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豫剧于上世纪40年代末传入台湾,直到1990年两岸豫剧才开始交流,联袂演出。
台湾豫剧是由“台湾豫剧开山祖师”“台湾国宝级艺术大师”张岫云女士带去的。张岫云1929年出生于河南临颍县张营村,8岁接受豫剧启蒙教育,16岁时以“万丽云”的艺名在郑州、开封、漯河等地巡演,并一炮走红。1949年国民党从大陆撤退时,她和丈夫李久涛随国民党军将领黄杰率领的部队、眷属从广西进入越南。身处异域,生活单调,为了舒缓思乡情绪,抱着对家乡戏的一腔热忱,张岫云创建了“中州豫剧团”。1953年6月,她率领中州豫剧团随国民党军转至台湾,在高雄港登陆后,没想到剧团成员被分配到国民党军各康乐中心。她不甘心剧团就这样烟消云散,为保存中原文化,在台湾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秘书、河南老乡吴凤翔的鼎力支持下,经过上下奔波,做各级的工作,特别是数度北上向蒋经国先生声援,并争取到琴师赵迳高、王学仁,生角魏成钧、旦角兼编剧杨桂发,拉板胡的李世海、秦贯伍等的支持,在原中州豫剧团的基础上,1953年9月25日成立了“飞马豫剧团”。1957年飞马豫剧团在台北阳明山介寿堂为蒋介石和宋美龄及台湾军政高官演出获得成功,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金字招牌。
为求中原文化的长久发扬、培养更多豫剧人才,张岫云女士向台湾海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吴宝华面陈培植人才的计划。得到吴宝华同意后,她开始招生培训,第一期于1960年正式开训,学员有王海玲、潘海英、刘海燕、李海雯、郭海珊等一批“海”字辈学员,最小的7岁,最大的13岁,住的是砖瓦房,睡的是大通铺,雨天在竹棚中听课,晴天在空地练功。老师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张岫云女士,这时她已升任飞马豫剧团副团长,身兼演出、教授和行政三大任务,演出时唱、做俱佳,教学时生、旦倾囊相授,言传身教,处处表率,一丝不苟,先后培养出了“宏、扬、中、原”四届学生,每年演出400多场,确立了“弘扬中原文化,传承豫剧新声”的发展目标。张岫云女士为此荣获台湾首届“民族艺术薪传奖”和“亚洲终身艺术成就奖”,她的蕴藉深厚、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被豫剧大师常香玉赞为“有真功夫,宝刀不老”,著名戏剧作家杨兰春赞她“创造了豫剧的奇迹”。1968年,张岫云女士因身体不适退休后,王海玲等第一期学生挑起了重担,带领大家排练和公演。
从1953年到1996年历时40多年,一直都隶属台军的飞马豫剧团,于1996年1月1日起归隶台湾教育部门,“飞马豫剧团”改名为“国光剧团豫剧队”。2008年3月,“国光剧团豫剧队”又改名为“台湾豫剧团”,从此成为唯一和台湾京剧团、歌仔戏平起平坐、并驾齐驱的剧团。当年6月,台湾豫剧团和河南省豫剧二团联袂在北京“海峡两岸艺术周”上演出了新编豫剧《慈禧与珍妃》和大型古装豫剧《清风亭上》。
纵观台湾豫剧的变迁历程,可以说是张岫云女士和王海玲小姐传承的功劳,具体分为五个时期:上世纪50年代为奠基期,主要演出传统戏以抚慰河南籍军人和乡亲的思乡情绪。60年代为整编期,豫剧开始有意识地“京剧化”,雅化剧本,删除河南方言词汇、俚俗语,身段与音乐也向京剧学习。70年代为转型期,豫剧开始融入台湾社会,演员与演出性质都有大的变化,重新编排传统戏,继续走京剧化、精致化的路线。80年代为兴盛期,豫剧逐渐成为台湾表演艺术的重要资产,不再强调京剧化,而是向内深掘,寻找自身活泼、乡土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加工处理。90年代以后为创发期,台湾豫剧开始回归到艺术的本质层面。
