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不难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cao_xk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习数学中,消除畏惧心理,重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勤练多思、精益求精的良好学习习惯;针对弱点,查缺补漏,从夯实基础上多下功夫,形成学习的“定时、定量、长期坚持”。
  [关键词]消除畏惧 培养自信 勤练多思 改进弱点 养成习惯
  
  数学作为学生学习总体状况的指挥性学科之一,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它的知识线条环环相扣,如果其中一个环扣出现了问题,链条就会断裂。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如果逻辑思维训练不足,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吃力。不少学生常感到数学难学,视之为畏途,也正是为了这个原因。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就成了众多老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关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从事数学教学工作也有多年,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到,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和“育人”,而且“育人”比“教书”更重要。换句话说,教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要以提高学生的理想、道德等素质为己任,更加重视信念、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对于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来说,坚持赏识教育,善于发现、由衷欣赏并努力培养学生身上的“亮点”,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我的外甥女雯雯,在小学是个学习勤奋、成绩优良的好学生,数学成绩居中等水平。升入初中以后,课程增加,数学课的代数、几何又是新面孔,一时难以适应,第一次数学测试只得了58分,这使她对数学产生了畏惧情绪,学习信心和热情受到很大影响,思想压力很大,心理负担加重,更使学习成绩大幅下降,期末考试数学只得了48分。
  为了扭转雯雯数学学习中的被动局面,根据雯雯的具体情况,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帮助她逐步走出困境。
  
  1 消除畏惧心理,重建学好数学的信心。成长和成才的过程,就是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而要挑战和超越自我,首先就要敢于面对自我,正确地认识自我。在这里,我将数学中的很多概念与科学做人联系起来,让雯雯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科学做人,认识事物是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如在讲正负数时,我就告诉她: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正方向,只要能够从零开始向正方向走,就一定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无论向负方向走多远或多长时间,最终还要回头向正方向走。又如在讲整数概念时,我告诉她:你小学时对整数概念的理解与你上初中后对整数概念的理解一样吗?现在理解的整数概念的内涵增加了。这就说明,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对一个概念的理解也随之加深,现在认为有乐趣的事情,长大后可能就会认为没有乐趣了;现在认识不重要的事情,长大后可能就会认为很重要。我将“传道”与“授业”结合起来,培养孩子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优化心理素质。同时,用赏识、肯定、鼓励的手段,对受教者进行积极评价,使受教者不断得到鼓舞、不断得到成功的喜悦。“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确实是这样,任何事物都是“热胀冷缩”。我引导雯雯对学习、生活有较高层次的理解,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学习刻苦勤奋,智力强,思维活跃,这有她小学阶段一贯优良的成绩为证。她的语文成绩一直优秀,作文曾被《洛阳晚报》选用,更表明她不比别人差,有时甚至更出色。我告诉雯雯:你在语文方面做到的,为什么在数学方面就做不到呢?最大的聪明是自信,相信自己就能成功。有学者说:“运动锻炼身体,习惯培养大脑。自信就是聪明,疑惑就是愚蠢。”
  与此同时,我又启发雯雯正确认识目前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和产生困难的原因。我引导她相信:一时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数学太难”,也不是因为她“脑子反应慢”,而主要是因为她一时难于适应从算术到代数几何的转变和心理因素形成的,此外也与她小学阶段数学学习中一些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有关。这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只要克服心理障碍,经过一段有针对性的训练就可以了。我对她说:“不要被48分这个‘低分’吓住了、压住了,它除了说明你还有一部分知识一时没掌握以外,还说明有将近一半你已经掌握了,既然有了这一半,得到另一半也不是太难的事,只不过多努力就是了。再说,考试成绩有一定的偶然性,一两次分数未必能全面反映你的真实水平,不要太在意。遇事要学会换个角度去思考。”我给她讲了我自己的经历启发她的思路。我以前不喝茶水,总以为喝茶水影响晚上睡眠,特别是下午喝茶水更是如此。后来我改变观念,心想:“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而且人的身体状况千差万别,未必就喝茶水一定睡不好觉,”这样一想,我就大胆喝茶水,而且长期坚持喝。后来的事实表明,喝茶水不但没有使我睡不好觉,而且还能调节睡眠,使我睡得更香。这就说明一个道理:遇到问题,最重要的是不要被别人或自己的成见束缚了自己的思想,要认识问题,想办法加以解决,只要不失去信心,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在我的引导鼓励下,我从雯雯的目光中越来越多地看到了自信的光芒。一段时间以来堆积在她心中的迷茫、畏惧渐渐散去,雯雯开始向“低谷”挥手告别了。
  
