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文艺的第六章中,上演的节目名字叫做《弗兰奇和琼说:谢谢你,蒂姆》,这位蒂姆就是公认的“万维网之父”。
1989年仲夏之夜,英国人蒂姆·伯努斯·李因为成功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Web服务器“http”和世上第一个Web客户机软件“World Wide Web”,这位可敬的发明者,现在仍然在为万维网更为辉煌的未来而努力工作着。只不过他现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领导着整个万维网联盟(W3C)。
小时候
蒂姆·伯努斯·李1955年6月8日出生于伦敦一个书香门第,他父母都是计算机科学的先驱,都在研制早期的电子计算机Manchester Mark一代的小组里工作。
早在孩童时代,蒂姆就接触到计算机,那时他最喜爱的游戏就是用穿孔卡片拼搭“计算机”。蒂姆还喜欢看科幻小说,包括阿瑟·克拉克有关的Frankenstein的短篇小说,里面讲到神经细胞的数目超过一个临界值,就能够使计算机联接起来,使整个系统都开始呼吸、思考并自动反应。后来他发明的万维网也许正符合克拉克的预言。
1976年,蒂姆以优异的成绩从牛津大学女王学院毕业。当时他因在校期间与一位朋友私自闯入其他计算机系统而被禁止使用大学的电脑。他就用一把电烙铁、一个TTL门电路、一块M6800微处理器以及一台旧电视组装了他自己的第一台电脑。
后来他在Plessey电信公司工作了两年,Plessey是英国主要的电信设备制造商。蒂姆作为编程员,主要的工作是开发和维护分布交换系统、信息中继以及条形码技术。1978年,蒂姆离开Plessey公司,加入D.G.Nash公司,开始为智能打印机编写排版软件以及开发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其出众的才华得以展露。
一个从未发表的程序
随后,蒂姆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以下简称CERN)担任了一年半的独立咨询顾问,其中包括6个月的软件顾问工程师。
为了使欧洲各国核物理学家能通过计算机网络及时沟通传递信息进行合作研究,使分布在各国各地物理实验室、研究所的最新信息—数据、图像资料可供大家分享,年轻的蒂姆接受了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即开发一个能实现信息共享的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
软件开发虽非蒂姆的本行,但强有力的诱惑促使他勇敢地接受了这个任务。早年在牛津大学主修物理时,蒂姆就不断地思索,是否可以找到一个“点”,就好比人脑,能够透过神经信号传递,自主做出反应。经过艰苦的努力,他成功编制了第一个高效局部存取浏览器“Enquire”(查询),并把它应用于数据共享浏览等。这个程序从未发表,却为未来万维网的开发奠定了概念基础。
1981年,蒂姆来到了约翰·普尔创办的图像计算机系统公司从事技术研发。这时的他已成为一名专业造诣极深的多面手,研究领域包括实时控制固件、图形和通信软件以及宏语言。
工作之余,他总觉得有一件未经的大事时刻牵扯着他的心,等待着他最终去把它完成。这件大事就是他的“查询”方案。而能够帮助他完成这一计划的最合适的地方,就是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
1984年,他作为正式员工,又回到了令他神往的CERN。除了从事FastBus系统软件的开发,并设计远程程序呼叫系统外,他把几乎全部心血都投入到“查询”方案的继续研究与探索之中。
激动人心的超文本
1989年3月,蒂姆撰写了一份“关于信息化管理的建议”提交给CERN,建议采用超文本技术(Hypertest)把CERN内部的各个实验室连接起来,在系统建成后,将可能扩展到全世界。
这个激动人心的建议在CERN引起了轩然大波,但这里终究是物理实验室而非计算机网络研究中心,虽有人支持但最后仍没有通过。蒂姆并没有灰心,他花了两个月重新修改了建议书,加入了对超文本开发步骤与应用前景的阐述,用词恳切,并再一次呈递上去,这回终于得到了上司的批准。于是蒂姆得到一笔经费,购买一台NeXT计算机,并率领助手开发试验系统。
其实,最早提出“超文本”思想的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著名科学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科学顾问、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万尼瓦尔·布什。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他就意识到未来是一个信息急速膨胀的时代,必须要用一种快速可靠的手段来帮助人们存储、组织、检索和阅读文献。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他就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像我们一样可以思维”一文,文中描述的“记忆延伸”系统,就是“超文本”的先驱。
而超文本这个词,是特德·纳尔逊在1946年首次发明的。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间已多次召开超文本学术会议,每次都有上百篇研究超文本的论文问世,但都是纸上谈兵,没有人想到要把超文本技术应用到计算机网络上来。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有一次,蒂姆端着一杯咖啡,走在实验室走廊上,经过怒放的紫丁香花丛,盛夏幽香的花香伴随着醇香的咖啡味飘入实验室,刹那间蒂姆脑中灵感迸发:人脑可以透过互相连贯的神经传递信息(咖啡香和紫丁香),为什么不可以经由电脑文件互相连接形成“超文本”呢?
