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学风建设是高校办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保障,学风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的声誉。“一对一”帮扶形式由于更有针对性、易于被学生接受,广泛应用于高校学风建设活动中。但同时,这种形式也存在管理缺失、无法评价,学习效果提升缓慢等问题。企业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理念是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将管理精细化,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有利于实现优质资源的整合,有助于全面提升帮扶学习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 帮扶学习 学风建设 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4-0172-02
朋辈辅导具有易接受性、及时性、交叉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在高校学风建设的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一对一”帮扶形式是朋辈辅导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旨在用优秀生与学困生结对的方式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仅易于接受,而且相对于一对多的方式更有针对性,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帮扶双方驱动力不足、帮扶职责欠缺标准和规范、帮扶过程无有效监督机制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工作中很多帮扶活动只是做了前期的帮扶工作,结对后疏于管理,一结了之。因此,为了促进“一对一”帮扶学习的效果,引入管理学中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一对一帮扶进行精细化管理非常有必要。
一、“一对一”帮扶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对一”帮扶是受高校师生欢迎的一种学习辅导方式,合作默契的朋辈帮扶不仅有助于彼此的成绩提高,而且对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都有很大帮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粗放的管理方式以及学生个性差异等原因导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一)帮扶建立之初缺乏基础性
由于“一对一”帮扶建立之初缺乏对学生性格特征及个人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很多组合的建立是随机安排,两学生初在一起相处还比较融洽,随着帮扶过程的逐步深入,两人个性容易出现分歧,合作帮扶过程相处不融洽,又加之缺乏辅导员等人的调解,两人帮扶过程由于缺乏基础性后期合作不欢而散的情况常常出现,影响了帮扶的融洽性。
(二)帮扶双方驱动力不足
结对帮扶是朋辈辅导的一种,建立结对之处基本上出于学生自主自愿,随机组合,是一种志愿服务,缺乏帮扶的针对性和目标性。而且有些帮扶活动学生仅仅当做一次学风活动来做,没有放在心上,结对后完全靠学生自主进行。往往出现学困生不配合,不愿意和优秀学生去上自习,优秀的学生屡屡遭到拒绝后比较失望,就不再督促学困生学习的情况。并且由于缺乏激励机制,久而久之,结对双方都不再联系,也就达不到帮助学困生提升成绩的目标。
(三)帮扶职责欠缺标准和规范
结对帮扶过程中,由于欠缺指导,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帮扶学习,应该做哪些事情,有的学生觉得无从下手,或者只是仅仅帮忙带学困生自习,帮助学困生解决作业问题。而不是系统性地从制定长期和短期目标开始顶层设计,监督上课作业情况,考试之前帮忙复习。这对于提升学困生的总体成绩来说是绝对不够的。而学困生由于自身毅力的缺乏也不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规划。因此,制定学习帮扶的标准,规范帮扶的过程非常重要。
(四)帮扶过程无有效监督机制
由于帮扶结对学习方式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平常一点一滴的帮助,才能最终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在帮扶过程中,如果不对帮扶进行跟踪管理,在过程中不加以指导。往往造成帮扶效果较差,帮扶有始无终,不能保证各环节的有效进行等问题的出现。如果能够有效地监督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帮助学生进行协调。
(五)帮扶后学习效果无法量化和评价
结对帮扶学习效果无法量化也是所存在的问题之一。因此,帮扶后也不能很确切地对帮扶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不利于帮扶学习标准的制定,也不利于帮扶学习的过程监督,最终导致帮扶学习效果的提升不够明显。
