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空气等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c200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空气
  在中文语境,“阅读空气”语义与网络熟词“会聊天”近似,即老话所谓“眼力劲儿”,也常被列入情商重要指标。空气代表的是“气氛”“氛围”的意思。阅读空气,也就是所谓会察言观色,可以配合别人,可以照顾别人心情不会让别人不愉快。
  续说:
  “阅读空气”是个新词,但其代表的涵义是一直存在的。在与人聊天时,不只是顾及自己,而是多去与对方交流沟通,做一个善解人意的人,自己的人生才会更愉快、顺利。
  手表效应
  手表效应,又称手表定律、两只手表定律、矛盾选择定律。只有一块手表,可以知道时间;拥有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续说:
  “手表效应”的广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他的工作和生活必將陷入混乱。
  复印的一代
  追随父母的足迹或按照父母期待的方式去生活,这样的人就被称作“复印的一代”。
  续说:
  活成自己期待的方式,而不是父母期待的方式,你才是独一无二的。但如果,你认为追随父母的足迹是你想要的生活,也无不可。
  云朵计划
  你和某人安排了要一起出去玩,但没有制定正式的计划,也就是说你们的计划随时都可能像天上的云朵一样随风飘散。这就是“云朵计划”。
  续说:
  像云朵一样自由,看似与计划相悖,其实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不活在计划里,才会有计划外的惊喜。
  通知疲劳
  通知疲劳,又称“未读通知疲劳症”,指的是一个手机APP过度推送未读信息提醒通知的现象,导致用户对这类信息感到厌烦、焦虑、麻木。
  续说:
  大量的“垃圾推送消息”对用户的打扰遭到了大量用户诟病,类似于“垃圾短信”。事实上,过度的消息推送不仅对用户造成了打扰,而且也导致有用消息被淹没在消息的海洋里。
其他文献
现象:  技术让人们更容易享受孤独,传统社交模式逐漸发生转变。香港《南华早报》近日报道称,广大青年群体普遍存在的“孤独寂寞”感正在催生新的经济领域出现。  当今天人们通过手机、社交网络等方式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传统社交模式正悄悄发生变化。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年轻人必备的工具,而在微信平台上,他们无时不刻在与不同领域的朋友们交谈,工作与娱乐的世界交织混合在一起,形成一股他们随时随地都在追随的信息流。
期刊
现象:  《此去经年,谁许我一纸繁华》《一指流沙,我们都握不住的那段年华》《风弹琵琶,凋零了半城烟沙》……这些伤感莫名、匪夷所思的词句并非哪本网络言情小说的书名,恰恰相反,它们的作者分别是胡适、沈从文、鲁迅。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书并不是“挂羊頭卖狗肉”,或者打着名人旗号的伪作,而是货真价实的名家精品文集。  这套名为《那些路过心上的经典:民国大师经典书系(套装共9册)》的图书,早在2013年由北京
期刊
编辑按  近年来,一些高考作文或“满分作文”中大量充斥着生搬硬套的想象、似是而非的比喻、胡乱拼凑的排比——独立地看,表达颇有韵味,可言语内容既不与文题挂钩也不与前后文相连;以貌似深刻、深切、深情的言说来掩饰从内容到思想的苍白与乏力,以宏大叙事来遮挡内心的贫瘠;俏丽的言语之中隐藏一种取巧心态,以伪深沉来包裹真苍白,用空论道来替代实见解,连作者本人都云里雾里,作文只剩下貌似华美的躯壳。  高考作文以议
期刊
鹅毛般的雪,预告了他人生的冬天。当那位戍边归来的士兵唱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走在归途,他那葱绿的青春已经结束。  在轻柔的杨柳、轻盈的雪花的飞舞之下,这并非简单普通的痛楚被华丽地掩盖了。从戍边者思乡的悲歌中,感悟个体精神境界对于自然生命的超越。士兵为保家卫国而出征,出征前是“杨柳依依”的春天,惜别之情溢在心头。三年后,他历尽艰险生还归来后却是“雨雪霏霏”的冬天。无须多言,当
期刊
导读:  在江西南昌,有这样一个地方:在家长眼里,它是自己孩子能够彻底“戒掉恶习”,重新“走上正轨”的最后希望;在通过网页搜索的不知情人眼里,它是以国学文化精髓染化“问题少年”的好学校;而在里面的学生眼里,这里是彻头彻脑的“地狱”。它就是江西南昌豫章书院。据多家媒体公开报道,这是一所住读式学校,学生在里面都遭受过被戒尺、“龙鞭”打,被囚禁在黑屋中,吃难以下咽的食物等各种虐待。作者通过这篇文章,希冀
期刊
豫章书院是以培训国学的名义,在当地教育部门批准下成立的民办培训类学校,全名为南昌市青山湖区豫章书院德育文化专修学校。而历史上的豫章书院是江西四大书院之一,曾是江西省立最高学府。  安娜是“书院”的一名学生,因为“伪装”得好被老师看中,当上了学生干部。但对于她来说,真实的自己深深地隐藏在外壳下。  熄灯睡觉,女孩们总爱聊聊天,这是一天中真正开心的时候。一个宿舍的九个女孩总喜欢一起趴在窗户前,透过铁丝
期刊
语文命题要讲究“提问的艺术”  前不久,许多高中学生因答不对一道语文统考阅读理解题,纷纷在文章作者毕飞宇微博下留言:“题目说您这篇文章有‘厚重感’,究竟体现在哪里?”毕飞宇后来接受采访时认为:“让孩子们回答这个问题是不合适的。所谓的厚重感,可能是老师们的阅读感受,要知道,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感受能力与老师的差距是巨大的,用成人的感受去考孩子,这里头有失公平。”近几年,每逢中小学各类考试,就常常会看到
期刊
@曹 林  人们义愤填膺咬牙切齿地骂着豫章书院,用当年痛骂杨永信的方式狠狠地骂着。据当事人控诉和媒体曝光,这个号称“用国学精髓染化问题少年”的书院,以杨永信那种暴力治网瘾的方式“教育”少年,学生在里面都遭受过被戒尺、“龙鞭”打,被囚禁在黑屋中,吃难以下咽的食物等各种虐待。一个心理留下深重阴影、不堪折磨曾以吞饮半袋洗衣液自杀的少年向媒体讲述了他的可怕经历,父母以“到江西旅游”的方式把他骗到这个学校,
期刊
一、光昏  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来这里了。  夕日欲颓,将山间最后一缕金光渐渐收敛起来;云彩飘忽,被光穿透而余晖洒到树林中来。这神秘的黑姬山因背逆太阳而显出鬼魅的黑紫色,可那山峰俊秀的轮廓在我眼中却又是那样清晰。它们仿佛在金光中肆意伸展开来,用纤细的手指摩挲我的脸颊。这若有若无的触感竟让我感到那样的真实,我清楚地记得这酥痒感从脸颊,到颈部,麻麻地,一直到心里去了。远眺晚霞,我似乎想起什么,兀自地浅笑
期刊
观影《釜山行》,一种叫作绝望的灰暗情绪一次次侵袭我的骨髓。  当丧尸病毒以疯狂的速度蔓延开来时,人们毫无防备。平凡而幸福的日常生活在某一个瞬间突然被摧毁。青春貌美的列车员、年轻热情的棒球手、防御疫情的军队突然间都变成了噬人的丧尸,人们逃无可逃,来不及表达对健康人世的留恋就变异成“丧尸”,全车的人、全城的人甚至全国的人都无力抵抗,这其中漫溢出来的无力感怎不叫人感到绝望!  而还有比丧尸病毒更可怕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