  2 培养勤练多思、精益求精的良好学习习惯。“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好习惯是推动人前进的螺旋桨,而不良习惯则是拖着人停步不前甚至倒退的制动器。习惯是在不断的重复中形成的,要建立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只能靠千万次的重复,此外别无他途,
  我要求雯雯每天做“午间练习”,就是每天中午吃饭以前,做5分钟数学练习题。我针对雯雯学习中的薄弱之处,出了3~5道题让雯雯去做。每次集中解决一个知识难点,解决力求彻底,但若一次不能“全歼”,宁可推迟第二天,也不延长做题时间,以免增加她的负担。因为时间不长,分量不重,难度适宜,雯雯很轻松地完成了练习,天天如此,坚持不懈,点滴积累,成效就出现了,而一旦有了成效,兴趣和欲望接踵而来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渐渐地,每天一到“午间练习”时间,不用我提出要求,不需别人提醒,雯雯自己就拿出练习本做起来。开始是我出题让她做,后来她自己找题做,只是在有疑问而自己解决不出来的时候才向我发问。孩子能提出问题,自我补缺,进步就大大加快,而快速进步又增强了获取知识的欲望。“欲望能提升自己,毅力可以磨平高山”。坚持“午间练习”使雯雯实现了“每天多学一点,期末提高一大截”,日积月累,一学期下来,雯雯的练习题集有厚厚一摞,等于多学了一本书。而这一切是在几乎感觉不到增添了负担的情况下完成的。
  随着时间推移和成绩提高,我有意识地培养雯雯独立思考、看课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题目我只稍作提示,让她自己去“跟踪追击”;有的题目做错了,我只指出错处,让她自己检查为什么错了,怎样解决;有的题目有两种以上的解法,我让她自己把所有的解法都找出来,“穷追不舍”直到“全案告破”,最后一名“嫌犯”落网为止。不管题目难或易,用时长或短,我从不“和盘托出”,轻易把解题过程和答案 告诉她,目的是培养她的读书习惯、锻炼思维能力、为拓宽思路留出最广大的空间。
  就这样,雯雯逐渐养成了天天午练的习惯,而且使自己独立思考、认真做题的习惯更加巩固了。多种良好习惯互相融合,使短短的5分钟发挥了最大的效能。雯雯终于彻底摆脱了因挫折而产生的负面情绪的困扰,良性循环一旦形成,跨入优秀行列就指日可待了。
  
  3 针对弱点,查缺补漏,在夯实基础上多下功夫。考试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手段,卷面能比较准确地显示学生学习中的“盲区”和弱点,但卷面上的知识毕竟有限,如果像不少家长采取的做法,哪里错就哪里补,就题论题,就事论事,所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常常容易找不准“病根”所在,想尽快解决问题,反而事倍功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实,某道题不会做,原因多半是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一个“点”上的问题涉及基础知识的多个方面,就好像一颗苗生了病,可能是下面哪条根上出了毛病造成的。所以为了有效地解决问题,就应当针对弱点,补充一些基础知识方面的练习题,一题引出多题,举一反三,拓宽思路。基础方面的题比较容易简单,有利于提高兴趣,培养信心。对于雯雯有些不会做的题或做错了的题,我常常把题先放起来,出几道与题目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基础知识方面的题让她去做,熟练以后再让她思考这些与本题之间的关系,这样解决本题就顺利得多了,有时她自己在做完基础题目以后就会解本题了。这看似走了弯路,实际上效果却好得多。
  有不少人认为要学好数学,最大的秘诀就是多练习多做题,熟能生巧。这有一定道理。如果不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就不容易牢固地掌握相关的知识。但凡事都有“度”,如果一味求多,多多益善,盲目多练,反而有可能事与愿违。不少家长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测试题、密卷增加数量,延长时间,结果加重了孩子的负担,抹杀了孩子学习的兴趣,淹没了智慧。正确的做法是和课本讲授同步,针对弱项盲区,选取一定数量启发性强、基础性强、覆盖面广的题目,细节深思,务求步步到位、熟练掌握、烂熟于心、不留漏洞。这样以少胜多、轻重适宜,避免了时间和精力方面的浪费,又使学生增添了兴趣,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持之以恒,学习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我坚持以上做法半年中,雯雯的数学成绩节节攀升,期中一次测验,雯雯数学得了113分(满分120分)。一年多以来,雯雯数学成绩一直优秀,名列年级前茅。现在雯雯再也不为学不好数学犯愁了。当然,这个成功仅是初步的,就雯雯来说,今后的学习之路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新的挑战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但我相信,只要坚持相信自己、挑战自我、超越自我,雯雯就能在成长、成人、成才之路上奋进前行。从我来说,通过雯雯身上发生的变化,我更加坚信,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智力上的差距并不大,而且都有着非常大的潜能。他们的差距主要是后天造成的,尤其是评价和习惯造成的,将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和养成教育融为一体,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长为真正的自己。在技术层面则充分认识“思想是方向,习惯是助推器和数学基本功”的重要作用,优选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变“教书育人”为“育人教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是每一个人民教师的光荣责任。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行为的变化给初中政治课带来了无限生机。但也应看到,虽然一些教师谈起新课程来头头是道,课堂上的表现却不尽人意,往往自觉不自觉中陷入这样那样的误区,表现在:忽视政治课教材资源;课堂讲授尺度忽左忽右;堆砌校外课程资源;竭力制造“满堂问”。  [关键词)新课程 政治课 误区    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教师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变