为进一步探讨两岸“根”文化和豫剧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和两岸豫剧艺术繁荣,2001年起,海峡两岸举办豫剧发展论坛,2002年起,引入“河洛文化”的内容。2010年4月,第七届海峡两岸河洛文化暨豫剧发展理论研讨会在台北召开。大家认为,深受河洛文化滋润的豫剧,既是河南的代表剧种,也是台湾的主要剧种之一,由于一脉相承,已经成为豫台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台湾豫剧是由“台湾豫剧开山祖师”“台湾国宝级艺术大师”张岫云女士带去的。张岫云1929年出生于河南临颍县张营村,8岁接受豫剧启蒙教育,16岁时以“万丽云”的艺名在郑州、开封、漯河等地巡演,并一炮走红。1949年国民党从大陆撤退时,她和丈夫李久涛随国民党军将领黄杰率领的部队、眷属从广西进入越南。身处异域,生活单调,为了舒缓思乡情绪,抱着对家乡戏的一腔热忱,张岫云创建了“中州豫剧团”。1953年6月,她率领中州豫剧团随国民党军转至台湾,在高雄港登陆后,没想到剧团成员被分配到国民党军各康乐中心。她不甘心剧团就这样烟消云散,为保存中原文化,在台湾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秘书、河南老乡吴凤翔的鼎力支持下,经过上下奔波,做各级的工作,特别是数度北上向蒋经国先生声援,并争取到琴师赵迳高、王学仁,生角魏成钧、旦角兼编剧杨桂发,拉板胡的李世海、秦贯伍等的支持,在原中州豫剧团的基础上,1953年9月25日成立了“飞马豫剧团”。1957年飞马豫剧团在台北阳明山介寿堂为蒋介石和宋美龄及台湾军政高官演出获得成功,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金字招牌。
为求中原文化的长久发扬、培养更多豫剧人才,张岫云女士向台湾海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吴宝华面陈培植人才的计划。得到吴宝华同意后,她开始招生培训,第一期于1960年正式开训,学员有王海玲、潘海英、刘海燕、李海雯、郭海珊等一批“海”字辈学员,最小的7岁,最大的13岁,住的是砖瓦房,睡的是大通铺,雨天在竹棚中听课,晴天在空地练功。老师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张岫云女士,这时她已升任飞马豫剧团副团长,身兼演出、教授和行政三大任务,演出时唱、做俱佳,教学时生、旦倾囊相授,言传身教,处处表率,一丝不苟,先后培养出了“宏、扬、中、原”四届学生,每年演出400多场,确立了“弘扬中原文化,传承豫剧新声”的发展目标。张岫云女士为此荣获台湾首届“民族艺术薪传奖”和“亚洲终身艺术成就奖”,她的蕴藉深厚、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被豫剧大师常香玉赞为“有真功夫,宝刀不老”,著名戏剧作家杨兰春赞她“创造了豫剧的奇迹”。1968年,张岫云女士因身体不适退休后,王海玲等第一期学生挑起了重担,带领大家排练和公演。
从1953年到1996年历时40多年,一直都隶属台军的飞马豫剧团,于1996年1月1日起归隶台湾教育部门,“飞马豫剧团”改名为“国光剧团豫剧队”。2008年3月,“国光剧团豫剧队”又改名为“台湾豫剧团”,从此成为唯一和台湾京剧团、歌仔戏平起平坐、并驾齐驱的剧团。当年6月,台湾豫剧团和河南省豫剧二团联袂在北京“海峡两岸艺术周”上演出了新编豫剧《慈禧与珍妃》和大型古装豫剧《清风亭上》。
纵观台湾豫剧的变迁历程,可以说是张岫云女士和王海玲小姐传承的功劳,具体分为五个时期:上世纪50年代为奠基期,主要演出传统戏以抚慰河南籍军人和乡亲的思乡情绪。60年代为整编期,豫剧开始有意识地“京剧化”,雅化剧本,删除河南方言词汇、俚俗语,身段与音乐也向京剧学习。70年代为转型期,豫剧开始融入台湾社会,演员与演出性质都有大的变化,重新编排传统戏,继续走京剧化、精致化的路线。80年代为兴盛期,豫剧逐渐成为台湾表演艺术的重要资产,不再强调京剧化,而是向内深掘,寻找自身活泼、乡土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加工处理。90年代以后为创发期,台湾豫剧开始回归到艺术的本质层面。
为进一步探讨两岸“根”文化和豫剧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和两岸豫剧艺术繁荣,2001年起,海峡两岸举办豫剧发展论坛,2002年起,引入“河洛文化”的内容。2010年4月,第七届海峡两岸河洛文化暨豫剧发展理论研讨会在台北召开。大家认为,深受河洛文化滋润的豫剧,既是河南的代表剧种,也是台湾的主要剧种之一,由于一脉相承,已经成为豫台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