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协调发展理念构建平衡发展格局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ng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必须牢固树立的五大发展理念,着眼于解决我国长期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将协调发展放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并与时俱进赋予其新内涵、新内容、新要求,要求正确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之间、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等若干重大关系,努力推动形成相互促进、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看,协调发展理念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本内涵,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是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路径。新的理念为我们理顺发展关系、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效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江苏“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而“强富美高”战略定位的每一个方面无不蕴含着协调发展的原则要求。具体而言,经济强不仅是经济综合实力强,同时也应该是经济结构整体强,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发展,坚持四化同步、军民融合,努力做到比例协调、结构优化。百姓富集中体现为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好,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确保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环境美强调的是生态环境质量优,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务之急是修补生态环境损坏短板。社会文明程度高则要求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促进“硬实力”和“软实力”一起增强。具体而言,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应着重抓好以下方面重点工作:
  一、全面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同质发展,而是要主攻相对薄弱环节,实现优势互补的差别化协调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一直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实施,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实现重大突破,沿海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片、增长带,区域联动融合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但由于我省区域自然禀赋不同、发展基础各异、区位环境有别,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2014年苏北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苏南的43%和51%,区域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短板”和重大课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因此既是即期大事,也是长期战略,由此带来的实际成效将有利于发挥我省的比较优势和某些地域的后发优势,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为江苏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后劲。为此,“十三五”时期,理应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区域互补、南北联动、跨江融合、陆海统筹,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推动全省三大区域发展与国家层面区域发展总体布局紧密结合,更大力度推动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推进沿沪宁线和沿江地区、沿海地区、沿东陇海线地区特色发展,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二是高起点建设南京江北新区,加快南通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和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长江经济带建设先行先导地区,规划建设运河、淮河生态经济带和宁杭生态经济带,加快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区域快速交通体系和统一规范的区域政策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二、扎实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着力提升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
  统筹城乡发展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全面小康重在全面,难在全面,重在农村,难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同步推进城乡共同繁荣,共同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江苏城镇化起步早、成就好、基础实,城镇化进程总体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对照新阶段新要求,城镇化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质量水平还不够高,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实质性打破,城乡发展差距依然明显。“十三五”时期,要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全面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格局,努力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先导区、示范区。一是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所谓“人的城镇化”,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将目标放在造福百姓、富裕农民上去。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分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二是完善新型城镇化推进机制。以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新型城市行政管理模式、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等试点任务,积极探索完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三是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大“六个一体化”统筹推进力度,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进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三、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同步发展
  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协调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之一。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善民生,改善民生和社会进步同样也是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理应内在统一、协调平衡。“十二五”以来,江苏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跨三个万亿元台阶,超过7万亿元,人均GDP超过8.8万元,但相比之下,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不能同步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就要求在继续做强经济的同时必须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做好教育、就业、社保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十三五”时期,要紧紧围绕“七个更”的目标,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注重机会公平,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持续增加居民收入,拓展富民增收渠道,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确保让人民群众拥有更满意、更可靠的收入;二是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促进就业创业;三是推进新一轮脱贫帮扶工作,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四是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扎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健康江苏”,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五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社会救助优抚体系,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拥有可靠的保障。   四、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坚持两个文明并重,就是要坚持双轮驱动、双翼共振,促进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增强,实现“身”“心”系统平衡发展。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之初就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方针。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向前进。随着江苏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相当艰巨。“十三五”时期,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把建设文化强省摆上突出位置,加快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和道德风尚建设高地,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一是加强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先进思想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中心环节,要坚持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心骨,深入推进思想理论建设,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二是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健康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要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三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开放。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实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四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要加快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深化法治江苏建设,筑牢维护公平正义的坚强防线。
  五、着力构建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深度融合
  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就是要加强科学统筹,实现发展与安全兼容平衡,军与民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引导、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国家“十三五”《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江苏军民融合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军民深度融合的产业基础雄厚、科教优势明显、组织体系完备。“十三五”时期,要围绕建设全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主要措施包括大力发展军民两用产业,突出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关键领域,建设一批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和示范基地,推进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融入国防功能;强化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建立军民科技交流合作机制,建设一批军民共建技术中心;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工作运行和政策制度体系,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王 婷
其他文献
“一了千明,一迷万惑。”党中央明确部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并将其作为完成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省委省政府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全面部署,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确保中央决策在江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变:识变、应变、求变。改革永远是进行时,旧的问题不断解决,而新的问题又在不断产生。
期刊
江苏,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这里,以金陵制造局为代表的近代工厂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蹒跚起步,以张謇、荣氏兄弟为代表的实业家掀起了近代工业发展的第一轮高潮。如今,江苏工业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1/8,八大主要行业长期处于国内第一方阵,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徐工集团、金陵体育、同方威视等品牌在里约奥运会上闪亮登场,江苏制造走向了世界大舞台。  面对汹涌来袭的新一轮科技革命
期刊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党员干部是支撑事业发展的骨干中坚。今年以来,泰州市充分把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及省委李强书记来泰调研讲话精神,突出“学”“立”“做”三个关键字,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聚焦中心,深学实做笃行,凝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夯实“学”这个基础,固本清源筑牢根基,提振推动发展的精气神  深度把握“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创新学
期刊
邓中夏是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他和我党初创时期的许多领导人一样,顽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组织发起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军事斗争,参与全方位的革命实践活动,并在实践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写下了大量理论文章,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进行阐述,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许多先进知识分子都致力于探究中国革命问题。像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许多领导人一样,邓中夏也在矢志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
期刊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把协调发展放在我国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下好“十三五”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决战制胜的要诀。只有统筹兼顾、综合平衡,补齐短板、缩小差距,才能推动形成各区域各领域欣欣向荣、全面发展的景象。十八大以来,江苏高度重视协调发展,坚持协调“南与北”,统筹“城与乡”,下好“一盘棋”。协调发展,成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这首恢弘的交响曲
期刊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重在“全面”,体现的就是发展的全面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树立并落实协调发展理念,促进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推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四化”同
期刊
编者按:2016年3月19日,由南京邮电大学、群众杂志社和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主办,南邮大人口研究院承办,求是网支持协办的“人口与共享发展”高峰论坛在南京邮电大学举行。省政协副主席周健民、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刘德海、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刘陈、副校长王承宽、颜晓红,我社总编辑朱维宁、副总编辑苗成斌,省直机关和南京市有关部门及红旗文稿等媒体负责
期刊
还是那片黄色的土地,还是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还是那么执著于文化艺术的热爱,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第五代导演的教父吴天明在最后绝唱之作《百鸟朝凤》里继续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通过唢呐乐器的兴衰起伏来管窥农村艺人的命运,来反思和警醒民俗艺术的传承发展困境。这种独具匠心的影像思考和实践,在日益浮躁、追名逐利的当下,尽管显得多么不合时宜,但却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  注重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电
期刊
供给侧改革
期刊
当前,江苏经济发展存在着较明显的结构性问题,必须通过结构性改革来解决。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江苏才能加快发展“动力切换”,加速经济“升级换挡”,实现稳增长、促转型齐头并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升级换挡”的迫切要求  在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江苏实现经济“升级换挡”、培育发展新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经济面临下行的“压力”,亟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