由于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朋辈帮扶过程很多后期都达不到理想效果,为了提升朋辈帮扶的帮扶效果,还需要根据学生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精细化管理下帮扶学习效果提升对策
精细化管理是科学管理发展到现代的一个分支,主要理论是弗雷德里克·温斯·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日本丰田公司的“丰田模式”相关理论。只有用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替代传统经验管理,才是实现最高工作效率,达到最好工作效果的手段。“一对一”帮扶管理由大量繁杂琐碎重复性的日常工作组成,针对此,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模式,结合评优评奖机制,由辅导员主导,学生干部协助,通过制定细致的“一对一”帮扶制度,加强过程控制,跟踪监督流程,量化帮扶工作,引用激励措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帮扶效果。精细化管理不仅在于制度的精细化,更在于实施的精细化,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实现优质资源的整合,为高校一对一帮扶学习管理提供了一种成功有效的新途径。
(一)加强准备工作,保证实施前提
为了保证帮扶效果,首先要挑选合适的帮扶者和被辅导者。在帮扶对子建立之初,需要先对他们的个性心理进行了解和掌握,根据学生的需求安排帮扶。例如有的学生虽然是学困生,但是本身学习欲望强烈,只是缺乏方式指导,这类帮扶者和学困生都有积极的态度,明确的目标,渴望提高成绩的意愿,因此这样的帮扶建立之后一般相处融洽,才能够充分地合作,严格地执行帮扶制度,履行双方的职责;还有一类学生他们是本身缺乏自制力,还没有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态度,这类学生需要给他搭配一些性格比较坚毅,自制力强并且愿意帮助他人的人,两人互相结对之后,互相监督,帮扶者帮助被帮扶者纠正一些学习习惯,达到帮扶目的。
现在网络已经在学校内外普及,学校可以利用微信平台、QQ群等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填写“一对一”帮扶调查表,对学生的帮扶需要与否、帮扶目标要求、优点缺点自评等信息进行一下调查,再由辅导员对重点帮扶项目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帮助学生合理组建帮扶小组。在双方性格、学习习惯、个性需求等互补的前提下建立起的帮扶小组相对应更加稳固有效。 (二)量化学习成果,提高帮扶效果
在“一对一”帮扶学习中,学生的帮扶工作无法量化,也无法进行评价。因此,可从考虑以下4个方面制定量化标准:
1.以学习绩点为标准,学生绩点提升的多少作为优秀生帮扶效果的重要指标。虽然帮扶过程的建立之初是自愿的,但是每件事情都需要善始善终,一旦建立帮扶对子之后,后期的量化一定要跟得上,要有效果才是合格的帮扶;
2.以帮扶次数为标准,规定每周帮扶次数。在帮扶建立之前的动员大会上,很多规则都需要明确公示,例如学生建立“一对一”帮扶之后,两个人每周的互助次数不得少于三次,每次帮扶时间不得低于一小时等。帮扶过程若想取得效果就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帮扶小对子是学习上的良师益友,平常的互助一定不可以少,要有量的要求,才可以达到质的保证。
3.以对学生学风建设帮扶手册记录认真程度进行评价,规定等级。以帮扶满意度进行评价,以等级的方式,让被帮助的学生打分。这些打分和记录有利于增加学生帮扶的积极性,同时日常的记录和总结还可以作为辅导员后期对帮扶进行调整的参考,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完美的帮扶。
(三)建立激励机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性地把“一对一”帮扶与评优评奖相结合,给予帮扶者一定的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不仅优秀学生会把这项工作做地扎实务实,学困生也会因此认真学习,争取给帮助他的同学带来奖励。
同时优秀帮扶可以对后期学生进入社会有所帮助,首先,他通过帮扶同学获得的奖励和奖章,是后期进入社会的最佳介绍信,能够给用人单位留下非常好的印象,对于面试和就业大有帮助;其次,在帮扶同学的过程中,特别能锻炼这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劝解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执行能力等,对于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会大大增强,是学生在学校生涯不可多得的锻炼机会。
(四)借助学习帮扶手册指导学生,细化职责
在帮扶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不知道该怎样更好地帮助学困生学习,而学困生更不知道该怎样让同学帮助他学习。因此,制定帮扶学习指导手册将能够细化双方的职责,给学生帮扶学习以指导。手册内容可以包括:目前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长期目标、短期目标等。此外,优秀学生不仅要帮助解决平时的听课和作业问题,还要监督学困生出勤和上交作业等情况。
