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溶栓治疗对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转归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inglongg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抗凝、系统溶栓与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远期疗效及对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的影响。

方法

随访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下肢急性DVT患者(15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纯抗凝组(A组)、系统溶栓联合抗凝组(B组)和导管溶栓联合抗凝组(C组)。随访时行静脉彩超或下肢顺行静脉造影了解患肢静脉通畅情况,用Villalta评分法调查各组患者PTS的发生率,用CIVIQ-2调查表研究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各组患者出院后抗凝时间及弹力袜使用情况。

结果

(1)A、B、C 3组患者静脉通畅率分别为69.1%、70.8%、85.1%,C组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虽然高于B组,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A、B、C 3组PTS的发生率分别为56.8%、54.2%、38.3%,C组与A、B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B、C 3组CIVIQ-2评分为20±14、20±12、17±11,C组较A、B两组分数低,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A、B、C 3组出院后平均抗凝及弹力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与单纯抗凝及系统溶栓相比较,导管溶栓联合抗凝能降低急性下肢DV T转归为PTS的发生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前后实施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e-PLND)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浙江大学金华医院泌尿外科行e-PLND+全膀胱切除术且具备完整病理资料的107例膀胱癌患者。男94例,女13例,平均年龄(62±10)岁。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按解剖部位将盆腔淋巴结分为10区6组进行。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e-PLND后再行膀胱全切术(A组)47例;膀胱全切后
期刊
目的评估新型双极射频装置Habib 4X在肝肿瘤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在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98例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所行术式分为Habib组(44例)和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观察评估指标为:肝肿瘤切除时间、Pringle′s肝门阻断法使用、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复发情况等。结果Habib组和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伴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特征、相关因素及临床异质性,并探讨认知障碍对PD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纳入本研究的对象系2008年9月至2013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PD专病门诊就诊的患者及睡眠中心住院的PD患者,将其分为认知正常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26分](n=51)和认知障碍组(MOCA<26分)(n=79)。两组均于“关”期进行UPDRSⅢ部分的运动功能评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