPP R5/R6的出现,技术人员慢慢的完善该技术缺陷和漏洞,这个资讯使得控制层和核心网络层的融合有了希望。IMS借助功能实体细分出不同类型技术指标,主要有MRFC、I—CSCF、MRFC、P—CSCF等等指标,这些指标为移动功能的实现提供基础技术。在要求下,需要搭建起来的体系架构已经得到确定,由IMS核心域、固定软交换网、移动CS域组成的构建,渐渐被人们熟悉,这为系统进行分离和汇合提供了技术指导。统一的控制功能,在技术应用中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给网络接口提供便利。
  结束语
  该文章从固定移动融合的基础技术要求、融合基本策略、必要性方面入手,将客户需求点确定,根据用户要求提高技术功能。这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人们从现实技术发展状态上看出,固定和移动融合技术在今后的发展中,将朝高速快捷的方向发展。用户可以利用技术融合功能,随时随地进入网路获取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刘芹.基于IMS的固定移动网络融合技术的探讨[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6(1)
  [2]张振辉,颜薰风.浅谈基于IMS的固定移动网络融合[J].通信工程, 2006(2)
  [3]徐丹,沈浩.基于IMS的固定移动网络融合[J].硅谷,2012(11)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摘 要】数控切割技术具有切割精度较高、外观质量好、速度快、整体下料布局合理、材料利用率高等特点。但如果没有很好的掌握计算机编程方法,就会使这些优势逊色不少,本文重点分析数控切割编程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归纳总结出对应的解决办法和技巧。  【关键词】数控切割;编程技巧  【中图分类号】 TG51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061-01  在金属结构件制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摘 要】为了扩展单片机的存储资源及串口,采用基于单片机 (AT89S52-24PI)外部存储器的扩展及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多通道串口扩展电路设计及具体实现方法。并以双端口存储器 IDT70V261S25PFI和串行通讯控制器TL16C754BPN及以C51系列单片机软件开发环境Keil μVision4为例实现单片机的外部电路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接口简单、使用方便、稳定可靠。  【关键词】单片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目的:探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低钠血症的临床发病情况、发生机制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43例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3例患者中发生低钠者202例,占全部病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一种供水管道泄露自动检测与诊断技术的设计和实现。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供水管道泄露检测技术的现状,指出早期的泄露检测方法以及最近一些新技术方案的优缺点。同时提出了采用基于BP算法的神经网络来检测与诊断泄露的方法。  【关键词】供水管道;泄露检测;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063-02  Automatic
【摘 要】文中针对传统测试实验平台的功能单一、操作复杂、扩展性差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在 CSY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仪的基础上,开发基于LabVIEW 的虚拟仪器自动检测技术课程实验系统。  【关键词】LabVIEW;虚拟仪器;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065-01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计算机
【摘 要】ASP全名Active Server Pages,是一个WEB服务器端的开发环境,利用它可以产生和执行动态的、互动的、高性能的WEB服务应用程序。本文介绍了将asp网络技术应用于纤维检验数据文件共享管理系统的特点与应用实践。  【关键词】信息技术, ASP技术应用, 纤维检验  【中图分类号】F22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0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