期刊
[摘要]英语创新教育的研究与探索必须遵循正确的英语教学原则,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学 创新教育    英语创新教育的研究与探索是一项科学研究活动,必须遵循正确的英语教学原则。  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坚持独立见解,就需要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创造性因素,通过创设情境
期刊
中学物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动量一节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而掉在泥地上不易碎,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这又是为什么呢?又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调
期刊
数学新课标改革倡导的新观念深刻的引领着数学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由原来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探究发现的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合作者,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重过程转变。为适应新课改教学需要,谈谈自己在教学中行为转变的一点初浅认识。    1 从重“教”向着重“学”转变。新课程
期刊
规范教学评价机制,公平合理地进行教学评价,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  近几年,学校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形势,课堂教学推出了“四主原则”,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为主线,以“疑”为主轴,很好地推进了学校的课堂教学,与此同时,又推出了学校课堂教学评价的量化标准,使之成为评价教学效果的很好的依据,下面我就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谈谈我的看法。  语文教学评价有许多标准:教学内容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这也是现代教育家张伯岑所说的“学行合一”的问题。  [关键词]教会做人 学行合一    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这是每位学生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同样,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怎样学会做人,这是每一
期刊
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我们学校经常要承担一些社会团体、机关单位的成人计算机的有关方面的培训。由于是成人,而且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十分严重,这就给我们一线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能够把计算机教学由难转化为易,让学员易于理解、接受,并提高亲自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我担任计算机专职教师以来的有关教学的一些方法做一介绍。    1 帮助学员树信心,构建和谐关系。由于是成人,学员年龄
期刊
接手新班后,班主任如何构建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认为班主任首先应当树立五种意识。    1 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班主任与每个学生都具有平等的独立人格。“唯师为尊”的观点说到底是“唯书唯上”封建意识的翻版。班主任应以平等的姿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对你的尊重。班主任更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的锻炼机会。例如在开学初,班级可以设立“流动班长轮值制”,每个学生都
期刊
[摘要]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成功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自信,赞赏学生,鼓励成功,是师生感情的催化剂,并将激发学生的内动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蹲下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你就会发现,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很努力。  [关键词]教育 潜能 赏识    “让教育从赏识开始”,是啊,多么美丽的字眼。但是,我们的师生关系往往会呈现出“为你好,受不了”的尴尬局面,不是不爱,而
期刊
[摘要]教学反思是让昨天的教师进步,今天的教师再进步,明天的教师更加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笔者结合实施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就教学反思谈几点体会,供同仁商榷。  [关键词)教学反思 成功 不足 创新火花 新起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并引发了一场深刻的课堂教学改革。在这场课改的大潮中,教师担负着为祖国培养各类人才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艰巨任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