优秀的帮扶小组也要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给老师和同学,帮助大家共同提高。每个月可以开展一次帮扶交流活动,大家把成功的经验和遇到问题提出来交流共享,取长补短,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一对一”帮扶才能越做越好,同时榜样的力量也会激励更多的同学加入“一对一”帮扶,做好“一对一”帮扶。
(五)完善管理制度,跟踪监督流程
完善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晰化。明确年级中心组、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等学生干部的管理职责。定期上交学习帮扶记录手册,用纸质记录的方法落实学习次数和帮扶内容,这也方便日后的总结和反思。辅导员及时跟踪检查,及时了解学生动态。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干部和辅导员的管理和监督,也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对帮扶的反馈,辅导员也可以对“一对一”帮扶小组进行调整,随着帮扶过程的产生,学生的成绩会逐步提高,同时可能别的相对弱的科目也会出现,这时候进行调整,有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每个学习方法都有他的可取之处和适应之人,绑死的“一对一”帮扶,会令学生产生倦怠之感,适当的调整交换之后,学生帮扶的效果会更好,互相吸纳的知识与方法也会更多,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和人格的完善。
三、小结
“一对一”帮扶形式很好地体现了有针对性帮扶、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朋辈帮扶方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学风建设活动中,在高校学风建设的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帮扶建立之初缺乏基础性、双方驱动力不足、帮扶职责欠缺标准和规范、帮扶过程无有效监督机制等原因导致后期效果不及预期。故可以从加强准备工作,保证实施前提、量化学习成果,提高帮扶效果、建立激励机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借助学习帮扶手册指导学生,细化职责、完善管理制度,跟踪监督流程等方面加以完善,同时在后期执行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相信后期一定会发挥很好的帮扶作用。
【参考文献】
[1]赖泽帆.浅谈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J].华章,2013.
[2]孙素芳.精细化管理模式下高校辅导员“五因”施教法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2(08).
[3]许迪.“高校学业预警帮扶机制研究与实践——基于黑龙江省某高校大四年级学生学业预警工作的实证分析[J].学理论,2015.
[4]孙涵,王佳琦.精细化管理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3(10):121-122.
责任编辑:彭海多
[关键词]大学生 帮扶学习 学风建设 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4-0172-02
朋辈辅导具有易接受性、及时性、交叉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在高校学风建设的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一对一”帮扶形式是朋辈辅导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旨在用优秀生与学困生结对的方式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仅易于接受,而且相对于一对多的方式更有针对性,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帮扶双方驱动力不足、帮扶职责欠缺标准和规范、帮扶过程无有效监督机制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工作中很多帮扶活动只是做了前期的帮扶工作,结对后疏于管理,一结了之。因此,为了促进“一对一”帮扶学习的效果,引入管理学中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一对一帮扶进行精细化管理非常有必要。
一、“一对一”帮扶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对一”帮扶是受高校师生欢迎的一种学习辅导方式,合作默契的朋辈帮扶不仅有助于彼此的成绩提高,而且对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都有很大帮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粗放的管理方式以及学生个性差异等原因导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一)帮扶建立之初缺乏基础性
由于“一对一”帮扶建立之初缺乏对学生性格特征及个人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很多组合的建立是随机安排,两学生初在一起相处还比较融洽,随着帮扶过程的逐步深入,两人个性容易出现分歧,合作帮扶过程相处不融洽,又加之缺乏辅导员等人的调解,两人帮扶过程由于缺乏基础性后期合作不欢而散的情况常常出现,影响了帮扶的融洽性。
