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域下的杨二嫂形象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109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豆腐西施杨二嫂是旧中国广大农村妇女形象中的一种典型形象,年轻时候的她借着自己的美丽容颜和窈窕体态优势讨生活,年老色衰之后就变成庸俗的市井泼妇。其实杨二嫂是一个可笑、可气、可恨又可怜的小人物。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杨二嫂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豆腐西施;女性主义;小市民;市侩;性格扭曲
  杨二嫂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性格非常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她的形象随着自身生命时间的延长而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在她年轻的时候她家开豆腐店,那个时候的她就像我们现代的活广告一样,或者说像是商店橱窗里的模特一样,在一个位置,固定地端坐着,摆着特定的姿势、化着完美的妆容,即使她的妆容并不美好,因为在旁观者看来就像擦着白色的面,但是可能因为年轻、新鲜,所以她家店的豆腐卖的好,这或许就是广告效应吧。“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等到文中的“我”长大回到故乡时候,杨二嫂应该是已经中年了,因为生活奔波日渐消瘦,颧骨也凸出来了,原来性感惹人怜的薄嘴唇也显得越发尖酸刻薄了。其实她很可怜,她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上的人,需要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凯特·米利特曾说过“意识形态是一根全球性的男性生殖器,各个阶级的所有男人都可以用它来鞭打女人”。这点在中国旧社会的女性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底层女性杨二嫂这类。
  一、现实处境对女人的蚕食
  放在现实生活中来看,杨二嫂是个苦命人,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小生产者,辛苦麻木地生活着,在贫穷困苦的漩涡中挣扎求生。她的自私自利,她的尖酸刻薄,她的一副市侩相其实都是被生活逼出来的。她所代表的是农民种比较会算计的那类人,表面看起来特别讨人嫌,做事爱占小便宜,但其实看看她的背后经历的艰辛、她生活的真实状况,就知道她真的是为活命所迫。她这么不容易,都是因为旧社会的制度、伦理道德等等一切一切把她折磨成这样的。她已经没有办法通过把自己当作活广告的办法赚钱了,不能再整天坐着,就只能动起两脚天天奔波了。可是很难赚到钱,赚不到钱生活就没有办法过得好,在旧社会的她也没有念过书,沒有识过字,想找一份新的工作别提有多难了,没有像活广告一样能每天坐着这样的轻松地活了,在底层,她只能干点粗活,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之类的,这些我们大概都能猜到。
  二、女性在社会中受到各种限制
  其实杨二嫂这样求生的原因很重要一点是她没有受过教育。我们中华民族浩浩汤汤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就很少有哪个时代是女人可以从小和男人一起接受教育的,先不要提女人受教育,就是男人能读书的也须要是家境良好,士族、贵族、为官、为门阀等等有社会地位的人才能接受教育、有机会读书。其他平民百姓受诸多外界环境因素的限制,没有办法读书学习,更何况贫苦人家的女性。直到清朝时期,张岱在《公祭祁夫人文》中,还曾说出“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话,整个封建社会推崇的就是女人不应该读书学习,只当在家相夫教子、打理内务。可是底层百姓要怎么生活呢?平民百姓中男人女人都得为了生活付出艰辛,杨二嫂这样的女人更是比比皆是。在年轻时靠外貌营生,年老色衰之时也许只有靠不饶人的口舌过活。
  杨二嫂的可怜与可恨之处,只有现在的我们才看得鲜明,当然鲁迅先生这样的有识之士也看得鲜明。可是杨二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她不算可怜的,因为大多数人都像她一样生活着,她获取生活的手段就是当时大多数底层百姓讨生活的方式。物质利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然成为了杨二嫂人生的最重要的事。进入婚姻的女性基本都要孩子,要照顾家庭,要干粗活。鲁迅先生对她怀有一定的同情,所以对她的变化感到深切的悲哀。杨二嫂是一个被生活磨灭的一个曾经有志的少女。
  三、女性的功能性
  在性差异上,男人们强调生理差异胜过社会化作用,为了让女人们“安分守己”,古老的拉丁俗语说“女人不过是子宫而已”。女人和男人在生理上生来就是有差异的,其实这只是正常的客观存在而已。然而古今中外社会体系都是在父权制统治之下的,所有人的思想在很长一段时期之内都是认为女性天生是劣等的,从生理上就比男人差,甚至女人自己也这么认为。
  杨二嫂在跟文中的“我”要东西时候,说“贵人眼高”、“迅哥儿,你阔了”、“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她其实就是先把自己放在弱者、需要被照顾的立场上,想当然的把对方放在比自己各方优越的位置上,造成了一种需要别人扶持帮助她的话语环境。我们用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杨二嫂这种行为方式即是女性主义者们及其拒斥的一种普遍的女性性观念,即把自己当弱者。
  所以杨二嫂的样貌也是在她長期心理不健康的生活状态中改变的。她完完全全受父权制思想的影响,把自己当弱者,她认为她能练就的只有一个“薄嘴唇”,“能说会道”,但是当年西施般的容貌却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无法保持下来的,只留下一个“凸颧骨”,没有了当年的美貌。当年她是豆腐西施时都是整天坐着,后来五十岁左右的她却是站着像圆规一样,想到这画面,就让人感觉到很沧桑又很可笑。
  四、总结
  如同鲁迅先生大多数作品所表现的那样,在杨二嫂身上我们看到的也是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思想把人逼成吃人的怪物,父权制思想下对女性的摧毁,鲁迅先生一直在通过他的作品指出的几千年来封建统治对人思想的毒害,封建伦理道德制度对人精神的戕害。封建思想是农民阶层悲剧的制造者。
  参考文献:
  [1]常根荣.《故乡》主题新解[J].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2]鲁迅.故乡[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4.6
  [3]姚敏勇.论杨二嫂[J].北京: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06期
  [4]刘广涛.鲁迅的医者身份和文化品格——从另一种角度走近鲁迅[J].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秦弓.进来贬低鲁迅现象的原因和危害[J].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6]王富仁.最是鲁迅应该读——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京: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25日
  [7]拉曼·塞尔登等(著),刘象愚(译).当代文学理论导读(第5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作者简介:
  李博皓(1992—),女,满族,籍贯吉林长春,研究生在读,单位延边大学,研究方向文艺学。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本应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然而当前的教育却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教育在一味地迎合社会的需要,逐渐市场化,过分地追随、依附于社会而没有完全发挥其本来应发挥的作用。教育必须坚持其自身的原则,发挥引领科学技术、社会道德、人类文明的作用,指引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  关键词:教育;危机;引领社会  作者简介:蔡敏力(1986-),女,山西临汾人,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