万维网之父
说干就干。1989年仲夏之夜,在早期“查询”方案的基础上,蒂姆成功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Web服务器“http”和世上第一个Web客户机软件“World Wide Web”。这个Web服务器简陋得只能被认为是一本CERN的电话号码簿,它只允许用户进入主机来查询每个研究人员的电话号码。尽管如此,但它实实在在是一个所见即所听的World Wide Web,即我们熟悉的WWW。
1990年11月12日,他和罗伯特·卡里奥合作提出一个更加正式的关于万维网的建议。11月13日,他在一台NeXT工作站上编写了第一个网页。1990年12月,World Wide Web首次在CERN内部推出。
1991年8月6日,他在alt.hypertext新闻组上贴了万维网项目简介,将他建立的第一个网站http://info.cern.ch/(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网站)入网。蒂姆·伯努斯·李在网站上解释了万维网是什么、如何使用网页浏览器以及如何建立一个网页服务器等。后来他又在这个网站上罗列了其他的Web网站,因此他的网站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万维网目录。接下来的几年里,他设计出HTTP、URL和HTML的规范,使网络能够为普通大众所应用,并一直为通向万维网的标准之路而奋斗。
由于发明Web的杰出贡献,《网络计算》评选出电脑业最具影响力的10个人中,蒂姆·伯努斯·李一举超越比尔·盖茨名列榜首,这个位置太恰当不过。
虽然媒体很少见到蒂姆·伯努斯·李,但人们不会忘记他。1998年,他赢得了麦克阿瑟基金会的“天才”奖。1999年,《时代》周刊评选20世纪百名最有影响的人物时,蒂姆·伯努斯·李作为发明家名列其中。
正是由于蒂姆的贡献,才使互联网由少数精英使用的传输渠道,变成了供全世界所有人共用的知识百科全书,实现了一场信息革命。人们将互联网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与印刷术的发明相提并论,这个荣誉算是世界对他最高的尊敬。
1989年仲夏之夜,英国人蒂姆·伯努斯·李因为成功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Web服务器“http”和世上第一个Web客户机软件“World Wide Web”,这位可敬的发明者,现在仍然在为万维网更为辉煌的未来而努力工作着。只不过他现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领导着整个万维网联盟(W3C)。
小时候
蒂姆·伯努斯·李1955年6月8日出生于伦敦一个书香门第,他父母都是计算机科学的先驱,都在研制早期的电子计算机Manchester Mark一代的小组里工作。
早在孩童时代,蒂姆就接触到计算机,那时他最喜爱的游戏就是用穿孔卡片拼搭“计算机”。蒂姆还喜欢看科幻小说,包括阿瑟·克拉克有关的Frankenstein的短篇小说,里面讲到神经细胞的数目超过一个临界值,就能够使计算机联接起来,使整个系统都开始呼吸、思考并自动反应。后来他发明的万维网也许正符合克拉克的预言。
1976年,蒂姆以优异的成绩从牛津大学女王学院毕业。当时他因在校期间与一位朋友私自闯入其他计算机系统而被禁止使用大学的电脑。他就用一把电烙铁、一个TTL门电路、一块M6800微处理器以及一台旧电视组装了他自己的第一台电脑。
后来他在Plessey电信公司工作了两年,Plessey是英国主要的电信设备制造商。蒂姆作为编程员,主要的工作是开发和维护分布交换系统、信息中继以及条形码技术。1978年,蒂姆离开Plessey公司,加入D.G.Nash公司,开始为智能打印机编写排版软件以及开发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其出众的才华得以展露。
一个从未发表的程序
随后,蒂姆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以下简称CERN)担任了一年半的独立咨询顾问,其中包括6个月的软件顾问工程师。
为了使欧洲各国核物理学家能通过计算机网络及时沟通传递信息进行合作研究,使分布在各国各地物理实验室、研究所的最新信息—数据、图像资料可供大家分享,年轻的蒂姆接受了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即开发一个能实现信息共享的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
软件开发虽非蒂姆的本行,但强有力的诱惑促使他勇敢地接受了这个任务。早年在牛津大学主修物理时,蒂姆就不断地思索,是否可以找到一个“点”,就好比人脑,能够透过神经信号传递,自主做出反应。经过艰苦的努力,他成功编制了第一个高效局部存取浏览器“Enquire”(查询),并把它应用于数据共享浏览等。这个程序从未发表,却为未来万维网的开发奠定了概念基础。
1981年,蒂姆来到了约翰·普尔创办的图像计算机系统公司从事技术研发。这时的他已成为一名专业造诣极深的多面手,研究领域包括实时控制固件、图形和通信软件以及宏语言。