(二)帮扶双方驱动力不足
结对帮扶是朋辈辅导的一种,建立结对之处基本上出于学生自主自愿,随机组合,是一种志愿服务,缺乏帮扶的针对性和目标性。而且有些帮扶活动学生仅仅当做一次学风活动来做,没有放在心上,结对后完全靠学生自主进行。往往出现学困生不配合,不愿意和优秀学生去上自习,优秀的学生屡屡遭到拒绝后比较失望,就不再督促学困生学习的情况。并且由于缺乏激励机制,久而久之,结对双方都不再联系,也就达不到帮助学困生提升成绩的目标。
(三)帮扶职责欠缺标准和规范
结对帮扶过程中,由于欠缺指导,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帮扶学习,应该做哪些事情,有的学生觉得无从下手,或者只是仅仅帮忙带学困生自习,帮助学困生解决作业问题。而不是系统性地从制定长期和短期目标开始顶层设计,监督上课作业情况,考试之前帮忙复习。这对于提升学困生的总体成绩来说是绝对不够的。而学困生由于自身毅力的缺乏也不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规划。因此,制定学习帮扶的标准,规范帮扶的过程非常重要。
(四)帮扶过程无有效监督机制
由于帮扶结对学习方式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平常一点一滴的帮助,才能最终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在帮扶过程中,如果不对帮扶进行跟踪管理,在过程中不加以指导。往往造成帮扶效果较差,帮扶有始无终,不能保证各环节的有效进行等问题的出现。如果能够有效地监督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帮助学生进行协调。
(五)帮扶后学习效果无法量化和评价
结对帮扶学习效果无法量化也是所存在的问题之一。因此,帮扶后也不能很确切地对帮扶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不利于帮扶学习标准的制定,也不利于帮扶学习的过程监督,最终导致帮扶学习效果的提升不够明显。
由于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朋辈帮扶过程很多后期都达不到理想效果,为了提升朋辈帮扶的帮扶效果,还需要根据学生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精细化管理下帮扶学习效果提升对策
精细化管理是科学管理发展到现代的一个分支,主要理论是弗雷德里克·温斯·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日本丰田公司的“丰田模式”相关理论。只有用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替代传统经验管理,才是实现最高工作效率,达到最好工作效果的手段。“一对一”帮扶管理由大量繁杂琐碎重复性的日常工作组成,针对此,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模式,结合评优评奖机制,由辅导员主导,学生干部协助,通过制定细致的“一对一”帮扶制度,加强过程控制,跟踪监督流程,量化帮扶工作,引用激励措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帮扶效果。精细化管理不仅在于制度的精细化,更在于实施的精细化,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实现优质资源的整合,为高校一对一帮扶学习管理提供了一种成功有效的新途径。
(一)加强准备工作,保证实施前提
为了保证帮扶效果,首先要挑选合适的帮扶者和被辅导者。在帮扶对子建立之初,需要先对他们的个性心理进行了解和掌握,根据学生的需求安排帮扶。例如有的学生虽然是学困生,但是本身学习欲望强烈,只是缺乏方式指导,这类帮扶者和学困生都有积极的态度,明确的目标,渴望提高成绩的意愿,因此这样的帮扶建立之后一般相处融洽,才能够充分地合作,严格地执行帮扶制度,履行双方的职责;还有一类学生他们是本身缺乏自制力,还没有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态度,这类学生需要给他搭配一些性格比较坚毅,自制力强并且愿意帮助他人的人,两人互相结对之后,互相监督,帮扶者帮助被帮扶者纠正一些学习习惯,达到帮扶目的。
现在网络已经在学校内外普及,学校可以利用微信平台、QQ群等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填写“一对一”帮扶调查表,对学生的帮扶需要与否、帮扶目标要求、优点缺点自评等信息进行一下调查,再由辅导员对重点帮扶项目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帮助学生合理组建帮扶小组。在双方性格、学习习惯、个性需求等互补的前提下建立起的帮扶小组相对应更加稳固有效。 (二)量化学习成果,提高帮扶效果
在“一对一”帮扶学习中,学生的帮扶工作无法量化,也无法进行评价。因此,可从考虑以下4个方面制定量化标准:
1.以学习绩点为标准,学生绩点提升的多少作为优秀生帮扶效果的重要指标。虽然帮扶过程的建立之初是自愿的,但是每件事情都需要善始善终,一旦建立帮扶对子之后,后期的量化一定要跟得上,要有效果才是合格的帮扶;
2.以帮扶次数为标准,规定每周帮扶次数。在帮扶建立之前的动员大会上,很多规则都需要明确公示,例如学生建立“一对一”帮扶之后,两个人每周的互助次数不得少于三次,每次帮扶时间不得低于一小时等。帮扶过程若想取得效果就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帮扶小对子是学习上的良师益友,平常的互助一定不可以少,要有量的要求,才可以达到质的保证。
