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程测量》与《道路勘测设计》两门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浅析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de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测量》、《道路勘测设计》两门课程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两门课程无论是在理论教学上,还是在实践环节上,均出现一定程度的知识点次序混乱、连贯性脱节现象,而且有一定的知识点重复现象。针对上述弊端,作者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制定了新的两门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但涵盖了两门课程的全部知识,删去了重复部分,而且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无论是理论教学上,还是实践教学上,不但节约了时间,更有利于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在教学上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工程测量;道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工程测量》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测量基本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又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进行道路现场施工测量。《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是该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主要讲述道路线形设计与道路外业勘测知识。两门课程教学内容均有理论和实践环节两部分构成。在各自的现有教学内容体系中,两门课程均存在有知识点的不连贯现象,同时两门课程在知识结构上又存在一定程度的知识点交叉与重叠。因此,优化整合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次序,互相补充,删去重复部分,实现两门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对节约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存在问题分析
  《工程测量》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工程上常用仪器的构造、使用和校核;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公路路線勘测阶段的任务以及工作方法,包括中线的测设和路线纵、横断面的测量;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任务及方法,包括道路施工测量、桥隧施工测量等内容。简单概括为测量基础理论知识讲授与道路施工测量技能培养两部分内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主要内容为:道路设计管理与控制要素,平、纵、横断面设计、选线及总体设计,交叉口设计,交通设施设计,外业勘测等。同样可以分为道路线形基础理论与外业勘测技能的培养两部分内容。可见两门课程,在知识结构形式上均可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内容上也都离不开道路线形基本知识,联系也较为紧密。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国内有关高等院校在该专业课程设置中,两门课程的教学安排大部分为以下模式:
  《工程测量》设置在大二上学期,理论学时48课时(包含8学时的实验课时),另加2周的测量实习。《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置在大三上学期,理论学时56课时,另加2周的室内课程设计。
  笔者用近两年时间,通过和学生谈话、调查问卷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等方式,发现两门课上述教学模式虽被大多数院校所采纳,但的的确确存在有一定弊端。
  (一)理论教学方面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工程测量》课程的重点是1、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2、公路路线勘测;3、施工测量。但是后两个知识点明显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道路线形知识基础,即:道路平、纵、横断面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关计算公式。对于处在大二上学期的学生,只是学了一年的公共基础课,没有任何道路线形知识基础,想熟练掌握这部分知识是很吃力的。如果要求授课教师在讲授《工程测量》课程时,把这部分牵扯到的道路线形基本知识加进去,那么本课程的总共48课时是远远不够的。笔者每次讲述到这部分时,总感觉讲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也吃力。如果《工程测量》课程只讲授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授课内容明显不够饱满,也不符合该课程的大纲要求。因此,《工程测量》的三大内容(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公路路线勘测、施工测量)的连贯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测量仪器基本操作与公路路线勘测之间出现了知识结构的断层。
  接下来再来看《道路勘测设计》课程。《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内容分类为道路线形基础理论与路线外业勘测技能的培养两方面。首先,道路线形基础理论部分用到了工程测量学里面的有关计算公式,以及转角、控制测量等专业术语。路线外业勘测部分更是要求学生能够数量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是测量学知识在路桥工程中的延伸。因此《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学习依托于《工程测量》的知识基础;《工程测量》课程是《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先修课。此外,《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路线外业勘测部分和《工程测量》课程中的公路路线勘测部分讲述的都是道路几何线形在现场如何放线的问题。两门课程在这里出现了知识点的交叉和重复。
  (二)实践教学环节方面
  首先,来看《工程测量》课程2周的测量实习。2周时间的测量实习,真正能干什么呢?鉴于前面分析过的原因,在理论授课时,因学时的数量限制,学生又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教师针对道路路线指标有关的计算、测量部分,是无法讲解的。因此,2周的实习只能是在校内让学生练习一下测量仪器的使用,绘制小地区平面图。而道路桥梁工程现场的曲线测设、边坡放样等日常测量工作是无法进行的。这种模式的实习将导致学生虽然学过测量课程,,熟悉了道路施工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但是毕业后到了路桥施工现场遇到测量工作,仍然是一筹莫展,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尽快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工作中去。《工程测量》课程的测量实习教学效果也就偏离了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接下来分析《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2周室内课程设计。同样是时间限制,学生不可能有搬着仪器,到现场进行地形测量的机会。课程设计只能是在给定的现场地形数据,即地形图的基础上,学生按照规范要求生搬硬套,进行道路线形设计。因为缺少现场考察的过程,设计出来的成果往往未能和当地地形、景观、环境相协调,更容易忽视道路平纵横的相互配合。最终导致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只是几种基本线形机械的累加,没有任何工程实践意义。因此,为期两周的《道路勘测设计》室内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同样偏离了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综上分析: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两门课程无论是在理论教学上,还是在实践环节上,均出现一定程度的知识点次序混乱,连贯性脱节,不可能完整的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上述弊端,对两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理论知识,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真正实现实用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
  二、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
  鉴于上面的分析,两门课程有不同程度上的知识点次序混乱,连续性脱节现象,我们可以打破两门课程的现有格局,将两门课程的知识点糅合在一起,从新排序,形成一个逻辑性强的道路线形勘测与施工测量知识体系。新的授课内容安排次序如下:1、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2、道路线形设计基础理论;3、公路路线勘测;4、施工测量。其中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公路路线勘测以及施工测量三部分是原《工程测量》课程中的内容;道路线形设计基础理论和公路路线勘测两部分属于原《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中的知识。新的教学次序连贯性强,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符合人们认识新事物的认识规律,更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此外,新教学体系从内容上新的理论教学内容涵盖了原两门课程的全部知识点,而且公路路线勘测部分知识只出现一次,避免了原两门课程在此部分知识的重复现象,节省了约20课时。这样,原来两门课程理论教学总104课时,可以缩短为84课时。