工作之余,他总觉得有一件未经的大事时刻牵扯着他的心,等待着他最终去把它完成。这件大事就是他的“查询”方案。而能够帮助他完成这一计划的最合适的地方,就是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
1984年,他作为正式员工,又回到了令他神往的CERN。除了从事FastBus系统软件的开发,并设计远程程序呼叫系统外,他把几乎全部心血都投入到“查询”方案的继续研究与探索之中。
激动人心的超文本
1989年3月,蒂姆撰写了一份“关于信息化管理的建议”提交给CERN,建议采用超文本技术(Hypertest)把CERN内部的各个实验室连接起来,在系统建成后,将可能扩展到全世界。
这个激动人心的建议在CERN引起了轩然大波,但这里终究是物理实验室而非计算机网络研究中心,虽有人支持但最后仍没有通过。蒂姆并没有灰心,他花了两个月重新修改了建议书,加入了对超文本开发步骤与应用前景的阐述,用词恳切,并再一次呈递上去,这回终于得到了上司的批准。于是蒂姆得到一笔经费,购买一台NeXT计算机,并率领助手开发试验系统。
其实,最早提出“超文本”思想的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著名科学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科学顾问、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万尼瓦尔·布什。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他就意识到未来是一个信息急速膨胀的时代,必须要用一种快速可靠的手段来帮助人们存储、组织、检索和阅读文献。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他就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像我们一样可以思维”一文,文中描述的“记忆延伸”系统,就是“超文本”的先驱。
而超文本这个词,是特德·纳尔逊在1946年首次发明的。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间已多次召开超文本学术会议,每次都有上百篇研究超文本的论文问世,但都是纸上谈兵,没有人想到要把超文本技术应用到计算机网络上来。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有一次,蒂姆端着一杯咖啡,走在实验室走廊上,经过怒放的紫丁香花丛,盛夏幽香的花香伴随着醇香的咖啡味飘入实验室,刹那间蒂姆脑中灵感迸发:人脑可以透过互相连贯的神经传递信息(咖啡香和紫丁香),为什么不可以经由电脑文件互相连接形成“超文本”呢?
万维网之父
说干就干。1989年仲夏之夜,在早期“查询”方案的基础上,蒂姆成功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Web服务器“http”和世上第一个Web客户机软件“World Wide Web”。这个Web服务器简陋得只能被认为是一本CERN的电话号码簿,它只允许用户进入主机来查询每个研究人员的电话号码。尽管如此,但它实实在在是一个所见即所听的World Wide Web,即我们熟悉的WWW。
1990年11月12日,他和罗伯特·卡里奥合作提出一个更加正式的关于万维网的建议。11月13日,他在一台NeXT工作站上编写了第一个网页。1990年12月,World Wide Web首次在CERN内部推出。
1991年8月6日,他在alt.hypertext新闻组上贴了万维网项目简介,将他建立的第一个网站http://info.cern.ch/(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网站)入网。蒂姆·伯努斯·李在网站上解释了万维网是什么、如何使用网页浏览器以及如何建立一个网页服务器等。后来他又在这个网站上罗列了其他的Web网站,因此他的网站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万维网目录。接下来的几年里,他设计出HTTP、URL和HTML的规范,使网络能够为普通大众所应用,并一直为通向万维网的标准之路而奋斗。
由于发明Web的杰出贡献,《网络计算》评选出电脑业最具影响力的10个人中,蒂姆·伯努斯·李一举超越比尔·盖茨名列榜首,这个位置太恰当不过。
虽然媒体很少见到蒂姆·伯努斯·李,但人们不会忘记他。1998年,他赢得了麦克阿瑟基金会的“天才”奖。1999年,《时代》周刊评选20世纪百名最有影响的人物时,蒂姆·伯努斯·李作为发明家名列其中。
正是由于蒂姆的贡献,才使互联网由少数精英使用的传输渠道,变成了供全世界所有人共用的知识百科全书,实现了一场信息革命。人们将互联网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与印刷术的发明相提并论,这个荣誉算是世界对他最高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