3.以对学生学风建设帮扶手册记录认真程度进行评价,规定等级。以帮扶满意度进行评价,以等级的方式,让被帮助的学生打分。这些打分和记录有利于增加学生帮扶的积极性,同时日常的记录和总结还可以作为辅导员后期对帮扶进行调整的参考,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完美的帮扶。
(三)建立激励机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性地把“一对一”帮扶与评优评奖相结合,给予帮扶者一定的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不仅优秀学生会把这项工作做地扎实务实,学困生也会因此认真学习,争取给帮助他的同学带来奖励。
同时优秀帮扶可以对后期学生进入社会有所帮助,首先,他通过帮扶同学获得的奖励和奖章,是后期进入社会的最佳介绍信,能够给用人单位留下非常好的印象,对于面试和就业大有帮助;其次,在帮扶同学的过程中,特别能锻炼这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劝解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执行能力等,对于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会大大增强,是学生在学校生涯不可多得的锻炼机会。
(四)借助学习帮扶手册指导学生,细化职责
在帮扶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不知道该怎样更好地帮助学困生学习,而学困生更不知道该怎样让同学帮助他学习。因此,制定帮扶学习指导手册将能够细化双方的职责,给学生帮扶学习以指导。手册内容可以包括:目前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长期目标、短期目标等。此外,优秀学生不仅要帮助解决平时的听课和作业问题,还要监督学困生出勤和上交作业等情况。
优秀的帮扶小组也要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给老师和同学,帮助大家共同提高。每个月可以开展一次帮扶交流活动,大家把成功的经验和遇到问题提出来交流共享,取长补短,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一对一”帮扶才能越做越好,同时榜样的力量也会激励更多的同学加入“一对一”帮扶,做好“一对一”帮扶。
(五)完善管理制度,跟踪监督流程
完善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晰化。明确年级中心组、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等学生干部的管理职责。定期上交学习帮扶记录手册,用纸质记录的方法落实学习次数和帮扶内容,这也方便日后的总结和反思。辅导员及时跟踪检查,及时了解学生动态。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干部和辅导员的管理和监督,也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对帮扶的反馈,辅导员也可以对“一对一”帮扶小组进行调整,随着帮扶过程的产生,学生的成绩会逐步提高,同时可能别的相对弱的科目也会出现,这时候进行调整,有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每个学习方法都有他的可取之处和适应之人,绑死的“一对一”帮扶,会令学生产生倦怠之感,适当的调整交换之后,学生帮扶的效果会更好,互相吸纳的知识与方法也会更多,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和人格的完善。
三、小结
“一对一”帮扶形式很好地体现了有针对性帮扶、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朋辈帮扶方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学风建设活动中,在高校学风建设的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帮扶建立之初缺乏基础性、双方驱动力不足、帮扶职责欠缺标准和规范、帮扶过程无有效监督机制等原因导致后期效果不及预期。故可以从加强准备工作,保证实施前提、量化学习成果,提高帮扶效果、建立激励机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借助学习帮扶手册指导学生,细化职责、完善管理制度,跟踪监督流程等方面加以完善,同时在后期执行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相信后期一定会发挥很好的帮扶作用。
【参考文献】
[1]赖泽帆.浅谈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J].华章,2013.
[2]孙素芳.精细化管理模式下高校辅导员“五因”施教法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2(08).
[3]许迪.“高校学业预警帮扶机制研究与实践——基于黑龙江省某高校大四年级学生学业预警工作的实证分析[J].学理论,2015.
[4]孙涵,王佳琦.精细化管理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3(10):121-122.
责任编辑:彭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