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和主要内容,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发展学生思维是教育的灵魂。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是他们获取新知识、发展智力和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核心。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在小学阶段主要是抽象逻辑思维,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而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思维水平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要缩短两者之间距离所采用的手段主要靠直观教学。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课教学内容的展开方式都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可设计一些形象化的生活情节或游戏,将数学的教学内容融入到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氛围之中。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例如,在学习《东南西北》一课中,教师设计将学生带到操场,教学生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记住学校东南西北特有的建筑物;紧接着把学生带回教室,将方位和建筑物联系起来并写在课本上。抽象的方位关系与形象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东南西北的位置和方向。学生用这样的方式学习不仅学得愉快,而且能够深刻的记住所学到的知识,还能体会到数学应用于生活。
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不仅能抓住学生的眼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实效性,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各部分器官,达到一种用耳朵去听,用大脑去想的效果。促使学生有一种努力求索的心态,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中对比辨析,可以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恰当地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比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1、对同一知识进行变式比较,即求同。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将平行四边形变换不同的位置进行比较。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认识到几种图形尽管摆放的位置不同,但其本质属性相同,即“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因此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
2、对易混知识不同点的比较,即存异。例如,教学“乘法意义”的运用一课时。我出示了一道加法题:9 9 9 5 9=?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大多学生提出9×4 5的方法,但有一个学生提出“新方案”,建议用9×5-4的方法解。这个学生的思维有创见,这个方案是他自己发现的。在他的思维活动中,他“看见了”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9,他假设在5的位置上是一个9,那么就可以把题目先假设为9×5。接着他的思维又参与了论证:9-4才是原题中的实际存在的5。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对于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应加倍珍惜和爱护。
显然,通过运用求同存异的思维方法,不仅使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也发展了学生多极化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势。所以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不盲从、喜欢质疑、打破框框、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又要培养学生敢于求“异”,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育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师要相信学生有创造潜能,用全新的标准衡量学生。只有我们肯定学生潜能开发的可能性,才会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教师应该能看到创造性思维的萌芽。例如:一年级小学生能注视图文并茂的投影,在教师循循善诱下,自由想象,把形象的事物转化为数学问题,自己恰选条件、独立地编出各种不同的10以内的加减法应用题,这就是“创新”意识的初步萌发。
在数学教学中,可鼓励学生对练习题进行创编,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我设计线段图让学生看图编自己喜欢的应用题。通过看图编题训练,不仅能启发学生解题思路,而且还能使学生利用图形形象、直观地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培养学生的反思思维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探究行为,是促进知识同化迁移的可靠途径;能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能使学生从不同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质疑问题,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反思能力的形成必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大大地提升。因此,教学中应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活动,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在解题过程中,反思求解数学问题的思维模式,它通过对解答结论的正确性进行检验或提出疑问、能否将问题进行变式或把当前问题推广到一般情况等问题的追问,使学生对自己思维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调控,从而选择最佳解题策略。逐渐形成这种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思维的灵活性得到有效培养。
要让学生养成做完作业能自己检查反思的好习惯,就要求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一旦学生养成检查反思的好习惯,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高。例如,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以下的思考,1、和上一次作业完成情况相比,我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2、作业我都认真检查了吗?3、有些题目我是不是能有更多种的解法?教师在批改作业中,为了检查学生的反思情况,发现学生作业有错误可不马上用红笔纠正,而是退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找出来并订正之后再交上来。如此的反反复复,学生会认为:与其让老师把本子退下来检查,还不如先检查好了再交给老师。另外,学生还能将自己在作业中所反思的情况写在作业本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思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作业的质量就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自觉性得到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时,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样就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在小学阶段主要是抽象逻辑思维,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而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思维水平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要缩短两者之间距离所采用的手段主要靠直观教学。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课教学内容的展开方式都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可设计一些形象化的生活情节或游戏,将数学的教学内容融入到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氛围之中。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例如,在学习《东南西北》一课中,教师设计将学生带到操场,教学生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记住学校东南西北特有的建筑物;紧接着把学生带回教室,将方位和建筑物联系起来并写在课本上。抽象的方位关系与形象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东南西北的位置和方向。学生用这样的方式学习不仅学得愉快,而且能够深刻的记住所学到的知识,还能体会到数学应用于生活。
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不仅能抓住学生的眼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实效性,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各部分器官,达到一种用耳朵去听,用大脑去想的效果。促使学生有一种努力求索的心态,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中对比辨析,可以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恰当地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比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1、对同一知识进行变式比较,即求同。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将平行四边形变换不同的位置进行比较。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认识到几种图形尽管摆放的位置不同,但其本质属性相同,即“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因此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
2、对易混知识不同点的比较,即存异。例如,教学“乘法意义”的运用一课时。我出示了一道加法题:9 9 9 5 9=?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大多学生提出9×4 5的方法,但有一个学生提出“新方案”,建议用9×5-4的方法解。这个学生的思维有创见,这个方案是他自己发现的。在他的思维活动中,他“看见了”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9,他假设在5的位置上是一个9,那么就可以把题目先假设为9×5。接着他的思维又参与了论证:9-4才是原题中的实际存在的5。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对于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应加倍珍惜和爱护。
显然,通过运用求同存异的思维方法,不仅使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也发展了学生多极化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势。所以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不盲从、喜欢质疑、打破框框、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又要培养学生敢于求“异”,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育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师要相信学生有创造潜能,用全新的标准衡量学生。只有我们肯定学生潜能开发的可能性,才会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教师应该能看到创造性思维的萌芽。例如:一年级小学生能注视图文并茂的投影,在教师循循善诱下,自由想象,把形象的事物转化为数学问题,自己恰选条件、独立地编出各种不同的10以内的加减法应用题,这就是“创新”意识的初步萌发。
在数学教学中,可鼓励学生对练习题进行创编,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我设计线段图让学生看图编自己喜欢的应用题。通过看图编题训练,不仅能启发学生解题思路,而且还能使学生利用图形形象、直观地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培养学生的反思思维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探究行为,是促进知识同化迁移的可靠途径;能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能使学生从不同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质疑问题,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反思能力的形成必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大大地提升。因此,教学中应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活动,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在解题过程中,反思求解数学问题的思维模式,它通过对解答结论的正确性进行检验或提出疑问、能否将问题进行变式或把当前问题推广到一般情况等问题的追问,使学生对自己思维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调控,从而选择最佳解题策略。逐渐形成这种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思维的灵活性得到有效培养。
要让学生养成做完作业能自己检查反思的好习惯,就要求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一旦学生养成检查反思的好习惯,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高。例如,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以下的思考,1、和上一次作业完成情况相比,我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2、作业我都认真检查了吗?3、有些题目我是不是能有更多种的解法?教师在批改作业中,为了检查学生的反思情况,发现学生作业有错误可不马上用红笔纠正,而是退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找出来并订正之后再交上来。如此的反反复复,学生会认为:与其让老师把本子退下来检查,还不如先检查好了再交给老师。另外,学生还能将自己在作业中所反思的情况写在作业本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思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作业的质量就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自觉性得到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时,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样就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