  三、实践环节的改革
  为了避免两门课程实践环节的上述弊端,我们同样可以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互相弥补彼此的不足,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地物地貌适合教学、具有一定规模的地质公园作为实习基地。实践环节的4周时间,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周,进行地形图测绘。第二周,进行道路选线、现场放出导向线。第三周,进行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线形设计。期间如果对地形有疑问,可随时到现场重新测量核实。第四周,根据设计成果,现场进行模拟道路施工测量。新的实习内容安排涵盖了原两门课程的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而且与道路施工的现场相吻合。通过实习学生不但完成了对测量仪器的认识与使用,也熟悉了道路施工工序,增强了工程实践经验。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门,进入工地就可以马上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尽快进行现场施工测量。
  四、结语
  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工程测量》、《道路勘测设计》两门课程的孤立进行的传统模式,而是将两门课程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按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的从新排序,形成两门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无论是理论教学上,还是实践教学上,不但节约了时间,更有利于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在教学上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道路工程测量教学改革探讨[J].杨建光.北京:教育与职业,2010:138-139.
  [2]道路勘测实习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J].文畅平.重庆:高等建筑教育,2006:86-89.
  [3]工程测量教学内容改革初探[J].杨建光.张家口: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73.
  [4]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测量[J].叶柄斌.北京:中国科技纵横,2010,(8):170-173.
  [5]在工程测量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尝试[J].李红耀.西安:新西部,2007:61-63.
其他文献
摘要:新闻心理学又称传播心理学,涉及到新闻学与心理学两方面,它以研究传播者和采访对象以及新闻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为主,作为心理学的新兴分支,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正式引入新闻心理学,获得了众多新闻理论研究人士和新闻从业者的关注和研究。在实际的采访中,一名记者要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如何适时的调控自身以及受访者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采访目的,取得理想的效果,这是新闻从业者渴望掌握的一门技巧。如何掌握它为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主成分模型,分析2010年云南省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现状,并与西部其他省市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分析得出影响云南省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云南省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云南省;技术创新能力;因子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期刊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愈来愈重视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越来越忽视对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心、关爱。但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经济快速发展与文明、道德不断提升相互存在的社会。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亲社会行为”这个概念。旨在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积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价值观;移情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通常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阅读,并自行思考,自主活动的过程。实践证明,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一系列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并引导他们构建正确的思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真正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本文尝试从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突出和优化学生主体性方面展开进行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主
期刊
摘要:知识管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图书管理员,必须转变其社会角色,并向专业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成为知识导航员、知识管理员和信息教育者。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导航员;知识管理员;信息教育者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  知识管理是是组织、控制知识并为管理决策服务的过程。它将知识看
期刊
摘要:近年来,科技界暴露出不少反映学术浮躁、学术腐败的现象,学术诚信或科研诚信被受关注,科技部也积极出台系列政策性文件,强调制度建设,治理学术不正之风,本文从多方面探析科研诚信建设的举措,为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科研;诚信;科技管理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引言  科研诚信主要指科技人员在科技活动中弘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其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管理人才的目标相悖。本文就解决此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办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几个方面对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财务管理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
期刊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中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而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女大学生就业难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必须落实男女平等的相关政策,改革职工产休假制度;高校开设一些与市场需要相对应的专业,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而女大学生应对就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就业;女大学生;歧视;对策  中圖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
期刊
摘要:南宁供电局多年来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系统的广泛建设和深入使用,许多信息化系统建设较早,使用年限较久,运行中暴露出较多问题,在运行性能,资源占用,空间占用,安全性等方面都难以适应信息系统发展现况;另一方面,分阶段进行的信息化建设也造成了系统硬件平台设备和数据存储的分散,不利于广西电网公司今后信息系统进行集中、整合以及将来迁移到总部信息中心的信息化建设战略的实施。为了解决这些问
期刊
摘要: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研究一直是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这一特殊的发展阶段,研究现阶段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构成,以及它与离职倾向、组织承诺、工作绩效、工作投入和工作家庭冲突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提高企业运营管理的水平与效率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工作绩效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